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容

青玉案賀鑄為什么原題橫塘路(青玉案賀鑄題目)

一抹淺念2022-12-14 15:26故事74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青玉案賀鑄為什么原題橫塘路,以及青玉案賀鑄題目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的意思

意思:輕移蓮步不再越過橫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塵一樣飄去。

出處:《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宋代:賀鑄

詩文: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譯文:

輕移蓮步不再越過橫塘路,只能用目光送別,她像芳塵一樣飄去。正是青春年華時候,是什么人能與她一起度過這些歲月?是月臺,是花榭,是雕飾的窗,是緊閉的朱戶,這只有春天才會知道她的居處。

飄飛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天色也快要黑了,揮起彩筆剛剛寫下斷腸的詩句。如果問閑情愁緒到底有多少?好像一江的煙草,滿城隨風飄落的花絮,梅子剛剛黃熟時的霖雨。

擴展資料

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作者所感到的“閑愁”。上片寫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悵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淪下僚、懷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寫因思慕而引起的無限愁思。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閑愁”。立意新奇,能興起人們無限想象,為當時傳誦的名篇。

作者: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中“橫塘”為何處?

橫 塘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南

1.古堤名。三國吳大帝時于建業 (今南京市)南淮水 (今秦淮河)南岸修筑。亦為百姓聚居之地。晉 左思《吳都賦》:“ 橫塘查下 ,邑屋隆夸?!?唐 崔顥《長干曲》之一:“君家住何處?妾住在橫塘 ?!?/p>

2.古堤名。在 江蘇省吳縣西南。宋 賀鑄《青玉案·橫塘路》詞:“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宋 賀鑄《青玉案·南歌子》詞:“一鉤新月渡橫塘 。誰認凌波微步、襪塵香?!?/p>

3.泛指水塘。唐 溫庭筠《池塘七夕》詩:“萬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橫塘似舊游?!?前蜀 牛嶠《玉樓春》詞:“春入橫塘搖淺浪,花落小園空惆悵?!?宋 陸游《秋思絕句》:“黃蛺蝶輕停曲檻,紅蜻蜓小過橫塘。”

譯文:春天到來的時候,這滿塘的水就綠了,但水上的石橋和水邊的紅塔舊色依然。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橫塘里,蒙蒙細雨中,即將遠行的畫船栓在岸邊的垂楊柳上。

青玉案 賀鑄 賞析

這首詞抒寫了因理想不能實現而郁郁不得志的“閑愁”。上片寫相戀和懷念,下片開頭兩句寫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黃昏,仍不見蹤影,或“閑愁”太多。寫“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實現,形象生動。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時光流逝之迅速,末尾連用三個比喻來表現“閑愁”之多、亂、纏綿不斷,十分生動,作者也因此獲得了“賀梅子”的雅號。詞中他把抽象的閑情化為可感可知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不僅形象、真切地表現出詞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內心世界,同時也生動、準確地展現了江南暮春時煙雨迷蒙的情景,深得當時人們的贊賞。結尾處“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以江南景色比喻憂愁的深廣,以面積廣大喻愁之多,“滿城風絮”以整個空間立體地比喻愁之深廣,“梅子黃時雨”以連綿不斷比喻愁之時間長和難以斷絕,興中有比,意味深長,被譽為絕唱,賀鑄也因此而有“賀梅子”的雅號,深得當時人們的贊賞。黃庭堅更是極口稱贊說:“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寄賀方回》)。

=======================

斷腸一曲賀梅子

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龔明之《中吳紀聞》說,賀鑄有一座小屋,在姑蘇盤門外十余里一個叫橫塘的地方。他經常在這一帶盤桓,后來寫下了這首詞。

從詞的開頭兩句“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看,大概是偶然的一次機遇,使作者結識了詞中所寫的這位女子。但她未能到橫塘來,便只好看她姍姍而去了。

“凌波”不見,“芳塵”已渺,此刻的畫面上只有一個佇立“目送”的人。開頭三句,破空而來,一下子把事情揭示出來,用的是“直陳其事”的賦體。從平淡的敘述中,暗示出情在其中,因此有下面的遙想: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錦瑟華年”,直用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全句說你青春的美好年華將怎樣度過呢?“誰與度”本意是和哪個在一起度過。但聯系下兩句,這個女子似是孤獨寂寞的,所以這句猜想、不肯定的口氣更重一些。想象著的情景是:大概你是在橋上踏月,院落賞花,或者生活在有著雕花窗子的朱閣里面吧?!霸聵蚧ㄔ骸睂懯彝猸h境幽美,“瑣窗朱戶”寫居室富麗清雅。雖然只八個字,但璀璨絢爛,給人以恬適愜意的感覺。但接以“只有春知處”,就象從高山一下跌入深谷,方才的良辰美景更反襯出人的凄涼寂寞。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以樂景寫哀,十分明顯,一眼可以看出?!赌档ねぁ防锒披惸锍骸傲汲矫谰澳魏翁?,賞心樂事誰家院”。春光如海,明媚鮮艷??墒窃诙披惸锟磥恚瑓s是“奈何天”,有不知此身何寄之感。直抒胸臆,一點都不隱藏。賀鑄的寫法與此兩例相似,他是用院之幽,室之麗的“實”來反襯“春知”的“虛”,從而更深一層表現出人的寂寞情懷。

賀鑄是一個“喜談當世事”,“人以為近俠”,想一顯身手,建立“奇功”的人,但他一生沉淪下僚。在他的詩中,常寓有對政治和身世的感慨。此詞也可能是另有寄托的吧。

過片。從奇幻的想象再回到“但目送”的眼前現實中來。天空,碧云緩緩流動;地下,臨水的岸上香草輕輕地搖曳。佇望既久,望斷云天,而“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江淹)。愁情難遣,于是希望象江淹那樣能有一枝五色彩筆,寫出動人的詩句來——可是即令有,恐怕也只能寫出腸斷魂銷的傷情來,又有什么用?從“目送”到遙想,最后滿腔“閑愁”不禁噴涌而出: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這時候,你問我的閑愁到底有多少么?那么請看那“一川煙草”,是多么密密層層,匝地皆是;那“滿城風絮”,是多么地漫天飛揚,穿簾入戶;那“梅子黃時雨”,又是多么地連綿不斷,永遠無休無止吧!

詞的上闋,似乎不曾有一字言愁,但是仔細看去,第一句便埋下了愁的種子。下闋愁如山風海雨,滾滾而來,一發不可收拾。宋人羅大經曾作過一番比較,他說:“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憂端如山來,澒洞不可掇’,趙嘏云:‘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頎云:‘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后主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少游云:‘落紅萬點愁如海’是也。賀方回云:‘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蓋以此三者比愁之多也”(《鶴林玉露》)

同是用比喻來形容愁之多,賀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如羅大經講的“以此三者比愁之多”,用的是博喻手法。這種手法易于加強被喻者的形象性,給讀者以鮮明深刻的印象。與賀鑄同時代的詩人蘇軾寫“百步洪”水波沖瀉的神速有“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其次,劉熙載認為:“其末句好處全在‘試問’句呼起,及與上‘一川’二句并用耳?;蛞苑交赜小R梅子’之稱,專賞此句,誤矣”(《藝概》)。劉熙載的話或許有感而發,因為黃庭堅很欣賞這首詞說:“解道江南斷腸句,只今惟有賀方回”(《寄方回》)。王直方說:“賀方回初作《青玉案》詞,遂知名”(《直方詩話》)。實際任何佳句都不能脫離全文孤立地來看,特別應和上下前后的環境氣氛密切相聯。所以,劉熙載的“專賞此句,誤矣”之說,很有道理。我們應該看到:在這里作者用“試問”句呼起后,引起人們的遐想,但接著又用舒徐而低沉的口氣,滿懷幽怨地答出“一川”三句。前句張,后三句弛;前句急,后三句緩;張弛急緩之間,而人的感情也傾吐無余,最后戛然而止,韻味更長。

還有,賀鑄是“以此三者比愁之多”,然而這三者的內涵并不盡同?!盁煵荨边B天,是表示“閑愁”的遼漠無邊;“風絮”滿城飛舞,是表示“閑愁”的紛煩雜亂;“梅雨”連綿,是表示愁之長,永無盡期。在如此遼闊的空間,如此長遠的時間,把本不可捉摸的東西,寫得形象、真切、豐實而不覺其抽象了。同時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寫景,更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見痕跡。

張炎稱賀鑄的詞“善于煉字面”(《詞源》)。從這首詞也可以看出,他遣詞用字恰到好處,很注意錘煉字句,并長于抒情。他自己不無夸張地說:“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溫、李的寫詩技巧,確實被他運用到寫詞上來了。

==============================

【賞析三】

橫塘路 即《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雖是宋代帝王的后裔,又曾娶宗室女為妻,但由于他秉性耿直,“喜談當世事,可否不少假借,雖貴要權傾一時,少不中意,極口詆之無遺辭”(《宋史·文苑傳》),因此政治上長期悒悒不得志,最后憤而退隱蘇州,寄情山水。他的詠史懷古之作如《凌歊臺》(“控滄江”)、《臺城游》(“南國本蕭灑”)、《將進酒》(“城下路”),言志抒憤之作如《行路難》(“縛虎手”)、《六州歌頭》(“少年俠氣”),都寫得沉郁頓挫.雄豪杰出,表明他不屑于剪紅刻翠,眼光自遠,落筆自高。他把唐詩中的邊塞題材寫到詞里來,他的《喜雨》詩曾有“少緩麥租期,庶將秋稼補;輸入太倉中,蕃肥任黃鼠”的句子,又表明他有政治抱負,關心國計民生,“尚氣使酒”是他不滿現實、憤世嫉俗的感情的發泄。他是宋代詞壇上從蘇軾到辛棄疾之間的過渡作家。他與蘇軾似無直接關系,但與“蘇門四學士”中一些人的交往卻頗為密切。黃庭堅寫詩給他,特別贊賞他的《橫塘路》(即《青玉案》)一詞,把他與秦觀并列;張耒為他的詞集作序,給他的詞很高的評價,既稱道其“盛麗如游金、張之堂,妖冶如攬嬙、施之袂”,又頌揚其“幽潔如屈、宋,悲壯如蘇、李”。

黃庭堅的詩是這樣的:“少游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寄賀方回》)黃庭堅贊賞賀鑄結合江南暮春景色來表現令人腸斷的“閑愁”,工于寫情。這是只就《橫塘路》詞的描寫內容本身及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來說的。然而對于這首詞的理解,還應結合張耒序中提到的兩個方面去看。賀鑄一些寫兒女之情的作品,不可看它們“盛麗”,“妖冶”的表面。題為《別東山》的《御街行》詞中說:“雙攜纖手別煙蘿,紅粉清泉相照”、“巖陰暝色歸云悄,恨易失,千金笑。”《戲答張商夫》詩中說:“依依暮雨鴛鴦夢,裊裊春風豆蔻梢。”顯然都不能浮淺地認為就是寫什么“紅粉”、“鴛鴦”?!稒M塘路》詞抒發難與所歡相聚的“愛而不見,搔首踟躕”一類的惆悵感傷,實際是表現政治上失意的苦悶牢愁,與《離騷》中的“哀美人之遲暮”、“求有娀之佚女”同一手法,與蘇軾《前赤壁賦》中的“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同一意趣,即張耒說的“幽潔如屈、宋”。夏承燾先生論詞絕句以為賀鑄“鐵面銅棱古俠儔,肯拈梅子說春愁”,是抓住了問題的實質的。本來,借用美人香草抒寫政治感慨,是一種藝術聯想與譬喻手法的綜合運用,屈原作品就被稱為“諷兼比興”;詞家繼承這一傳統,以后又叫作“寄托”或“意內言外”。南宋羅大經評論賀鑄這首《橫塘路》詞,單說結尾描寫“閑愁”的幾句“興中有比,意味更長”(《鶴林玉露》卷七);其實,從詞人有所寓意來看,通篇都是“興中有比”的,而且寄悲憤于親切婉麗之中,也是“意味”深長的。

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是什么意思?

【注釋】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時步態輕盈。

橫塘:在蘇州南十時許。

芳塵:指美人的行蹤。

錦瑟華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時期。

瑣窗:雕刻或彩繪有連環形花紋的窗子。

冉冉:流動的樣子。

梅子黃時雨:四五月梅子黃熟,基間常陰雨連綿,俗稱“黃梅雨”或“梅雨?!?/p>

【譯文】

你的玉步不肯來到橫塘,我只有目送你離去。但現在不知你與誰相伴,共度這花樣的美好年華?在那修著偃月橋的院子里,朱紅色的小門映著美麗的瑣窗。只有春風才能知道你的歸處。天上飛云在空中拂過,長滿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隱若現。佳人一去而不復返,我用彩筆寫下斷腸的詩行。如果要問我的憂傷有多深多長,就像煙雨一川青草,就像隨風飄轉的柳絮,梅子黃時的雨水,無邊無際。

賀鑄《橫塘路》賞析

【原文】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賞析【二】

賀鑄的美稱“賀梅子”就是由這首詞的末句引來的。據周紫芝《竹坡詩話》載:“賀方回嘗作《青玉案》詞,有‘梅子黃時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謂之賀梅子?!笨梢娺@首詞影響之大。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睓M塘,在蘇州城外。龔明之《中吳紀聞》載:“鑄有小筑在姑蘇盤門外十余里,地名橫塘。方回往來于其間?!笔亲髡唠[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边@里是說美人的腳步在橫塘前匆匆走過,作者只有遙遙地目送她的倩影漸行漸遠?;谶@種可望而不可即的遺憾,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推測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樣生活的?!板\瑟年華誰與度?”用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意。下句自問自答,用無限婉惜的筆調寫出陪伴美人度過如錦韶華的,除了沒有知覺的華麗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這種跨越時空的想像,既屬虛構,又合實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見發端,下片則承上片詞意,遙想美人獨處幽閨的悵惘情懷?!氨淘啤币痪?,是說美人佇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籠罩了周圍的景物,才驀然醒覺。不由悲從中來,提筆寫下柔腸寸斷的詩句。蘅皋,生長著香草的水邊高地,這里代指美人的住處?!安使P”,據《南史·江淹傳》:“……(淹)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湍颂綉阎械梦迳P一以授之?!边@里用彩筆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題寫“斷腸句”?于是有下一句“試問閑愁都幾許?”劉熙載云:“賀方回《青玉案》詞收四句云:‘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其未句好處全在‘試問’句呼起,及與上‘一川’二句并用耳。”筆者認為,“試問”一句的好處還在一個“閑”字?!伴e愁”,即不是離愁,不是窮愁。也正因為“閑”,所以才漫無目的,漫無邊際,飄飄渺渺,捉摸不定,卻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種若有若無,似真還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差堪比擬。作者妙筆一點,用博喻的修辭手法將無形變有形,將抽象變形象,變無可捉摸為有形有質,顯示了超人的藝術才華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宋·羅大經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清·王闿運說:“一句一月,非一時也?!倍际琴潎@末句之妙。

賀鑄一生沉抑下僚,懷才不遇,只做過些右班殿臣、監軍器庫門、臨城酒稅之類的小官,最后以承儀郎致仕。將政治上的'不得志隱曲地表達在詩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慣用手法。因此,結合賀鑄的生平來看,這首詩也可能有所寄托。賀鑄為人耿直,不媚權貴,“美人”、“香草”歷來又是高潔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澤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懷才不遇的形象寫照嗎?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首詞之所以受到歷代文人的盛贊,“同病相憐”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吧!當然,徑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詞,抒寫的是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悵惘,亦無不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理解,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對于封建時代的人們來說,都是“與我心有戚戚焉”

這一點正是這首詞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賞析【二】

這首詞說來好笑,原是賀方回退居蘇州時,因看見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傾慕之情,寫出了這篇名作。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象也沒有“重大意義”,值不得表彰。無奈它確實寫來美妙動人,當世就已膺盛名,歷代傳為佳句,——這就不容以“側艷之詞”而輕加蔑視了。

方回在蘇州筑“企鴻居”,大約就也是因此而作。何以言之?試看此詞開頭就以子建忽睹洛神為比,而《洛神賦》中“翩若驚鴻”之句,膾炙千古,企鴻者,豈不是企望此一驚鴻般的宓妃之來臨也?可知他為此人,傾心眷慕,真誠以之,而非輕薄文人一時戲語可以并論。閑話且置,如今只說子建當日寫那洛神,道是“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其設想異常,出人意表,蓋女子細步,輕盈而風致之態如見,所以賀方回上來便用此為比。姑蘇本是水鄉,橫塘恰逢水境——方回在蘇州盤門之南十余里處筑企鴻居,其地即是橫塘。過,非“經過”“越過”義,在古用“過”,皆是“來到”“蒞臨”之謂。方回原是渴望女郎芳步,直到橫塘近處,而不料翩然徑去,悵然以失!——此《青玉案》之所為作也。美人既遠,木立如癡,芳塵目送,何以為懷。此芳塵之塵字,仍是遙遙承自“凌波”而來,波者,原謂水面也,而乃美人過處,有若陸行,亦有微塵細馥隨之!人不可留,塵亦難駐,目送之勞,惆悵極矣!——全篇主旨,盡于開端三句。

以下全是想象——古來則或謂之“遐思”者是。

義山詩云“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以錦瑟之音繁,喻青春之歲美(生活之豐盛也)。詞人用此,而加以擬想,不知如許華年,與誰同度?以下月橋也,花院也,瑣窗也,朱戶也,皆外人不可得至之深閨密居,凡此種種,畢竟何似?并想象也無從耳!于是無計奈何,而結以唯有春能知之!可知,不獨目送,亦且心隨。

下片說來更是好笑:詞人一片癡情,只成癡立——他一直呆站在那里,直立到天色已晚,暮靄漸生。這似乎又是暗與“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的江淹名句有脫化關系。本是極可笑的呆事,卻寫得異樣風雅。然后,則自譽“彩筆”,毫不客氣,說他自家為此癡情而寫出了這斷腸難遣的詞句??v筆至此,方才引出全曲煞拍一問三疊答。閑愁,是古人創造的一個可笑也可愛的異名,其意義大約相當或接近于今日的所謂“愛情”。劇曲家寫魯智深,他是“煩惱天來大”,而詞人賀方回的煩惱卻也曲異而工則同——他巧扣當前的季節風物,一連串舉出了三喻,作為疊答:草、絮、雨,皆多極之物,多到不可勝數。方回自問自答說:“我這閑愁閑恨,共有幾多?滿地的青草,滿城的柳絮,滿天的梅雨——你去數數看倒是有多少吧!這已巧妙地答畢,然而尚有一層巧妙,同時呈現,即詞人也是在說:我這愁恨,已經夠多了,偏又趕上這春末夏初草長絮飛、愁霖不止的時節,越增我無限的愁懷恨緒!你看,詞人之巧,一至于此。若識此義,也就不怪詞人自詡為“彩筆”“新題”了。

賀方回因此一詞而得名“賀梅子”??磥砉湃嗽撅L趣開明。若在后世,一定有人又出而“批判”之,說他種種難聽的話,笑罵前人,顯示自己的“正派”與“崇高”。晚近時代,似乎再也沒有聽說哪位詩人詞人因哪個名篇名句而得享別名,而傳為佳話,——這難道不也是令人深思的一個文壇現象嗎?

凌波不過橫塘路整首詞的寫作背景和賞析

青玉案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héng)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注釋】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時步態輕盈。

橫塘:在蘇州南十時許。

芳塵:指美人的行蹤。

錦瑟華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時期。

蘅皋:長著香草的沼澤中的高地。蘅即杜蘅,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瑣窗:雕刻或彩繪有連環形花紋的窗子。

彩筆:比喻有寫作的才華。事見南朝江淹故事。

冉冉:流動的樣子。

梅子黃時雨:四五月梅子黃熟,基間常陰雨連綿,俗稱“黃梅雨”或“梅雨?!?/p>

【譯文】

你的玉步不肯來到橫塘,我只有目送你離去。但現在不知你與誰相伴,共度這花樣的美好年華?在那修著偃月橋的院子里,朱紅色的小門映著美麗的瑣窗。只有春風才能知道你的歸處。

天上飛云在空中拂過,長滿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隱若現。佳人一去而不復返,我用彩筆寫下斷腸的詩行。如果要問我的憂傷有多深多長,就像煙雨一川青草,就像隨風飄轉的柳絮,梅子黃時的雨水,無邊無際。

【賞析】

此詞抒寫了因理想不能實現而郁郁不得志的“閑愁”。作者退隱橫塘,壯志難伸,故借美人遲暮,盛年不偶,寫自己的不為世用?!氨淘迫饺綑M皋暮”,托洛神以寄對君主的思慕。上片寫相戀和懷念,開頭兩句寫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黃昏,仍不見蹤影。寫“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實現,形象生動。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時光流逝之迅速,末尾連用三個比喻來表現“閑愁”之多、亂、纏綿不斷,十分生動。詞中他把抽象的閑情化為可感可知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不僅形象、真切地表現出詞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內心世界,同時也生動、準確地展現了江南暮春時煙雨迷蒙的情景,深得當時人們的贊賞。

本片尤以結句著稱,用煙草風絮梅雨等三種景物,將不可觸摸的虛的感情,轉化為可見、可體味的實的景,而且運用了復合之比,超邁前人。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云:“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憂端如山來,澒洞不可掇’‘趙嘏云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頎云‘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后主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少游云‘落紅萬點愁如?!且?。賀方回云‘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蓋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

全詞因果相承,情景互換,融情入景,設喻新奇。賀方回因此詞而得名“賀梅子”。黃庭堅更是極口稱贊說:“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寄賀方回》)。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1477.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