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為什么寫哀溺文(柳宗元哀溺文序的主旨)
大家好,關于柳宗元為什么寫哀溺文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柳宗元哀溺文序的主旨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哀溺文》解釋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譯文:
水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漲,有五、六個人乘著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時,船破了,都游起水來。其中一個人盡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遠。他的同伴們說:“你最會游泳,現(xiàn)在為什么落在后面?”他說:“我腰上纏著一千文錢,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們說:“為什么不丟掉它呢?”他不回答,搖搖他的頭。一會兒,他更加疲困了。已經(jīng)游過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極點,蒙味到了極點,自己快淹死了,還要錢財干什么呢?”他又搖搖他的頭。于是淹死了。我對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象這樣,難道不會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嗎?于是寫下了《哀溺》。
解讀:這篇是柳宗元寫的一篇諷刺性文言文!諷刺那些愛財如命的人們,揭示了他們的愚昧無知,并進而警告貪財好力的人,若不猛醒回頭,必葬身于名利場中。
哀溺文的翻譯
翻譯: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漲,有五六個人乘著小船橫渡湘江。渡到河中間時,船破了,人們都奮力游向對岸逃生。
其中一個人盡力游泳也不能像平常那樣游得遠。他的同伴們說:“你平時最會游泳,現(xiàn)在為什么會落在后面?”他回答說:“我腰上纏著千文錢,太重了,所以落后了。”
同伴又說:“為什么不丟掉它呢?”他沒有回答,只是搖了搖頭。過了一會兒,他越來越疲憊了。已經(jīng)游到岸上的同伴大聲地向他喊叫道:“你愚蠢到了極點,蒙昧到了極點!
自己快淹死,性命都將要保不住了,還要錢干什么?”(那個人)還是搖了搖頭。于是淹死了。
我很可憐他。況且如果是這樣,難道更多的人不會因為巨額錢財而淹死嗎?于是(我)寫了《哀溺文》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
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
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選自唐 柳宗元 《柳河東集》)
擴展資料:
啟示
《哀溺文序》本文諷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并進而警告 一些貪財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頭,必然身葬于名利場中。
一個人盲目崇拜或迷戀某件東西已到了成為一種精神寄托的時候,就會完全喪失理智,在生死關頭分不清主次利弊,連性命也不顧了。
寫作特色:
《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主要刻畫了溺死者要錢不要命的心態(tài),使全文敘述相當精煉,人物形象十分生動傳神。
正面描寫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行動描寫,“盡力而不能尋常”,暗示錢的累贅;二是語言描寫,“吾腰千錢,重,是以后”,說明他明知關鍵在錢,卻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寫,兩次“不應,搖其首”,說明他要錢不要命,至死不悟。
側面烘托也是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反襯,“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從而反襯他今日“盡力而不能尋常”的反常行為;
二是對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與本來游水本領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達彼岸進行對比。三是用“己濟者”的呼號,從側面揭示他的蒙昧心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哀溺文
哀溺文水暴甚 甚解釋?
甚,這里的意思是厲害,嚴重
語出唐代柳宗元 《哀溺》:“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