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為什么體裁(雜詩為什么體裁不一樣)
很多朋友對于雜詩為什么體裁和雜詩為什么體裁不一樣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飲酒》、《已亥雜詩》和《行路難》各是什么體裁?
《飲酒》體裁:五言律詩、《己亥雜詩》體裁:七言絕句、《行路難》體裁:七言古詩。
1、《飲酒》
《飲酒》是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于勞動之余,飲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情味深永,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2、《己亥雜詩》
《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1792-1841)創(chuàng)作的一組詩集。本詩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游等,題材極為廣泛,其中第125首《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被中國中小學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人教版)七年級下冊(2017版)還有一首《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3、《行路難》
《行路難三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三首詩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后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在思想上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獨善一身的矛盾。正是這種無法解決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濤使組詩氣象非凡。
擴展資料
《行路難》創(chuàng)作背景
這三首詩聯系緊密,不可分割。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yè)。
可是入京后,他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唐宋詩醇》以為《行路難三首》皆天寶三載(744年)離開長安時所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飲酒·結廬在人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己亥雜詩 (清代詩人龔自珍所作《己亥雜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路難三首 (李白組詩作品)
雜詩 王維 為什么是古體詩
《雜詩三首》是王維擬江南樂府民歌風格所作的一組抒寫男女別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絕句。
簡單來說,古體詩押韻較自由,而近體詩格律極嚴。
中國古代詩歌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叫古體詩(或“古風”),這個名稱始于唐代,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而把產生于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后人沿襲唐人說法,把唐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體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按照詩句的字數,有四言(如《詩經》)、五言(如“漢樂府”詩)、七言(如曹丕《燕歌行》)、雜言(如李白《蜀道難》)等。古體詩押韻較自由。另一類叫近體詩(或“今體詩”),是唐代出現的新詩體。
近體詩分兩種,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什么是雜詩
1.指寫隨機產生的零星感想和瑣事,不定題目的詩,可以作為單首詩名,也可以作為組詩名。
例如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寫于己亥年。這一年作者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迎接眷屬,往返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一十五首雜詩,統名曰《己亥雜詩》。
2.指雜體詩。
具有代表性有:回環(huán)詩(或稱回文詩)、剝皮詩、離合詩、寶塔詩、字謎詩、轆轤詩、八音歌詩、藏頭詩、打油詩、詼諧詩、集句詩、聯句詩、百年詩、嵌字句首詩、絕弦體詩、神智體詩等40多種。這些雜體詩各有特點,有些純粹是游戲,有些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流傳至今。
出自初唐詩人沈佺期的《雜詩三首·其三》
聞道黃龍戎,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陰家。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自漢魏以來,詩人常以“雜詩”為題寫詩,類似“無題”詩,內容多是慨嘆人生或離別相思的。沈佺期寫有《雜詩三首》,都寫閨中怨情,流露出明顯的反戰(zhàn)情緒。這里選的是第三首, 首聯“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語言平易似娓娓道來,給人以鮮明突出的印象。黃龍戍戰(zhàn)火連年,可以想見征人久戍之苦,強烈的怨戰(zhàn)之情溢于字里行間,“不解”與“頻年”連用,增強語勢,引起人們的聯想與深思。
頷聯“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是借月抒懷。說今夜閨中和營中同在這一輪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對征夫思婦兩地對月相思。在征夫眼里,這個昔日和妻子在閨中共同賞玩的明月,不斷地到營里照著他,好像懷著無限深情;而在閨中思婦眼里,似乎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為那象征著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圓月,早已離開深閨,隨著良人遠去漢家營了。這一聯明明是寫情,卻偏要處處說月;字字是寫月,卻又筆筆見人。短短十個字,內涵極為豐富,既寫出了夫婦分離,也觸及到了夫婦團聚的過去;既輪廓鮮明地畫出了異地同視一輪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圖,也使人聯想起夫婦相處時的月下雙照的動人景象。通過暗寓著對比的畫面,詩人不露聲色地寫出閨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綿邈深情。見月懷人是我國古典詩歌的傳統表現手法,而這里只寫月不寫人,意象反而更豐富生動。這“閨里月”既是思婦的眼中月,又是征人的眼中月,既有千里共嬋娟之意,又有思婦心神飛度,想見征人之意。詩意雙關,征夫、思婦相思之情之景俱在其中,顯得清新別致。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是五言什么詩
五言古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首詩
雜詩為什么體裁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雜詩為什么體裁不一樣、雜詩為什么體裁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