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有哪些詩歌(戴望舒有哪些詩歌簡短)
戴望舒有哪些經典的詩歌?
戴望舒經典的詩歌:《雨巷》,《尋夢者》 ,《單戀者》 ,《煩憂》 ,《我的記憶》 ,《望舒草》, 《望舒詩稿》, 《災難的歲月》, 《戴望舒詩選》, 《戴望舒詩集》。
戴望舒(1905.3.5-1950.2.28) :
1.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為中國現代象征派詩歌的代表。因《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被稱為“雨巷詩人”。
2.早年就讀于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曾因宣傳革命被捕。無論理論還是創作實踐,都對中國新詩的發展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戴望舒詩選》《戴望舒詩集》,另有譯著等數十種。
3.戴望舒的詩歌作品雖然不多,而且大多是短詩。但在詩歌藝術上,卻呈現出了獨特的成就與魅力。他的詩歌中內含的多種思想藝術氣質,都顯示著或潛存著新詩的發展與流變的種種動向。新詩發展的歷史從本質上說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戴望舒的詩集作品是哪些?
戴望舒的主要詩集如下:
1、《我的記憶》:1929年,水沫書店出版 。? ?
2、《望舒草》:1933年在國外編訂。?
3、《望舒詩稿》:?1937年,上海雜志公司出版社? 。
4、《災難的歲月》:1948年,星群出版社初版? ?。
5、《戴望舒詩選》:1958年初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后人輯。?
6、《戴望舒詩集》: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整理,初版,戴望舒生前版本已軼。?
7、《戴望舒詩存》:時代出版社,出版年代不詳。
《雨巷》所表達的情緒是多重的:
1、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在這里,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里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希望惶惶不安的人和無法實現的理想這個蘊涵有時代特征的悲劇主題。
2、表現這是一個富于濃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队晗铩分?姑娘的形象帶有悲劇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獨的游子形象貫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帶有悲劇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樣高潔,帶著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內心世界,又有嫵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難面前不彎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樣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對方;也許他期待的永遠是心中的影象。
戴望舒其它作品介紹:
一、理論合集
1、《小說戲曲論集》:1958年,作家出版社初版。?
2、《讀李娃傳》:1952年,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印。?
二、翻譯作品
《少女之誓》法國沙多勃易盎著、《鵝媽媽的故事》法國沙.貝洛爾著、《意大利的戀愛故事》、《兩次戰爭間法國短篇小說集》、《意大利短篇小說集》、《小城》等作品 。
擴展資料:
戴望舒介紹: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等。他先后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
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戴望舒的詩有哪些 戴望舒簡介
1、戴望舒的詩歌有:《雨巷》、《尋夢者》、《單戀者》、《煩憂》、《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戴望舒詩選》、《戴望舒詩集》。
2、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等。他先后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戴望舒詩歌有哪些?
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戴望舒詩選》《戴望舒詩集》《戴望舒詩存》。
戴望舒從汲取中國古典詩詞的營養到采擷西方現代派手法,最終走向詠唱現實之路,幾經尋覓和創新,形成了自己詩歌的特殊風格和色調。尤以其詩境的蒙朧美、語言的音樂美和詩體的散文美為主要特色。
戴望舒經歷
曾赴法國留學,受法國象征派詩人影響。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稱為雨巷詩人,此外還有《尋夢者》、《單戀者》、《煩憂》等。1923年入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1925年轉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并于翌年就讀于該校法科。
先后創辦過《瓔珞》、《文學工場》、《新詩》等刊物。1926年春,開始在與施蟄存合編的《瓔珞》旬刊上發表詩歌,處女作《凝淚出門》。1928年《雨巷》一詩在《小說月報》上刊出,受到人們注意,他由此獲得雨巷詩人稱號。
戴望舒的詩歌代表作
戴望舒(1905—1950)生前一共出版了四本詩集:依次為《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這四本詩集,除去各本中重復的詩作,戴望舒所作新詩總共不到一百首。本書收集了戴望舒全部詩作和所有譯詩,所譯詩歌大多為法國和西班牙的,其他國家也有少量譯詩。
(一)戴詩的分期與特點
戴望舒的詩作可大致分為兩期:前期「書房里的詩人」;后期「抗戰中的詩人」。
戴望舒除了后期幾首比較昂揚的反戰詩,可以說稱他為「雨巷詩人」是毫不為過的。《雨巷》既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也是他的詩歌整體風格的最佳注腳。「凄清又惆悵」;「哀怨又彷徨」;「結著愁怨的丁香姑娘」。
「書房里的戴望舒」是一個「多愁善感」、「顧影自憐」的抒情詩人。
在前期大量的詩作中,我們可以用「寂寞」、「憂愁」、「悲哀」、「孤凄」、「幽怨」等詞語來概括此時詩歌的總體氛圍,仿佛一個被人拋棄的獨自傷悲哭泣的「丁香」姑娘。著重表現的是詩人內在的自我觀感,是詩人的自我獨白。
前期詩歌的關鍵詞粗略統計如下:
1) 寂寞:寂寞(20次)、寂寥、寂寂、寂靜、沉寂……
2) 憂愁:憂愁(4次)、愁苦、愁謝、旅愁、愁懷、鄉愁、古愁、含愁;憂郁(7次)、煩憂(5次)、沉郁、憂傷……
3) 悲哀:悲哀(11次)、悲嘆、悲思、悲鳴、悲苦、悲傷、哀曲、沉哀、哀怨、哀悼……
4) 孤凄:孤涼、孤寂、孤身、獨身、孤岑、孤獨、獨自、孤冷、孤苦、;凄婉、凄清、凄絕、凄艷、凄凄、凄涼、凄暗、清冷……
5) 幽怨:幽靈、幽光、幽素、幽暗、幽夜、幽冥;愁怨、怨恨、咽怨、煩怨、長怨、含怨……
關于「自傷自感」:
傷感、傷心、惆悵、悵惜、悒郁、沉思、憔悴(5次)、徘徊、彳亍、躑躅、彷徨、躊躇、煩惱、流浪人、夜行者、殘花、殘葉、殘秋……
關于「眼淚與哭泣」:
眼淚(7次)、淚珠(4次)、哽咽、嗚咽、墮淚、淚珠兒、香淚、淚水、咽淚、流淚、淚盈盈、凝淚、淚兒;哭泣、泣訴、低泣、啼泣、哭著、哭了……
戴望舒詩作中的「感傷」基調,大部分應該來自作者自身的人生經歷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
從1927到1932去法國為止的這整整五年之間,望舒個人的遭遇可說是比較復雜的?!迥甑谋甲?,掙扎,當然盡是些徒勞的奔走和掙扎,只替他換來了一顆空洞的心;……在苦難和不幸底中間,望舒始終沒有拋下的就是寫詩這件事情。這差不多是他靈魂底蘇息,凈化。從烏煙瘴氣的現實社會中逃避過來,低低地念著這樣的句子,想象自己是世俗的網所網羅不到的,而藉此以忘記。
——杜衡《望舒草·序》
后期「抗戰中的詩人」,在《災難的歲月》中,在顛沛流離中,走出書齋。面對破損的大地,面對家毀人亡的同胞,在《元日祝?!分泄膭钊嗣瘢?/p>
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
更堅強的生命將從而滋長。
新的年歲帶給我們新的力量。
祝福!我們的人民,
堅苦的人民,英勇的人民,
苦難會帶來自由解放。
戴望舒的詩歌有哪些
有很多。
戴望舒的詩歌有《雨巷》,《災難的歲月》,《戴望舒詩選》,《尋夢者》,《單戀者》,《煩憂》,《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戴望舒詩集》。戴望舒,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等。
戴望舒能在文學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創作的優秀的詩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為其風格獨特的詩作被人稱為現代詩派“詩壇領袖”。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