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容

朱敦儒的詞稱為什么體(朱敦儒詞被稱為)

過分想念2022-12-14 22:52故事53

很多朋友對于朱敦儒的詞稱為什么體和朱敦儒詞被稱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宋代詞壇自成一體的著名詞體有哪些

易安體——因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故其詞稱為“易安體”,其特點有三,其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學語言和明白流暢的音律聲調作詞其二,“易安體”融入了國家興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約詞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愴的格調其三,“易安體”有倜儻丈夫氣。

山谷體——指宋代詩人黃庭堅的詩風。黃庭堅寫詩推崇杜甫,提倡“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的詩法,要求既做到“無一字無來處”,又能推陳出新,自成一家。為了達到新奇瘦硬的藝術效果,他在詩中造拗句,作硬語,押險韻,用僻典,形成一種精警奇崛、沉雄老樸的風格,對當世和后世的詩壇影響較大。因其自號山谷道人,故名。

半山體(荊公體)——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寧居住的地方,他這個時期的詩歌被編訂為《半山集》,亦稱為“半山詩”,主要體裁是絕句。這期間他的詩以七絕形式描寫自然風光,注重煉字煉意。受到歷代詩論家的贊賞,世稱半山體。又稱“王荊公體”、半山絕句、半山詩。

夢窗體——吳文英號夢窗,其詞集為《夢窗詞》。吳文英為南宋中后期清雅詞派的作家。其思想內容多為身世之感和離別之情,且往往融入哀時傷世的黍離之悲。其藝術風格多追求清麗工巧,結構往往是突變性的,時空場景的跳躍變化不受理性和邏輯次序的約束,且缺乏必要的過渡與照應。夢窗體的語言生新奇異。

稼軒體——辛詞在語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語義流動連貫,句子往往寫得比較長。文人詞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躍地連接句子構成整體意境的方式,在辛詞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說,辛棄疾的所謂“以文為詞”不再有音樂性的節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動的語氣的同時,他仍然能夠用各種手段造成變化的節奏。

樵歌體——又稱“朱希真體”,是指宋代詞人朱敦儒的作品。因其詞自成一家,故名曰“樵歌體”。其主要特征:南渡前風格清麗超曠,近似蘇軾,有不食人間煙火之風.南渡后身經國難,則有不少慷慨悲涼、憂時傷世的愛國名篇傳世。

朱敦儒怎么讀

朱敦儒讀作zhū dūn rú,聲母是zh、d、r,韻母是u、un、u。

朱敦儒(1081~1159)宋代詞人。字希真,號巖壑,又稱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父朱勃,紹圣間任諫官。

敦儒早歲以清高自許,雖為布衣,聲望甚高。朝廷征召為學官,他堅決推辭。靖康之亂后攜家南逃,經江西走兩廣,居南雄州。高宗累召入朝授官,辭不赴。

成就

朱敦儒最大的貢獻是在文學創作上,其詞作語言流暢,清新自然。他的詞風可分為三個階段:早年詞風濃艷麗巧;中年的詞風激昂慷慨;閑居后詞風婉明清暢。由于家庭富裕,所以早年居洛時,經常狎妓怡游,尋訪洛陽一帶的山川名勝。他在后來所寫的詞中,曾對這段浪漫快樂的生活做過深情的回憶。

在《雨中花》中寫道:“故國當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馬長楸。對蔥蔥佳氣,赤縣神州。好景何曾虛過?勝友是處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斷狂游?!痹凇杜R江仙》中寫道:“生長西都(洛陽)逢化日,行歌不記流年?;ㄩg相過酒家眠。乘風游二室,弄雪過三川?!?/p>

詞中提及的伊川、洛浦二室(嵩山的太室峰、少室峰)、三川(伊水、洛水、黃河,泛指河洛大地)都是洛陽一帶的山水勝地。“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慢與疏狂。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彼妮p狂和傲骨,通過這幾句激情洋溢的詞,表現得淋漓盡致。

朱敦儒是什么派詞人?

朱敦儒是不屬于具體派別的詞人,其詞作語言流暢,清新自然。他的詞風可

分為三個階段:早年詞風濃艷麗巧;中年的詞風激昂慷慨;閑居后詞風婉明清暢。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朱敦儒著有《巖壑老人詩文》,已佚;今有詞集《樵歌》,也稱《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傳。今錄詩九首。

請高手鑒賞—朱敦儒《鷓鴣天》

曾為梅花醉不歸,佳人挽袖乞新詞。輕紅遍寫鴛鴦帶,濃碧爭斟翡翠卮。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飲淚沾衣。如今但欲關門睡,一任梅花作雪飛。

——朱敦儒:《鷓鴣天》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號巖壑,洛陽人,人稱巖壑老人、洛陽遺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今存詞約二百五十首,屬南渡時期詞人存詞之冠,宋代即有“詞俊”之稱,成為“洛中八俊”①之一。歷來評論者多注意到了朱敦儒《鷓鴣天·我是清都山水郎》等詞,但對于這首《鷓鴣天》卻不曾有人關注,筆者認為這首詞不僅結構獨特,而且思想深刻,頗有欣賞與玩味的必要。

先來看它的結構藝術。詞之為體,比較突出的特征之一是他的分段式體式,除少數單片詞外,一首詞分上下兩片者最為常見,這種體式的結構方式可分為三類:山斷云連式、異峰突起式、駿馬下坡式,其中前兩類吻合詞體分片式體式,上下片內容有所轉換;而駿馬下坡式則打破上下片的限制,一氣呵成,朱詞即屬此類。乍一看來,朱詞不過在言今昔對比,仔細讀來,它不光是今昔對比,而是三度對比:過去,后來,現在。也可以推想,后者正是從前者發展而來。詞史上,言今昔對比的詞篇非常多,出現也甚早,如唐代劉禹錫的《楊柳枝》:“花萼樓前初種時,美人樓上斗腰肢。如今拋擲長街里,露葉如啼欲恨誰”,這是單片詞作,雙片詞言今昔對比者如柳永的不少詞上片言如今之羈旅窮愁,下片言當年之兩情相悅,即屬此類。但言三度對比者詞史上就不多了,不過出現也比較早,如五代韋莊的《荷 葉杯》:“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再如北宋晁補之的《驀山溪》:“鳳凰山下,東畔青苔院。記得當初個,與玉人,幽歡小宴。黃昏風雨,人散不歸家,簾旌卷。燈火顫。驚擁嬌羞面。別來憔悴,偏我愁無限。歌酒情都減,也不獨,朱顏改變。如今桃李,湖上泛舟時,青天晚。青山遠。愿見無由見。”這兩首詞與朱詞結構已基本相同,均為三度對比,先言過去之相識相戀,次言別來之相思相憶,最后歸結為如今之無法再相見,內容安排上打破了詞的上下片體式,比較獨特,但與朱詞相比,便覺稍遜一籌,原因即在于朱詞以“梅花”為參照物,將三幅圖畫串聯起來,頗具特色。第一幅:梅花盛開時節,清狂少年有佳人相伴,于歌場中狂歡醉舞。第二幅:年過半百之人,飽經風霜,感慨萬千,欲語無言,只能面對梅花默默流淚。第三幅:室外梅花似雪紛飛,室內之人卻只想關門睡覺。而韋詞和晁詞因缺乏這種參照物而顯得不夠凝練與規整。這種以某一意象為參照,串聯心情意緒,展現歲月給人心理烙下的印痕者在詞史上有幾篇,但均出現在朱詞之后,如辛棄疾之《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以“愁滋味”為線索,展現心路歷程:少年時是不識愁而強說愁;而今識盡了愁滋味,卻欲說還休。再加蔣捷之《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以“聽雨”為線索,貫穿全篇:少年時聽雨在歌樓之上,是“紅燭昏羅帳”;壯年時聽雨在客舟之中,是“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是“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二人之詞明顯受到朱詞影響,特別是蔣詞簡直就是朱詞的翻版:先寫當年的裘馬清狂生活,次寫后來的凄哀悲涼境遇,最后寫如今之看穿世事,隨性放曠,尤其是末句也用“一任……”句式,與朱詞完全相同。辛蔣二詞均受到了歷代人的好評,成為古今傳誦的佳作,而朱敦儒的這首詞卻鮮有評論者問津,或有個別人目之為消極頹放,不足掛齒,筆者認為這并非公允之見。僅從內容安排上的這種獨創性來說,就頗見作者的藝術功力,值得肯定。而說其“消極頹放”則更是沒有真正讀懂這首詞者的膚淺之見,其實這首詞在思想意蘊方面頗有值得稱道之處。

要談這首詞的思想內蘊,需要先了解一下朱敦儒思想上的趨禪傾向,對于朱敦儒喜禪,其友人即已談及,如張山臬 所言“禪塌仍兼臥,蒲團穩著眠”②。辛棄疾、李曾伯等人也都曾效仿朱禪趣詞而作禪趣詞③,王鵬運《四印齋本樵歌識》也說:“希真詞于名理禪機均有悟入?!敝於厝迳畹臅r代,正是士大夫生活與禪緊密交融的時期,自北宋前期以來,幾乎所有名公巨儒、文人學士都與禪發生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因緣,自稱居士者比比皆是。朱敦儒本人未自稱居士,正史筆記中也缺乏有關他參禪的記載,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其他一些材料了解到他與禪的不解之緣:據《寶慶四明志》卷九《敘人中仙釋》記載,朱敦儒對能詩善文的僧人法平頗為欣賞,二人曾有交往;而他所敬仰的兩位前輩——蘇軾與黃庭堅,也都對禪有深入了解④,這不能不對他的人生及藝術價值取向產生影響。朱敦儒喜禪不僅是時代的共同興趣所致,也是他本人歷經人生無常之后的自覺選擇,朱敦儒本有出世成仙之夢,后來隨著國事及自身經歷的變化,精神一度陷入苦悶,怎樣擺脫苦悶,求得心靈的安適成為當務之急,道家的虛幻不實顯然無濟于事,而注重現世超越的南宗便乘勢而入了,如其詞作《感皇恩》中所言:“一個小園兒,兩三畝地,花竹隨宜旋裝綴。槿籬茅舍,便有山家風味兒。等閑池上飲、林間醉。都為自家,胸中無事,風景爭來趁游戲。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洞天誰道在,塵寰外?!边@里詞人稱心如意的生活狀態正是禪家所云之“水牯牛飽臥斜陽,抬板漢清貧常樂,粥足飯足,俯仰隨時,筯籠不亂攙匙,老鼠不咬甑簟,山家活計,淡薄長情”⑤,“洞天”并非如道家所云在塵世之外,塵世即是洞天,所謂“眼前尋見自家春,罷問玉霄云海路”(《木蘭花·老后人間無云處》)是也,正是在禪宗“平常心是道”思想的影響下,他在塵世中發現了人生的意趣。所以朱敦儒的詞作便深深打上了禪學思想的烙印,其中有直接闡發禪理的,也有不少暗含禪趣之作,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這首詞即是其中一首佳作。禪宗認為,人人皆具佛性,只是妄念的遮蔽,使人暫時迷失了自性,只要能擺脫妄念,自性自然呈現,而擺脫妄念的方法之一即截斷兩頭,有無俱遣,使相對的心念無從安立,所以禪宗有“八風不動”之說(所謂八風,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乃使人心動搖的八種障礙物),認為“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⑥,強調“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執著”⑦,“夫真正學道人,……迥然獨脫,不與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十方諸佛現前,無一念心喜;三涂地獄頓現,無一念心怖”⑧,這種思想流露于朱詞中,便是:當年詞人曾執著于人生的逍遙自在,面對梅花而沉醉不可自拔;后來詞人又因家國之難及自身之仕途遭際憂愁不堪,于是又面對梅花而淚濕衣襟,執著于人生之苦而不可自拔;最終,詞人在禪宗“破執”思想的影響下,認識到了先前之癡妄,于是放下了執著妄念之心,便“一任梅花作雪飛”了,從此既不為梅花而醉,也不為梅花流淚,達到心中無礙、悠閑自在的超脫境界。這與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之“也無風雨也無晴”相類,均表達了詞人們在禪學不二法門思想影響下,去掉執著、擺脫妄念,在險惡的人生道路上,逍遙自適、曠達超脫的生活態度。

① 《跋朱巖壑賦及送閭丘使君詩》,樓鑰《攻愧集》卷71。

② 《次韻朱希真韻》,《紫微集》卷6。

③如辛棄疾之《念奴嬌·賦雨巖效朱希真體》,《稼軒詞編年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頁;李曾伯之《念奴嬌·丙午和朱希真老來可喜韻》,《全宋詞》,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冊第3563頁。

④參見《中國禪學思想史》第4編,忽滑谷快天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⑤ 《五燈會元》卷20《東林道顏禪師》。

⑥ 《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

⑦ 《壇經》。

⑧ 《古尊宿語錄》卷4《鎮州臨濟(義玄)慧照禪師語錄》。

觀宋填詞78 我是清都山水郎 朱敦儒從疏狂到悲憤到頹廢

前言

南北宋之間的詩人們,難免和秦檜這個人有所交集。朱敦儒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北宋時期是一個清高的隱士,自詡為“清都山水郎”。但是到了南宋,不但做了官,而且又和秦檜父子有了瓜葛 。搞得名聲受損晚節不保。

當時秦檜喜歡招募騷人墨客以文飾太平,秦檜的兒子秦熺也喜好詩詞,便起用了朱希真的兒子作刪定官,又招朱敦儒任鴻臚少卿。

秦檜死了以后,朱敦儒又一次丟官,宋高宗趙構為此評價說:

未幾,秦丞相薨,希真亦遭臺評,高宗曰:“此人朕用橐薦以隱逸命官,置在館閣,豈有始恬退而晚奔競耶?”

周必大《二老堂詩話》中解釋當年為了兒子的前途,朱敦儒不敢不來:

“其實希真老愛其子,而畏避竄逐,不敢不起,識者憐之。”

無論如何,和秦檜父子的這一段歷史成了朱敦儒的污點。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有“詞俊”之稱,他早年生活在北宋太平年間,家境優渥,悠游于世。靖康之變以后,朱敦儒屬于主戰以派,詞多憂時憤亂之作。晚年生活閑適,詞中有浮生若夢、詩酒自放之風。

我們看幾首朱敦儒三個不同時期的作品,可見同一作者在不同時期詞風的轉變。

一、朱敦儒南渡以前詞風

北宋滅亡之前,朱敦儒度過了快樂瀟灑的四十七年。他作為家境富裕的風流名士放浪于詩酒山水之間。有錢有才又有閑的生活,令人羨慕不已。

朱敦儒在《臨江仙·生長西都》中寫到自己年輕時的悠游生涯:

生長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記流年?;ㄩg相過酒家眠。乘風游二室,弄雪過三川。

莫笑衰容雙鬢改,自家風味依然。碧潭明月水中天。誰閑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行歌不記流年,花間相過酒家眠。這首詞頗有幾分風流才子杜牧的味道,杜牧曾說自己: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宋徽宗招朱敦儒到汴京,不用參加科舉就準備給他一個官作。沒想到朱敦儒堅辭不就?!端问贰の脑穫鳌酚涊d:

“敦儒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師,將處以學官,敦儒辭曰:‘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愿也?!剔o還山。”

這時期他最著名的一首詞是《鷓鴣天》: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慢帶疏狂。曾批給露支風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可惜花不常開月不常圓,外強中干的大宋王朝被金國步步緊逼,終于在1127被攻破汴京擄走徽欽二帝。 北宋滅亡后,康王趙構在風雨飄搖之中渡江建立了南宋。

二、南渡以后詞風

1127年五月,趙構在金陵繼位。當時金兵渡過淮河南下,金陵岌岌可危。在逃亡的路上, 朱敦儒還有一首《水龍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值得一讀: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云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鐵鎖橫江,錦帆沖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問人間、英雄何處?英雄未必沒有。但是”奇謀報國,可憐無用 “也許是真的。只是趙構心里似乎并沒有收復故國迎回二帝之心,只是可憐了中原百姓。

朱敦儒到了金陵以后,登上城樓北望,感慨萬端,寫下了這首《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中原已亂,百姓流離失所,幾時能夠收復失地呢?遠處的揚州已經淪為前線戰場,令詩人禁不住潸然淚下。

幾年以后,在紹興二年(1132年),52歲的朱敦儒又被舉薦于朝廷,最初他依然不肯出仕。后來有朋友勸說如今正是國家中興之時、用人之際,古代的賢人都知道應時而起,為何你看不清形勢呢?難道真得要老死山林一事無成嗎?

今天子側席幽士,翼宣中興,譙定召于蜀,蘇庠召于浙,張自牧召于長蘆,莫不聲流天京,風動郡國,君何為棲茅茹藿,白首巖谷乎!《宋史列傳第二百四》

此后朱敦儒開始了長達十余年的仕宦生涯。作為主戰派人士,朱敦儒和李光等人成了秦檜的眼中釘,二人同時被秦檜黨羽彈劾。據《宋史李光傳》記載,李光1145年被貶謫滕州,1145年被貶瓊州,這時的朱希真已經65歲了。

丟官以后,朱敦儒重新過起了寄情山水的生活。這一時期他寫過幾首《好事近》: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這是一首漁父詞,寫了一個悠閑的釣翁形象,似乎要“洗盡凡心,相忘世塵”。朱希真已經不愿意去回顧”悲吟梁父,淚流如雨“的心境了,也消磨了”問人間、英雄何處“的豪情壯志。

又如這一首《好事近》:

失卻故山云,索手指空為客。莼菜鱸魚留我,住鴛鴦湖側。

偶然添酒舊壺盧,小醉度朝夕。吹笛月波樓下,有何人相識?”

月下吹笛、飲酒賦詩,在山水之間自娛自樂,多么美好的日子。

三、晚年生活

不過美好的日子總是有些缺憾,因為詩詞之名太盛,朱希真竟然被秦檜父子盯上了。

朱敦儒曾經有抗金報國的志向,作為主戰派曾經與秦檜針鋒相對,并為此丟掉了官職。沒想到老年時因兒子的原因受制于秦檜,不得不出任鴻臚寺少卿。

一直以清高自許的朱敦儒居然和秦檜混到了一起,天下士人為之不齒。當時有一個叫武橫的人, 寫了一首詩嘲諷朱敦儒:

少室山人久掛冠,不知何事到長安?如今縱插梅花醉,未必王侯著眼看!對此。

看到這首詩以后,當年寫”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的朱敦儒不知心情如何。秦檜死后,朱敦儒也終于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到了晚年,朱敦儒過詞中充滿了浮生若夢的消極思想與頹廢之情。 看破紅塵的詩人有這樣一首《臨江仙》排遣他心中的郁悶:

堪笑一場顛倒夢,元來恰似浮云。塵勞何事最相親。今朝忙到夜,過臘又逢春。

流水滔滔無住處,飛光忽忽西沉。世間誰是百年人。個中須著眼,認取自家身。

個中須著眼,認取自家身。說不清楚的事情就不說了,做好自己即可。榮辱浮沉不過是一場顛倒的殘夢而已。

又如這首《西江月》:

元是西都散漢,江南今日衰翁。從來顛怪更心風。做盡百般無用。

屈指八旬將到,回頭萬事皆空。云間鴻雁草間蟲。共我一般做夢。

我本是洛陽的散淡之人,如今遠離故土,已成為江南的老翁。眼看八旬將到,還有什么事情看不破呢?一切都是空空一場夢而已。

結束語

在南渡詞人中,成就最高的就是李清照和朱敦儒,陳與義似乎略微有些距離。朱敦儒詞風格自然飄逸,自成一格,因其有《樵歌》三卷,因此其詞體被稱為"朱希真體"或"樵歌體"。后來的辛棄疾就有《念奴嬌賦雨巖 》特意注明”效朱希真體“。

紹興二十九年(1159),78歲的朱敦儒去世。

結束時,老街按照慣例填詞一闕。《觀宋填詞78·西江月 》

搖首紅塵看破,垂竿學作漁翁。幾回詩酒賦春風,天與我才何用。

轉瞬朱顏霜鬢,曾經壯志空空。蕓窗燭火撲飛蟲,萬事一場秋夢。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77 李光劉一止一起唱和一起懟秦檜 都活到了80多歲

觀唐習律22 高適破解了七律公式?為什么被清人批評是活板???

關于朱敦儒的詞稱為什么體和朱敦儒詞被稱為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1700.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