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連是哪里(苔苔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苔連是哪里,以及苔苔是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連江苔祿管轄多少村?
連江苔祿管轄8個行政村:3201_北茭村、3202_橫塍村、3203_茭南村、3204_苔菉村、3205_東洛村、3206_琇垹村、3207_上塘村、3208_后灣村。
苔菉鎮是福建省連江縣下轄鎮,地處黃岐半島最末端,三面臨海,西面與黃岐鎮相連,南面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兩岸最近處僅4.96海里),北面為北茭海峽,連接羅源灣可門口和三都澳,是閩浙海上主要航道,距縣城68公里。
位于連江縣黃岐半島最末端,三面瀕臨東海,有島嶼7個。轄8個行政村:3201_北茭村、3202_橫塍村、3203_茭南村、3204_苔菉村、3205_東洛村、3206_琇垹村、3207_上塘村、3208_后灣村。
2017年,苔菉鎮行政區域面積771公頃,常住人口28601人 。
關于青苔最著名的詩句
1. 關于青苔路的詩句
關于青苔路的詩句 1.關于青苔的古詩有哪些
1、《鹿柴》唐代:王維
原文: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2、《雜詩》魏晉:張協
原文:
青苔依空墻,蜘蛛網四屋。
感物多所懷,沉憂結心曲。
譯文:青苔依著在墻上,屋里四周都是蜘蛛網。感傷懷念的事物,憂傷聚集在心里。
3、《題揚州禪智寺.唐代:杜牧
原文: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譯文:雨過后一只蟬在聒噪,松桂飄蕭氣候已交秋。青苔長滿臺階,白鳥故意遲留。
4、《秋思》唐代:白居易
原文:
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
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譯文:鳥棲息在紅葉樹上,月色照在青苔地上。人到中年了,又到了三十二歲。
5、《清平樂》宋代:晏殊
原文:
秋光向晚,小閣初開宴。
林葉殷紅猶未遍,雨后青苔滿院。
譯文:晚上的秋天,小閣開始擺宴。林葉全都的紅色的了,雨后的青苔滿院都是。
2.描寫山間小路的詩句有哪些
1、《商山早行》
唐代: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踏上遙遙征途,游子悲思故鄉。
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板橋彌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
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的泥墻邊。
回想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鵝,正嬉戲在岸邊的湖塘里。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飄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爭相開放。
雪花飛進珠簾沾濕了羅幕,狐裘不保暖蓋上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的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上。
無邊沙漠結著厚厚的冰,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3、《題巴東寺》
北宋:寇準
山深微有徑,樹老半無枝。
譯文:
深山處鮮有小路,老樹近半沒有枝葉。
4、《山中雜興 其九》
元朝:王冕
趁暖行山徑,尋幽過野亭。
譯文:
趁著暖和走山路,在郊外的亭子里歇息。
5、《贈郭道人》
宋代:戴復古
蒼苔滿山徑,最喜客來稀。
譯文:
山間小路上滿是青苔,最高興有客人前來。
3.描寫苔蘚的詩句
1.《陋室銘節選》 劉禹錫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譯文:苔蘚爬上臺階染出一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
2.《苔蘚山歌》顧況
野人夜夢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閑。
野人覺后長嘆息,帖蘚粘苔作山色。
譯文:野人夜里夢見江南的俊山,江南的山深林密,松樹長在其間。野人看后發出一聲長嘆,苔蘚依附在山上襯托山色。
3.《游園不值》 葉少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口柴扉久不開。
譯文: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4.《新晴》 劉頒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譯文:夏日初晴,詩人午睡醒來,只看到窗外的綠樹和青苔。
5.《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山中空曠寂靜看不見人,只聽得說話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擴展資料:
苔蘚植物屬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能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在全世界約有23,000種苔蘚植物,中國約有2800多種。苔蘚植物是一種小型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苔蘚植物喜歡有一定陽光及潮濕的環境,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苔蘚
4.描寫苔蘚的詩句
1,《陋室銘》劉禹錫: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翻譯:苔蘚爬上臺階染出一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
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徒。2,《苔蘚山歌》顧況:野人夜夢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閑。
野人覺后長嘆息,帖蘚粘苔作山色。翻譯:晚上做夢到了江南山,山上松桂高聳,郁郁蔥蔥,一覺睡醒后發出長長的嘆息,堪堪將附著的苔蘚作為山色。
3,《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賀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云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白話譯文:秋風掠過,秋野明凈,池塘積水深又清,草中蟲兒唧唧鳴。長滿苔蘚的山石,浮起濃密的云氣。
掛著露珠的秋花,在嬌滴滴地哭泣。九月,荒地里的稻子參差不齊,發著冷光的螢火蟲在斜徑上低飛。
石縫里滲出的泉水滴入沙地,鬼火如墓中漆燈,花朵似的點綴著松林。4,《古歌》唐代:沈佺期玉階陰陰苔蘚色,君王履綦難再得。
璇閨窈窕秋夜長,繡戶徘徊明月光。譯文:玉石做的階梯一片陰綠,是苔蘚的顏色,君王卻是難得再踏足這里了。
女兒的閨房秀麗,秋夜漫長,明月的光輝在窗子前徘徊。5,《寄華山僧》唐代:賈島五更鐘隔岳,萬尺水懸空。
苔蘚嵌巖所,依稀有徑通。譯文:苔蘚嵌在巖石中的地方,依稀有一條小路可以暢通。
擴展資料:苔蘚植物是一種小型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苔蘚植物喜歡有一定陽光及潮濕的環境,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
比較高級的種類,植物體已有假根和類似莖、葉的分化。植物體的內部構造簡單,假根是由單細胞或由一列細胞所組成,無中柱,只在較高級的種類中,有類似輸導組織的細胞群。
苔蘚植物體的形態、構造雖然如此簡單,但由于苔蘚植物具有似莖、葉分化,孢子散發在空中,對陸生生物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在植物界的演化進程中,苔蘚植物代表著從水生逐漸過渡到陸生的類型。
中國的苔蘚植物十分豐富。全世界有苔蘚植物23000種,中國約有2800多種,占全世界的12.2% 。
中國苔蘚植物的特點是:(1)特有類群豐富。根據近幾十年調查的結果,僅見于中國的特有苔蘚屬和主要分布于亞洲東部(僅少數涉及鄰近地區)的東亞特有苔蘚屬共35個,占中國苔蘚植物屬數的7.09%。
它們共含有48個種、亞種或變種,占中國苔蘚植物種總數的2.2%。這些特有屬、種在中國西南部橫斷山區、長江流域中游山區和東南沿海山區存在3個分布中心;(2)在系統發生上居關鍵位置的類群多,如原始類型藻苔目(Takakiales)藻苔科(Takakiaceae)藻苔屬(Takakia)的兩個種;藻苔(T. lepidozioides)和角葉藻苔(T. ceratophylla)在中國西藏地區的察隅、波密及米林縣的高寒山地都有發現;(3)熱帶、亞熱帶成分占優勢。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苔蘚。
5.贊美 青苔詩句
1、清平樂·小庭春老 【作者】歐陽修 【朝代】宋 小庭春老。
碧砌紅萱草。長憶小闌閑共繞。
攜手綠叢含笑。別來音信全乖。
舊期前事堪猜。門掩日斜人靜,落花愁點青苔。
釋義: 別來又是春花爛漫,觸目傷情柔腸欲斷。佇立在階下白梅飄落象雪花似的亂紛紛,剛剛拂掉又落滿一身。
雁已歸來音信卻無憑,路途遙迢歸夢也難成。這種離恨恰如無邊的青苔,越走越遠還在萌生。
2、鹿柴 【作者】王維 【朝代】唐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釋義: 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3、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釋義: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
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
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這有什么簡陋呢?” 4、蝶戀花·簾幕風輕雙語燕 【作者】歐陽修 【朝代】宋 簾幕風輕雙語燕。
午后醒來,柳絮飛撩亂。心事一春猶未見。
紅英落盡青苔院。 百尺朱樓閑倚遍。
薄雨濃云,抵死遮人面。羌管不須吹別怨。
無腸更為新聲斷。 釋義: 簾幕在微風的吹拂下,款款擺動,燕子輕語呢喃,像是交流著情話。
酒醉醒來,柳絮隨風紛飛凌亂。整整一個春天,心里所想的情人至今仍未見。
長滿青苔的庭院,連晚開的花兒都凋落殆盡了。 在百尺高樓之上,將所有的欄桿倚遍,但那細雨和濃云,總是將視線遮攔。
還不知道情人早晚歸來的確切消息,只能望著斜陽映照水流,流向遠方。 5、游園不值 【作者】葉紹翁 【朝代】宋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釋義: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紅菜苔是哪里的特產? 是怎樣的吃法呢?
紅菜苔,又名紫菜苔。是武漢地區的特產。其實,紅菜苔算是顏值高的蔬菜,色澤紫紅、葉子頂端開出金黃色的小花。今已傳入湖北各地及江西、四川、湖南。
紅菜苔與武昌魚齊名,是皇帝菜,曾被封為“金殿玉菜”。做法多樣,可清炒、醋炒,亦可麻辣炒,菜薹炒臘肉,是一道著名的湖北風味小炒,菜薹味鮮嫩,臘肉豐盈有嚼頭,
湖北地區曾有一種奇異地傳說:以寶通塔影所及處產的紅菜苔味道最佳,當今紅菜苔則多以洪山附近產者為佳,霜降之后更為鮮嫩爽口。聽著鐘聲長大的菜薹是不是更具有靈氣,不得而知,但是只有盛產于湖北地區的紅菜苔,味道正宗,這是經過食客鑒證的。民國初年,黎元洪離開湖北,每臨冬天,必派專差到洪山來運紅菜苔。由于長途大批運輸,菜苔失去鮮味。有人把洪山的泥土裝上火車運往北京試種,結果,菜苔味不鮮。試種失敗。
紅菜苔菜肴營養豐富,含有鈣、磷、鐵、胡蘿卜素、抗壞血酸等成分,丙種維生素比大白菜、小白菜都高。且色澤艷麗,質地脆嫩,
再來說說最好吃的臘肉炒紅菜苔!
這道菜要炒得好吃,是首先菜苔用手掐的方式,把菜苔桿部粗的部分,用手撕去老皮,最后清洗干凈備用。最好是取其嫩的部分,用清水洗凈瀝干;臘肉在案板上切成薄片,姜切小薄片備用。鍋里放入芝麻油燒熱,下姜末稍炒后,再將原炒鍋連同余油置旺火上燒熱,開小火把臘肉中的油煸出。煸出的油炒菜更香放入菜苔,將鍋顛蕩幾下,起鍋盛盤!
除了臘肉炒,清炒的味道也不錯,裝備好辣椒,有人喜歡吃青脆的菜苔,所以炒出的菜苔八九成熟。再將紅菜苔洗凈切段;紅辣椒切絲;蔥、姜切末;這個可根據口味,靈活運用。想吃炒熟透了的菜苔就多炒一下。記住要等油熱了,再加入紅菜苔段、鹽翻炒,放入雞精,滴上白醋翻炒均勻即可。
陋室銘和愛蓮說的原文和翻譯
《陋室銘》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
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愛蓮說》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面上和陸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人很喜愛牡丹;我唯獨 喜愛蓮花從淤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 香氣遠播,更顯得清香,潔凈地挺立在那里。
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呢。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當然是很多了。
擴展資料:
1.《陋室銘》賞析
《陋室銘》為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銘本是古代刻于金屬器具和碑文上用以敘述生平事跡的一些贊頌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頌德與昭申鑒戒。《陋室銘》只有短短的81字。永貞九年,劉禹錫再度被征召上京,后又因玄都觀詩諷刺了保守派而外遷。
外遷至今屬廣東省的連州任剌史,后又遷任今屬四川的夔州,今屬安徽的和州任剌史。陋室是劉禹錫和州剌史任上所造,時間在長慶四年即公元824年至寶歷二年即公元826年之間。《陋室銘》大約就寫于這段時間或之后不久。
陋室,就是劉禹錫任和州剌史時所建的簡陋的房子。所謂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用于述功紀行或警戒勸勉,它一般體制短小,文辭精粹;句式上多用對偶句,且合乎一定的韻律,讀起來鏗鏘有力。作者所記為陋室,陋室有何所記。
可見他記這陋室是有目的的,也就是不為一般所記而記,其中一定隱含著作者的思想與懷抱。所以,此文雖是銘文,卻主要是為了表述自己的抱負和情操,字里行間也流露出諷刺現實的意味。
文章前三句從“山”與“水”寫起,再寫到劉禹錫自己所居的陋室,這里運用了“比興”手法。不高的山有了仙人居住就會有名聲;不深的水有了龍的存在也會有名氣。那么,陋室如果有德行的人居住也會聲名遠播。
很顯然,作者從“山”“水”寫起,是鋪墊,也是類比,表明既是陋室,只要有“德”的人住著,陋室是名聲也是很好的。名山勝水如此,陋室亦然。作者在文章一開頭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使文章很有氣勢。
這篇銘文的特點可以用陸機說的“博約而溫潤”(《文賦》)來概括。博,指內容廣博;約,指文辭簡約,概括性極強;溫,指氣度溫和,從容不迫;潤,指語調溫順。劉禹錫的《陋室銘》在這幾個方面都具有這些特點。
這篇銘文短短的八十一字,內容廣博,既述懷抱,又明心志;氣度溫和,既所托有所指,而又含而不露,實在是千古銘文的第一篇
2.《愛蓮說》賞析
周敦頤一生喜愛蓮花,所以寫下了這篇借花喻人的優美小品文。它巧妙地將蓮花的生活環境、特殊性狀和君子的高尚品格聯系起來,表達了作者“主靜、無欲”的道德觀,體現了一種高潔的情操和人格美的力量。
蓮花所體現的君子風度,至今仍有現實意義,它啟示人們:做人應做像蓮花那樣高潔正直的君子,要講求精神文明。新的時代要求人們有理想、有道德,我們也可以從《愛蓮說》中汲取營養,結合實際,加強自身的修養。
本文作者賦予牡丹以“富貴”的品評,并對這種品格持保留態度,這是為了表達對趨炎附勢的世俗風氣的不滿。孔子說:“不仁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只反對為富不仁,鄙視用不仁的手段攫取富貴,并不將富貴視為邪惡。
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以追求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日益充足為動力的。富貴的品格,恰恰是牡丹贏得人民大眾喜愛的本質內涵。 本文在寫作技巧方面有兩個顯著特點:
一、詞句簡潔流暢,旨意含蓄豐富。全文分三層意思,有愛菊、愛牡丹的概說,有對蓮的描繪;有對三種花的品評,有自己的感慨,層層銜接,構思精巧。在三層意思中重點在第一層中對蓮的描繪上,約占全篇三分之一,突出了“愛蓮”的主旨。
這一部分寫好了,既可得到以蓮花喻君子的含蓄而深廣的意境,又可使其他二層意思節省筆墨。全文雖只有119個字,卻立意高遠,表現了豐富的思想。
二、文章運用了擬人、對比、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根據菊花傲霜雪的特點,將它比擬為隱士;根據牡丹濃艷、馥郁的特點來象征榮華富貴,將它比擬為富貴之人;根據蓮花的生活環境,生理習性來象征人的高潔,將它比擬為君子,無不巧妙貼切。
為了突出“蓮”,文章始終以菊、牡丹作對比,對牡丹作者持保留態度,對“菊”作者持有褒有貶的態度,因為隱士不問世事,雖自我清高,然無補于世,根據作者一生的經歷看,他是在積極入世中保持自己情操的,即“出淤泥而不染”,這種精神是蓮獨具的。因此,菊、牡丹將蓮襯托得更加高潔、可愛。
山東苔縣距徐州多遠
駕車路線:全程約123.8公里
起點:四川紅苔蒜種
1.臨沂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南方向出發,沿G205行駛10.6公里,直行進入郯新路
2) 沿郯新路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G205(舊)
3) 沿G205(舊)行駛2.7公里,過右側的小墩約150米后,直行進入郯新路
4) 沿郯新路行駛460米,右轉進入新安路
5) 沿新安路行駛170米,直行進入新安西路
6) 沿新安西路行駛950米,左轉進入上海路
7) 沿上海路行駛1.6公里,右轉進入大橋西路
8) 沿大橋西路行駛2.3公里,朝窯灣方向,稍向左轉進入古鎮大道
9) 沿古鎮大道行駛6.0公里,左轉上匝道
2.沿匝道行駛690米,直行進入連霍高速公路
3.沿連霍高速公路行駛91.3公里,在徐州/潘塘/G104出口,稍向右轉進入柳集立交橋
4.沿柳集立交橋行駛1.3公里,直行進入G104
5.徐州市內駕車方案
1) 沿G104行駛410米,右轉進入漢源大道
2) 沿漢源大道行駛2.7公里,左轉進入富春路
3) 沿富春路行駛290米,右轉進入元和路
4) 沿元和路行駛820米,左轉
5) 行駛20米,左轉
6) 行駛210米,左轉
7) 行駛60米,到達終點
終點:徐州市
正常舌根有苔嗎?是什么顏色的?
舌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過經絡與五臟相連,因此人體臟腑、氣血、津液的虛實,疾病的深淺輕重變化,都有可能客觀地反映于舌象,通過舌診可以了解臟腑的虛實和病邪的性質、輕重與變化。其中舌質的變化主要反映臟腑的虛實和氣血的盛衰;而舌苔的變化主要用來判斷感受外邪的深淺、輕重,以及胃氣的盛衰。
中醫將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側,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兩側屬肝膽(見圖3-1)。根據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臟腑病變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機械地看,需與其他癥狀和體征綜合加以考慮。
1.舌質:是指舌的本體,主要觀察其色,形,態三方面。
正常舌質為色澤淡紅,含蓄榮潤,胖瘦老嫩適中,運動靈活自如,表示氣血充足。見于健康人,也可見于外感初起或內傷病情輕淺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較正常淺淡,主虛證、寒證,多見于血虛,為陽氣衰弱、氣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為虛寒;胖嫩而邊有齒痕為氣虛、陽虛。
②紅舌:舌色較正常深,呈鮮紅色,主熱證,多為里熱實證。舌尖紅是心火上炎;舌邊紅為肝膽有熱;紅而干為熱傷津液或陰虛火旺。
③絳舌:舌色深紅,為熱盛,多為邪熱深入營分、血分或陰虛火旺。
紅、絳舌顏色越深,表明熱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點或斑點,多為內有瘀血蓄積。
⑤青紫舌:全舌舌質呈現青紫,或為熱極,或為寒證。舌質絳紫色深而干燥為熱極,溫熱病者為病邪傳入營分、血分;舌質淡黃紫或青紫而滑潤者為陰寒證。
(2)舌形:觀察舌質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紋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多屬實證、熱證:“嫩”指舌質紋理細膩,形色浮嫩,多屬虛證或虛寒證。
②胖瘦:“胖”指舌體胖大、腫脹,多與水濕停留有關。舌質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者,多屬脾虛或腎陽虛、水濕停留;舌質紅而腫脹,多屬濕熱內蘊或熱毒亢盛。“瘦”指舌體瘦小而薄,多屬虛證。舌質淡而舌形瘦者,多為氣血不足;舌質紅絳而舌形瘦者,多屬陰虛內熱。
③芒刺:舌乳頭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屬熱邪亢盛。熱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臨床上芒刺多見于舌尖與舌邊,舌尖芒刺多屬肝膽熱盛。
④裂紋:舌體上有多種縱行或橫行的裂溝或皺紋,多由于粘膜萎縮而形成。裂紋舌可見于少數正常人。舌質紅絳而有裂紋者多屬熱盛;舌質淡而有裂紋者多屬氣陰不足。
(3)舌態:觀察舌體有無震顫、歪斜、痿軟、強硬等。
①震顫:舌體不自主地顫抖,多屬氣血兩虛或肝風內動。
②歪斜:舌體偏歪于一側,多為中風偏癱或中風先兆。
③痿軟:舌體伸卷無力,多因氣血俱虛筋脈失養所致。
④強硬:舌體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轉動,多屬高熱傷津,邪熱熾盛,或為中風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氣所現。章虛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氣以現,而胃氣由心脾發生,故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氣,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則土無生氣矣”。吳坤安說:“舌之有苔,猶地之有苔。地之苔,濕氣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濕上潮而生,故曰苔。”現代醫家認為舌苔的形成,主要為絲狀乳頭之分化。絲狀乳頭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樹,在角化樹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細胞等,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為薄白一層,白苔嫩而不厚,干濕適中,不滑不燥。觀察舌苔內容為苔的顏色、厚薄及潤燥。
(1)苔色:有白苔、黃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其它顏色的苔可以認為是白苔基礎上轉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屬肺,主表證、寒證,但臨床上也有里證、熱證而見白苔者。如薄白而潤為風寒;薄白而燥為風熱;寒濕之里證可見白而厚膩之苔。
②黃苔 有淡黃、嫩黃、深黃、焦黃等不同。一般說,黃苔的顏色越深,則熱邪越重。淡黃為微熱;嫩黃熱較重;深黃熱更重;焦黃則為熱結;黃而干為熱傷津;黃而膩則為濕熱。
③灰黑苔 多主熱證,亦有寒濕或虛寒證。舌苔灰黑而干,為熱盛傷津;舌苔灰黑而濕潤,多屬陽虛寒盛。灰黑苔多見于疾病比較嚴重的階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無苔。
薄苔多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較輕;厚苔多示病邪較盛,并已傳里;或有胃腸積滯;或有痰濕。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氣的有無,舌苔雖厚,說明胃氣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機體正氣不足,無苔則是胃氣大虛,缺乏生發之機。舌面上有不規則的舌苔剝脫,剝脫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多屬胃的氣陰不足,若兼有膩苔則表示痰濕未化而正氣已傷。
(3)潤燥:反映體內津液的情況。正常舌苔不干不濕,無苔干燥為體內津液已耗,外感病多為燥熱傷津,內傷病多為陰虛津液不足;舌苔濕潤表明津液未傷,而苔面水份過多伸舌欲下滴,稱為滑苔,則示體內有濕停留。
膩苔:苔質致密、細膩如一層混濁光滑的粘液覆蓋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屬痰濕內盛。
腐苔:苔質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為實熱蒸化胃中食濁,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現。
1.正常舌
舌象:舌質淡紅,胖瘦適中,舌苔薄白而干潤適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質淡白,舌體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義:多為胃氣虛弱或氣血不足。
3.蒼老舌糙苔
舌象:舌質淡紅、蒼老、白苔滿布、微黃、粗糙如砂石。
意義:濕阻脈絡、津不上承、或暴熱傷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質淡白、白苔滿布,中部厚如積粉。
意義:陽虛熱浮,可見于陽虛而外感濕熱。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質淡白,舌體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義:脾失健運、濕濁不化、痰濕上蒙清竅。
6.淡紅鏡面舌
舌象:舌質淡紅而嫩,邊有裂紋,舌面光瑩無苔、平滑如鏡。
意義:胃陰不足或氣陰兩虛。
7.瘀斑舌
舌象:舌質淡紅偏暗,邊有瘀點、瘀斑,舌苔薄白。
意義:瘀血阻絡,氣血壅滯。
8.淡紅花剝舌(地圖舌)
舌象:舌質淡紅,舌體歪,舌苔白膩有剝脫,呈地圖狀。
意義:胃之氣陰兩虛,痰濕阻絡。
9.紅舌花剝苔
舌象:舌質紅而嫩,舌苔白膩花剝,剝脫處光瑩無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義:濕熱傷陰,濕濁未化,已傷陰液。
10.紅腫脹舌
舌象:舌質紅,舌體腫脹、胖大、不能縮入口內,舌尖與中部黃苔,舌邊與根部白苔。
意義:濕熱熏蒸,血熱上壅。
11.淡紅紫斑舌
舌象:舌質淡紅,舌尖舌邊多處青紫成片,舌苔白膩不均勻,中間苔少。
意義:氣滯血瘀或久病氣血不續。
12.淡紅舌白厚膩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白厚膩。
意義:氣虛血瘀,痰飲停聚。
13.淡紅舌厚腐膩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體略胖,白厚腐膩苔滿布舌面如積粉,表面微有淡黃色。
意義:濕熱阻滯三焦
14.淡紅舌黃糙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黃燥,粗糙如砂石。
意義:胃腸熱結夾濕,濕熱化燥。
15.紅舌黑膩苔
舌象:舌質紅,苔厚膩,邊白黃中間黑色。
意義:虛陽上浮,濕熱內蘊。
16.紅舌無苔
舌象:舌質紅而嫩、中有裂紋,除舌邊有少許殘存之苔外,余光瑩無苔。
意義:胃腎氣陰兩傷。
17.齒痕舌
舌象:舌質略紅,舌體胖大而齒痕,舌中間有縱裂,苔薄白而顆粒粗松。
意義:脾虛濕滯,兼有內熱。
18.裂紋舌
舌象:舌質略細,多數縱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義:素有陰虛,真陰不足,虛火上炎。
19.裂紋舌
舌象:舌質淡白透青紫,舌體胖大,中有深裂紋,舌邊裂紋如刀割,舌苔白膩而不勻。
意義:氣血俱衰,腎陰不足。
20.紅舌白腐苔
舌象:舌質紅,舌苔白厚,顆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義:痰食內聚,濕熱蒸騰。
21.紅舌黃腐苔
舌象:舌質紅,有紅點,舌體蒼老,舌苔由白轉灰黃,厚腐堆起,上有橫直裂紋。
意義:濕熱穢濁蘊結于里。
22.暗紅舌焦黃苔
舌象:舌質紅而偏暗,苔焦黃如鍋粑,厚而有裂。
意義:胃腸熱結,腑氣不通。
23.紅舌黃白苔
舌象:舌質紅,有紅點,苔黃白色,厚積滿布,如米粉狀。
意義:邪熱濕毒蘊結于里。
24.暗紅舌黃燥苔
舌象:舌質絳紅晦暗,舌體薄瘦,舌苔厚而焦黃燥裂。
意義:實熱燥結于胃腸。
25.紅絳舌黃黑苔
舌象:舌質絳紅、蒼老、尖有紅點,苔薄白轉灰黃,根部灰黑垢膩。
意義:風痰上擾,痰熱腑實。
26.紅絳舌黑糙苔
舌象:舌質紅絳,有紅點,黑色糙裂苔滿布,厚積成塊。
意義:熱毒內實,痰熱腑實。
27.紅色點刺舌
舌象:舌質紅,有紅色點刺狀突起,舌苔白膩,表面微黃。
意義:營分郁熱。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義:寒濕凝滯,氣血壅滯。
29.絳紫舌光剝苔
舌象:舌質絳紫而暗,舌面光剝無苔。
意義:熱及營血,傷陰阻絡。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邊尖滿布白滑苔,中根部黃苔,厚膩粘滑。
意義:腎陽不足;濕濁化熱。
31.紅絳瘦舌
舌象:舌質紅絳,舌體瘦長,兩條黃色垢苔厚積,燥裂成塊,余處光剝無苔。
意義:胃腸熱結傷陰而兼陰虛火旺。
32.紅胖瘀斑舌
舌象;舌質紅絳有瘀斑,舌體腫脹,舌面有破損,苔白滑兼有醬色。
意義:濕毒內盛。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