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如何守信(吳起守信百科)
很多朋友對于吳起如何守信和吳起守信百科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吳起守信》文言文翻譯的內容
《吳起守信》是明代宋濂創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龍門子凝道記》。文章主要講述吳起誠實守信,不等到朋友不進食的故事,展現其誠實守信的品格。以下是我整理的《吳起守信》文言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與收藏。
《吳起守信》文言文解釋
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翻譯:
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飯。老友說:“好啊。”吳起說:“(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進餐。”老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來了,才同他一起進餐。吳起不吃飯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了話不算數啊。他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這是能使信服的緣由吧!要使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注釋:
1 暮:傍晚 2 令:派、使、讓 3 方:才 4 之:代詞,代“老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擔心 7可:行、可以 8信:信用 9 故:舊的,原來的 10 食:吃 11 信:誠信 12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尋找 15服:使……信服(使動用法) 16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講信用 17.吳起: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 18.歟:語氣詞,吧 19.其:他,指吳起 20.宜:應該 21.為:堅守
理解
問:《吳起守信》體現了吳起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答: 體現了吳起守信、以身作則、為人講信用、待人誠懇守信的品質。
中心啟發:啟發我們要為人要講信用,待人誠懇守信。
閱讀訓練
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含義。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令:
②故人來,方與之食
方: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恐:
④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信:
2、下列"之"的用法與另三個不同的一項是( )
A、(吳)起食待之。
B、故人來,方與之食。
C、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譯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
譯文:
4、這個小故事中,吳起在為人處事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一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
1、42、①派 使 ②才
③害怕 擔心 ④講信用 守信
2、D
3、老朋友到傍晚沒來,吳起不吃飯等他。暮,傍晚,天黑;食,吃飯。
4、為人講信用,或待人誠懇守信。吳起守信 閱讀答案
《昔吳起出遇故人》中吳起是個怎樣的人
注:吳起是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政治改革家.例題:吳起守信體現了吳起具有什么樣的品質?答:吳起的守信體現了他以身作則,為人講信用,待人誠懇守信的品質.
原文如下:
昔吳起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諾.”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③?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譯文如下:
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飯.老友說:“好啊.”吳起說:“( 在家里)等待您一起進餐.”老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來了,才同他一起進餐.吳起不吃飯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了話不算數啊.他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這是能使軍隊信服的緣由吧!要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吳起守信文言文翻譯
吳起守信文言文翻譯如下:
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飯。老朋友說:“好啊,等我回來就(到你家)吃飯。”吳起說:“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進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才同他一起進餐。吳起不吃飯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了話不算數。他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這是能使軍隊信服的緣由吧!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原文:
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吳起守信》是明代宋濂創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龍門子凝道記》。其文章主要講述吳起誠實守信,不等到朋友不進食的故事,展現其誠實守信的品格。
吳起(約公元前440-前381年)是戰國初期著名軍事家、統帥、軍事改革家。漢族,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一說曹縣東北)人。后世把他和孫武連稱"孫吳",著有《吳子》。《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文言文吳起守信詳解
《吳起守信》這篇文言文里有很多知識點,學生應該好好學習,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文言文吳起守信的詳解,歡迎大家閱讀!
吳起守信
曩(昔)(13)吳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1)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2)人求(14)故人。故人來,方(3)與之(4)食。起之不食(19)以俟(5)者,恐(6)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11)若此,宜其能服(15)三軍歟?欲(18)服三軍,非信(8)不可(7)也! (16)
解釋
1 暮:傍晚
2 令:派、使、讓
3 方:才
4 之:代詞,代“老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擔心
7可:行
8信:信用
9 故:舊的,原來的
10 食:吃
11 信:誠信
12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尋找
15服:使------信服(使動用)
16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講信用
17.吳起: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
18.歟:語氣詞,吧
19.其:他,指吳起
20.宜:應該
21.為:堅守
理解
問:《吳起守信》體現了吳起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答: 體現了吳起守信、以身作則、為人講信用、待人誠懇守信的品質。
中心啟發:啟發我們要為人要講信用,待人誠懇守信。
譯文
從前吳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飯。老友說:“好。”吳起說:“我等待您一起吃飯。”老朋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飯。吳起不吃飯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擔心自己不用講信用。他這樣守信,應該就是他能使軍隊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軍信服,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吳起守信的句子是什么
原文: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選自明·宋濂《龍門子凝道記》[1])譯文: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飯.老朋友說:“好啊,等我回來就(到你家)吃飯”吳起說:“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進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才同他一起進餐.吳起不吃飯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了話不算數.他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這是能使軍隊信服的緣由吧!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注譯:1 昔:從前 2 令:派;使;讓3 方:才4 之:指“老朋友”代詞,5 俟(sì):等待6 恐:恐怕;擔心7可:行;可以8信:信用9 故:舊的;原來的,本文指認識多年10 食:吃11 信:誠信12 止:留住13求:尋找14服:使……信服(使動用法)15 非信不可也:不守信用是不行的.信,守信,講信用16.吳起: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政治家、改革家.17.歟:語氣詞,吧18.其:他,指吳起19.宜:應該20.為:堅守
【古文改寫】吳起守信
?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吳起守信
方劉琪
? ? ?從前有一個人名字叫做吳起,有一次他去游玩的時候,遇見了自己的老朋友田靜。
? ? ?因為遇見了自己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吳起很高興。于是,他便對田徑說:“你今天晚上到我家來吃飯吧,好嗎?”田靜高興地答應了:“好呀,我等你回來的時候就到你家去吃飯。”
? ? ?可是到了傍晚,田靜也沒有來到吳起的家里面。吳起遵守承諾,在那里一直等待著田靜。直到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田靜,田靜來了才同他一起進餐。
? ? ?田靜不好意思地對吳起說:“對不起,昨天晚上太忙了,我忘了和你一起吃飯,害你晚上沒有吃的上晚飯。”
? ? ?吳起說道:“沒關系的,我答應了你和你一起進餐,就一定要等到你來為止。”
? ? ?事情過后,田靜問吳起:“你為什么堅守信用到如此的程度?”
? ? ?吳起笑著說:“如果我不堅守信用,那怎樣才能使軍隊信服呢?如果要想使軍隊信服,我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我必須要起到一個帶頭的好榜樣!”
說到做到
蔡浩
? ? ?從前有個宰相,名叫吳起。
? ? ?某天他外出游玩時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就讓他留下來同自己一起吃飯。
? ? ?老朋友說:“好啊,等我回來的時候就到你家同你一起吃飯。”
? ? ?吳起說:“我一定會在家里等你一同進餐。”
? ? ?但是吳起等到傍晚,老朋友還是沒有來。吳起依然沒有吃飯,而是耐心等待老朋友的到來。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吳起依舊沒有吃飯,于是他便派人去找老朋友。找啊找,總算找到了老朋友,這才同他一起進餐。
? ? ?后來有人問吳起,你為何要如此守信?吳起說:“不吃飯等待老朋友是怕連自己說出來的話都做不到,那我憑什么能當一個宰相。”
? ? ?正是因為他堅守信用到如此地步,所以他的軍隊才十分的信服他說的每一句話,要想使自己的隊伍信服自己說的話,作為首領自己要先守信用才行。
吳起守信
王宥瑄
? ? ?從前有一個人名叫吳起,他在一次外出游玩時遇到了他的老朋友。他們已經有十幾年沒有相見了,所以吳起就熱情的留朋友在家吃一頓晚飯。?????????
? ? ?老朋友盛情難卻,說道:“好的,那等我一會兒忙完,就到你家去敘敘舊吧!”
? ? ?吳起聽了之后就在家精心準備了豐盛的飯菜,用來招待老朋友。忙完之后,朋友還沒到,吳起就到門口張望,還是沒來。吳起就又回到家繼續等,在家等了好長時間,一直到傍晚,朋友還是沒來。
? ? ?吳起繼續非常耐心地等待著,他不僅沒有吃上一口飯菜,而且還在那兒等他的老朋友。一直到深夜,才知道老朋友不會來了,就只好關上大門休息了。
? ? ?第二天早晨,吳起看老朋友還是沒來,就派人去尋找他的老朋友,老朋友來了之后才和他在一個桌上用餐。
? ? ?吳起不吃飯,是因為怕自己的老朋友說他說話不算數。他堅持守信用到這樣的程度,真是難能可貴。正是這種守信用的精神,使他日后帶領的軍隊越來越強大。
吳起守信
朱錦燁
? ? ?從前,有一人名叫吳起,他出生于公元前440年,是戰國初期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是兵家代表人物。他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著作《吳子兵法》傳于世,與兵圣孫武并稱“孫吳”。
? ? ?吳起為什么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呢?這與他的品質有關。
? ? ?有一天,吳起外出游玩時,遇見了他的一位老朋友,于是便邀他一起游歷風景。他們邊走邊聊不經意間快到用餐的時候了。他誠懇地對朋說:“你看天色已晚,不妨去我家用完晚餐再走。”老友笑道:“好吧!正好我也餓了,留下便是。”吳起命自家仆人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菜,他請老友入了座,酒杯里倒好酒。倆人舉杯對飲之時,老友面帶憂慮地說:“賢弟不好意思,我突然想起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未做,不能與你一同用餐了。”吳起連忙起身說:“仁兄盡管去辦事,賢弟在此等候。”老友起身告別,匆匆離去。
? ? ?吳起坐在廳中等候老友,仆人奉上了茶水,這茶水不知換了幾次了。天色漸漸暗去,他早已餓的前胸貼后背了。這時仆人匆匆走上廳前勸說吳起:“老爺快用餐吧!您餓壞吧!”吳起對著仆人兩眼一瞪,怒道:“你個混賬東西懂不懂規矩,我豈能言而無信!”仆人下去趕緊換了杯茶,而吳起繼續安坐在廳中等候。
? ? ?夜色漫長,仆人除了換幾次茶,也不敢上前打攪。吳起已坐在哪兒睡著了,直到天色漸亮,幾聲公雞啼鳴。他揉了揉眼,伸了伸腰喚上仆人說:“現在什么時辰了?”仆人謹言道:“回老爺,天色已明”吳起醒悟道:“趕緊伺候老爺洗漱,重新備桌酒菜,差人去請仁兄前來用餐。”沒過許久,老友便和差去的仆人來了。老友手中還提著自家釀的酒,笑道:“賢弟不好意思,哥哥我事情忙,忘了我們的約定,特地帶了酒賠罪了。” 吳起也笑道:“仁兄言重了,來趕快入座就餐。”
? ? ?吳起不吃飯而等候朋友,是怕人說他言而無信。他如此堅守信用,這是他能使軍隊信服的理由,也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因!
吳起守信
陸雨菲
? ? ?吳起是衛國左氏人,戰國初期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是個軍事奇才,打了許多勝仗。他能取得這些成就,就靠守信用,得到軍隊信服,士兵們相信他。
? ? ?有一次,吳起出去辦事,在回來的路上,他遇到一個許久未見的老朋友,吳起對朋友說:“我們很久不見了,留下來吃個飯,聊聊。”
? ? ?朋友也想與吳起聯絡感情,可要去辦一件事情,于是朋友對吳起說:“好啊,我們好久未見了,也想你說說話,你能等我去辦件事,回來去你家,好嗎?”
? ? ?吳起點頭答應了。
? ? ?吳起在家里一邊看書,一邊等他的朋友,他的同事找他去喝酒,他都回絕了,因為吳起答應朋友,他覺得應該守信用。吳起等啊等,可是一直等到傍晚朋友也沒來。
? ? ?他的家人就對吳起說:“老爺,不用等了,你的朋友不會來了,他可能忘了這件事了,你吃飯吧。”吳起搖搖說:“我不能不守信用。”他沒有吃飯繼續等。
? ? 到了第二天早晨,朋友還是沒來,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朋友來了,聽說吳起昨晚沒有吃飯,一直在等他,感到很對不起吳起。原來,朋友去辦事,等辦完了,天很晚了,怕來打攪吳起,就回家了。
? ? ?吳起聽了朋友解釋后,并不在意,他們一起喝酒,聊天。
? ?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吳起是個守信用的人,難怪他能打勝仗呢!我們每個人都要向吳起學習,做守信用的人。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