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著有哪些詩(關于劉的詩人)
大家好,關于劉著有哪些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關于劉的詩人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詩人袁枚和劉著分別寫下了表達思鄉之情的哪些詩句?
袁枚: 枕上聽猿啼,家鄉五千里。
劉著: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劉著關于思鄉的詩句是
1. 劉著的思鄉名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好水好山看未足,馬蹄催趁明月歸。——岳飛《登池州翠微亭詩》
明月隨良椽,春潮夜夜深。——王昌齡《送郭司倉》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楊炯《夜送趙縱》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沈銓期《古意》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來一味涼。——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秋歌》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左思《雜詩》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白居易《長安正月十五》
明月照高樓,想見余光輝。——《別詩》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怨歌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
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曹丕《雜詩》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詩》
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子夜歌》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李白《秋浦歌》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李白《宣州謝脁樓鑒別校書叔云》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李冶《明月夜留別》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溫庭筠《菩薩蠻》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擬同生死。——張籍《節婦吟》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臨江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還遠》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惟有畫樓,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秦觀《一叢花》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蘇軾《洞仙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2. 劉著借明月思鄉的詩句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好水好山看未足,馬蹄催趁明月歸。
——岳飛《登池州翠微亭詩》 明月隨良椽,春潮夜夜深。——王昌齡《送郭司倉》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楊炯《夜送趙縱》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沈銓期《古意》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來一味涼。
——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秋歌》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中秋月》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左思《雜詩》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王昌齡《送柴侍御》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白居易《長安正月十五》 明月照高樓,想見余光輝。
——《別詩》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怨歌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 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曹丕《雜詩》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詩》 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子夜歌》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問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李白《秋浦歌》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宣州謝脁樓鑒別校書叔云》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李冶《明月夜留別》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
——溫庭筠《菩薩蠻》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擬同生死。——張籍《節婦吟》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晏幾道《臨江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還遠》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惟有畫樓,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
——秦觀《一叢花》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蘇軾《洞仙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城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蘇軾《虞美人》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臨江仙》 明月好因緣,欲圓還未圓。
——晏幾道《菩薩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 明月小樓間,第一夜相思淚彈。——劉燕歌《太常引》 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凌蒙初《拍案驚奇》 兩座樓頭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吳承恩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納蘭性德《臨江仙》 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白居易《夜箏》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李賀《寫情》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李白《憶東山》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張先《青門引》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黃庭堅《水調歌頭》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蘇軾《永遇樂》 賴明月曾知舊游處,好伴云來,還將夢去。
——賀鑄《伴云來》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劉著關于梅花的詩句
1.劉著關于梅花的詩句名字
《文季侍郎得綠萼香梅子文待制有詩輒亦同賦》
年代: 宋 作者: 劉著
一枝綠萼冠群芳,瀟灑猶疑楚岸傍。
香骨瘦來冰蕋細,夢魂清處月波涼。
賡酬便合成千首,醒醉寧須計百觴。
橫玉叫云吹不盡,只教今古洗離腸。
劉著(約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鵬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潛山)人。
生卒年均不詳,北宋宣、政年間(1111~1125)登進士第。入金任居州縣甚久。年六十余,始入翰林,充修撰。
后出守武遂,終于忻州刺史。皖有玉照鄉,既老,號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著善詩,與吳激常相酬答。《金史》無傳,事見《中州集》卷二。
詞存一首。
在劉著之前,名動九州的潛山籍大詩人自是曹松,劉著的詩歌家譜自會接受曹松的詩風和詩歌語言,同時又不會承認曹松詩歌精神的存在。
劉著在這種求學的態勢上自會有一些有關詩歌傳承的痕跡外泄,包括家鄉的諺語。
源潭鎮的諺語其中有很多都是針對曹松的,這些諺語基本都來源于劉著對曹松詩歌傳承。
2.關于梅花的詩句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 盧梅坡《雪梅·其一》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 陸游《卜算子·詠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 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 王冕《白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 王冕《墨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 張謂《早梅》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 張謂《早梅》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 齊己《早梅》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 —— 馮延巳《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隱《憶梅》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 崔道融《梅花》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 陸游《梅花絕句》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 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 —— 馮延巳《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 盧梅坡《雪梅·其二》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 王冕《白梅》
相思一夜梅花發。 —— 房舜卿《憶秦娥·與君別》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 —— 皇甫松《夢江南·蘭燼落》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 齊己《早梅》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 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 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 李清照《懈戀花》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 崔道融《梅花》
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 吳文英《祝英臺近·除夜立春》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 蘇軾《西江月·梅花》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 謝枋得《武夷山中》
幽姿不入少年場。 —— 陸游《朝中措·梅》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 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3.誰知道“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這句詩出自金代詩人劉著
劉 著 鷓鴣天 雪照山城玉指寒。
一聲羌管①怨樓閑。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星點 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②。
翰林③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④忍淚看。 【注釋】 ①羌管:即羌笛。
西北羌族之樂器。 ②“倒流”句:夸張地寫月下暢飲,酒如天河倒流入杯。
③“翰林”句:用歐陽修《贈王安石》詩句,此以李白自況。 ④吳姬:泛指江南美女。
【評解】 雪照山城,玉指生寒。一聲羌笛,更引起對江南的懷念。
江南已梅開幾度,而人生天涯,鬢發已斑,何堪羈旅之苦,無限懷遠之情。“羌管” 與“玉指”相襯,用字工巧。
下片寫星月之夜,痛飲澆愁,逆想如將萬種幽怨訴之于詩, 吳姬亦當和淚而讀。與上片掩映,益增凄切。
4.描寫梅花的詩句
描寫梅花的詩句
1、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____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2、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____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____盧梅坡《雪梅·其一》
4、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____陸凱《贈范曄詩》
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____王冕《白梅》
6、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7、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____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8、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____陸游《卜算子·詠梅》
9、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____盧仝《有所思》
10、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____盧梅坡《雪梅·其二》
11、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____張謂《早梅》
12、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____陸游《卜算子·詠梅》
13、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____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題北榭碑》
14、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____杜耒《寒夜》
15、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____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希望能幫助到你
古詩鷓鴣天(金)劉著全文意思
鷓鴣天
劉 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 一聲羌管怨樓間。
江南幾度梅花發, 人在天涯鬢已斑。
星點點,月團團。 倒流河漢入杯盤。
翰林風月三千首, 寄與吳姬忍淚看。
【注釋】
①羌管:即羌笛.西北羌族之樂器.
②“倒流”句:夸張地寫月下暢飲,酒如天河倒流入杯.
③“翰林”句:用歐陽修《贈王安石》詩句,此以李白自況.
④吳姬:泛指江南美女.
【譯文】
雪照山城,玉指生寒.一聲羌笛,更引起對江南的懷念.
江南已梅開幾度,而人生天涯,鬢發已斑,何堪羈旅之苦,無限懷遠之情.“羌管”.
與“玉指”相襯,用字工巧.下片寫星月之夜,痛飲澆愁,逆想如將萬種幽怨訴之于詩.
吳姬亦當和淚而讀.與上片掩映,益增凄切.
【賞析】
上片寫離別滋味 ,追懷往日那難舍難分的場面。“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笛怨樓間。”山城當指南方某地 ,作者與情人分離之處 。“雪照”可見是冬日。“玉指寒”一語雙關,既表天氣之寒,又示分離的凄清寒意。“羌管”即竹笛。“一聲羌管怨樓間”似以“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化出,羌管悠悠,離愁滿目。景是寒景 ,情是離情 ,景情切合 ,相映相輝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羌笛幽怨 ,不禁使人回想江南梅花的花開花落,幾度春秋。歲月無情染白主人公的青青雙鬢。追憶往昔別離狀,恍如就在眼前。
下片由當年寫到此夕 ,思緒萬千 ,大抒思念情懷。“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天涯霜月又今宵,星牽思緒,月照哀愁,滿臉愁緒只有開懷暢飲,倒流銀漢方可罷休。“倒流銀漢”意指飲盡銀河,痛快淋漓,忘乎所以的暢飲也許才能把滿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凈 。然而酒愁腸 ,化作相思淚,因而有“ 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愛。”相思情牽,即使縱酒也難掩 ,因而又放筆疾書 ,傾訴滿腔的愁怨,滿腹的思情,滿懷的視愿。千言萬語難盡說,因而只好借助歐陽修《贈王安石》的成句,動用“翰林風月三千首”來表達了。朦朧間,詞人好似看到情人吳姬翻閱著情詞,淚眼模糊,心弦顫動的景象。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幡然心動呢?
一首短短的小令,包含無限深情,傳達如此的情意 ,長短句的語言藝術功能發揮得可稱是淋漓盡致。周頤《蕙風詞話》論金詞云 :“金源人詞作爽清疏,自成格調。”以詞情看,言情之纏綿徘惻,又喻之豪宕真情,對后世滿族詞人納蘭性德也產生一定影響。
【作者簡介】
劉著,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國,詞風清疏,別具一格。只可惜歲月無情,大浪淘沙,劉著流傳至今的僅此一首詞作。以詞意著當為作者客居北地懷人之作。
關于天下第一關的詩
天下第一關即山海關,山海關古稱榆關、渝關、臨渝關、臨閭關,關于山海關的詩句如下:
1、《出榆關》宋代:劉著
原文:
羽檄中原滿,萍流四海間。
少時過桂嶺,壯歲出榆關。
譯文:軍事文書傳到中原,在天下間處世圓滑。少年時過桂嶺,壯年時出榆關。
2、《風流子·出關見桃花》清代:張惠言
原文: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
看地盡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疊障東還。
譯文:海風吹著我的痩骨,我衣裳單薄,有些寒冷。四月初,我離開京都,到了山海關。望見到處都是關塞的墻垣,飛沙北走;山勢向渤海延伸,層巒向東方展開。
3、《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一》明代:李攀龍
原文: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關大海流。
馬上白云隨漢使,不知何處不堪愁。
譯文:秋天的燕山晚上寒冷寂靜,向北返回榆關看大海。馬上的白云隨這漢使到來,不知何處不堪愁。
4、《宿山海關》明代:釋函可
原文:
重關猶未度,破衲早生寒。
大海依然險,危巒空自攢。
譯文:又來到了山海關,破舊的衣服抵不住寒冷。大海依然兇險,山峰依然高聳。
5、《出榆關》明代:戚繼光
原文:
前驅皆大將,列陣盡元戎。
夜出榆關外,朝看朔漠空。
譯文:我們的先鋒部隊都是大將軍,列陣要殺盡敵人。晚上出到山海關外,早上看到沙漠的天空。
劉著的《鷓鴣天》詩句是什么(注拼音)?
鷓鴣天
雪照山城玉指寒(xue zhao shan cheng yu zhi han),
一聲羌管怨樓間(yi sheng qiang guan yuan lou jian)。
江南幾度梅花發(jiang nan ji du mei hua fa),
人在天涯鬢已斑(ren zai tian ya bin yi ban)。
星點點(xing dian dian),月團團(yue tuan taun)。
倒流河漢入杯盤(dao liu he han ru bei pan)。
翰林風月三千首(han lin feng yue san qian shou ),寄與吳姬忍淚看(ji yu wu ji ren lei kan)。
譯文
詞句注釋
①玉指:比喻女子潔白如玉的纖指。梁元帝《子夜吳歌》:“朱口發麗歌,玉指弄嬌弦。”
②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管樂器,其聲凄切、哀傷。又名玉笛、短笛、蘆笛等。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羌管悠悠霜滿地”。
③樓間:一作“樓閑”,空樓的意思。
④團團:形容月圓。班婕好《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⑤“倒流”句:指低頭望著杯中星河之影而俯身暢飲。夸張地描寫月下暢飲,星光映入灑杯的情景,美酒好像從天河中倒流入酒杯里。河漢:指銀河。《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⑥“翰林”句:化用歐陽修《贈王安石》詩中“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句意。原本是稱贊王安石的詩文,能與李白、韓愈作品相媲美。“翰林”指李白。劉著曾入翰林,故此處以李白自比。“風月”原指詩句中的騷情雅意,此處代指表達愛情相思的詩篇。“三千首”極言作詩之多。這里詞人說自己作詩非常多,有如翰林李白。
⑦吳姬:吳地(即江南)一帶的美女。李白《金陵酒肆留別》:“吳姬壓酒勸客嘗。”此借指曾經相好的女子。
⑧忍淚:強忍眼淚。杜甫《送郭中丞》:“忍淚獨含情”。
白話譯文
鋪滿大地的白雪映照著山城。冰天雪地里,樓上吹笛的,連玉指都感到寒冷吧?你吹奏出的一聲聲羌笛音里,飽含著離別的哀怨,飄蕩在空間。江南的梅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不知開落了幾次了?我在天涯漂泊,兩鬢已如此斑白了。
面對天上點點閃亮的星星,朗朗普照的圓月,我獨自一人痛飲不休。喝著,喝著,好像覺得天上的銀河倒流入了我的杯中。我這翰林學士為我這種相思寫了三千首詩詞,想寄給你這南方的戀人,讓你去忍著眼淚慢慢細讀啊!
背景
金初詞壇,深受北宋諸家詞風的影響,其主要作家,都是由宋入金而屈仕北國之臣。亡國之恨,鄉關之思,貳臣之愧是常見的題材,劉著的這首《鷓鴣天》,從“寄與吳姬”的字面看,當是作者入金后客居北地時懷念遠在江南的一位女子的懷人之作,貌似“香艷”的愛情詞,實際上蘊含著刻骨銘心的亡國之恨。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