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林正韻大概多少字(詞林正韻簡體字版)
很多朋友對于詞林正韻大概多少字和詞林正韻簡體字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詞林正韻》簡介
《詞林正韻》分平、上、去三聲為十四部,入聲為五部,一共是十九個韻部。
作者 (清代)戈載。
實際上作者是依據前人作詞用韻的情況歸納而來,這就是他所說的“取古人之名詞參酌而審定”。戈氏的分韻雖是歸納、審定工作,但其結論卻多為后人所接受,論詞韻之士多據以為準。戈氏所分的詞韻十九部,事實上也是進一步歸納詩韻即“平水韻”而來。其十九部所歸并的,主要是:
第一部:東冬鐘(平賅上去);
第二部:江陽唐;
第三部:支脂之微齊灰以及去聲的祭泰(之半)隊廢;
第四部:魚虞模;
第五部;佳(之半)皆帕以及去聲怪、央泰(之半)韻字;
第六部:真諄臻文欣魂痕;
第七部:元寒桓刪山先仙;
第八部:蕭宵交豪;
第九部:歌戈;
第十部:佳(之半)麻;
第十一部:庚耕清青蒸登;
第十二部:尤侯幽;
第十三部:侵;
第十四部:軍談鹽添咸銜嚴凡;
第十五部:屋沃燭;
第十六部:覺藥澤;
第十七部:質術櫛陌麥昔錫職德緝;
第十八部:物迄月沒離末黠錫屑薛葉帖;
第十九部:合盍洽牌業之。
他所歸納的韻類,基本上與唐宋人作詞的用韻情況相合。這十九部大約只能適合宋詞的多數情況. 其實在某些詞人的筆下,第六部早已與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與第十四部相通。 其中有語音發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響。
戈世其家學,尤擅倚聲之業。他棄官不做,以詞學終老,所撰《詞林正韻》為世所重,為清中葉以后詞家奉為圭臬。此書從道光元年至光緒十七年五次刊印。
注:資料來自網絡。
詞林正韻平聲部
【詞林正韻】平聲部
第一部? 一東、二冬
第二部? 三江、七陽
第三部? 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半
第四部? 六魚、七虞
第五部? 九佳/半、十灰/半
第六部?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第七部? 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刪、一先
第八部? 二蕭、三肴、四豪
第九部? ? 五歌
第十部? ? 九佳/半、六麻
第十一部? 八庚、九青、十蒸
第十二部? 十一尤
第十三部? 十二侵
第十四部? 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
通過觀察【詞林正韻】平聲〔十四部〕,可以看出他和【平水韻】鄰韻〔十五類〕表極其相似,只是把〔十蒸〕也并入了〔十一部〕,與〔庚、青〕同組。另外就是把〔九佳〕拆開,分別并入第五第十部。
詞林正韻txt。
《詞林正韻》為清嘉慶年間江蘇吳縣人戈載所撰。戈世其家學,尤擅倚聲之業。他棄官不做,以詞學終老,所撰《詞林正韻》為世所重,為清中葉以后詞家奉為圭臬。此書從道光元年至光緒十七年五次刊印。解放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過影印本,2004年古籍出版社《中華韻典》載有除序言和凡例(說明)外的全部分韻部分。
平水韻跟詞林正韻有什么區別?
1、“平水韻”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 劉淵而得名。
(1)平水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6個 韻部(其書今佚)。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錯用。隋朝 陸法言的《切韻》分為193韻。
(2)北宋陳彭年編纂的《大宋重修廣韻》(《廣韻》)在《切韻》的基礎上又細分為206韻。但《切韻》、《廣韻》的分韻都過于瑣細,后來有了“同用”的規定,允許人們把臨近的韻合起來用。
(3)到了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今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就把同用的韻合并,成107韻,同期山西平水官員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韻,清代康熙年間編的《佩文韻府》把《平水韻》并為106個韻部,這就是后來廣為流傳的平水韻。今人所說的《平水韻》實際多指清朝的《佩文詩韻》。
2、《詞林正韻》為清嘉慶年間江蘇 吳縣人 戈載所撰。
(1)《詞林正韻》分三卷,分平、上、去三聲為十四部,入聲為五部,一共是十九個韻部。他的分部,實際上是依據前人作詞用韻的情況歸納而來,這就是他所說的“取古人之名詞參酌而審定”。
(2) 戈氏的 分韻雖是 歸納、審定工作,但其結論卻多為后人所接受,論詞韻之士多據以為準。戈氏所分的詞韻十九部, 事實上也是進一步歸納詩韻即“ 平水韻”而來。
(3)其十九部所歸并的,主要是:第一部:東冬鐘(平賅上去);第二部:江陽唐;第三部:支脂之微齊灰以及去聲的祭泰(之半)隊廢;第四部:魚虞模;第五部;佳(之半)皆帕以及去聲怪、央泰(之半)韻字;第六部:真諄臻 文欣魂痕;第七部:元寒桓刪山先仙;第八部:蕭宵交豪;第九部:歌戈;第十部:佳(之半)麻,第十一部:庚耕清青蒸登;第十二部:尤侯幽;第十三部:侵;第十四部:軍談鹽添咸銜嚴凡;第十五部:屋沃燭;第十六部:覺藥澤;第十七部:質術櫛陌麥昔錫職德緝,第十八部:物迄月沒離末黠錫屑薛葉帖。第十九部:合盍洽牌業之。他所歸納的韻類,基本上與唐宋人作詞的用韻情況相合。這十九部大約只能適合宋詞的多數情況. 其實在某些詞人的筆下,第六部早已與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與第十四部 相通。 其中有語音發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響。
(4)戈世其家學,尤擅倚聲之業。他棄官不做,以詞學終老,所撰《詞林正韻》為世所重,為清中葉以后詞家奉為圭臬。
(5)此書從道光元年至光緒十七年五次刊印。解放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過 影印本,2004年古籍出版社《 中華韻典》載有除序言和凡例(說明)外的全部分韻部分。
3、《平水韻》與兩者《詞林正韻》相互關聯,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和參考,后者是前者的發展和細化。兩部書相輔相成,都是中華詞學的瑰寶。
詞林正韻怎么用,麻煩說的詳細些
首先《詞林正韻》是清代戈載根據宋代填詞實際用韻情況所編寫的一本用于指導填詞用韻的韻書,不能用于指導寫詩用韻(寫格律詩應參考《平水韻》),簡而言之,就是把漢字分成了十九韻部,每個韻部下屬所有字可以相互押韻.比如“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蘋白洲.”這里“樓”、“悠”、“洲”是韻腳,通過《詞林正韻》查詢便可得知均為第十二部平聲部分.
所謂“派入平聲”指的是《詞林正韻》中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這五部,它們屬于古入聲字,而入聲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已經消失,分別派入到平、上、去三聲之中,其中派入平聲的部分需要特別值得注意,在填詞時加以辨識.
關于詞林正韻大概多少字和詞林正韻簡體字版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