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酒出自哪里(遇鑒酒露酒)
很多朋友對于遇酒出自哪里和遇鑒酒露酒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和醉有關的成語
飲醇自醉、酩酊大醉、如癡如醉、爛醉如泥、醉生夢死
一、飲醇自醉
白話釋義:醇:濃酒。比喻與寬厚人交,不覺心醉。
朝代:晉
作者:陳壽
出處:《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與周公謹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翻譯:和周公瑾做朋友,就像喝了濃酒,不覺心醉
二、酩酊大醉
白話釋義:酩酊:沉醉的樣子。形容醉得很厲害。
朝代:唐
作者:韓愈
出處:《歸彭城》:“遇酒即酩酊;君知我為誰。”
翻譯:一碰到酒就醉得迷迷糊糊的樣子,可你哪知道我是為了誰
三、如癡如醉
白話釋義: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朝代:元
作者:馬致遠
出處:《漢宮秋》第二折:“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癡似醉。”
翻譯:看見了王昭君,使我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四、爛醉如泥
白話釋義:醉得癱成一團,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樣子。
朝代:唐
作者:李賢注
出處:《漢官儀》此下云:‘一日不齋醉如泥。’”
翻譯:一天不吃齋就癱成一團,扶都扶不住
五、醉生夢死
白話釋義:像喝醉了酒和在睡夢中一樣,糊里糊涂地生活著。
朝代:宋
作者:程頤
出處:·《明道先生行狀》:“雖高才明智;膠于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
翻譯:一個人雖然有很高的才能,但膠著于“見聞”,而導致糊里糊涂地生活著,自己也沒覺查到。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首詩?
出自唐代韋莊的《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譯文:今天晚上勸您務必要喝個一醉方休,酒桌前千萬不要談論明天的事情。就珍重現在熱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為主人的酒杯是深的,主人的情誼也是深的。我憂愁的是像今晚這般歡飲的春夜太短暫了,我不再推辭說您又將我的酒杯斟得太滿。既然有酒可喝再怎么樣也得打起精神來,人生能有多長呢?
注釋
⑴尊前:酒席前。尊:同“樽(zūn)”,古代盛酒器具。《淮南子》:“圣人之道,猶中衢而設樽耶,過者斟酌,各得其宜。”
⑵“須愁”句:應愁時光短促。漏:刻漏,指代時間。
⑶莫訴:不要推辭。
⑷呵呵(huōhuō):笑聲。這里是指“得過且過”,勉強作樂。
喝酒的詩句
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出自:唐代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翻譯:拔刀斷水水卻更加洶涌奔流,舉杯消愁愁情上卻更加濃烈。
2、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翻譯:天快黑了大雪將至,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
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一》
翻譯: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一個親友。
4、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出自:唐代韋莊的《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
翻譯:人生能有多長呢?不如多喝點酒,勉強作樂一番。
5、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出自:宋代宋祁的《玉樓春·春景》
翻譯:讓我為你舉起酒杯奉勸斜陽,請留下來把晚花照耀。
20句與酒有關的詩文
1、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出自唐代岑參的《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譯文:人生一世能有幾回開懷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須痛飲醉倒。
2、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出自宋代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
譯文:你紅潤酥膩的手里,捧著盛上黃縢酒的杯子。春色滿城,你卻早已像宮墻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
3、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出自宋代黃庭堅的《寄黃幾復》
譯文: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
4、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譯文: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曾經美好快樂的記憶,當時只覺得最尋常不過,而今卻物是人非。
5、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出自唐代韋莊的《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
譯文:既然有酒可喝再怎么樣也得打起精神來,人生能有多長呢?
6、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出自唐代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譯文:日頭照耀放聲高歌痛飲美酒,趁著明媚春光與妻兒一同返回家鄉。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首詩
翻譯:既然有酒可喝再怎么樣也得打起精神來,人生能有多長呢?
出處:出自唐代韋莊的《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沈醉》
全文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的文言文翻譯
“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的翻譯為:不曾有高興或生氣的表情,只是見酒就喝,如果沒酒,也可以不停地吟誦。
出處:出自唐代李延壽所著記載陶淵明生平事跡的傳記《陶潛傳》,《晉書》和《宋書》均有《陶潛傳》,都對陶潛的生平、主要活動和文學作品進行了介紹,內容略有不同。
擴展資料:
《陶潛傳》借助這段文字——樂琴書以消憂,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到隱士陶淵明的性格、生活情趣及價值取向: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于做文章。
陶潛灑脫大方不拘謹,彈琴消憂,自得于真性情,淡泊明志,樂天知命;識淵博善于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于真性情,被鄉里鄰居所看重。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陶潛傳》
關于遇酒出自哪里和遇鑒酒露酒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