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的哪些詩(陶潛文言文)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陶潛的哪些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陶潛文言文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陶淵明著名的十首詩句
陶淵明著名的詩句如下:
1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2、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歸園田居 ·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4、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5、 歸去來兮辭 · 并序。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6、 讀山海經 · 其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7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8、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9、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10、閑情賦。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
陶淵明著名的十首詩句分別是什么?
如下: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出自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五
2、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出自晉·陶淵明《庚歲戍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
3、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出自晉·陶淵明《止酒》
4、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出自晉·陶淵明《九日閑居》
5、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出自晉代陶淵明詩《有會而作》
6、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出自晉代陶淵明《移居》
7、愿在莞而為席,安弱體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出自陶淵明《閑情賦》
8、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出自晉·陶淵明《擬挽歌辭三首》其三
9、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出自晉·陶淵明《擬挽歌辭三首》其一
10、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出自晉·陶淵明《飲酒》
陶淵明詩有多少?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陶淵明的的代表作之一,對于許多人來說并不陌生。詩的開頭四句很耐人回味,身處鬧市,卻沒有被車馬的喧囂所打擾,這是因為“心遠”,內心的寧靜,有著出世的念想,這不正印證了古人所說的“大隱隱于市”。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古名句,它寫出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熱愛自然的情趣,尤其是這個“見”字凸顯了詩人無意之舉,無意間,山入眼簾,蘇軾對此句曾說道:“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無違。
這首詩是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 描繪了詩人隱居之后躬耕勞動的情景。詩人在南山下種豆子,可卻是草盛豆苗稀,日出而作,月出而歸,盡管勞作很辛苦,但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心情很是愉快。
《雜詩·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的《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這首詩具有很強的哲學性。詩的前四句感嘆人生之無常,像是路上的塵土,隨風飄轉,透露著無奈,這種心境與當時所處的時代有著密切的關聯,當時戰亂頻繁,人們流離失所,生命無常。 中間四句寫詩人在艱難的環境中,尋找生活的歡樂。 最后四句我們常常用來做格言,勉勵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
陶淵明的詩
1、《時運·其二》陶淵明?〔魏晉〕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載欣載矚。
人亦有言,稱心易足。
揮茲一觴,陶然自樂。
譯文:長河已被春水漲滿,漱漱口,再把腳手沖洗一番。眺望遠處的風景,看啊看,心中充滿了喜歡。人但求稱心就好,心意滿足并不困難。喝干那一杯美酒,自得其樂,陶然復陶然。
2、《酬劉柴桑》陶淵明?〔魏晉〕
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
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養南疇。
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
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
譯文:偏僻的居處少有人事應酬之類的瑣事,有時竟忘記了一年四季的輪回變化。巷子里、庭院里到處都是樹木的落葉,看到落葉不禁發出感嘆,才知道原來已是金秋了。北墻下新生的冬葵生長得郁郁蔥蔥,田地里將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黃飽滿。如今我要及時享受快樂,因為不知道明年此時我是否還活在世上。吩咐妻子快帶上孩子們,乘這美好的時光我們一道去登高遠游。
3、《飲酒·幽蘭生前庭》陶淵明?〔魏晉〕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譯文: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4、《飲酒·其五》陶淵明?〔魏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問我為什么能這樣,只要心中所想遠離世俗,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分辨清楚,卻已忘了怎樣表達。
5、《讀山海經十三首·其十》陶淵明?〔魏晉〕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譯文: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斗志始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并無悔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時光又怎么會到來呢?
6、《四時》陶淵明?〔魏晉〕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
譯文:春水溢滿了田野和水澤,夏天的云變幻莫測,如奇峰驟起,千姿萬態。秋月朗照,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層迷離的色彩,冬日高嶺上一棵青松在嚴寒中展現出生機勃勃。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