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誰與共出自哪里(良宵誰與共免費閱讀)
大家好,關于良宵誰與共出自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良宵誰與共免費閱讀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全宋詞》賀鑄(8)
飄泊。塵埃倦客,風月羈心,潘鬢曉來清鏡覺。蠟屐綸巾,羽觴象管,且追隨、隼旟行樂。東山□,應笑個儂風味薄。念故園黃花,自有年年約。
蕙清風
何許最悲秋,凄風殘照。臨水復登山,莞然西笑。車馬幾番塵,自古長安道。問誰是、后來年少。
飛集兩悠悠,江濱海島。乘雁與又鳧,強分多少。傳語酒家胡,歲晚從吾好。待做個、醉鄉遺老。
虞美人
粉娥齊斂千金笑。愁結眉峰小。渭城才唱浥輕塵。無奈兩行紅淚、濕香巾。
傷心風月南城道。幾縱朱轓到。明年載酒洛陽春。還念淮山樓上、倚闌人。
下水船
芳草青門路。還拂京塵東去。回想當年離緒。送君南浦。愁幾許。尊酒流連薄暮。簾卷津樓風雨。
憑闌語。草草蘅皋賦。分首驚鴻不駐。燈火虹橋,難尋弄波微步。漫凝佇。莫怨無情流水,明月扁舟何處。
點絳唇
見面無多,坐來百媚生余態。后庭春在。折取殘紅戴。
小小蘭舟,蕩槳東風快。和愁載。纏綿難解。不似羅裙帶。
漁家傲
莫厭香醪斟繡履。吐茵也是風流事。今夜夜寒愁不睡。披衣起。挑燈開卷花生紙。
倩問尊前桃與李。重來若個猶相記。前度劉郎應老矣。行樂地。兔葵燕麥春風里。//臨淮席上,有客自請履飲之,已輒嘔。有所歡,促召之,既見,如昧平生者。是夜以病目,命幕僚主席,因賦此以調二客。
感皇恩
歌笑見余妍,情生眄睞。擁髻揚蛾黛。多態。小花深院,漏促離襟將解。惱人紅蠟淚。啼相對。
芳草喚愁,愁來難奈。蘭葉猶堪向誰采。小樓妝晚,應念斑騅何在。碧云長有待。斜陽外。
菩薩蠻(十一之一)
彩舟載得離愁動。無端更借樵風送。波渺夕陽遲。銷魂不自持。
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
菩薩蠻(十一之二)
章臺游冶金龜婿。歸來猶帶醺醺醉。花漏怯春宵。云屏無限嬌。
絳紗燈影背。玉枕釵聲碎。不待宿酲銷。馬嘶催早朝。
菩薩蠻(十一之三)
曲門南與鳴珂接。小園綠徑飛胡蝶。下馬訪嬋娟。笑迎妝閣前。
鷓鴣聲幾疊。滟滟金蕉葉。未許被香韉。月生樓外天。
菩薩蠻(十一之四)
綠窗殘夢聞鶗鴂。曲屏映枕春山疊。梳□發如蟬。鏡生波上蓮。
絳裙金縷摺。學舞腰肢怯。簾下小憑肩。與人雙翠鈿。
菩薩蠻(十一之五)
綠楊眠后拕煙穗。日長掃盡青苔地。香斷入簾風。爐心檀燼紅。
蘭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許放春慵。景陽臨曉鐘。
菩薩蠻(十一之六)
粉香映葉花羞日。窗間宛轉蜂尋蜜。歡罷卷簾時。玉纖勻面脂。
舞裙金斗熨。絳襭鴛鴦蜜。翠帶一雙垂。索人題艷詩。
菩薩蠻(十一之七)
子規啼夢羅窗曉。開奩拂鏡嚴妝早。彩碧畫丁香。背垂裙帶長。
鈿錚尋舊曲。愁結眉心錄。猶恨夜來時。酒狂歸太遲。
菩薩蠻(十一之八)
虛堂向壁青燈滅。覺來驚見橫窗月。起看月平西。城頭烏夜啼。
蘭衾羞更入。欹枕偷聲泣。腸斷數殘更。望明天未明。
菩薩蠻(十一之九)
芭蕉襯雨秋聲動。羅窗惱破鴛鴦夢。愁倚□簾櫳。燈花落地紅。
枕橫衾浪擁。好夜無人共。莫道粉墻東。蓬山千萬里。
菩薩蠻(十一之十)
朱甍碧樹鶯聲曉。殘醺殘夢猶相惱。薄雨隔輕簾。寒侵白纻衫。
錦屏人起早。惟見余妝好。眉樣學新蟾。春愁入翠尖。
菩薩蠻(十一之十一)
爐煙微度流蘇帳。孤衾冷疊芙蓉浪。蟠蟀不離床。伴人愁夜長。
玉人飛閣上。見月還相望。相望莫相忘。應無未斷腸。
于飛樂
日薄云融。滿城羅綺芳叢。一枝粉淡香濃。幾銷魂。偏健羨、紫蝶黃蜂。繁華夢斷,酒醒來、掃地春空。
雪梅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出自南宋詩人盧梅坡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
盧梅坡存世詩作不多,與劉過是好朋友,以兩首《雪梅》留名千古,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詠思。
雪梅
作者:宋 · 盧梅坡
(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譯文:
其一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其二
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么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擴展資料:
好友劉過送盧梅坡:
《柳梢青·送盧梅坡》? ?宋 · 劉過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
譯文:
回憶當年,你我同在京城,共飲菊花酒,同聽悠遠的《梅花落》笛曲。你我聚散匆匆,如云邊孤雁,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
離別之后,讓人怎么不傷心動情?夢里也曾幾度相會,但是夢醒后,因為見不到友人,又失魂喪魄,六神無主,輾轉反側,無法安睡。后半夜的相思,心像飛塵一樣時時緊跟在友人的馬后,又像明月一樣處處追隨在友人的舟旁。
盧梅坡是劉過在京城杭州交結的朋友,這首詞是劉過為他送別時寫的。它描寫了送別的,尤其是送別后劉過對友人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寫得情真意切,饒有余味。
賞析:
1、上片寫離別之苦。前三句寫聚,寫餞別時對舊日交游的回憶。寫聚,作者從兩人的交往中選取了兩件具有典型意義的活動加以敘寫。
陶潛在《飲酒》詩中說:“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詩,寫在重陽佳節,他們共飲菊花酒,其樂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滿。一個“深”字,把他們暢懷酣飲的情形描寫出來了。
2、下片寫別后之思。換頭三句先用設問句式加以提頓,直抒胸臆,鏗鏘有力,說明盧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傷情”,然后用“魂飛夢驚”四字,說明他是如何“傷情”。“魂飛”,寫他因友人離去而失魂喪魄,六神無主:“夢驚”,寫他為不能再見到友人而輾轉反側,無法安睡。
前邊用“幾度”二句加以總括,就把作者“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秦觀《菩薩蠻》),希望夢見友人但又怕醒來只是一夢的復雜感情描寫出來了,真可謂情深意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盧梅坡
湖上泛舟的詩句
1、《國風·邶風·柏舟》
先秦:佚名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于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譯文:柏木船兒蕩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圓睜雙眼難入睡,深深憂愁在心頭。不是想喝沒好酒,姑且散心去邀游。我心并非青銅鏡,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長兄與小弟,不料兄弟難依憑。前去訴苦求安慰,竟遇發怒壞性情。
我心并非卵石圓,不能隨便來滾轉;我心并非草席軟,不能任意來翻卷。雍容嫻雅有威儀,不能荏弱被欺瞞。憂愁重重難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惡。碰到患難已很多,遭受凌辱更無數。靜下心來仔細想,撫心拍胸猛醒悟。
白晝有日夜有月,為何明暗相交迭?不盡憂愁在心中,好似臟衣未洗潔。靜下心來仔細想,不能奮起高飛越。
2、《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3、《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宋代: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
譯文:滿載著一船的秋色,行駛在廣闊平展的江面上。行船被風浪所阻,微風吹起鱗鱗波浪,泛起波光。明日風向轉為順風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關系呢?水中的宮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當到達岳陽時,準定在岳陽樓上觀賞湖光山色。
4、《菩薩蠻·彩舟載得離愁動》
宋代:賀鑄
彩舟載得離愁動。無端更借樵風送。波渺夕陽遲。銷魂不自持。
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
譯文:畫船載著離愁駛離了岸邊,不料正有順風送我登程。水波遼遠夕陽中天色已晚,暮色中禁不住黯然傷神。美好的夜晚再與誰共度,幸好還能與愛人小窗同倚在睡夢里。無奈到了夢醒的時候,又是一番新的別離。
5、《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劃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柳梢青·送盧梅坡 在線等 求翻譯
1)泛菊杯深:化用陶淵明詩,寫重陽佳節兩人共飲菊花酒。泛,漂浮。深,把酒斟滿。
(2)吹梅角遠:化用李清照詩,寫在春天時候他們郊游賞梅。
梅:梅花。
角:號角,這里指笛聲。
遠:指笛聲悠遠。
(3)浮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須根。可入藥。 吹梅:吹奏《上片寫離別之苦。前三句寫聚,寫餞別時對舊日交游的回憶。寫聚,作者從兩人的交往中選取了兩件具有典型意義的活動加以敘寫。陶潛在《飲酒》詩中說:“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詩,寫在重陽佳節,他們共飲菊花酒,其樂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滿。一個“深”字,把他們暢懷酣飲的情形描寫出來了。
漢樂府《橫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歡聽的笛曲。李清照《永遇樂》詞中有“染柳煙濃,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遠”化用李詞,寫在春天的時候他們攜手踏青,欣賞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聽那余韻悠長的笛聲。遠,寫笛聲悠長。一個“遠”字,展現了他們勝日尋芳的愉快心情。這兩句詞,不僅形象地再現了他們歡會的場面,還巧妙地暗示了他們歡會時間的短暫,不過是從秋到春,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線。如果說“泛菊”二句暗示了他們歡會的時間,那么,“同在京城”則明確地交代了他們聚會的地點。短短十二個字,就把他們聚會的節令、地點和情景交代清楚了,構思縝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寫“散”,寫餞行時惜別心情。“聚散匆匆”是關鍵句,是這首詞的題眼,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聚”字結上,“散”字啟下,“匆匆”二字,表示他們不論是對“聚”還是“散”,都感到時間短暫,一種友情難以暢敘的遺憾襲上心頭。“云邊”二句具體寫“散”。在這里,作者使用了兩個比喻,說明他們此別之后,如云邊的孤雁,深以失侶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這兩句詞情景交融,景中見情,情中生景,哀婉動人。比之柳永《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雖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讀者傷心動情。
下片寫別后之思。換頭三句先用設問句式加以提頓,直抒胸臆,鏗鏘有力,說明盧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傷情”,然后用“魂飛夢驚”四字,說明他是如何“傷情”。“魂飛”,寫他因友人離去而失魂喪魄,六神無主;“夢驚”,寫他為不能再見到友人而輾轉反側,無法安睡。前邊用“幾度”二句加以總括,就把作者“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秦觀《菩薩蠻》),希望夢見友人但又怕醒來只是一夢的復雜感情描寫出來了,語句間情深意切。
寫到這里,作者感到還沒把他的相思之情寫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層,寫他想象中追隨友人旅程遠去的情形。這三句詞,化用蘇味道“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上來”(《正月十五夜》)和賀鑄“明月多情隨舵尾”(《惜雙雙》)句意,說明在離別之后,他的心像飛塵一樣時時緊跟在盧梅坡的馬后,又像明月一樣處處追隨在盧梅坡的舟旁。這樣的寫法,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生生把作者對友人的無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將出來,深化了主題,擴大了詞境,增強了藝術感染力。[梅花落》。
良宵誰與共出自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良宵誰與共免費閱讀、良宵誰與共出自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