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有多少首詩(唐代詩人李紳簡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李申有多少首詩,以及唐代詩人李紳簡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創作艱難的詩句
1.形容艱難的詩句有哪些
1,《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白話文釋義: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過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棧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2,《離騷》先秦: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路修遠以多艱兮,騰眾車使徑待。
白話文釋義:前面的道路啊又遠又長,我將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路途多么遙遠又多艱險,我傳令眾車在路旁等待。
3,《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白話文釋義: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
4,《北上行》唐代: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
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
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
白話文釋義:北上之苦,是因為上太行山之故。太行山上的履道盤曲險峻,懸巖峭壁,上凌蒼天。馬足為側石所蹶,車輪為高岡所催,真是行路難啊。
5,《苦寒行》魏晉:曹操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白話文釋義: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嶺峻多艱難!羊腸坂路真崎嶇,一路顛簸車輪斷。風吹樹木聲蕭蕭,北風呼嘯發悲號。熊羆當路面對我蹲坐,虎豹夾道發威狂嚎叫。
2.描述艱辛的句子
形容生活艱難的句子
1、整個城市籠罩在陰濕的雨里·灰蒙蒙的天空,遲遲見不著陽光,讓人感到莫名的沮喪,常常走在街上就有一種落淚的沖動····
2、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風光亦可憐。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秋千。郊原曉綠初經雨,巷陌春陰乍禁煙?副使官閑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王禹偁《寒食》
3、生命無法用來證明愛情,就像我們無法證明自己可以不再相信愛情。在這個城市里,誠如勞力士是物質的奢侈品,愛情則是精神上的奢侈品。可是生命脆弱無比,根本沒辦法承受那么多的奢侈。
4、苦盡甘來,是一份追求。解題的成功對于我們來說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點心。它使你忘記了那曾經的勞累,滋生一絲的驕傲,以及唯我獨尊的情緒,忘掉作為一個學生應該有的“努力”的本分。求學路上卻不能沒有甜,而這甜是期盼中的“苦心人,天不負”,只有這種甜才值得我們不知倦怠地去爭取。
5、如果你容不下我,說明不是你的心胸太狹小,就是我的人格太偉大
6、每當我看天的時候我就不喜歡再說話每當我說話的時候我卻不敢再看天。
7、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獨領風騷的人,必定是專心致志于一事的人。偉大的人從不把精力浪費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中,也不愚蠢地分散自己的專長。其實,這個偉大的秘密一直擺在我的眼前,只是我的眼睛看不到它。
8、真心道聲好,愿你時時都微笑;叮嚀祝福到,愿你天天快樂抱;短信送美妙,愿你成功幸福到;祝愿朋友天天快樂,人生越過越美好!
9、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后也是兩手空空。
3.描寫艱難求學經歷的詩句——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
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出自《送東陽馬生序》
作者:宋濂(明代)
譯文:
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
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書。抄寫完后,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
已經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賢的學說,又苦于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著經書向同鄉前輩求教。
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度從未稍有委婉。
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復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
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當我尋師時,背著書箱,把鞋后幫踩在腳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
到學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動彈,仆人給我灌下熱水,用被子圍蓋身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
住在旅館,我每天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學舍的求學者都穿著錦繡衣服,戴著有紅色帽帶、飾有珍寶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左邊佩戴著刀,右邊備有香囊,光彩鮮明,如同神人;
我卻穿著舊棉袍、破衣服處于他們之間,毫無羨慕的意思。
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并不覺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勞和艱辛大概就是這樣。
擴展資料:
《送東陽馬生序》是明代文學家宋濂創作的一篇贈序。
在這篇贈序里,作者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饑寒奔走之苦,并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
主要在于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以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
全文結構嚴謹,詳略有致,用對比說理,在敘事中穿插細節描繪,讀來生動感人。
賞析
此篇贈序是宋濂寫給他的同鄉晚生馬君則的。
作者贈他這篇文章,是以勉勵他勤奮學習,但意思卻不直接說出,而是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中引申而出,婉轉含蓄,平易親切,字里行間充滿了一個碩德長者對晚生后輩的殷切期望,讀來令人感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送東陽馬生序
4.形容“困難后是成功”的詩句有哪些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明代佚名《警世賢文·勤奮篇》
白話文釋義: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難·其一》
白話文釋義: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出自清代:鄭燮《竹石》
白話文釋義: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4,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出自唐代劉禹錫所作的《浪淘沙·莫道讒言如浪深》
白話文釋義:要經過千遍萬遍的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陸游《游山西村》
白話文釋義: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5.描寫窮苦的詩句
1唐朝李申:《憫農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料料皆辛苦。
2唐朝李申:《憫農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尤餓死。
3宋朝張俞:《蠶婦》
昨日入蠶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4宋朝梅堯臣:《陶者》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粘泥,
5再來一首長的:唐朝白居易的《賣炭翁》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注,直為通假字,古通值)
農夫猶餓死是哪個古詩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出自唐代李紳的《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呀?
注釋
憫:憐憫。這里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類。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禾:谷類植物的統稱。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李申的詩句憫農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
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里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后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組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
全詩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并運用了虛實結合與對比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這兩首詩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在文學史上亦有一定影響,近代以來更作為思想教材選入了小學教科書。
憫農二首
?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
? 其一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 其二
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
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憫農一這首詩怎么背
《憫農》(一)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二)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憫農》(三)
【唐】李紳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饑.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愿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描寫百姓生活貧苦的詩句
;?????1.描寫窮苦的詩句
??????1唐朝李申:《憫農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料料皆辛苦。
??????2唐朝李申:《憫農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尤餓死。
??????3宋朝張俞:《蠶婦》
??????昨日入蠶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4宋朝梅堯臣:《陶者》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粘泥,
??????5再來一首長的:唐朝白居易的《賣炭翁》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注,直為通假字,古通值)
2.關于“貧窮”的詩句有哪些
??????1,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出自唐代:高適《別董大二首》
??????白話文釋義:就像鳥兒六翮飄搖自傷自憐,離開京洛已經十多年。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
??????2,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出自唐代:白居易《賣炭翁》
??????白話文釋義: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
??????3,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出自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白話文釋義:老婆和孩子寄居在奉先,無依無傍,漫天風雪,把一家人隔在兩個地方。受凍挨餓的窮生活,我怎能長久不管?這一次去探望,就為了有難同當。一進門就聽見哭聲酸楚,我那小兒子,已活活餓死!
??????4,馬上相逢揖馬鞭,客中相見客中憐。欲邀擊筑悲歌飲,正值傾家無酒錢。——出自唐代:李白《醉后贈從甥高鎮》
??????白話文釋義:我們騎著馬在路上相逢,相互高揖馬鞭問候,都是在外的游客,客中相見分外憐惜。想邀你一起擊筑悲歌酣飲,擊筑悲歌沒問題,但正值我傾家蕩產無酒錢。
??????5,翠柏苦猶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出自唐代:杜甫《空囊》
??????白話文釋義:縱然翠柏味苦,朝霞高高,也還可以當作飯餐。世人大多茍且偷生,我持節守道顯得異常艱難。早晨開不了火,井水也凍了,夜來無衣難御寒。太貧窮了怕人笑話,袋中還是應該留下一文錢。
??????6,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出自金朝:元好問《倪莊中秋》
??????白話文釋義:不想吃飯身體日漸消瘦,穿著平破爛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覺中到來。不知不覺中慢慢的回憶童年,那時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艱難。早上的露氣飄進茅屋,在沙灘邊能聽到溪水的聲音。
??????7,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出自唐代: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話文釋義: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3.關于“貧窮”的詩句有哪些
??????1、憫農宋代:楊萬里稻云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譯文:稻田因天氣大旱而沒有多少成熟的,蕎麥也因為寒霜來得太早而沒了收成。
??????農民們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饑挨餓過日子了,卻偏偏又趕上今年閏了一個月,挨餓的日子就更長了。2、憫農其一唐代: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3、陶者宋代:梅堯臣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譯文:燒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門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卻沒有一片瓦。
??????那些富貴人家,十指連泥也不碰一下,卻住在鋪滿瓦片的高樓大廈。4、農家唐代:顏仁郁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譯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們,趁著天剛破曉,趕緊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氣無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艱難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幾乎拖不動犁具了。
??????一般人不知道種田人的辛苦,竟說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長成的。5、憫農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譯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4.有關百姓貧苦的詩句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王粲《七哀詩》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生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四 海 無 閑 田,農 夫 猶 餓 死。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歸來收得牛兩角,重鑄鋤犁作斤劚。
5.有關貧困的詩句
??????人生莫受老來貧。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本句大意是:人的一生不要遭受年老時的貧困。
??????人到了年老之時,精力衰竭,要干什么也干不動,對外界困苦的抵抗能力也大大減弱,在這個時候再遭受貧困,定然在精神和肉體上備受折磨和痛苦,這句可用來說明年老時遭受貧困是很不幸的;也可用來說明年輕時不可碌碌無為或享樂糜費,以致年老時遭受貧困。 清代滿族小說家 曹雪芹 《紅樓夢》 貧困能造就男子氣概。
??????貧困名言古羅馬詩人 盧卡努斯 貧困教會貧困者一切。古羅馬戲劇作家 普拉圖斯 吝嗇鬼永遠處在貧困中。
??????古羅馬詩人 賀拉斯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唐書》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唐書》 《唐書》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人官倉化為土。 關于貧困的名言 唐·張籍《野老歌》。
??????輸:繳納,獻納。這兩句大意是:由于遭到天災,地里禾苗稀疏,而賦稅又極其繁重,秋天所收獲的有限的一點糧食,全都要用以交納租稅,送到官倉之中,任其霉爛,化為塵土,而自己卻衣食無著。
??????詩句以平易曉暢的語言,采用強烈對比的方式,表現租稅繁重,民不聊生的情形。“苗疏”與“稅多”的對比,“不得食”與“化為土”的對比,都加強了表達效果,越發深刻地揭示出賦稅之繁重和勞動人民生活處境之艱辛。
??????可用于表現舊社會農民極端貧困的生活境況。 唐代詩人 張籍 《野老歌》 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
??????唐·張碧《農父》。這兩句大意是:自己一年到頭辛勞耕作,結果田里所收糧食全都用以交納租稅,致使一家人無法維持起碼的生活,連自身尚且難以活命,妻子兒女更不知要拋到哪里去了。
??????可用于反映舊社會勞動人民遭受殘酷盤剝,生活極端貧困的情形。 唐代詩人 張碧 《農父》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唐·元稹《遣悲懷》。甘:覺得味甜。
??????藿(huò獲):豆葉。仰:依靠。
??????這兩句大意是,采點豆葉之類的野菜充饑,覺得味道香甜,添點落葉作柴,全靠那棵古槐。這是元稹回憶當年與亡妻貧困度日的情景,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亡妻安于貧困生活的深情贊美。
??????這兩句詩所反映的景況,與杜荀鶴《山中寡婦》中“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相近,后者是直陳勞動人民苦不堪言的生活,前者還反映了一種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閱讀作品或反映生活,應注意這種同中之異。
??????唐代詩人 元稹 《遣悲懷》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衾:(qīn欽):被子。惡(wù悟)臥:厭惡睡,不愿睡。
??????這兩句大意是:一條蓋了多年的破布被冰冷似鐵。不懂事的嬌兒不愿意躺進既冷又硬的被子里,胡亂踢蹬,把被里子也給踢裂了。
??????詩句通過“嬌兒惡臥”這一生動的細節描寫,不僅把一個不懂事的小兒不肯鉆進冷被窩的稚氣動作活畫出來,也使我們看到詩人生活已經陷入十分貧困的境地。 唐代詩人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我生無田食破硯,爾來硯枯磨不出。
??????貧困名言 宋·蘇軾《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食破硯:靠一只破硯吃飯,意思是說只靠寫作維持生活。
??????爾來:近來。這兩句大意是:我一生沒有田產家財,只靠一只破硯維持生活,可是近來連破硯也已枯干,磨不出墨來了。
??????作者一生不置產業,只憑寫作詩文維持生活,后來一貶再貶,處境更加艱難,愁思郁結,連詩文也寫不出來了。這是作者要吐露的心里話,可是他卻以“食破硯”、“硯枯磨不出”這種具有象征意義的語言進行表達,賦予抽象的思想以鮮明可感的具體形象,這種寫作方法是能夠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的。
??????可用來描寫失志知識分子生活窘困的情形。 北宋文學家 蘇軾 《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 貧困不是恥辱,羞于貧困才是恥辱。
??????英國歷史學家 托·富勒 不用勞力而獲得的東西,只有“貧困”。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 莎士比亞 只有貧困才能逼出技藝,它是勞動之師。
??????古希臘詩人 忒奧克里托斯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關于貧困的名言 春秋·孔子《論語·學而》。
??????飯:用如動詞,吃。疏食:粗糙的食物。
??????肱(gong公):胳膊上從肩到肘的部位,此處泛指胳膊。這幾句大意是:吃粗糧,飲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這里面也自有樂趣。
??????原文是孔子表白自己安于貧困的生活,不貪求富貴,雖生活條件很艱苦,但能在學習中得到樂趣。現在可用于形容有些人安于艱苦的生活環境。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學而》 志氣和貧困是患難兄弟,世人常見他們伴在一起。英國歷史學家 托·富勒 勞動可以使我們擺脫三大災禍:寂寞、惡習、貧困。
??????德國劇作家、詩人、思想家 歌德 驕傲道德導致豐盈,然后導致貧困,最后導致聲譽掃地。美國實業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富蘭克林 貧困,你是人類藝術的源泉,你將偉大的靈感賜予詩人。
??????貧困名言愛·穆爾 君子之處世也,甘惡衣粗食,甘艱苦勞動,斯可以無失矣。 清·顏元《顏李遺書·顏習齋先生年譜》。
??????君子道:道德尚的人。甘:心甘情愿。
??????斯:這樣。失:過錯,失誤。
??????這幾句大意是:君子的處世態度是甘心于穿劣質衣服,甘心于吃粗荼淡飯,甘心于艱苦貴動,這樣就不會有什么過錯了。這幾句是作為君子的道德標。
6.描寫窮困的詩句
??????1、貧窮難耐凄涼。清曹雪芹 《西江月·無故尋愁覓恨》
??????2、貧窮汲汲求衣食。唐白居易 《閑吟》
??????3、人生不富即貧窮。唐白居易 《閑吟》
??????4、貧窮取給行艓子。唐杜甫 《最能行》
??????5、貧窮老瘦家賣屐。唐杜甫 《可嘆》
??????6、貧窮老鄉里。唐元結 《喻瀼溪鄉舊游》
??????7、富貴與貧窮。宋韓世忠 《臨江仙·冬看山林蕭疏凈》
??????8、貧窮何足嗟。唐孟郊 《借車》
??????9、貧窮作活似村中。唐張籍 《書懷》
??????10、所為在貧窮。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
7.描寫“窮困”的詩句有哪些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 先秦 · 屈原《離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 唐 · 白居易《觀刈麥》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 唐 · 羅隱《雪》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 唐 ·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 唐 · 高適《別董大二首》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 清 · 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貧放麹生疏,閑到青奴熟 —— 宋 · 洪咨夔《卜算子·芍藥打團紅》
??????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 唐 · 杜甫《客至》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 唐 · 孟云卿《寒食》
??????天將金玉為風露,曾為高秋幾度貧 —— 唐 · 高蟾《秋》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 唐 · 杜甫《貧交行》
??????學道須教徹骨貧,囊中只有五三文 —— 唐 · 呂洞賓《絕句》
??????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神道不欺貧 —— 唐 · 呂洞賓《絕句》
??????郁郁守貧賤,悠悠亦無端 —— 唐 · 陳陶《游子吟》
??????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 —— 唐 · 白居易《別州民》
??????參考資料
??????詩詞名句:/chaxun/shiju/%E8%B4%AB+%E5%AF%8C
8.描寫貧困的詩句
??????《詩經》中有一部分就是關于勞動人民的詩歌,比如我們語文課本中學過的《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寘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還有一首也是比較出名的,《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 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愿天寒.
回答于?2022-06-22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