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廬山精舍在哪里(廬山 道觀)

花落微涼夢清幽2022-12-20 03:39詩詞27

很多朋友對于廬山精舍在哪里和廬山 道觀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廬山的具體資料

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 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 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余種,鳥類170余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里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為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后的《山海經 》,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并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杰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凈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并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余國的基督教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時經朱熹重建擴充,成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代表中國近世七百年的宋學大趨勢”。“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的周敦頤 ,在廬山蓮花峰下,也曾建立開創宋明理學成績顯著的濂溪書院。

廬山溫泉,晉代已是中國著名的醫療溫泉,廬山谷濂泉,唐代便被“茶圣”陸羽評為“天下第一泉”。建于公元1014年的廬山觀音橋,單孔石拱,屹立千年,完好無損。公元十六世紀后,藥物學家李時珍、地理學家徐霞客、開創中國植物志先河的吳其等也先后登上廬山,進行科學考察。本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廬山首先發現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創立了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中國植物學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嘯,曾詳細考察“廬山之植物社會”,首在廬山建立了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中國第一座起正規的植物園——廬山植物園。

廬山是“以豐富的文化背景和美麗的自然環境并存的世界名勝”。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廬山出現了英、俄、美、法等18個國家風格的別墅近千幢,“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本世紀三十年代,廬山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1937年,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再次上廬山與將介石會談;稍后,發表了抗日的重要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毛澤東三次登上廬山,主持召開了世人矚目的三次中共中央會議。

廬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養了廬山豐富的歷史文化,二者交相輝煌映,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廬山作為天下名山的獨特的魅力。

1996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廬山的世界性價值給予了充分的評價:“廬山的歷史遺跡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與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

回答者:騰飛西華 - 魔法師 四級 3-19 10:31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聳立在播陽湖與長江之濱.以雄,奇,險,秀聞名.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3月又被批準為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

廬山長約29公里,寬約16公里,景區302平方公里,最高峰汗陽峰海拔1474米,處于亞熱帶季風區,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廬山市我們存留第四紀冰川遺跡最典型,最集中的山體,系"地壘式斷塊山",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奇特多成因復合地貌景觀,以峰崖峽谷,飛瀑清泉,云霧奇觀,廟宇碑刻等為特色,風景如畫,一年四季皆可游.

廬山古稱"匡廬"相傳周朝有匡氏兄弟上山修道,結廬居住,由此得名.廬山得秀麗吸引了歷代名人,李白,蘇東坡,白居易,陶淵明,范仲淹,王安石,陸游,岳飛,文天祥....等在此都留有名篇佳句.蔣介石以此地為"夏都",毛澤東三上廬山主持國中央三次令人矚目的會議,還揮有"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籠蔥四百旋"等氣勢豪邁的詩句.

廬山在古代就是中國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白鹿洞書院創建于公元940年,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公元384年唐代高僧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倡導"彌陀凈土法門"為凈土宗始地,信徒廣泛,佛經傳至日本,印度等地,在國外影響很大.

近代廬山始聞名中外的避暑勝地,有美,英,法,俄,德,日等18國建筑風格的別墅600余棟,現保存完好,故有"世界之村"之說,"萬國之山"之稱.

廬山悠久的歷史產生獨特的廬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參考資料:baidu

回答者:含瑞聚香 - 試用期 一級 3-24 18:19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聳立在播陽湖與長江之濱.以雄,奇,險,秀聞名.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3月又被批準為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

廬山長約29公里,寬約16公里,景區302平方公里,最高峰汗陽峰海拔1474米,處于亞熱帶季風區,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廬山市我們存留第四紀冰川遺跡最典型,最集中的山體,系"地壘式斷塊山",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奇特多成因復合地貌景觀,以峰崖峽谷,飛瀑清泉,云霧奇觀,廟宇碑刻等為特色,風景如畫,一年四季皆可游.

廬山古稱"匡廬"相傳周朝有匡氏兄弟上山修道,結廬居住,由此得名.廬山得秀麗吸引了歷代名人,李白,蘇東坡,白居易,陶淵明,范仲淹,王安石,陸游,岳飛,文天祥....等在此都留有名篇佳句.蔣介石以此地為"夏都",毛澤東三上廬山主持國中央三次令人矚目的會議,還揮有"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籠蔥四百旋"等氣勢豪邁的詩句.

廬山在古代就是中國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白鹿洞書院創建于公元940年,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公元384年唐代高僧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倡導"彌陀凈土法門"為凈土宗始地,信徒廣泛,佛經傳至日本,印度等地,在國外影響很大.

近代廬山始聞名中外的避暑勝地,有美,英,法,俄,德,日等18國建筑風格的別墅600余棟,現保存完好,故有"世界之村"之說,"萬國之山"之稱.

廬山悠久的歷史產生獨特的廬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廬山位于哪里?準確的地理位置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聳立在播陽湖與長江之濱.以雄,奇,險,秀聞名.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3月又被批準為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

廬山長約29公里,寬約16公里,景區302平方公里,最高峰汗陽峰海拔1474米,處于亞熱帶季風區,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廬山市我們存留第四紀冰川遺跡最典型,最集中的山體,系"地壘式斷塊山",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奇特多成因復合地貌景觀,以峰崖峽谷,飛瀑清泉,云霧奇觀,廟宇碑刻等為特色,風景如畫,一年四季皆可游.

廬山古稱"匡廬"相傳周朝有匡氏兄弟上山修道,結廬居住,由此得名.廬山得秀麗吸引了歷代名人,李白,蘇東坡,白居易,陶淵明,范仲淹,王安石,陸游,岳飛,文天祥....等在此都留有名篇佳句.蔣介石以此地為"夏都",毛澤東三上廬山主持國中央三次令人矚目的會議,還揮有"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籠蔥四百旋"等氣勢豪邁的詩句.

廬山在古代就是中國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白鹿洞書院創建于公元940年,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公元384年唐代高僧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倡導"彌陀凈土法門"為凈土宗始地,信徒廣泛,佛經傳至日本,印度等地,在國外影響很大.

近代廬山始聞名中外的避暑勝地,有美,英,法,俄,德,日等18國建筑風格的別墅600余棟,現保存完好,故有"世界之村"之說,"萬國之山"之稱.

廬山悠久的歷史產生獨特的廬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 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 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余種,鳥類170余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里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為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后的《山海經 》,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并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杰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凈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并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余國的基督教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時經朱熹重建擴充,成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代表中國近世七百年的宋學大趨勢”。“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的周敦頤 ,在廬山蓮花峰下,也曾建立開創宋明理學成績顯著的濂溪書院。

廬山溫泉,晉代已是中國著名的醫療溫泉,廬山谷濂泉,唐代便被“茶圣”陸羽評為“天下第一泉”。建于公元1014年的廬山觀音橋,單孔石拱,屹立千年,完好無損。公元十六世紀后,藥物學家李時珍、地理學家徐霞客、開創中國植物志先河的吳其等也先后登上廬山,進行科學考察。本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廬山首先發現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創立了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中國植物學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嘯,曾詳細考察“廬山之植物社會”,首在廬山建立了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中國第一座起正規的植物園——廬山植物園。

廬山是“以豐富的文化背景和美麗的自然環境并存的世界名勝”。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廬山出現了英、俄、美、法等18個國家風格的別墅近千幢,“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本世紀三十年代,廬山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1937年,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再次上廬山與將介石會談;稍后,發表了抗日的重要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毛澤東三次登上廬山,主持召開了世人矚目的三次中共中央會議。

廬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養了廬山豐富的歷史文化,二者交相輝煌映,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廬山作為天下名山的獨特的魅力。

1996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廬山的世界性價值給予了充分的評價:“廬山的歷史遺跡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與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

明天和老婆出去,請大家幫忙推薦個好玩熱鬧的地方

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余種,鳥類170余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里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為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后的《山海經 》,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并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杰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凈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并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余國的基督教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時經朱熹重建擴充,成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代表中國近世七百年的宋學大趨勢”。“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的周敦頤 ,在廬山蓮花峰下,也曾建立開創宋明理學成績顯著的濂溪書院。

廬山溫泉,晉代已是中國著名的醫療溫泉,廬山谷濂泉,唐代便被“茶圣”陸羽評為“天下第一泉”。建于公元1014年的廬山觀音橋,單孔石拱,屹立千年,完好無損。公元十六世紀后,藥物學家李時珍、地理學家徐霞客、開創中國植物志先河的吳其等也先后登上廬山,進行科學考察。本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廬山首先發現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創立了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中國植物學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嘯,曾詳細考察“廬山之植物社會”,首在廬山建立了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中國第一座起正規的植物園——廬山植物園。

廬山是“以豐富的文化背景和美麗的自然環境并存的世界名勝”。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廬山出現了英、俄、美、法等18個國家風格的別墅近千幢,“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本世紀三十年代,廬山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1937年,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再次上廬山與將介石會談;稍后,發表了抗日的重要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毛澤東三次登上廬山,主持召開了世人矚目的三次中共中央會議。

廬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養了廬山豐富的歷史文化,二者交相輝煌映,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廬山作為天下名山的獨特的魅力。

1996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廬山的世界性價值給予了充分的評價:“廬山的歷史遺跡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與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

廬山特產:

1、廬山云霧茶:廬山云霧茶,系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產于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宋代列為“貢茶”。 廬山云霧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仔細品嘗,其色如沱茶,卻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類似“龍井”,卻比龍井更加醇厚,若用廬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朱德同志有詩云:“廬山云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2、廬山石雞:廬山石雞是一種生長在陰澗巖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棘腦蛙,體呈赭色,前肢小,后肢強壯。因其肉質鮮嫩,肥美如雞而得名。廬山石雞晝藏石窟,夜出覓食。形體與一般青蛙相似,但體大,肉肥,一般體重三、四兩,大的重約一斤左右。

3、廬山石魚:廬山石魚體色透明,無鱗,體長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銹花針長短差不多,就是長上七至八年,長短也不超過一寸,故又名銹花針。廬山石魚因長年生活在廬山泉與瀑布中,把巢筑在泉瀑流經的巖石縫里,故稱石魚。石魚生長在廬山的峽谷溪流中,體小,長而略扁,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因而遐邇聞名。石魚不論炒、燴、燉、泡都可以,營養成分豐富,尤為產婦難得之滋補品。

4、廬山石耳:廬山石耳與黑木耳同科,是一種野生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于它形狀扁平如人耳,又附著在巖上生長,所以稱之為“石耳”。石耳營養價值極高,內含很多的肝糖、膠質、鐵、磷、鈣及多種維生素,營養十分豐富,是一種高蛋白滋陰潤肺之補品。

廬山風光

1、秀峰景區

秀峰,為廬山五大叢林之一,景區內山奇水秀,摩巖碑刻如林,自古便有“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數秀峰”之美譽。這里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黃巖瀑布,有匡廬二絕的漱玉亭以及碧波蕩漾的龍潭,儀態萬芳的雙劍、香爐諸峰,有眾多歷代名人俠客留下的摩巖石刻。秀峰不僅風景優美,氣候更加宜人,宋人洪明有詩贊曰:“山瀑兩道瀉,木葉四時春。日螟不知去,魚鳥會留人。”

2、溫泉景區

溫泉位于廬山南麓金輪峰下,因區內有廬山溫泉而得名,境內有陶淵明故里栗里陶村、溫泉療養院,歸田后醉臥松云、把酒賞菊的醉石館;王羲之鵝池、墨池、玉簾聽瀑讀書的石屋;朱熹手書醉石;佛教勝地歸宗寺、道教勝地的簡寂觀。

3、桃花源景區

桃花源景區 是世界自然文化名山---廬山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境內,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桃源記》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創作原型。桃花源景區不僅自然風光秀麗,且歷史涵蘊深厚,人文景觀眾多。景區內有楚人村、康王谷、恩桃庵、陸羽亭等遺址;有谷簾泉、漢陽峰、烏龍潭、呂洞賓洞等勝景;有陶淵明、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歷代名家詠康王谷和谷簾泉的大量詩文和所留下的摩巖石刻。是旅游休閑、度假避暑勝地。楚時明月晉時風,掩玉藏珠孰問津。春染仙源今面世,古香新色醉游人。

4、太乙景區

太乙村全稱太乙將軍別墅村,原有國民黨蔡庭楷、白崇禧、陳誠等十八位著名高級將領在此修建了大小不一、風格各異的十八幢別墅。境內主要由十八幢別墅遺址、九奇峰、第四紀冰川遺跡、觀喜亭、息肩亭、泉槽瀑布、太乙索道等景點構成,通過開發已建設成為廬山第一座休養、度假、避暑山莊。

5、鹿洞景區

白鹿洞景區位于廬山五老峰南麓,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四大書院之首,海內書院第一。由康唐重儒好學的李氏君主李開創建,先后來此講學的有朱熹、陸九淵、王守仁等,是文化研討及文化旅游的最佳景區。

6、觀音橋景區

觀音橋原稱棲賢橋,又稱三峽橋,為我國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廬山紀游》中譽為匡廬二絕之一,1988年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區內有“天下第六泉”及蔣介石、宋美齡手植的夫妻樹,馮玉祥的《墨字篇》石刻和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棲賢寺等人文勝跡。

7、南康鎮景區

南康鎮背匡廬,面彭蠡,漢晉以來,許多歷史名人寄跡于這片青山秀水之間,留下了不少名勝古跡,著名的有周瑜點將臺、周敦頤愛蓮池、朱元璋、陳友諒鄱陽湖大戰遺址、落星墩、流星墩、老爺廟、紫陽堤等等。

8、鄱陽湖候鳥觀賞景區

鄱陽湖候鳥觀賞區位于星子縣中南部,境內世界級鄱陽湖濕地保護帶是候鳥的王國。據初步統計,目前區內鳥類有一百五十多種,其中水禽六十九種,世界珍禽十多種。每年有十余萬只來此安家越冬。

三疊泉

最佳旅游時間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至9月的平均溫度為16.9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渡,夏季涼爽宜人。

簡 介 廬 山

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歷代詩人墨客,更是慕名而來,紛紛賦詩填詞,歷史上李白、白居易、岳飛、文天祥、蘇東坡、李時珍、徐霞客等均到過此處。廬山寺、廟、宮、觀多達三百處,是我國佛教和道教的中心之一。廬山以避暑和冬游勝地享譽海內外,其各國風格的別墅為中國名山所罕見。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4164.html

分享給朋友:

“廬山精舍在哪里(廬山 道觀)” 的相關文章

吳承恩還有哪些詩(吳承恩是詩人嗎)

吳承恩還有哪些詩(吳承恩是詩人嗎)

吳承恩還有哪些作品 禹鼎記:志怪小說,已失傳射陽先生存稿:四卷存詩禹鼐志:短篇小說射陽集:吳承恩的詩歌合集,其詩中內容比較廣泛,除抒寫情懷, 也有部分反應社會春秋列傳序:春秋時期的故事花草新編:一本詞集酉陽雜俎,金陵客窗對雪,長興作,秋興西游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打白骨精被選為蘇教版六年級第八...

元好問的詩在哪里(元好問都有哪些詩)

元好問的詩在哪里(元好問都有哪些詩)

元好問的古詩有哪些? 一、古詩:1、《論詩三十首》 元·元好問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2、《摸魚兒 雁丘詞》愛情詩 元·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3、《鷓鴣天·只近浮名不近情》豪放詩 元·元好問 只近...

白居易墓地在哪里(白居易的墓在哪里)

白居易墓地在哪里(白居易的墓在哪里)

很多朋友對于白居易墓地在哪里和白居易的墓在哪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白居易墓的地理位置 白居易故居紀念館位于洛陽市郊區安樂鄉獅子橋村東,占地80畝,整個布局按唐代東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興建,館內有白居易故居、白居易紀念館、樂天園、白居易學術中心、...

含山字的詩句有哪些(含山字的唐詩)

含山字的詩句有哪些(含山字的唐詩)

很多朋友對于含山字的詩句有哪些和含山字的唐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含山字的古詩句 含“山”字的古詩句有:山,土有石而高。——《說文》山,土之聚也。——《國語·周語》山人取之。——《左傳·昭公四年》夏后代山。——《禮記·明堂位》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

絕句詩有哪個字是動作詞(古詩絕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絕句詩有哪個字是動作詞(古詩絕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很多朋友對于絕句詩有哪個字是動作詞和古詩絕句中表示動作的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的(兩個黃鸝)三.四兩句中表示動作的詞是 和 絕句杜甫萬里船.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所以,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三、四兩句中表示動...

元日宋王安石的詩有哪些(元日宋王安石詩中描寫了)

元日宋王安石的詩有哪些(元日宋王安石詩中描寫了)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元日宋王安石的詩有哪些,以及元日宋王安石詩中描寫了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補全宋代詩人王安石《元日》詩句 補全宋代詩人王安石《元日》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注...

關于夏季的詩有哪些(關于夏天的詩有哪一些)

關于夏季的詩有哪些(關于夏天的詩有哪一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關于夏季的詩有哪些,以及關于夏天的詩有哪一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夏天的古詩有哪些啊?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01、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02、荷花芳草垂楊渡。——...

寫花的詩句有哪些(寫花的詩句有哪些詩)

寫花的詩句有哪些(寫花的詩句有哪些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寫花的詩句有哪些,以及寫花的詩句有哪些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寫花的詩句有哪些? 寫花的詩句有: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

初中文言文出自哪個書(初中文言文是)

初中文言文出自哪個書(初中文言文是)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初中文言文出自哪個書,以及初中文言文是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初中文言文大部分選自哪兒 因為不知道您是哪個版本,所以把所有初中文言文都列舉了,請您自己查看總結一下《論語》六則,選自論語的《學而》《為政》《公冶長》《述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

詠竹的詩句有哪些(詠竹的詩詞名句)

詠竹的詩句有哪些(詠竹的詩詞名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詠竹的詩句有哪些,以及詠竹的詩詞名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最有名的詠竹詩句 關于的詠竹詩句有哪些 1、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綴玉》 2、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