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綿飄多久(楊綿綿身世)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楊綿飄多久,以及楊綿綿身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長恨歌》中是如何描寫楊貴妃的美的?請詳細分析
長恨歌》里白居易通過虛實結合,從zhi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兩方面,運用比喻、烘托、渲染、工筆細描等手法刻畫了貴妃的美。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側面描寫)【天生麗質難自棄】(直接描寫),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直接描寫)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皮膚)【侍兒扶起嬌無力】(美麗的姿態),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美女的形象)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通過寫玄宗的寵愛,側面描寫了貴妃的美)。
【緩歌慢舞凝絲竹】(寫舞姿優美),【盡日君王看不足】。(都“看不足”了還不美)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實寫“太真”,虛寫貴妃)【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貴妃死后,玄宗夢見貴妃哭泣,梨花帶雨,嬌柔之美)。
擴展資料:
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并不拘泥于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回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回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
由于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詩人開篇即借“漢皇重色思傾國”一句,交代了唐朝禍亂的原因,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看來很尋常,好像故事原就應該從這里寫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實上這七個字含量極大,是全篇綱領,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統領著全詩。
后面之事皆由此而來。之后詩歌逐步展開,層層敘述:先講唐玄宗重色,百般求色之后,終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攬入懷中。接著,對楊貴妃的美貌進行刻畫,寫出她如何的嫵媚,并因此得寵于后宮之中。
“姊妹弟兄皆列土”,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家因楊貴妃而變得權勢逼人,不可一世。得到楊貴妃的唐玄宗,過上了縱欲、行樂的生活,終日沉迷于歌舞酒色之中,以至于“從此君王不早朝”。詩人對此進行了反復地渲染,從而點明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
這一部分是整個愛情悲劇的基礎,是“長恨”的內因之所在。“詩人通過這一段宮中生活的寫實,不無諷刺地向我們介紹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個重色輕國的帝王,一個嬌媚恃寵的妃子。還形象地暗示我們,唐玄宗的迷色誤國,就是這一悲劇的根源。
楊絮一般持續多長時間
柳絮一般4月上旬開始到5月下旬結束。
會持續50天左右,但由于樹種、各地氣溫、大風的情況不同,各地柳絮開始和結束的時間稍有差異,具體以當地氣象局發布的通知為準。
一般在3-4月都會出現,且出現飛絮的樹種有毛白楊、柳樹,小葉楊樹、加拿大楊樹等。其中毛白楊的楊絮主要以北京地區為主,在4月中下旬為飛絮高峰期,通常會持續7天左右,濟南、鄭州、石家莊等地區的飛絮時間一般在4月初左右,南京、杭州等城市,一般是4月20日左右楊絮、柳絮開始飄飛,5月底及以后結束,整個楊絮、柳絮飄飛的時間約15天及以上。
楊絮,別名,毛白楊花絮、楊棉、大葉楊花絮、樹毛子,屬楊柳科、楊屬植物,木材白色,紋理直,可做建筑、家具、箱板及火柴桿、造紙等用材,是人造纖維的原料。毛白楊材質好,生長快,壽命長,較耐干旱和鹽堿,樹姿雄壯,冠形優美,為各地群眾所喜歡栽植的優良庭園綠化或行道樹。
楊樹毛毛絮飄多長時間
楊樹毛毛絮飄持續10天到15天。楊樹毛絮飄是在春季,一般在4月份上旬就會開始了,但每個地區的氣候是不一樣的,有些地區在3月份下旬就開始飄了,并不是所有的楊樹都會飄毛絮,只有雌株還會在春季飄毛絮,而雄株則不會出現出現這種情況。
楊樹的特點
楊樹的品種有很多,速生楊屬于其中之一,適應性強,容易存活,2到5年樹齡的速生楊,每年能增高3到5米,對于種植戶來說和其他樹木相比,大大縮短的投資時間,楊樹的根系比較發達,加上適應性強,不論是鹽堿地還是干旱濕潤的地塊都比較容易存活,因此楊樹也是改良灘涂地和防風護林的優良樹種,從楊樹自身屬性分析具有強度高、彈性好、纖維長、易加工等優點,在工業上用途廣泛,比如可用作梁木結構、包裝箱、火柴、牙簽、纖維板等等。
楊樹毛絮給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一定的困難,尤其是騎車或步行的人們來說,有時都睜不開眼,有些朋友對楊絮過敏,每年楊絮出現后身上會起癢疙瘩不得不去就醫,楊絮會大量堆積在一起,并且燃燒很快,遇到火源很容易發生火災,造成不可控的影響從農業種植角度來說,田間的農作物,葉片表面會被楊絮所覆蓋,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比如小麥處于揚花期遇到大量楊絮后,會影響小麥正常揚花導致減產。
楊貴妃:在她一生的五個男人中,最愛的原來是李白
楊貴妃名叫楊玉,字玉環、號太真、小名玉奴、玉娘(公元719——756年)開元七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即今四川崇州。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的妃子。
(關于楊貴妃出生地頗有爭議,有說生于四川崇州的、也有說生于山西永樂的、也有說廣西容縣的、還有說是陜西的,等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01、壁壘森嚴嘗禁果,顛沛流離長玉環。
這首詩生動地描寫了,在一個秋霧溶溶,秋風徐徐的水邊小山崗上,柳樹成陰、荷花盛開,長袖盛裝的舞女在扭著輕盈的舞步、跳著優美舞姿的情景。
這是楊貴妃稱贊舞女張云容舞技精湛而作的一首詩。可見楊玉環不但能歌善舞、精通各種樂器和算術,而且在文學上也有極高的水平。那么這樣的一個多個方面都天賦極高的美女又是誰生的呢?
原來楊玉環的父親叫楊玄琰,是唐宮里的一名樂器師。由于生得細皮嫩肉,英俊瀟灑,宮中許多舞女都暗戀著他。其中有一位長得極其貌美的,叫“樂奴”的舞女,也時時對他頻拋媚眼、暗送秋波。
倆人情投意合、兩心相悅,一有機會就躲在那曲徑通幽之處私會,竟也不顧那蒼笞露冷、花徑幽寒,兩顆青春火焰熊熊燃燒的心,愣是燒毀了皇宮里禁錮愛情的枷鎖。
不料過了些時日,那樂奴竟然就有了身孕,這下可好,直把個楊玄琰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直轉。
對于那殘酷的宮規,倆人是再清楚不過了,簡直不堪設想。于是那楊玄琰只得拉著那美人的手,在一個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偷偷溜出了宮門,逃生去了。
往那逃呢?那楊玄琰在心中思前顧后、謨猷籌畫,此人也是一個飽學之士,知道有一個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的所在。
那里風和日麗、山青水秀,且又是“山高皇帝遠”,所以只有逃往那里可保無虞。這個美麗的地方就是天府之國——蜀州。
夫妻二人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四川、崇州。迫于生計,楊玄琰在縣衙捐了一個七品官屬下的司戶之職。雖然收入微乎其微、僅僅謀了個溫飽,但生活總算安定了下來。
公元719年,即開元七年六月一日,楊玉環出生在崇州這個美麗的地方。楊玄琰夫婦被慘淡的生活折磨焦頭爛額,由于女兒的到來使得這個家有了生機,夫妻二人視女兒如掌上明珠,極其痛愛。
但是好景不長,一日,有一個扯篷拉纖、游手好閑之人,向知縣告發了他倆人的來歷。幸好這位知縣素來看重楊玄琰為人,他暗中送信叫楊玄琰快逃,卻等他走了之后才上門抓捕。
楊玄琰除了洛陽有兩個弟弟外,就只有山西蒲州可去。如果再去洛陽等于自投羅網,所以只有去蒲州投靠同族兄弟。
沒奈何,夫妻二人只好帶著女兒重新踏上征程,又是一路擔風袖月、風餐露宿,歷盡艱難險阻終于逃到了蒲州老家。
02、風塵困痞投叔父,浮華浪子背玉環。
雖說同族兄弟們都很貧困,但那“本是同根生”之情,促使大家勒緊褲腰帶鼎力相助。所以也很快安頓了下來。
小小楊玉環在這里度過了她那既艱辛又快樂的童年。生活雖然艱苦,但她的父母親沒有忘記對她早期的教育培養。
由于她父母親都是音樂娛樂方面的尖子,使得她小小年紀就在音樂、舞蹈、樂器等方面有了堅實的基礎。
在楊玉環十歲那年,她的父親楊玄琰得了一場重病,不幸嗑然長逝。
母女倆遭受如此沉痛的打擊,一時只覺得前途茫茫、不知所措。那生計并無任何可憑借,終日只知母女相抱以淚洗面,只恨那蒼天無眼。
話說這楊氏宗族,原來也是頗有些來歷的,其祖曾經也是封王封侯,顯赫一時。楊玉環的高祖父楊汪曾經是隋朝的宰相,后來被李世民殺了。如今山西祖籍也只剩得個空空花架子而已。
在楊玉環的族兄中,有一個歲數比楊玉環大十幾歲的,名叫楊釗的人。此人吃喝嫖賭、游手好閑,終日里無所事事,總是喜歡干一些移花接木、偷雞摸狗之事。
但此人也有一個優點,他對于本族宗親卻是掏心掏肺、極為仗義,決無二話。
那楊玉環有兩個叔叔,叫楊玄珪、楊玄璬,其中她三叔楊玄珪是從三品官,時任大唐皇宮光祿卿大夫。
那光祿卿又是什么官?光祿卿是管理皇宮膳食事務的官員。擔任此等職務的人,只要腦袋靈光,油水倒是挺多的。
楊玉環的母親迫于生計,只得叫年幼的楊玉環去投靠她的三叔。但是眼望長安,萬水千山、云霧繚繞、煙塵茫茫,就像那“越人語天姥,云兒明滅或可睹。”如何又能輕易到達呢?
這時那楊釗卻自告奮勇地說愿意送玉環前往。
原來一肚子花花腸子的楊釗,是想借此機會去洛陽族叔那里撈個美差,然后再徐圖發展。不過這回要陪玉環去洛陽,卻是真的。
楊玉環的母親因曾在皇宮犯事卻不能一同前往,留在了蒲州,后來由于思夫念女心切,終日憂思傷悲、郁郁寡歡,以至于得了一疾,追隨其夫去了那蓬萊仙境。
十歲的楊玉環,五百多里的路程,小小年紀倍感艱辛。那楊釗身材高大,體格強健,還真多虧了他馱著走了許多路。自從這次后,楊玉環對這位大哥感激不盡。
那楊釗在洛陽住了些時日,逐漸熟悉了楊玉環的三個姐姐,她那三個姐姐正是含苞欲放、情竇初開的花樣年齡,而那楊釗早已是勾引女人的情場老手。此時卻和三姐楊玉瑤暗中私會,做下了那點事。
那楊玄珪原來也想弄個差事給楊釗這個堂侄。后來見他舉止猥瑣、行為齷齪,怕日后弄出什么事來,毀了自家前程,只得作罷。于是給了他幾十兩銀子,把他打發回老家了。
不料從那以后,那廝每隔些時侯便來作客,無銀就在那廝混,有銀才肯走人,直把個楊玄珪弄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
卻說楊玉環小小年紀就父母雙亡了,雖然楊玄珪將她視同已出、并無兩樣。但終是寄人籬下仰人鼻息,豈是一樣?父母雙亡的慘痛在她那幼小的心靈刻下了永遠難以磨滅的烙印。
俗話說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這話同樣適合女性,那楊玉環經歷了這些人生悲慘的磨礪后,變得格外堅強、刻苦,那樂器、舞蹈的技能日益精進,漸入佳境。
時間是最好的醫生,伴隨著時光的流逝,楊玉環慢慢忘記了心靈的創傷。這一年她十七歲,已是一個風韻天成的少女。
03、癩蛤蟆吃天鵝肉,俏兒媳睡公公房。
一日,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要結婚,她仰慕楊玉環天生麗質、能歌善舞,特地邀請楊玉環作為伴娘參加自己的婚禮。
“一枝寒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是日在婚禮上盡管楊玉環淡掃峨眉、不加粉飾,盡量不彰顯自己,但那出水芙蓉般妖艷的臉蛋、映日荷花一樣風姿,傾倒了在場的所有人。
那咸宜公主的母親武惠妃越看越喜愛,于是攛掇唐玄宗欲將她收入,嫁給兒子李琩為王妃。
不料那三郎(唐玄宗)卻有些心猿意馬、心蕩神馳,有心想將她收為己有,又怕觸怒武惠妃,當此眾目睽睽之下,一時也不好明說。只好答應武惠妃,為李琩納妃。
將要出嫁的前兩天,楊玉環的族兄楊釗卻急急忙忙的來了。夜幕降臨后,那楊釗來到楊玉環的閨房。
對她說:“玉妹,你母親早已把你許配給我,你如今竟然要毀約離我而去?你將如何賠償我的損失?”
說著順手給了她一封信,說是她母親留給她的遺書。楊玉環折開一看,果然是母親的筆跡,那淚水就忍不住奪眶而出。
仔細看后,信中卻并未明確說明將她許配給楊釗,只是叫她日后要報答楊釗的恩情。玉環正要再次詢問楊釗時,那楊釗忽然吹燈,上前將她壓在身子底下。
那楊玉環顧忌先前楊釗有恩于自己,不敢大聲叫喊,怕壞了他的名聲,也怕壞了自家的名聲,只是小聲警告和拼命掙扎。
但那一切都是徙勞,那楊釗牛高馬大、身強體健,并不用費多大力氣便已得逞。
俗話說“ 近水樓臺先得月 ”,的確如此,你看,那楊釗這只癩蛤蟆不是輕而易舉地就吃到天鵝肉了。
公元735年,十七歲的楊玉環嫁給唐玄宗之子李琩為妃,史稱壽王妃。據說夫妻生活相當和美,并育有二子。
公元737年,李琩的母妃武惠妃薨。
由于武惠妃的離去,那唐玄宗終日郁郁寡歡,頓覺世間索然無味。那后宮三千佳麗竟無一人能中其意,原來那三郎喜歡曲線柔美、體態豐盈的美女。除了武惠妃,那就只有楊玉環擁有這種美妙的身材。
此時卻有一位佞臣在唐玄宗耳邊吹噓壽王妃如何如何貌美,搔得那三郎心里發癢。于是那老兒想出一條“掩耳盜鈴”之計,借口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祈福,下旨讓兒媳壽王妃出家入道觀當道姑。
兩年以后,那 “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 的楊玉環被封為唐玄宗的貴妃。從那以后,那老兒就天天“ 芙蓉帳里度春宵,從此君王不早朝” 啰。
那楊玉環得臥君王之側,一時之間“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恩寵優渥甚厚,父母兄弟姐妹封王的封王;封侯的封侯;加官的加官;進爵的進爵。入則錦衣玉食,出則旗旄大纛。哎呀呀!真個是一女成就千秋萬歲名。
04、昏庸無道采花忙,才子美女遂心愿。
卻說那楊釗自從回到老家后,就被抓去參軍屯田。成績倒也不錯,竟然弄了個小小烏紗帽戴在了頭上。如今聽說堂妹楊玉環當了貴妃,當即欣喜若狂、丑態百出。
于是就去游說當時的富賈鮮于仲通,要他準備一車名貴古玩、地方特產之類交付與他,一個月后包他升官發財、前程似錦。
那鮮于仲通聽說楊貴妃是他堂妹,二話不說,便立刻照辦了。
那楊釗押著一車寶貝,挨個送給了楊氏四姐妹。于是那楊貴妃就幫他往唐玄宗耳朵里吹了許多枕邊風,自然那楊釗就被錄用了。
官居“樗蒲文薄”(專管娛樂記分的小官)。從此這人得以日日侍從于那皇帝老兒的身邊。
列位看官,可別小看了這個楊釗,此人除了會觀顏察色、溜須拍馬、阿諛奉承、吮癰舐痣之外,對于計算卻是相當高明 ,唐玄宗看了他的記分薄后頗為賞識,又將他升了官。
過不數日,那楊釗誠懇地上書對圣上說他的名字“釗”字,又是“金”又是“刀”,對朝廷和圣上有忌諱,請求圣上另外賞賜一個名字給他。
唐玄宗龍顏大悅,在群臣面前夸他忠心耿耿,于是賜名“國忠”,當即賞賜“紫金魚袋”一個,另外官升一級。此后楊國忠平步青云、扶搖直上,直到取代李林甫成為右丞相。
唉!鼠輩營私舞弊、蠅營狗茍,卻是平步青云、飛黃騰達:忠良血濺沙場、身首異處,偏是孤魂野鬼、湮沒無聞。
天寶年間民間文壇到處傳誦著李白、杜甫那膾炙人口的詩篇,那唐玄宗也讀到了李白的詩。仰慕之余,當即下旨封李白為供奉翰林,并著其即刻進宮就職。
那供奉翰林又是什么官呢?其實供奉翰林并不算什么官,只是屬于皇上的私人御用文人而已。不過皇上若是外出游玩,或者有事要辦,那就要緊跟著皇上的屁股的。
那唐玄宗雖然既昏庸又荒淫,但是卻精于書法,酷愛音樂,在文學造詣上還是可以忝列“文人”之門墻的。對于李白之才,唐玄宗相當敬重,每逢外出游樂總是帶上包括李白在內的一大群各種各樣的人才。
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李白在那隊伍中就像鶴立雞群一樣,格外引人注目。那縱橫萬里、汪洋恣肆的才華,那飄飄欲仙、氣若游龍的神態,傾倒了包括楊貴妃在內的所有人。
說起楊貴妃和李白,他倆卻是四川老鄉,那時李白住在江油,楊貴妃住在崇州,并不是很遠。他們倆人的父親又都在官府做事,父輩自然是互相關照。
不過楊貴妃那時才穿開襠褲,不過才四五歲的光景,如今斗轉星移、時過境遷,那楊貴妃卻是印象模糊,而李白當年已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卻是記憶猶新。
唐玄宗對李白總是禮讓三分,而那楊貴妃卻是格外的關照。
一日,那三郎與貴妃籌備歌舞 《兒裳羽衣曲》 ,卻嫌歌詞不好,叫李龜年手持“金花箋”傳李白立刻寫一份詩詞送來。
當時李白喝得醉醺醺地躺在床上。聽得是皇上傳旨,索取要與貴妃歌舞吟唱之詞,當下不敢怠慢,揉著惺忪的睡眼寫了三首描寫楊貴妃美貌的 《清平調詞》
李白素來不喜歡阿諛奉承,這三首卻在大夸楊貴妃如何如何貌美,明顯的在溜須拍馬。除了的確愛慕楊貴妃的嬌艷外,此時的他還是真想升官。
唐玄宗得詩后龍顏大悅,楊貴妃唱著贊美自己的詩詞,自我陶醉、飄飄欲仙。從此對李白的才華又生出幾分愛慕。
一日,楊貴妃思念三個一起長大的堂姐姐,奏明皇上后便將三位姐姐一同接進宮來拉呱。
不料那三郎看見三個明媚鮮姘的大姨子就在眼前,一時手舞足蹈、樂得忘乎所以。
并不允許姨姨們未盡興就回,在那后來的一個月日子里,那三郎就像蜜蜂采花蜜一樣,這朵吮吮,那朵吸吸,忙得不亦樂乎,直把個楊貴妃恨得牙癢癢的。
那三郎把那 “云鬢花顏金步搖”,“緩歌慢舞凝絲竹” 的楊貴妃忘了個一干二凈。關起門來,盡情地享受著野花的香味。如今是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這就是楊貴妃當時的真實寫照。那玉環由怨生恨,由恨生悲,由悲生狠。
心中罵道:“好你個臭三郎,我把一片真心都給了你,你卻如此腌臜我的一片冰心!你既不仁,休怪我不義。你玩你的連環游戲,我玩我的夢中情人,咱倆彼此彼此,互不相欠。”
當晚午夜時分,貴妃娘娘女扮男裝,悄悄來到了那醉鬼李白的臥房。自古美女愛才子,天性使然,這原本就是無可厚非之事。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李白也一樣,雖然算不上什么大英雄,但也是個男人,自然也是過不了楊妃這如花似玉的美人關。
沒過多久,李白被“賜金遣返”。原來李白為人狂放不羈、蔑視權貴。
有一次唐玄宗觀景興起,叫他臨場發揮賦詩一首。那李白有了這個“雞毛令箭”的機會,便得理不饒人了,當即叫楊國忠丞相磨墨,叫高力士脫靴。
那楊國忠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貨色。那高力士也是皇上身邊的貼身內侍,當此眾目睽睽之下竟受如此羞辱,豈肯善罷甘休?
于是此二人的爪牙耳目,就二十四小時全程搜羅著李白的一舉一動。楊妃私通李白,自然瞞不過楊國忠和高力士的眼睛。
只是此二人都是楊貴妃的黨羽,事關貴妃,卻是不敢明說,只好偷偷在皇上面前對李白別的行為上橫挑眉毛、豎挑鼻子,想盡一切辦法把李白趕出宮門。
李白出宮后,懷念楊玉環,寫了 《長相思》 兩首詩用以寄托相思之情:
列位看官,念了這首詩你一定會說,那第一句“長相思,在長安”,明明楊貴妃在洛陽,怎么說在長安呢?
那么為什么白居易 《長恨歌》 明明是說唐明皇呀,卻把帽子戴在“漢皇”的頭上,第一句卻是寫 “漢皇重色思傾國” 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你總不能為了說個痛快,連頸上人頭也不要了吧?好歹也得來個“指桑罵槐”或者“指東道西”呀。自己頸上人頭可是只有一個的呀!
哈哈,那李白為了回味那銷魂的時刻,竟然把云雨過后的棉被卷起留著,三年舍不得睡,怕把那香味睡沒了。
05、有眼無珠認兒狼,香消玉殞死他鄉。
安祿山,公元703年出生,遼寧朝陽人氏,父親是個胡人,母親是一個巫婆。由于他父親早逝,童年生活極度貧困。
此人生得腦滿腸肥、膘肥體壯,有幾斤蠻力。外表看似憨態可掬,其實心性特別狡黠。善于投人所好、曲從拍馬、卑謅足恭。靠結交權貴,布施賄賂而扶搖直上。
為了博得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歡心,安祿山可謂想盡一切辦法,經常裝傻充愣或者用各種各樣的辦法逗唐明皇夫婦開心。
初見楊貴妃之時,明皇向楊貴妃介紹安祿山,說他因為為人忠厚樸實,作戰英勇頑強,且屢戰屢勝,所向披靡。因為戰功赫赫,被守備張守珪認作干兒子了,這樣的好兒郎也是我們大唐的好兒子。
不料那安祿山聽后,立即跪在楊貴妃的面前說道:“母妃在上,兒臣恭祝母妃、父皇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楊貴妃一怔,不由得“咯咯”大笑。那安祿山比楊貴妃整整大了十幾歲,如此詼諧幽默豈不好笑。那唐明皇哈哈大笑,當即默認了這個干兒子。
此后如此這般廝見多次后,那干兒子和父皇、母妃就相當親切了。每逢安祿山進宮,都以拜見母妃為由而自由出入內宮,無人敢攔。
一日,楊貴妃忽發奇想。因古時但凡過繼兒子都必須弄個“洗兒禮”,以求除舊迎新、福壽綿長。
楊貴妃因那安祿山過繼還未行“洗兒禮”,此時忽然心血來潮、耿耿于懷,竟把那諾大的干兒子扒個精光,親自給以盥洗。
洗過后用錦繡襁褓包裹,并用“八扛輿”抬著周游整個皇宮。一時之間,整個皇宮笑聲震天,都說皇兒“洗兒禮”已成。那唐明皇看后也是樂不可支,吩咐高力士把貴妃、干兒子一并重賞。
那楊貴妃也并不是愛上那肥豬一樣的安祿山。由于唐明皇當時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那落日余暉又能有多少溫度呢?自然房事已經力不從心。
而那安祿山卻是行伍出身,生得牛高馬大、膘肥體壯,那種事情倒是可以拿到滿分的。楊妃只不過把他當成一種工具而使用罷了。
安祿山并沒有什么大功,唐明皇卻不惜血本地往他那欲壑難填大肚子里拼命地塞各種榮耀。
公元751年,唐明皇在洛陽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大府第,美其名曰“親仁坊”,下旨“但窮壯麗,不限財力”。府內竟連廚房、馬廄都用黃金裝飾,真可謂窮奢極侈、窮盡古今未有與之可相匹敵者。
那干兒子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擁兵三十多萬。不少忠臣義將紛紛上書警示唐明皇。無奈那老兒看著憨態可掬的干兒子,一廂情愿地相信他的“忠誠”。
公元755年,安祿山扯起“清君側”大旗,率領三十萬大軍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往洛陽殺來。
公元756年,猝不及防的唐明皇帶著楊貴妃往四川倉皇出逃。行至馬嵬驛時,忽然暴雨傾盆、天寒地凍,全軍將士處在饑寒交迫之中,一時之間群情激憤、怨聲四起,停止不再前行。
禁衛軍統帥陳玄禮找隨行的太子李享商議如何破局,經李享同意,楊國忠被亂刀砍死。但是士氣仍然未定,軍士集體要求賜死禍國殃民的楊貴妃。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那唐明皇被逼無奈,只得讓楊貴妃自縊于馬嵬驛后面的梨樹下。年僅三十八歲。
任是 “春風桃李花開日”還是“秋雨梧桐葉落時” 再也看不見那“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俏佳人了。
后人往往對楊貴妃切齒痛恨,罵她穢亂春宮、近狎邪僻,“狐媚偏能惑主”,“致吾君以 聚麀之誚” ,其實女人又有什么錯呢?
她楊貴妃一不干政、二不工讒,她只是深沉地愛著她所心儀的男人。難道喜歡自己看上的男人也有錯嗎?
不許女人喜歡男人,難不成卻要女人喜歡女人嗎?那唐明皇貴為天子,他想聚麀,豈是楊貴妃一小小弱女子所能反抗的?她還要不要命?
那唐明皇有眼無珠、昏庸無道,任人不知擇賢而從,理應自食惡果,卻讓楊貴妃做了替罪羊。
真是一朝不慎嫁三郎,淚眼婆娑也枉然。無可奈何,姻緣天定,紅顏薄命,此事自古亦然。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