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寫了了多少詩(宋之問最著名的一首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宋之問寫了了多少詩,以及宋之問最著名的一首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宋之問的古詩有哪些?
一、《登逍遙樓》
【作者】宋之問?【朝代】唐
逍遙樓上望鄉關,綠水泓澄云霧間。
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
譯文
在逍遙樓上遙望故鄉的方向,清澈的水面彌漫著云霧。 衡陽在逍遙樓大概兩千里,沒有辦法用大雁把書信寄回衡陽。
二、苑中遇雪應制
【作者】宋之問?【朝代】唐
紫禁仙輿詰旦來,青旂遙倚望春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譯文
清晨的朝陽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鑾駕從天邊駛來。高樓上誰穿著青袍眺望,就像望春臺邊隨風飄揚的青旗。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還以為是昨夜院中的樹枝上開出的花。
三、渡漢江
【作者】宋之問?【朝代】唐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譯文?
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歷一個新春。越走近故鄉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四、度大庾嶺
【作者】宋之問?【朝代】唐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譯文
我離開京城剛剛度過大庾嶺,便停下車子,再次回首遙望我的家鄉。我的魂魄追隨著從南方向北奮飛的鳥兒,望著那向北而開的花枝,眼淚為之流不止。
山間連綿陰雨剛剛有了一點停止的意思,江上的云彩亦微有化作云霞的趨勢。只要有重回長安的機會,我是不敢像賈誼那樣因為被貶而感到遺憾的。
五、題大庾嶺北驛
【作者】宋之問?【朝代】唐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譯文
陰歷十月的時候,大雁就開始南飛,據說飛到大庾嶺,它們就全部折回。
鳥兒不進,我卻行程未止遠涉嶺南,真不知何日何時,我才能遇赦歸來?
潮水退落了,江面靜靜地泛著漣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氣濃重散不開。
來日我登上高山頂,向北遙望故鄉,抑或能看到:那山頭上初放的紅梅。
宋之問的詩
宋之問的詩有:《渡漢江》、《陸渾山莊》、《藍田山莊》、《江亭晚望》等。
一、《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二、《陸渾山莊》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三、《藍田山莊》
宦游非吏隱,心事好幽偏。
考室先依地,為農且用天。
輞川朝伐木,藍水暮澆田。
獨與秦山老,相歡春酒前。
四、《江亭晚望》
浩渺浸云根,煙嵐出遠村。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斷魂。
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
宋之問(約656年-約712年),字延清,名少連,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并稱“沈宋”,仙宗十友之一。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宋之問進士及第,當時掌握實權的是武則天,富有才學的宋之問深得賞識,被召入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參軍,永隆元年(681年),與楊炯一起進入崇文館任學士。
后因為依附于武后媚臣張易之,中宗復位后將其貶謫外地。其詩作風格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摯,暢美如畫,代表作有:《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被編入《宋之問集》。
宋之問的詩有哪些
宋之問的經典詩篇有:《息夫人》《渡漢江》《奉和立春日侍宴內出剪彩花應制》《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夏日仙萼亭應制》《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歡字》《奉和圣制閏九月九日登莊嚴總持二寺閣》《麟趾殿侍宴應制》《上陽宮侍宴應制得林字》《幸少林寺應制》《幸岳寺應制》《扈從登封途中作》《扈從登封告成頌》《松山嶺應制》《緱山廟》《奉和梁王宴龍泓應教得微字》《壽陽王花燭圖(一作沈佺期詩)》
《江南曲》《牛女(一作沈佺期詩)》《冬夜寓直麟閣(一作王維詩)》《登禪定寺閣(一作登總持寺閣)》《陸渾山莊》《藍田山莊》《春日山家(一作春泉洗藥)》《春日宴宋主簿山亭得寒字》《江亭晚望》《秋晚游普耀寺》《答李司戶夔》《寄天臺司馬道士》《使往天平軍馬約與陳子昂新鄉為期》《過函谷關》《送朔方何侍郎》《送田道士使蜀投龍》《送許州宋司馬赴任》《送趙司馬赴蜀州》《送永昌蕭贊府》《送李侍御》《餞湖州薛司馬》《送杜審言》
《送武進鄭明府》《送姚侍御出使江東》《留別之望舍弟》《漢江宴別》《初發荊府贈長史》《晚泊湘江》《過蠻洞》《經梧州》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