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哪里(杜牧哪里的)
很多朋友對于杜牧是哪里和杜牧哪里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杜牧是哪代人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歷任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莊道學。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杜牧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
著名詩人杜牧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具體月份不知道。
杜牧的故鄉在哪里?
杜牧(3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詩人。他出身名門望族,是中唐宰相、史學家杜佑之孫。大和二年(828)中進土,任初文館校書郎。先后擔任過監察御史、黃州刺史等職務,由于秉性剛直,不愿在牛李黨爭中茍附一黨而遭到排擠。晚年任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官終中書舍人。杜牧的詩歌既善于摹寫生動的景象,又善于表達豐富的情思,既有豪爽勁健的氣勢,又有精美典麗的語言和疏朗的神韻,形成豪爽俊逸、清麗明快的藝術特點,是晚唐詩歌的杰出代表,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代表作《早雁》、《過華清宮》、《泊秦淮》、《山行》、《江南春》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他的散文如《罪言》、《戰論》等,繼承了中唐古文運動的傳統,或抨擊藩鎮跋扈,或感慨朝政昏暗,反映了晚唐的社會現實,議論深刻透徹,筆鋒犀利遒勁,風格縱橫奧衍,卓然自成一家。有《樊川集》傳世。
杜牧是哪代人?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歷任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莊道學。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杜牧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
杜牧是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杜牧哪里的、杜牧是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