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七律詩(七律詩詞怎么寫)
大家好,關于如何寫七律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七律詩詞怎么寫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七言律詩書寫格式怎么寫?
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
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頷聯”,五、六句稱為“頸聯”,七、八句稱為“尾聯”。
押韻嚴格。全篇四韻或五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個字要同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還要求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原則上只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即使稍微松一點,也只允許入韻的首句可以用鄰韻,叫作“借韻”。
七言律詩根據首句是否押韻,可分為首句入韻和首句不入韻兩種格式,其中首句入韻為正格,與五言律詩不同。
擴展資料: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話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云低垂,秀色無邊。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寫西湖頗具盛名的七律。此詩通過寫西湖早春明媚風光的描繪,抒發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悅和對錢塘湖風景的喜愛,更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
尤其是中間四句,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形象活現,即景寓情,準確生動地表現了自然之物的活潑情趣和雅致閑情。全詩結構謹嚴,銜接自然,對仗精工,語言淺近,用詞準確,氣質清新,成為歷代吟詠西湖的名篇。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七言律詩
七律怎么寫
沒有平仄限制的詩不能稱做近體詩或格律詩,平仄是近體詩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分辨一首詩是古風還是近體詩,最主要的標志就是該詩是否區分平仄。我們對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嚴格,但不能完全丟棄。
規則:
近體詩平仄組合的規律主要又三條:
1、同句交替:
以五言為例,凡第一個節奏用"平平",則第二個節奏必須用"仄仄",第三個節奏又
要用"平",反之,第一個節奏用"仄仄"第二個節奏必須用"平平",第三個節奏就要用"仄
"。七言詩則依此類推。是為組句規則。
2、上下句相對:
如出句為"平平仄仄平",對句就要為"仄仄平平仄",出句為"仄仄平平仄"對句就要
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類推。是為組聯規則。
3、上下聯之間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為組篇規則。何謂上下聯?
近體詩中絕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聯。律詩八句,每兩句為一聯,每詩四聯。
例如: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感時花濺淚,
平平平仄仄,
恨別鳥驚心。
仄仄仄平平。
烽火連三月,
仄仄平平仄,
家書抵萬金。
平平仄仄平。
白頭搔更短,
平平平仄仄,
渾欲不勝簪。
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頜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每聯之
內,平仄相對,上下聯之間,平仄相粘(即相同),這就是一首格律詩的平仄排列規則
。平白了這三個規則,一首詩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來了。
另外,如果你已經能分辨平仄,會發現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與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
符合,在仔細看看,原來粗體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時花濺淚",按規
則應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個仄聲字,這不是沒有依照格律嗎?不是的,這里
涉及了近體詩的另一個重要規則: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實際就是說,每句詩的單數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雙數位置的字就要嚴格使用了
。正如例子中所見,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現在單數的位置。那么第五個字(七言的第
七個字)呢?由于近體詩只能押"平"聲韻,故凡要押韻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
第七字)只能用平聲字,這是指偶數句而言,根據上下句要平仄相對的規則,奇數句(
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聲字。
近體詩另有一個可以變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說過,首句可以押韻,也可
以不押,如果押韻的話,則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聲字。
至此,近體詩的格律規則基本已經講完,下面歸納出集中最常見的格式供大家創作
時參考。
傳統標記平仄的方式很多,根據實踐,我采用下面這種平仄標記法來標明每種格式
的平仄,這種方法在古籍中最常見,十分簡潔易記。
標記方法:應該押韻的位置用"紅色"表示。
七律應該怎么寫
七律應該怎么寫?
那么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就不考慮什么“意境為先”、“格律害意”之類的說法。因為既然問怎么寫,那就是問規矩,我們把結合例子把規則和普遍行文方法說清楚就可以了,至于寫得好不好,在于各人修為。
寫律詩是繞不過平仄格律的,看不順眼格律的趁早關掉。規則咱們講清楚,但是都了解了之后是否堅持規則是個人選擇,但是不守規則就不要自稱律詩。不過你硬要亂寫,還一定要說我寫的就是律詩,那我也沒有辦法。誰都拿你沒辦法。
作為格律詩,必須遵守的格式三大規則就是:平仄,押韻,對仗。而律詩的普遍文法是“起承轉合”。這就是寫七律要注意的兩個方面,格式與行文。
格式
漢字的聲調為四聲,唐人將四聲簡化為平、仄,從沈約的四聲標注詩歌法進入到平仄標注法,并創造出近體詩格式,指導后來者迅速躲開詩歌創作中的詩病。也就是說,按照格律寫詩,肯定不會拗口。因為詩是韻文,是內容與音律的完美結合。
平仄格式是保證近體詩音律優美的一種工具。
平仄
因為只講七律的問題,所以我們跳過平仄劃分學問,有疑問的可以去看以前的文章,有詳細說明。對應格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七律也是四種基本格式。
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我們找首七律來結合著講。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判斷平仄關系屬于那種格式看首聯首句第二字,“山”字為平,這就是平起,再看首句尾字“西”為平音,所以這首七律就是“平起平收”格式。
而平起平收格式首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孤山寺北賈亭西”,字字合律。再根據“對”、“黏”的平仄推導原則,得出整首詩的平仄關系:
平仄合律是寫律詩的基本要求,大家可以對應看這首詩的字的平仄有沒有問題。在非關鍵位置(一、三、五)是允許平仄變通的,所以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但是在關鍵位置(二、四、六)上的字平仄是交替進行的,要么是“平仄平”,要么是“仄平仄”,否則的話就是失替出律了。
四種七律的平仄格式:
仄起仄收,起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起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仄收,起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起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創作七言律詩逃不出這四種起句格式,后面的整首詩關系都可以通過首句來推導得出,并不需要死記硬背。掌握這四種基本格式,創作就有了規矩,再通過大量閱讀賞析掌握一些變格、拗救以及對不造成出律的可平可仄位置的了解,就能寫出合平仄的七律。
押韻
七律的押韻遵從格律詩的原則:仄收格式,偶數句押韻;平收格式,則一、二、四、六、八句押韻。要求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允許鄰韻通押。唯一一點變通就是平收格式下首句可以押鄰韻,叫做“孤雁出群格”。然后有些尾句押鄰韻,叫做“孤雁入群格”。其他情況下和絕句一樣嚴格。
白居易的這首七律的韻腳是“西、低、泥、蹄、堤”同屬平水韻“八齊”部。
至于押平水韻還是新韻,看寫詩人自己愛好吧,這個各有所愛,無需強求。畢竟寫詩以誦讀為主,平水韻雖然看上去高古有學問,但有些字發音變化,在如今讀起來并不押韻。而新韻則避免了這個問題。
這個是個人愛好,只是在寫完之后,如果標注一下用的什么韻,利于讀者理解就更好。
對仗
七律的對仗主要是針對頷聯(三、四句)和頸聯(五、六句)而言。標準的律詩是必須中二聯對仗的,不過由于過于嚴格,所以到后來逐漸放寬了些,頸聯對仗就可以了,頷聯硬是不對也沒關系。但是頸聯對仗是底線,如果頸聯不對仗,就不是律詩了。
同時還有一些變化的對仗,比如說起筆首聯就對仗,第二聯不對仗,頸聯對仗,這種格式的叫做“偷春對”,也就是說對仗像春天一樣偷偷地早來了。只有頸聯對仗的叫做“蜂腰對”,就是前面提到的放寬的格式。
如果你一定要寫得全詩都對仗,也可以,不過那只是證明你的文采好,與七律格式要求無關。
文法
七律在格律詩中算是篇幅比較適中,比七絕字多一倍,能夠更好地完成“起承轉合”的脈絡。而對應這四個字是以律詩的聯為基礎的,我們還是結合白居易的詩來看。
首聯“起”: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這就是從景色、環境起筆。
頷聯“承”: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承接首聯,繼續深入、細化寫景。
頸聯“轉”: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轉入另外的視角,寫人在風景中的狀態。
尾聯“合”: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合回首聯景色位置,并承接頸聯,表達詩人對春行所見美景的喜愛。
基本上所有的七律都是遵從這種文法,只是在“轉”上面各有不同,當然也有一些別出心裁的寫法,但是那都是詩人們熟稔文法、格式之后帶入自己形成的風格,大家需要區別賞析對待。
不過我們回答如何寫七律這個問題,就暫時不要考慮這些了,就好像正格還沒搞清楚,先不要去看變格和拗救一樣。先打好了這些基礎,再看變通和出神入化。
在這里跟點贊評論的朋友說聲抱歉。因為個人喜歡平臺的編輯器功能(隨寫隨存),所以一直在這里壓稿,但是除了每天更新一篇之外,并不看。而且在這里的更新頻率遠低于其他平臺。原本打算就這么一直更新下去,但是被推送到平臺內大號洗我稿的文章,投訴也沒有任何反饋。就覺得很沒有意思,本來就是出于老人的一種那么一絲絲情懷在這里發文,很多老朋友全都走了。現在這種平臺做法對我們這些專心寫文章的人來說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了。
所以很可能某天就不再公開更新了。
在這里和一直在看我這些垃圾文字的朋友說聲抱歉,雖然也可能想通了無所謂,繼續每天發一篇。但是如果某一天不發了,不代表我沒寫,只是徹底懶得維護這邊罷了。
天涯長遠,山水有相逢。
如何寫好七字律詩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韻到底,當中不換韻。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第一種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說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種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為第一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第三種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第四種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為第三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怎樣寫七律詩
?
1 七律仄起(首句不入韻)
-----規則-----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灞陵橋
半月嬌娥凌色楚,
春秋風雨載滄桑。
飛檐畫壁情無住,
立木云橫看景鄉。
幾處名人題漢字,
兩邊碑帖記明章。
舒眉仰首驚心魄,
渭水悠悠籟古香。
韻字是:桑丶鄉丶章丶香
2 七律仄起(首句入韻)
-----規則-----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觀察
浩氣鴻蒙宇宙悠,
耕云播雨潤豐收。
天生萬物無窮盡,
海納千川入地流。
晨露微微滋小草,
晚霞冉冉映神州。
陰陽轉換青春老,
日月何時晝夜休?
韻字是:悠丶收丶州丶休
3 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韻)
-----規則-----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渭水源頭
南山垂柳燕飛底,
岸北鵑聲夜不休。
碧碧首陽連雪海,
清清渭水入江流。
佛來西土隨緣夢,
教化東鄰解善憂。
時有農家琴瑟調,
笛聲曲起蕩悠悠。
韻字是:休丶流丶憂丶悠。
4 七律平起(首句入韻)
-----規則-----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律.尋詩覓句
把詩漫漫酒當歌,
探韻攻難斗錯魔。
春夏秋冬輪四季,
酸甜苦辣過三坡。
嚼文咬字尋求句,
修仄平辭細切磋。
白發童顏心未老,
耕耘累累不閑多。
韻字是:歌丶魔丶坡丶磋丶多。
古人口訣的異議
? ? ? ? 古人的口訣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從七律的四種格式詳細分析,異議就是五還是要論的,如五不論,那么就會變成三仄尾或三平調。七律詩非常嚴格,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變。在看平平仄仄仄平平這個句型中是一三不論,如第一個字填寫成仄聲,那么第三個字必須是平聲字就合適,如第三字不變,按原格式填成仄聲字,反而犯了孤平。后學者,不可不謹慎。
七律詩四聯的名稱,
第一聯,首聯。第二聯,頷聯。第三,頸聯。第四聯,尾聯。
七律詩對韻的要求:
必須是平聲韻,必須是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七律詩的對仗
? ? ? 七律詩,難就難在對仗上。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頷聯和頸聯必須要對仗。對仗,名詞對名詞,數詞對數字,量詞對量詞,形容詞對形容詞。上句下句成對仗,平仄聲調要相反,句型詞性要一樣,一聯避免意思同,兩聯也莫太相象。
? ? ? ? ?天對地,雨對風,鴻對燕,鳥對蟲為例。春夏秋冬輪四季,酸甜苦辣過三坡,為頷聯對仗。嚼文咬字尋求句,修仄平辭細切磋,為頸聯對仗。通過這些簡單的例題可以知道對仗的基本常識,然后慢慢掌握寫七律詩就會進入到一個高度。
七律詩對仗的禁忌
? ? ? 1丶合掌之忌,就是指詞的意思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其實意思也是相同的,這種現象的出現就是合掌的意思。比如,上句是光,下句是亮,上句是亮光,下句是閃電。上句是清靜,下句是幽閑。上句是煩躁,下句是鳥鳴。
? ? ? 2丶出律之忌,就是該平聲字處填為仄聲字,該仄聲處又填為平聲字,或者在一三五不論的影響下造成誤解而出律。
? ? ? 3丶孤平的禁忌,由于古人口訣的誤解,把一三五不論,當成格式不變的規則,往往會造成孤平的出現。
? ? ? ?3丶三平調的禁忌,如按古人一三五不論的格式寫七律詩,那個五非常重要,必須要論,如果不論,那就是三平調了,三平調的位置在每一行詩的最后三個字。
? ? ? ? 4丶三仄尾的禁忌,和三平調意思相同,只是把第五個平聲字,按不論的辦法填寫為仄聲字,如仄仄平平平仄仄這個格式里,把第五個平填寫為仄聲,就變成了仄仄平平仄仄仄。就出現了三仄尾,這是格律詩里絕對不容許出現的。
? ? ? ? 5丶韻腳不合之禁忌,在一首詩中,如有一個韻腳不合,就會影響整個大局,初學詩者,不可不慎重考慮,細致選韻。舊韻新韻不可混亂,也有兩韻貫通者,唯有大家才能做到的,如馬凱公在中華詩詞學會四代會期間寫的一首七律詩,古韻派詩人拍手叫好,新韻派詩人也拍手叫好。妙在兩韻貫通,難能可貴。
? ? ? ?6丶僻典與僻字的禁忌,亂用僻典,多用僻字,使讀者有一種沒頭沒腦的感覺,這首詩到底說的什么,很多人看不懂。這樣,你認為很好的詩,別人反而生厭,李白寫詩,婦孺皆知,讓詩文化走向人民大眾,讓詩文化滋潤中華民族的靈魂吧。
? ? ? ? 7丶立意不明的禁忌,寫詩,必須有明確的立意,寫樹,就要寫出樹的形狀,而寫花就必須寫出花的嫵媚。不能把樹寫成電線桿,不能把菊花寫成向日葵。一題一寫,不能跑題。
? ? ? ? ?8丶口號話語的禁忌,寫詩是一種美妙的藝術,使讀者精神文明的享受,讀詩如欣賞美妙的歌曲,也是人在閑情逸致時的一種享受,如口號化了,也就沒有趣味了。所以,寫詩必須練意,意美,句美,形美。
? ? ? ? 9丶對仗不工整的禁忌,七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必須對的合乎情理,牛頭不對馬嘴,那就不是七律詩,有些初學詩詞的人,寫夠八句,也論平仄了,還題目為七律,但沒有對仗,這也不能成為七律詩。在格律詩里,比較難寫的就是對仗了,這需要下硬工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