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的詩如何分段(暮江吟是寫什么的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暮江吟的詩如何分段,以及暮江吟是寫什么的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請用“/”“/”給《暮江吟》標出朗讀的節奏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絕《暮江吟》
譯文: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彎弓。
擴展資料:
《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
《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后兩句主要寫日落后(一小段時間),即黃昏;由后兩句還引伸出夜里一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
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前寫天上,后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少天文、氣象常識,忽視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
慕江吟這首詩按什么順序,描寫了從什么到什么就段時間江邊的景色變化
《暮江吟》這首詩按時間順序,描寫了暮秋季節從傍晚到夜幕降臨這段時間江邊的景色變化。
《暮江吟》寫了從日暮到夜晚這一段時間里的四種景物,這四種景物分別是:殘陽、江水、露珠、新月。全詩描繪晚霞映江的夕陽美景以及彎月初升的月夜美景,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寫作背景
《暮江吟》寫于詩人赴杭州擔任刺史的旅途中。當時,唐朝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自求外任,離開朝廷后頓感輕松愜意,于是寫下此詩。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愿遠離朝廷后輕松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于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描繪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暮江吟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暮江吟這首詩按照時間順序寫的。
寫的是暮秋季節,從(傍晚)到(夜幕降臨)江面上的奇麗景色。表達詩人被迫遠離朝廷后輕松愉悅的思想感情。這一段時間里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
全詩: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彎弓。
賞析:
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
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
暮江吟中詩人按照什么的順序先寫什么接著寫什么?
暮江吟中詩人按照(時間和空間)的順序先寫(太陽從東方升起)接著寫(江上的旁邊的花草樹木),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供參考。
《暮江吟》朗讀節奏
《暮江吟》朗讀節奏如下: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彎弓。
《暮江吟》這首詩中寫了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后兩句描寫秋夜一派和諧寧靜,表達了作者離開朝廷后輕松暢快的心情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原文如下:
擴展資料:
寫作手法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絕妙的畫卷。
由描繪暮江,到贊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關于暮江吟的詩如何分段和暮江吟是寫什么的詩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