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多少首(竹枝詞十首)
很多朋友對于竹枝詞多少首和竹枝詞十首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劉禹錫的《竹枝詞》共有幾首?各是什么?
竹枝詞 作者: 劉禹錫 城西門前滟預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竹枝詞有那些
1、著名詩詞和西湖竹枝詞二首
儂家住在涌金門,青見高峰白見云。嶺上已無丞相宅,湖邊猶有岳王墳。
楊柳樹頭雙鵓鴣,雨來逐婦晴來呼。鴛鴦到死不相背,雙飛日日在西湖。
2、過沙湖賦竹枝詩
白沙湖頭月色新,白沙湖里水如銀。可是吳宮雙玉管,聽得一聲愁殺人。
3、竹枝詞三首
千夫萬夫皚作堆,什什五五魚貫腮。長興步頭候糧去,紅闌街里買薪來。
臙支山頭雨雪飛,臙支山前人苦饑。山下斧斤夜達旦,山上閑云長自歸。
十八里岡云有無,炎風掃地雪模糊。山川通塞奚能問,閑看清波入太湖。
4、竹枝歌六首寄胡定安
上思下思十萬山,左海右江如月彎。江邊神女長留佩,天上仙人早賜環。
銅柱山前銅鼓聲,野花蠻果不知名。卻喜土人能愛客,蔞蔕檳榔相送行。
云開沙凈水洄洄,越鳥啼邊朱槿開。峒里蠻丁不畏瘴,朝朝沖霧趁虛來。
客棹愁行湘水波,憑郎莫唱《竹枝》歌。好山好水春更好,不見閑人載酒過。
春云好墨瘴煙中,鸚鵡群飛荔子紅。男兒守家婦當戍,粵俗古來成土風。
春草湖頭春日暉,苧蘿山上白云飛。行人莫聽鷓鴣怨,陌上花開緩緩歸。
5、和西湖竹枝詞二首
山下有湖湖有灣,山上有山郎未還。記得解儂金絡索,系郎腰下玉連環。
郎別心緒亂如麻,孤山山角有梅花。折得梅花贈郎別,梅子熟時郎到家。
6、和西湖竹枝詞
鴛鴦蝴蝶盡雙飛,楊柳青青郎未歸。第六橋邊寒食雨,催郎白苧作春衣。
7、承玉山主人遺竹枝輒賦近體以寄
草堂只在玉山西,未識風流顧愷之。鴛冷繡衾春病酒,蠟銷銀燭夜敲棋。
每懷鳳鳥棲梧樹,輒倚烏幾唱《竹枝》。昨夜闌干明月上,惱人簫管不勝吹。
8、姑蘇竹枝詞
長洲宮苑草離離,中有吳王舊沼池。至今二八吳中女,為人歌舞學西施。
館娃宮中花似云,館娃宮外酒如春。花前把酒花下醉,莫遣春愁惱殺人。
姑蘇城邊楊柳絲,千絲萬絲垂參差。柳絲雖長不禁手,難織回文錦字詩。
棠梨花開郎出門,宜男草生妾思君。如何宜男草上露,不濕棠梨花底云。
白日欲暮入空房,手把銀燭照西窗。繡幃芙蓉開兩兩,金屏翡翠立雙雙。
9、和鐵厓西湖竹枝詞二首
采蓮湖上一雙舟,白縠風生易覺秋。淺淺溪流齊鶴膝,青青荷葉過人頭。
四月南風海岸深,青旗高高柳陰陰。三江潮發來如馬,五兩風搖密似林。
10、竹枝歌
道士莊前秋事多,東家西家收晚禾。船頭把酒對明月,聽打夜場人唱歌。
11、竹枝詞十首
居庸山前澗水多,白榆林下石坡陀。后來纔度槍竿嶺,前車昨日到灤河。
宮裝騕褭錦障泥,百兩氈車一字齊。夜宿巖前覓泉水,林中還有子規啼。
新雨霏霏綠罽勻,馬蹄何處有沙塵?阿誰能剪山前草,贈與佳人作舞茵。
車簾都卷錦流蘇,自控金鞍捻仆姑。草【一作山】 間白雀能言語,莫【一作試】學江南唱鷓鴣。
山前馬陳爛如云,九夏如秋不是春。昨夜玄冥剪飛雪,云州山里盡堆銀。
山上去采芍藥花,山前來尋地椒芽。土屋青簾留買酒,石泉老衲喚供茶。
風高白海隴云黃,寒雁來時天路長。山上逢山不歸去,何人馬蹄生得方。
山前聞說有神龍,百脈流泉灌水舂。道與年年往來客,六月驚湍莫得逢。
天上瑤宮是吾居,三年猶恨往來疏。灤陽侍臣騎馬去,金燭朝天擬獻書。
龍岡積翠護新宮,灤水秋波太液風。要使《竹枝》傳上國,正是皇家四海同。
12、竹枝詞
湖上美人彈玉箏,小鶯飛度綠窗楞。沈郎雖病多情在,倦倚屏山不厭聽。
13、西湖竹枝詞二首
葛嶺東家是相門,當年甲第入青云。樓船撐入里湖去,可曾望見岳王墳。
芙蓉葉底雙鴛鴦,飛來飛去在橫塘。人生多少不如意,水遠山長難見郎。
14、歸州竹枝歌二首
東鄰男兒得湘累,西舍女兒生漢妃。城郭如村莫相笑,人家伐閱似渠稀!
東岸艬船拋石門,西山炊煙連白云。竹籬茅舍作晚市,青蓋黃旗稱使君。
15、過白沙竹枝歌
東沿西溯浙江津,去去來來暮復晨。上岸牽檣推稚子,隔船招手認鄉人。
16、峽山寺竹枝詞
峽里撐船更不行,棹郎相語改行程。卻從西岸拋東岸,依舊船頭不可撐。
17、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18、潘榮陛竹枝詞
新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飛上碧云端。
19、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唐代劉禹錫把民歌變成文人的詩體,對后代影響很大。竹枝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于社會歷史變遷及作者個人思想情調的影響,其作品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來的民間歌謠;二類是由文人吸收、融會竹枝詞歌謠的精華而創作出有濃郁民歌色彩的詩歌;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這一類文人氣較濃,仍冠以“竹枝詞”。之后人們對竹枝詞越來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關于竹枝詞的古詩
竹枝詞
作者: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注釋
1. 竹枝詞:巴渝(今四川省重慶市)一帶的民歌。歌詞雜詠當地風物和男女愛情,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這一優美的民間文學形式,曾引起一些人愛好并仿制。劉禹錫仿作的《竹枝詞》現存十一首。
2. 晴:與“情”同音,詩人用諧音雙關的手法,表面上說天氣,實際上是說這歌聲好像“無情”,又好像“有情”,難以捉摸。
賞析
這首詩摹擬民間情歌的手法,寫一位初戀少女聽到情人的歌聲時乍疑乍喜的復雜心情。這首詩語言平易,詩意清新,情調淳樸,歷來受到讀者喜愛。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
竹枝詞這首詩全文
竹枝詞(7首)
? ?《竹枝詞》-? 鄭燮? -? 清
? ?《竹枝詞·十首選二》-? 方文? -? 清
? ?《竹枝詞》-? 方文? -? 清
? ?《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劉禹錫? -? 唐
? ?《竹枝詞·荊門灘急水潺潺》-? 李涉? -? 唐
? ?《竹枝詞·十二峰頭秋草荒》-? 何景明? -? 明
? ?《竹枝詞》-? 袁宏道? -? 明
竹枝詞
[ 清 ] 鄭燮
原文
水流曲曲樹重重,樹里春山一兩峰。
茅屋深藏人不見,數聲雞犬夕陽中。
竹枝詞
[ 清 ] 方文
原文
春水新添幾尺波,泛舟小婦解吳歌。
笑指儂如江上月,團圓時少缺時多。
竹枝詞
[ 明 ] 袁宏道
原文
雪里山茶取次紅,白頭孀婦哭青風。
自從貂虎橫行后,十室金錢九室空。
《竹枝詞》有幾首
竹枝詞 黃莘田
畫羅織扇總如云,細草如泥簇蝶裙。
孤憤何關女兒事,踏青爭上岳王墳。
--------------------------------------------------------------------------------
長水竹枝詞 黃燮清
蠶種須教覓四眠,買桑須買枝頭鮮。
蠶眠桑老紅閨靜,燈火三更作繭圓。
--------------------------------------------------------------------------------
竹枝詞 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t易衰似郎意,水
流無限似儂愁。
--------------------------------------------------------------------------------
和西湖竹枝詞 賈策
郎身輕似江上篷,
昨日南風今北風。
妾身重似七寶塔,
面高峰對北高峰。
--------------------------------------------------------------------------------
西湖竹枝詞 盧浩
記郎別時風颼颼,
銀鼠帽子黃鼠袍。
別來轍跡不可見,
湖邊青草如人高。
--------------------------------------------------------------------------------
竹枝詞 王叔承
月出江頭半掩門,
待郎不至又黃昏。
深夜忽聽巴渝曲,
起剔殘燈酒尚溫。
--------------------------------------------------------------------------------
竹枝詞 袁宏道
雪里山茶取次紅,
白頭孀婦哭青風。
自從貂虎橫行后,
十室金錢九室空。
--------------------------------------------------------------------------------
洞庭竹枝詞 張芬
月斷浮梁路幾重,
可憐家傍最高峰。
如何一個團圞月,
半照行人半照儂。
--------------------------------------------------------------------------------
竹枝詞 白居易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
水蓼冷花紅簇簇,江蘺濕葉碧凄凄。
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
怪來調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
竹枝詞 李涉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
細腰爭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來。
枝詞 方文
儂家住在大江東,妾似船桅郎似逢。
船桅一心在篷里,篷無定向只隨風。
--------------------------------------------------------------------------------
竹枝詞 方文
春水新添幾尺波,泛舟小婦解吳歌。
笑指儂如江上月,團圓時少缺時多。
--------------------------------------------------------------------------------
夢李白誦竹枝詞三疊 黃庭堅
一聲望帝花片飛,萬里明妃雪打圍。
馬上胡兒那解聽,琵琶應道不如歸。
--------------------------------------------------------------------------------
夢李白誦竹枝詞三疊 黃庭堅
竹竿坡面蛇倒退,摩圍山腰胡孫愁。
杜鵑無血可續淚,何日金雞赦九州。
--------------------------------------------------------------------------------
夢李白誦竹枝詞三疊 黃庭堅
命輕人鮓甕頭船,日瘦鬼門關外天。
北人墮淚南人笑,青壁無梯聞杜鵑。
--------------------------------------------------------------------------------
竹枝詞二首 黃庭堅
三峽猿聲淚欲流,夔州竹枝解人愁。
渠儂自有回天力,不學垂楊繞指柔。
--------------------------------------------------------------------------------
竹枝詞二首 黃庭堅
塞上柳枝且莫歌,夔州竹枝奈愁何。
虛心相待莫相誤,歲寒望君一來過。
--------------------------------------------------------------------------------
竹枝詞二首 黃庭堅
撐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頭。
鬼門關外莫言遠,五十三驛是皇州。
--------------------------------------------------------------------------------
竹枝詞二首 黃庭堅
浮云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
劉禹錫的竹枝詞全文
竹枝詞二首
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其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白話譯文:
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其二
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長吟唱本鄉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歸去,回鄉迎來紇那披綠羅。
創作背景:
劉禹錫于唐穆宗長慶二年(822)正月至長慶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詞》十一首。十一首《竹枝詞》分為兩組,這是其中一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詞九首》)之后,大約是詩人前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創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題,故又題為《竹枝詞二首》。
《竹枝詞二首》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劉禹錫傳世作品中,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兩首詩是其中一組。第一首詩寫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愛著一個人,可還沒有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詩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將這種微妙復雜的心理成功地與以表達。第二是不像第一首那樣以諧音寫含蓄情事,而是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全詩風格明快活潑,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特色。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后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后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杰”,并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