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共多少字(陶庵夢憶句子)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陶庵夢憶共多少字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陶庵夢憶句子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陶庵夢憶txt全集下載
《陶庵夢憶》百度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提取碼:gkq3 ? ?
《陶庵夢憶》,明代散文集。為明末清初散文家張岱所著。該書共八卷,成書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記大多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雜事,將種種世相展現在人們面前。
陶庵夢憶原文及翻譯
譯文:
天啟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有三尺多深
晚上的時候天放晴了,我登上龍山,坐在城隍廟的山門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這幾個人陪伴伺候。眾山都被雪覆蓋住了,月亮的光輝也顯得稀薄了,月亮顯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
坐久了覺得有點清冷,蒼頭(蒼頭:指以青色包頭巾裹頭,這里指年紀大的伙計)送酒來了,我勉強舉起大杯子抗寒,酒氣上升,積雪將酒氣吞噬,竟然喝不醉。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簫和著馬小卿的曲子,聲音被寒氣所震懾,艱澀得出不來。
三更的時候我們(準備)回去睡覺,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著從百步街旋轉滾落,一直到山腳下,滿身是雪的站著。我坐著一輛小羊頭車,拖著滿身的冰凌回來了。
原文:
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晚霽,余登龍山,坐上城隍廟山門,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侍。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蒼頭送酒至,余勉強舉大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欱之,竟不得醉。
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簫和之,聲為寒威所懾,咽澀不得出。三鼓歸寢。馬小卿、潘小妃相抱從百步街旋滾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頭車,拖冰凌而歸。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張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長住外祖父家養病,除了因聰穎善對而被舅父陶虎溪稱為“今之江淹”外,還提出過“若以有詩句之畫作畫,畫不能佳;以有詩意之詩為詩,詩必不妙”等灼見;在天啟年間和崇禎初年則悠游自在,留下大量詩文。
崇禎八年(1635年)參加鄉試而不第,因而未入仕;明亡后先是避兵災于剡中,兵災結束后隱居四明山中,堅守貧困,開始潛心著述,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等。
萬歷四十年(1612年)冬至日,張岱自感陷入困境,對未來感到迷茫,于是到會稽山下的南鎮廟向夢神祈夢,以問前途功名,并因而作疏。
次年(1613年)三月,張岱與朋友結伴游蘭亭,因感到蘭亭遺址與《蘭亭集序圖》相去甚遠而不由大失所望,隨后在寫給包嚴介的信中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觀點不以為然,提出了“若以有詩句之畫作畫,畫不能佳;以有詩意之詩為詩,詩必不妙”的觀點。
同年,張岱結識了十九歲的陸癯菴和二十六歲的周懋榖。再次年(1614年)夏季,張岱過斑竹庵,發現禊泉,水質清冽,益于泡茶,井口刻有“禊泉”二字,書法與王羲之相近。
天啟六年(1626年)十二月某個雪后的傍晚,張岱帶著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等登龍山看雪唱曲。在山上,眾人欲乘月唱曲,但因天氣冷而聲音嗚咽,只好作罷。之后,張岱坐羊車而返,歸后作五言古詩《龍山觀雪》。
同年,黃汝亨逝世,張岱到杭州南屏山黃汝亨故居游覽。次年(1627年)四月,張岱到天瓦山房讀書。一日午后,張岱與三位朋友一起登香爐峰觀日落,之后在金簡石上賞月。
月出后,幾人下山,正遇到仆人與山僧來找,他們因怕張岱等人遇到老虎于是都持火把、刀、棍沿路呼喊。第二天,張岱就聽到有山民說昨夜有劫匪過山,不禁莞爾。
《陶庵夢憶》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陶庵夢憶》(共八卷)為明朝散文家張岱所著,也是張岱傳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該書成書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記大多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雜事,將種種世相展現在人們面前,如茶樓酒肆、說書演戲、斗雞養鳥、放燈迎神以及山水風景、工藝書畫等等,構成了明代社會生活的一幅風俗畫卷,尤其可以說是江浙一帶一幅絕妙的《清明上河圖》。其中雖有貴族子弟的閑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會生活和風俗人情的反映。同時本書中含有大量關于明代日常生活、娛樂、戲曲、古董等的紀錄,因此也被研究明代物質文化的學者視為重要文獻。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人。他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過著封建士大夫的風流浪漫生活,如他在自作《墓志銘》中說:“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這一切,他在晚年回憶往事的時候,還悔恨有加,自譴不已。他有較濃厚的佛家思想,但并非佛教的虔誠信徒;他生于詩書禮儀之家,思想卻自由散漫。但他卻有強烈的民族意識,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國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憤,“披發入山”,表示對清統治者的不滿與抗議,盡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斷炊”地步,也不后悔。撫今追昔,頗有“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之感。于是他以追憶的方式,記敘早年的見聞,寫成《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以及記錄明代史事的《石匱書》, 以寄托故國之思。
目錄:
● 自 序
● 卷 一
鐘 山 報恩塔 天臺牡丹 金乳生草花 日月湖 金山夜戲 筠芝亭
硚 園 越俗掃墓 奔云石 木猶龍 天 硯 吳中絕技 濮仲謙雕刻
● 卷 二
孔廟檜 孔 林 燕子磯 魯藩煙火 朱云崍女戲 紹興琴派 花石綱遺石
表勝庵 梅花書屋 焦 山 不二齋 砂罐錫注 沈梅岡 岣嶁山房 三世藏書
● 卷 三
絲 社 南鎮祈夢 禊 泉 蘭雪茶 白洋湖 陽和泉 閔老子茶 龍噴池
朱文懿家桂 逍遙樓 天鏡園 包涵所 斗雞社 棲 霞 湖心亭看雪
陳章侯
● 卷 四
不系園 秦淮河房 兗州閱武 牛首山打獵 楊神廟臺閣 雪 精 嚴助廟
乳 酪 二十四橋風月 世美堂燈 寧 了 張氏聲伎 方 物 祁止祥癖
泰安州客店
● 卷 五
范長白 于 園 諸 工 姚簡叔畫 爐峰月 湘 湖 柳敬亭說書 樊江陳氏桔
治沅堂 揚州清明 虎丘中秋夜 麋 公 金山競渡 劉暉吉女戲 朱楚生
揚州瘦馬
● 卷 六
彭天錫串戲 目連戲 甘文臺爐 紹興燈景 韻 山 天童寺僧 水滸牌
煙雨樓 朱氏收藏 仲叔古董 噱 社 魯府松棚 一尺雪 菊 海 曹 山
齊景公墓花樽
● 卷 七
西湖香市 鹿苑寺方柿 西湖七月半 及時雨 山艇子 懸杪亭 雷 殿
龍山雪 龐公池 品山堂魚宕 松花石 閏中秋 愚公谷 定海水操
阿育王寺舍利 過劍門 冰山記
● 卷 八
龍山放燈 王月生 張東谷好酒 樓 船 阮圓海戲 巘花閣 范余蘭
蟹 會 露 兄 閏元宵 合采牌 瑞草溪亭 瑯嬛福地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