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派詩人有哪些 中國現代派詩人有哪些名字
很多朋友對于中國現代派詩人有哪些和中國現代派詩人有哪些名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現代派詩人代表人物
現代派詩人代表人物有席慕容,徐志摩,戴望舒,汪國真,舒婷,海子,顧城等等。
中國現代詩的流派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1、嘗試派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適的《白話詩八首》,它是新詩最初的嘗試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號推出胡適、劉半農、沈尹默三人的白話新詩,被稱為 “現代新詩的第一次出現”。
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發表了白話新詩。胡適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嘗試集》,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個人新詩集。此后,更多的詩人開始嘗試白話詩的創作,現代新詩的詩體范式開始形成。
代表作家:胡適、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劉半農、劉大白
2、人生派
“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最早成立的文學社團,1921年成立,代表詩人主要有魯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文學態度和創作實踐均傾向于現實主義。主張“文學是一種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種工作?!?/p>
文學研究會的主要成員朱自清、葉紹鈞、劉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現代文壇上第一個新詩社團──中國新詩社,并于次年1月創辦了第一個新詩??对姟?。文學研究會的詩人以“為人生”為核心的詩歌價值觀念,因此常被稱為“人生派”或“為人生”派。
代表作家:王統照、周作人、冰心、魯迅、朱自清、劉延陵
3、創造社
1921年7月由郭沫若等人組成。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發行《創造社叢書》,1922年5月起在上海出版《創造》季刊,1923年5月起出版《創造周報》。同年7月在《中華新報》編輯文學副刊《創造日》)。
前期的創造社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具有濃重的唯美抒情傾向。后期創造社有馮乃超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其中,王獨清、穆木天、馮乃超后來加入了現代派陣營。
代表作家:郭沫若、宗白華、王獨清、馮乃超、穆木天
4、湖畔詩人
1922年3月,應修人汪靜之潘漠華馮雪峰四人在杭州結成湖畔詩社后,效仿英國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作家是湖畔派三詩人茲華斯、柯勒律治和騷塞的風格,以中國的湖畔派詩人自居,并于 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詩歌合集,書名為《湖畔》和《春的歌集》。
后有魏金枝、謝旦如(譫如)、樓建南(適夷)等人加入,編輯出版刊物《支那二月》。形成了湖畔詩派。以寫作愛情詩而最為有名。
代表作家:應修人、汪靜之、潘漠華、馮雪峰
5、新月派
1923年,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陳源等人發起成立新月社,開始是個俱樂部性質的團體,共后,因提倡現代格律待而成為在詩壇上有影響的社團。1925年,聞一多回國,徐志摩接編《晨報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創辦《詩刊》,團結了一大批后期"新月派"的新詩人。
新月派是中國新詩史上活動時間長并在創作中取得了較高成就的詩派。新月派提出了“理性節制情感”的美學原則,提倡格律詩,主張詩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講究文辭修飾,追求煉字煉意,其鮮明的藝術綱領和系統理論對中國新詩的發展進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代表作家:徐志摩、孫大雨、饒孟侃、林徽因、于賡虞、劉夢葦、聞一多、朱湘、邵洵美、卞之琳、方令孺、方瑋德、陳夢家
6、象征詩派
以李金發為代表的早期象征詩派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主要出現在1925到1928這4年間。
中國的象征詩派創作理論和實踐受法國象征主義詩歌的影響,注重自我心靈的藝術表現,摒棄客觀性,偏愛主觀性,強調詩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觀念聯絡的奇特,通過多義的、但卻是強有力的象征來暗示思想。這一詩派對后來的20世紀30年代現代派詩歌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代表作家:李金發、穆木天、王獨清、馮乃超
7、現代派
現代主義(包括漢園三詩人):現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變而來,代表詩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1932年《現代》雜志在上海創刊,成為現代派詩人發表作品的重要陣地,最早提出“現代派” 概念的是當時的批評家孫作云,他于1935年發表了《論“現代派”詩》一文。
現代派一方面追求“純詩”的藝術觀,堅持表現自我,以個體生命和個人情感為中心,另一方面在內容上往往表現出悲觀的虛無思想。在表現形式上,不追求嚴格的格律,詩的韻律靠詩情的抑揚頓挫來表達,多用象征、暗示構成詩的意境。
現代派詩人中,風格較為獨特的是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1936年他們三人出版了合集《漢園集》,被稱作“漢園三詩人”。
代表作家: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金克木、馮文炳、林庚、李白鳳、蘇金傘、馮至、紀弦、辛笛、徐遲、南星
8、七月派
由《七月》雜志得名,指在《七月》、《希望》等雜志以及《七月》叢書的出發表作品的詩人群。《七月》雜志于1937年9月在上海創刊,主編是胡風。詩人陣容強大、思想傾向鮮明,有已經成名的詩人如艾青、田間等,而更多的則是剛剛走上詩壇的青年詩人。
在他們的作品中,政治抒情詩占有較大比重,多著重對重壓之下的生命、死亡與背叛等主題的思考。
代表作家:艾青、胡風、田間、彭燕、郊牛、漢魯、藜綠原、阿垅、曾卓、杜谷、鄒荻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現代詩歌流派
著名現代詩歌作家有誰?
1、艾青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華,現當代文學家、詩人。
1928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2、戴望舒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等。
他先后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3、卞[biàn]之琳
卞[biàn]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生于江蘇海門湯家鎮,祖籍南京市溧水區,現當代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曾用筆名季陵、薛林等。
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適的學生。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詩《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對莎士比亞很有研究,西語教授,并且在現代詩壇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4、王辛笛
王辛笛,原名馨迪。詩人。(1912~2004.1.8)祖籍江蘇淮安,生于天津。193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外文系。1936年至1939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語文系進修?;貒?,任暨南大學、光華大學教授,中華全國文藝協會上海分會秘書,詩歌音樂工作者協會上海分會負責人。
1948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建國后,歷任上海煙草工業公司、上海食品工業公司副經理,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著有詩集《珠貝集》、《手掌集》、《辛笛詩稿》。妻子徐文綺是民國名媛。三女兒王圣珊也是英語翻譯。
現代詩派代表人物有哪些呢?
現代詩派代表人物有:
1、黃遵憲
代表作品:《日本雜事詩》《己亥雜詩》。
黃遵憲是清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愛國詩人,他的詩多以反帝衛國和變法圖強為主題,在中國近代詩歌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作品有《日本雜事詩》、《己亥雜詩》等。
2、柳亞子
代表作品:《磨劍室詩詞集》《柳亞子詩詞選》。
柳亞子是我國近現代有名的詩人和政治家,他把詩歌作為愛國的武器,他的詩歌中經常洋溢著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他多災多難的人生歷程又使他的詩具有沉郁蒼涼的風格。
3、徐志摩
代表作品:《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說到徐志摩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的《再別康橋》幾乎所有人都讀過,他的詩意境優美,韻律諧和,非常具有浪漫主義風格,他的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4、林徽因
代表作品:《林徽因詩集》《林徽因文集》。
林徽因是民國時期有名的才女,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建筑學家和詩人,還是公認民國十大美女之一,她的詩歌膾炙人口,其中詩作《你是人間四月天》更是感動了眾多文學青年。
5、李金發
代表作品:《微雨》《食客與兇年》。
李金發是我國象征詩派的代表詩人,他一生中創作的詩歌無數,其中很多都表達著他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的情感,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微雨》、《食客與兇年》等。
中國近現代有哪幾派詩人,比如徐志摩是新月派
嘗試派、文學研究會(人生派)、創造社(早期浪漫主義)、湖畔詩派、新格律詩派(新月派)、中國早期象征詩派等。
1、嘗試派
1920年,胡適的個人詩歌專集《嘗試集》出版,受到讀者的歡迎,這是歷史上首次出現的現代詩歌個人專集,因此有更多的詩人開始效仿胡適的白話詩體寫作,形成了中國的文學史上的第一個流派“嘗試派”。
1918年劉半農、沈尹默也開始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詩,中國的現代白話文詩歌從此誕生。
代表人物有胡適、劉半農、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劉大白等。
2、人生派
“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最早成立的文學社團,1921年成立,代表詩人主要有魯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
文學態度和創作實踐均傾向于現實主義。主張“文學是一種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種工作。”
文學研究會的主要成員朱自清、葉紹鈞、劉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現代文壇上第一個新詩社團──中國新詩社,并于次年1月創辦了第一個新詩??对姟?。
文學研究會的詩人以“為人生”為核心的詩歌價值觀念,因此常被稱為“人生派”或“為人生”派。
代表作家:王統照、周作人、冰心、魯迅、朱自清、劉延陵。
3、創造社
1921年1月4日,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郭紹虞、朱希祖、瞿世瑛、蔣百里、孫伏園、耿濟之、王統照、葉紹鈞、許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以“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為宗旨的文學研究會。
作為響應,1921年6月上旬,留學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于日本東京成立創造社。
創造社以其獨特的文學主張和鋒芒畢露的文學活動,成為五四以后新文學一支生力軍,特別在文學青年中激起強烈共鳴。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
隨后,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并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后期創造社。后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
4、湖畔詩派
應修人、汪靜之、潘漠華和馮雪峰于1922年3月在杭州成立湖畔詩社,被稱為中國的湖畔派詩人。
湖畔詩社于1922年出版了《湖畔》和《春的歌集》的詩歌合集,在此之后有魏金枝、謝旦如、樓建南等詩人加入詩社。
詩社沒有固定的組織和章程,只是一種友愛的結合,其成員絕大多數是浙江第一師范學校的學生。
他們曾先后出版馮、應、潘、汪的詩合集《湖畔》(1922),馮、應、潘的詩合集《春的歌集》(1923),汪靜之詩集《蕙的風》(1922)和《寂寞的國》(1927)等。
5、七月派
抗日戰爭爆發后,胡風長期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領導工作,與周恩來等黨在后方的領導人保持緊密的聯系。
他先后主編《七月》、《希望》雜志和《七月詩叢》、《七月文叢》等,寫下大量文藝理論、評論文章,推出和評介了大量國統區進步青年作家和解放區作家的作品。
艾青、田間、鄒荻帆、阿垅、路翎等一批青年作家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崛起于文壇,在他的帶動下形成了著名的文學流派“七月派”,“七月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歷時甚長、富有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沉重的悲劇命運的進步文學流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現代詩歌流派
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有哪些和中國現代派詩人有哪些名字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