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是哪里的見稱 澄什么什么什么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澄是哪里的見稱,以及澄什么什么什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江陰簡稱澄的來歷
江陰古稱暨陽,簡稱“澄”。
西晉太康二年(281年)開始設縣,南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傳承有序的7000年人類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3800年筑城史、2500年文字記載史、1739年建置史,使得江陰演繹了一段段傳奇。
改革開放之初,江陰人大辦鄉鎮企業,贏得了先發優勢,造就了一批改革開放弄潮兒,成為“蘇南模式”的發祥地之一。如今,擁有10家中國企業500強企業、12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17家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2家營業收入超千億的企業、48家上市公司的江陰,成為中國縣域經濟發展中亮眼的一環。
據《江陰縣志》中載宋代俞巨源所寫的序:“大江自京口委折而南,浩_澎湃,勢益壯,越數百里聚為澄江之區。”澄江街道故以此得名。又據傳,取南北朝詩人謝_“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詩意,后沿用以為鎮(街道)名。
江陰屬于什么市
江陰所屬的市:無錫市?(江蘇省)
1949年末屬蘇南行署區常州專區。1953年改屬江蘇省蘇州專區。1961年12月,縣東境后塍、南沙、中興、積德、晨陽、大新、泗港、楊舍8個公社及塘市公社大部劃歸沙洲縣(即今張家港市),于是江陰轄區如現境。1970年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劃屬無錫市。1987年4月撤縣建江陰市。
拓展資料:
江陰原屬吳地延陵,晉朝置暨陽縣,南朝梁為江陰郡,南宋時為兩浙路十六府之一兼全國八處市舶司通商口岸城市之一,明清兩代屬常州府,現為無錫市行政代管。江陰枕山負水,襟帶三吳,有“延陵古邑”“春申舊封”“芙蓉城”“忠義之邦”之稱。江陰市轄澄江街道等3個街道、10個鎮、2個經濟開發區、1個國家高新區。市政府設于澄江中路9號。
無錫市區面積1643.88平方公里,下轄共5個區2個市、7個鎮、41個街道。
江陰市-百度百科
“澄”是哪個地方的縮寫
江陰市,縣級市,別稱“澄”,位于中國江蘇省,隸屬于地級無錫市。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