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休寄雁 寄書無雁來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休寄雁,以及寄書無雁來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雁的書信詩句
1.關于“雁”的詩句有哪些
1.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翻譯: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
2.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翻譯:問誰能夠將他的書信帶來,讓我知道他的音信,我回信的時候,滿月的月光照著西樓。
3.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二首》
翻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不要擔心你前去的地方沒有知心朋友,天下哪個人不認識你呢!
4.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翻譯: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
5.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翻譯: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6.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翻譯: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怎么能抵御晚上的冷風寒意。望天空,卻見一行行秋雁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明誠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但如今夫君已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7.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翻譯:只是不知怎樣寄回給家鄉。大雁正好北歸,書信帶我情回。只請大雁送信歸。
8.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翻譯:翻譯是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
9.鴻雁在云魚在水。——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
翻譯:雖有天上的鴻雁和水中的游魚,它們卻不能為自己傳遞書信,因而惆悵萬端。
10.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杜甫《孤雁》
翻譯:誰來憐惜著天際孤雁?
放眼望盡天涯,好像看到同伴身影;哀鳴響震山谷,好像聽到同伴的聲音。
2.關于書信的詩句
《飲馬長城窟行》
——漢·無名氏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結素魚貽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書.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家書后批二十八》
——唐·韓偓
四序風光總是愁,鬢毛衰颯涕橫流.
此書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
《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得家書》
——唐·杜甫
去憑游客寄,來為附家書.今日知消息,他鄉且舊居.熊兒幸無恙,驥子最憐渠.臨老羈孤極,傷時會合疏.二毛趨帳殿,一命侍鸞輿.北闕妖氛滿,西郊白露初.涼風新過雁,秋雨欲生魚.農事空山里,眷言終荷鋤.
《贈獵騎》
——唐·杜牧
已落雙雕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
《漁家傲》
——宋·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端州江亭得家書》
——唐·李紳
雨中鵲語喧江樹,風處蛛絲飏水潯.
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
《蝶戀花》
——宋·趙令畤
尺素重重封錦字.未盡幽閨,別后心中事.佩玉采絲文竹器.愿君一見知深意.
環玉長圓絲萬系.竹上斕斑,總是相思淚.物會見郎人永棄.心馳魂去神千里.
《蝶戀花》
——宋·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3.關于書信的詩句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
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
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瑯玕影。
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李白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
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
向子諲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陸游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
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 香箋小字寄行云。
纖腰非學楚,寬帶為思君。晁補之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云中尺素書。
李白。
4.請幫忙寫出兩句關于"雁"的古詩詞
“孤鴻海上來,橫池不敢顧”—張九齡《感遇》。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洲謝朓樓餞別》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杜甫《月夜憶舍弟》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九秋驚雁序,萬里狎漁翁”—杜甫《天池》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懷》
“人歸山廓暗,雁下蘆洲白”—韋應物《夕次盱眙縣》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李頎《古從軍行》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李頎《送魏萬之京》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高適《送李少府》
“陰月連飛雁,傳聞至此回”—宋之問《題大庾嶺北繹》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江上明月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劉長卿《重別二員外》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露如輕雨月如霜,不見星河見雁行”—盧綸《奉和太常五卿春對月見寄》
“采蘭花萼聚,就日雁行聯”—錢起《李四勸為尉氏尉李七勉為開封尉》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臺水接天”—李商隱《霜月》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劉禹錫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許渾《早秋》
“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溫庭筠《蘇武廟》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溫庭筠《瑤瑟怨》
“夜聞啼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答丁元珍》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李煜《清平樂》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宿雁落、寒蘆深處”—張元干《賀新郎?寄李伯元》
“雁不到、書成誰與”—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漁家傲》
“雁過也,正傷心”—李清照《聲聲慢》
“旅雁向南飛,風雨群相失”—朱敦儒《卜算子》
“落日樓頭,斷雁聲里”—辛棄疾《水龍吟》
“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蔣捷《虞美人》
大雁不僅在詩句的字里行間展翅翱翔,而且在詞匯里也有一席之地。如領頭雁、南飛雁、雁過拔毛、哀鴻遍野、雁行、雁戶、雁陣、雁序、雁奴、雁字、雁足等。
哀鴻遍野,出自《詩經?小雅?鴻雁》中:“鴻雁于飛,哀鳴嗷嗷”。雁字,指雁群遷徙時在空中呈現的“一”字和“人”字形隊列。見朱熹詩句“據鞍又向岡頭望,落日天風雁字斜。”雁陣,指群雁飛行時排列整齊的行列隊形。見無名氏《歧路燈》“只緣花底鶯鳴巧,致令天邊雁陣分。”陸游《幽居》“雨薺雞棲早,風高雁陣斜。”雁足,因有大雁傳書的傳說于是“雁足”引申為書信或傳送信件的人。見王僧儒《搗衣》“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
文革中稱無戶口的人為“黑人”無戶口的人家為“黑戶”,高度概括。無獨有偶,唐代稱流動無定的民戶為“雁戶”,形象描述。見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洛苑魚書至,江村雁戶歸。”
除領頭雁外,更有趣的是還有放哨的雁。每當夜幕垂空,雁群棲息在江湖沙渚中,有專門擔任警戒不睡覺的雁,若遇到偷襲則鳴叫報警。曾讀過一篇寓言說,一只狐貍每次偷襲都失敗。狡猾的狐貍掌握了雁這種習性施了欲擒故縱小計,雁哨一連三次報警狐貍都穩坐釣魚臺無動于衷,結果雁哨受到群起攻擊。第四次狐貍真的出擊,雁哨擔心受罰挨啄,不敢報警,于是狐貍陰謀輕而易舉得逞。古人將放哨的雁取了個名副其實的稱號,“雁奴”。見元好問《惠崇蘆雁》“雁奴辛苦候寒更,夢破黃蘆雪打聲。”
“一張落雁弓,百只金花箭”是出自唐教坊《敦煌曲子詞》的一句詩,可見自古以來大雁的天敵不是狐貍,而是愚昧的獵人和迷戀野味的饕餮之徒。如今保護鳥類的意識蔚然成風,雖然明火執仗地瞄準鳥類的獵人不多了,但是不可忽視的環境污染正毫無顧忌地蠶食著雁群的棲息地。若不引政府起高度重視及時扭轉這種局面,那么“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的美妙享受將從現實生活中煙消云散。
5.請幫忙寫出兩句關于"雁"的古詩詞
“孤鴻海上來,橫池不敢顧”—張九齡《感遇》。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洲謝朓樓餞別》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杜甫《月夜憶舍弟》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九秋驚雁序,萬里狎漁翁”—杜甫《天池》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懷》
“人歸山廓暗,雁下蘆洲白”—韋應物《夕次盱眙縣》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李頎《古從軍行》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李頎《送魏萬之京》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高適《送李少府》
“陰月連飛雁,傳聞至此回”—宋之問《題大庾嶺北繹》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江上明月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劉長卿《重別二員外》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露如輕雨月如霜,不見星河見雁行”—盧綸《奉和太常五卿春對月見寄》
“采蘭花萼聚,就日雁行聯”—錢起《李四勸為尉氏尉李七勉為開封尉》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臺水接天”—李商隱《霜月》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劉禹錫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許渾《早秋》
“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溫庭筠《蘇武廟》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溫庭筠《瑤瑟怨》
“夜聞啼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答丁元珍》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李煜《清平樂》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宿雁落、寒蘆深處”—張元干《賀新郎?寄李伯元》
“雁不到、書成誰與”—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漁家傲》
“雁過也,正傷心”—李清照《聲聲慢》
“旅雁向南飛,風雨群相失”—朱敦儒《卜算子》
“落日樓頭,斷雁聲里”—辛棄疾《水龍吟》
“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蔣捷《虞美人》
大雁不僅在詩句的字里行間展翅翱翔,而且在詞匯里也有一席之地。如領頭雁、南飛雁、雁過拔毛、哀鴻遍野、雁行、雁戶、雁陣、雁序、雁奴、雁字、雁足等。
哀鴻遍野,出自《詩經?小雅?鴻雁》中:“鴻雁于飛,哀鳴嗷嗷”。雁字,指雁群遷徙時在空中呈現的“一”字和“人”字形隊列。見朱熹詩句“據鞍又向岡頭望,落日天風雁字斜。”雁陣,指群雁飛行時排列整齊的行列隊形。見無名氏《歧路燈》“只緣花底鶯鳴巧,致令天邊雁陣分。”陸游《幽居》“雨薺雞棲早,風高雁陣斜。”雁足,因有大雁傳書的傳說于是“雁足”引申為書信或傳送信件的人。見王僧儒《搗衣》“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
文革中稱無戶口的人為“黑人”無戶口的人家為“黑戶”,高度概括。無獨有偶,唐代稱流動無定的民戶為“雁戶”,形象描述。見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洛苑魚書至,江村雁戶歸。”
除領頭雁外,更有趣的是還有放哨的雁。每當夜幕垂空,雁群棲息在江湖沙渚中,有專門擔任警戒不睡覺的雁,若遇到偷襲則鳴叫報警。曾讀過一篇寓言說,一只狐貍每次偷襲都失敗。狡猾的狐貍掌握了雁這種習性施了欲擒故縱小計,雁哨一連三次報警狐貍都穩坐釣魚臺無動于衷,結果雁哨受到群起攻擊。第四次狐貍真的出擊,雁哨擔心受罰挨啄,不敢報警,于是狐貍陰謀輕而易舉得逞。古人將放哨的雁取了個名副其實的稱號,“雁奴”。見元好問《惠崇蘆雁》“雁奴辛苦候寒更,夢破黃蘆雪打聲。”
“一張落雁弓,百只金花箭”是出自唐教坊《敦煌曲子詞》的一句詩,可見自古以來大雁的天敵不是狐貍,而是愚昧的獵人和迷戀野味的饕餮之徒。如今保護鳥類的意識蔚然成風,雖然明火執仗地瞄準鳥類的獵人不多了,但是不可忽視的環境污染正毫無顧忌地蠶食著雁群的棲息地。若不引政府起高度重視及時扭轉這種局面,那么“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的美妙享受將從現實生活中煙消云散。
6.形容“書信”的詩句有哪些
1.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
釋義:戰爭時期,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
2.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出自宋代詞人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釋義:應是月滿時 ,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
3.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贈獵騎》。
釋義:君不要射從南邊飛來的大雁,萬一大雁帶著家書,收信的人就收不到了。
4. “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出自唐代詩人李紳的《端州江亭得家書》。
釋義:拆開信封看看有什么喜事,雖然只有幾行字,但是家書的分量也比千兩黃金重。
5.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出自漢代無名氏的《飲馬長城窟行》。
釋義:叫小二開始煮鯉魚,發現魚的肚子里有封書信。
6.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出自唐代詩人張籍的《秋思》。
釋義:洛陽城里已經刮起了秋風,想要寫封家書表達思念。
7. “去憑游客寄,來為附家書。”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得家書》
釋義:憑借游子送去書信,回信的時候帶回來家書一封。
8.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出自宋代詞人晏幾道的《蝶戀花》。
釋義:想把自己的感情寫在尺素上傳給心愛的人,可是大雁飛在上空,而魚沉在水底,最終都是不了了之罷了。
9.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出自宋代詞人陸游的《漁家傲》。
釋義:向東望故鄉山陰在哪里呢?來回相隔有一萬三千里。一封家書寫滿紙。
10.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出自明代詩人袁凱的《京師得家書》。
釋義:江水有三千里長,家書有十五行那么長。
1. 書信是以前相隔較遠,暫時見不到面的人們相互交流情感與思想的工具。書信擁有悠久的歷史且世界各國的人們都有使用。
2. 書信在人類的交流與溝通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手機,電話與電腦這些簡單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書信來互通信息。但由于信息時代的來臨,書信的格式變得多種多樣,不再拘泥于原有經典格式,有些甚至沒有對象,即沒有受體的說教議論性書信。
3. 書信中稱呼父母的尊稱:膝下、膝前、尊前、道鑒。
4. 書信中稱呼長輩的尊稱:幾前、尊前、尊鑒、賜鑒、道鑒。
5. 書信中稱呼師長的尊稱:函文、壇席、講座、尊鑒、道席、撰席。
6. 書信中稱呼平輩的尊稱:足下、閣下、臺鑒、大鑒、惠鑒。
7. 書信中稱呼同學的尊稱:硯右、文幾、臺鑒。
8. 書信中稱呼晚輩時的尊稱:如唔、如面、如握、青覽。
9. 書信中稱呼女性的尊稱:慧鑒、妝鑒、芳鑒、淑覽。
7.關于書信的詩句有哪些
1、《京師得家書》明代: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釋義:
綿綿的江水有三千里長,家書有十五行那么長。
行行之間沒有其他的言語,只是告訴我要盡早回到故鄉。
2、《秋思》唐代: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釋義:
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游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么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
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匆中沒有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再還給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釋義: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釋義:
東望家鄉路程又遠又長,熱淚濕雙袖還不斷流淌。
在馬上與你相遇無紙筆,請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釋義:
霧迷蒙,樓臺依稀難辨,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望盡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無處覓尋。怎能忍受得了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春寒料峭,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郴江啊,你就繞著你的郴山流得了,為什么偏偏要流到瀟湘去呢?
8.【描寫鴻雁的詩句】
轉的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李商隱(霜月)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沈如筠(閨怨)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2.《歸雁》唐.錢起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3.《鴻雁》先秦.詩經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 之子于征,劬勞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于飛,集于中澤.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于飛,哀鳴嗷嗷. 維此哲人,謂我劬勞. 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亂為群. 且休悵望看春水,更恐歸飛隔暮云. 青春欲盡急還鄉,紫塞寧論尚有霜. 翅在云天終不遠,力微矰繳絕須防. 5.《鳴雁行》唐.李白 胡雁鳴,辭燕山,昨發委羽朝度關. 一一銜蘆枝,南飛散落天地間,連行接翼往復還. 客居煙波寄湘吳,凌霜觸雪毛體枯. 畏逢矰繳驚相呼,聞弦虛墜良可吁.君更彈射何為乎. 6.《揚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過故宮. 可憐江上月,偏照斷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亂為群. 且休悵望看春水,更恐歸飛隔暮云. 青春欲盡急還鄉,紫塞寧論尚有霜. 翅在云天終不遠,力微矰繳絕須防. 8.《雜曲歌辭·鳴雁行》唐.韓愈 嗷嗷鳴雁鳴且飛,窮秋南去春北歸.去寒就暖識所處, 天長地闊棲息稀.風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顧群侶違,哀鳴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闊朝云多, 草長沙軟無網羅,閑飛靜集鳴相和.違憂懷息性匪他, 凌風一舉君謂何. 9.《二弟宰邑南海,見群雁南飛,因成詠以寄》唐.張九齡 鴻雁自北來,嗷嗷度煙景.常懷稻粱惠,豈憚江山永. 小大每相從,羽毛當自整.雙鳧侶晨泛,獨鶴參宵警. 為我更南飛,因書至梅嶺. 10.《歸雁》唐.杜甫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關于友情寄書信的詩句(關于給朋友寄信的詩句)
1.關于給朋友寄信的詩句
找到一首當代詩壇名家詩人寫的有關的唯美古詩詞名篇名言名句之一如下供參考:
寄天人
文/李者也
山川壯闊氣如虬,攜筆備酒仰韶游。
山色楚楚動我心,水光滟滟亮我眸。
縱而放歌歌之仙,醉而成詩詩之候。
我欲以文寄天人,付與青鳥作仙郵。
【注】仰韶大峽谷,位于河南省澠池縣。長50余公里,分為仙峽、神龜峽、龍虎峽、金燈峽、臥羊峽、懸棺谷6個景區,景觀數百處,以險、奇、清、幽、神、靈、野、秀而著稱。奇峰陡起,壁立萬仞,最窄處僅3.5米,最寬處50余米。山峰受風蝕或水蝕影響,形態各異,如鳥似獸,仿佛一座奇石博物館,栩栩如生,鬼斧神工,渾然天成。泉潭150余處,瀑布跌水60余處,奇石540余塊。
2.古人朋友之間書信往來的詩詞分析
書信大行天下與造紙術的發明有關。
一管狼毫(無狼羊亦可)、一紙素箋,寫不盡上下古今多少事;一聲問候、一聲呼喚,寄不盡山長水遠相思情。古代關山阻隔,交通不便,通信便成為親人與親人之間、朋友與朋友之間聯絡的重要方式。
即使是近在咫尺,古代閨訓也不允許懷春少女踏出閨門半步。粉墻高閣,雕欄重簾,遮斷了多少佳人夢;書生寄語,小姐題詩,演繹了多少傳奇事。
“私訂終身后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這些寄托古人美好愿望的大團圓式的結局,其中的反反復復,曲曲折折,還不是書信為雙方連起了紅線。 山高地遠,鴻雁傳書;江頭河尾,魚傳尺素,在浩如煙海的古人書札中,蘊涵著多少濃濃的親情和厚誼。
“大人尊前,叩請金安”,“惠書敬悉,思意綿綿”這是游子對父母的思念;“接獲手書,快慰莫名”,“別來良久,甚以為懷”,這是長輩對晚輩的牽掛;“海天在望,不盡依依”,“紙短心長,甚為至念”,這是友人對友人之間的關切;“別后縈思,愁腸日轉”,“春寒料峭,善自珍重”,這是怨女對曠夫的企盼。即使是革命領袖,在書信中也念念不忘敬師之情。
“誨諭勤勤,感且不盡”,“世局多故,為國自珍”,便是毛澤東信中致師之語。 古代不比當今,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狗屁文章,只要花點錢便可以出書。
無論是高人學士,遷客騷人,詩稿文稿大都是在友人之間詩酒唱和中保存下來的。古人出一本書,,出一本詩集,那是十分奢侈的事情,面壁十年,皓首窮經,不鬧出個名氣,那是出不起書的,李白、杜甫莫不是晚年出書。
即使是李賀,可說得上是千古留名的大詩人,因為他死得太早,詩集還是后代的“粉絲”們刊印出來的。因此古代詩詞文賦的流傳形式,往往靠書信,而且有的本身就是書信。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金陵酒肆留別”、“贈孟浩然”、“渡荊門送別”。杜甫的“寄韓諫議”、“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白居易的“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與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 弟妹”,這是一首七律,僅標題就有四十九字,大意是說在戰亂的時期,白居易從河南到關內,饑餐渴飲、兄弟離散,望月而引發思念之情,接著就列出一串人名,這不是書信又是什么。因是文言,人們大都能看懂或記住詩,而這些有點拗口的標題,往往不被人所記憶了。
再看詩內四句:“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這不是詩化的書信語言嗎? “往事高低半枕夢,故人南北數行書”,這是安定環境中往事縈懷的一種心境,掛念而不擔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寥寥十字,身處戰亂,怎一個思念了得;“相思處,一紙紅箋,無限淚痕”,這是有情人之間的無奈感嘆。最感人的,莫過于陸游與前妻唐婉不期而遇而在沈園影壁上題詩(詞)相寄的“釵頭鳳”。
陸游說:“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唐婉說:“小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欄”。
一個是“山盟雖在,錦書難托”,一個是“欲箋心事,獨倚斜欄”,兩情相悅,卻不能所屬,連互相寄封信都那樣難,不得已發出了“難!難!難!”、“莫!莫!莫!”的感嘆,這是多么深摯無比,令人窒息的愛情啊!一張尺素、一紙紅箋,承載著古來多少深摯的情感啊!記得上中學時,本人尚是個不知愛情為何物的愣頭青的時候,看了陸游和唐婉的故事以及他們的題壁詩詞,沉沉焉以感胸內憋悶潸然而淚下。綿綿真情,一字一淚,已使紅箋盡濕,這些詩句把書信在人生中的重要價值已表現殆盡,它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況且還有那么多關于書信的傳說呢,《柳毅傳書》、《紅葉題詩》,使書信更是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朦朧而美麗。那傳遞書信驛路上來去匆匆的馬蹄,在黃塵中踏下的是平仄交互、紙短情長的詩句;我們似乎已經看到撩起簾幕遙望天際征鴻的少婦了,那是一幅望眼欲穿的哀艷的圖畫,給后人以不盡的幽思。
而太史公的《報任安書》、丘遲的《與陳伯之書》,清代袁枚的《小倉山房尺牘》等,不僅內容豐富,且篇篇都是美文,感今懷舊,多少情思留在紙上!至于曾國藩家書、魯迅書信、傅雷家書已成為經典.那是他們內心的剖白,是經風歷雨后的大徹大悟,也是智者對同輩以及后代的諄諄叮囑,說它們是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毫不過分。 當今已是信息時代,通訊從來也沒有現在這般快捷。
網絡覆蓋著整個世界,偌大的地球似乎已變成了彈丸之地,不要說天涯海角可以朝發夕至,就是天上人間也可以瞬息相通。這固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然而人與人之間、地域與地域之間似乎已沒有了時間和空間距離,總使人感到在生活中少了些情思和詩意。
在今天能夠認真寫一封信的人已經不多了。令人望眼欲穿的時間距離縮短了,空間拉近了,成了零距離,這邊一句短信,那邊一句調侃;這邊一聲“哈羅”,那邊一聲“OK”,在電話(手機)兩端,復雜的感情簡化了,兩人之間感情的細節被電波刪節了。
即便有書信往來,也是形同公文,沒有感情,沒有詩意,更不會有故事和傳說。這對于當代人來說,究竟是幸呢還是不幸?我總。
3.關于書信的詩句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
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
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瑯玕影。
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李白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
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
向子諲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陸游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
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 香箋小字寄行云。
纖腰非學楚,寬帶為思君。晁補之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云中尺素書。
李白。
4.有關書信的古詩詞
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唐·杜甫
2、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秋思》唐·張籍
3、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4、去憑游客寄,來為附家書。——《得家書》唐·杜甫
5、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端州江亭得家書》 唐·李紳
《飲馬長城窟行》
——漢·無名氏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結素魚貽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書.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家書后批二十八》
——唐·韓偓
四序風光總是愁,鬢毛衰颯涕橫流.
此書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
《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得家書》
——唐·杜甫
去憑游客寄,來為附家書.今日知消息,他鄉且舊居.熊兒幸無恙,驥子最憐渠.臨老羈孤極,傷時會合疏.二毛趨帳殿,一命侍鸞輿.北闕妖氛滿,西郊白露初.涼風新過雁,秋雨欲生魚.農事空山里,眷言終荷鋤.
《贈獵騎》
——唐·杜牧
已落雙雕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
《漁家傲》
——宋·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端州江亭得家書》
——唐·李紳
雨中鵲語喧江樹,風處蛛絲飏水潯.
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
《蝶戀花》
——宋·趙令畤
尺素重重封錦字.未盡幽閨,別后心中事.佩玉采絲文竹器.愿君一見知深意.
環玉長圓絲萬系.竹上斕斑,總是相思淚.物會見郎人永棄.心馳魂去神千里.
《蝶戀花》
——宋·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5.求關于友情的詩句5個
樓主你好!
故事: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陶淵明《答龐主簿》
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李端《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劉長卿《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韓愈
肝膽一古劍,波濤兩浮萍。——韓愈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
一夜思量十年事,幾人強健幾人無。——元稹《西歸絕句十二首》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很高興為你解答,祝你學習進步!如果答題不易,請追問我。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求助我。
~171819sss隨時為你解答。
如果滿意請【點擊滿意回答】(土豆團)
6.關于友情的詩句5句
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唐代: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釋義:
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
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里之外遠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
揮揮手從此分離,友人騎的那匹將要載他遠行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釋義:
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
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釋義: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4、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贈范曄詩》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釋義: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帶給遠在隴山的友人。
江南別沒有更好的禮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報春。
5、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寄黃幾復》宋代: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釋義:
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托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
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
你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墻,艱難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醫,我卻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發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7.關于真摯友情的詩句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數人世相逢,百年歡笑,能得幾回又。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過眼年華,動人幽意,相逢幾番春換。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
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
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長安故人問我,道尋常、泥酒只依然。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還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淚。
還與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怨別自驚千里外,論交卻憶十年時。
8.關于書信的詩句有哪些
1、《京師得家書》明代: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釋義:
綿綿的江水有三千里長,家書有十五行那么長。
行行之間沒有其他的言語,只是告訴我要盡早回到故鄉。
2、《秋思》唐代: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釋義:
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游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么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
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匆中沒有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再還給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釋義: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釋義:
東望家鄉路程又遠又長,熱淚濕雙袖還不斷流淌。
在馬上與你相遇無紙筆,請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釋義:
霧迷蒙,樓臺依稀難辨,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望盡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無處覓尋。怎能忍受得了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春寒料峭,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郴江啊,你就繞著你的郴山流得了,為什么偏偏要流到瀟湘去呢?
描寫寫信的詞語
1.形容寫信的詞語
在中國古代書信有別,書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稱書札為書信是后來的事。換句話說,現代所說的書信古代通稱為“書”。著名的書信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在現代漢語中“書”仍保留了“書信”的意思,如“家書”等。現將古代書信的別稱介紹如下: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人們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稱其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3尺,一般書信寬不過1尺,故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貼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或綢)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后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后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的木匣子就稱為函。后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2.形容書信的詞語
堆案盈幾 堆:堆積。案:案頭。公文、書信、圖書等堆積滿案頭。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后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付諸洪喬 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黃耳傳書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書不盡言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后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停云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魚傳尺素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斷羽絕鱗 斷絕書信。羽鱗,猶魚雁。
河魚天雁 古傳魚雁都能傳遞書信,后即以“河魚天雁”借指傳送書信者。
3.描寫書信的詞語
有關書信的成語
成語 解釋
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苞苴竿牘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里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堆案盈幾 堆:堆積。案:案頭。公文、書信、圖書等堆積滿案頭。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后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付諸洪喬 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黃耳傳書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書不盡言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后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停云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魚傳尺素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斷羽絕鱗 斷絕書信。羽鱗,猶魚雁。
河魚天雁 古傳魚雁都能傳遞書信,后即以“河魚天雁”借指傳送書信者。
鴻斷魚沉 書信斷絕,音訊全無。
寄雁傳書 謂傳遞書信。
目斷鱗鴻 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
雁去魚來 書信往來。雁、魚均喻書信。
雁素魚箋 指書信。
音問兩絕 書信與消息都斷絕。亦作“音問杳然”。
魚腸尺素 指書信。
魚腸雁足 泛指書信。
魚沉雁杳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魚封雁帖 泛指書信。
魚箋雁書 泛指書信。
魚書雁帖 泛指書信。
咫尺之書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
蜂媒蝶使 〖解釋〗花間飛舞的蜂蝶。比喻為男女雙方居間撮合或傳遞書信的人。
拜手稽首 拜手:作揖;稽首: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書信向對方表示敬意。
平安家書 報告家人平安的書信
望采納
4.關于寫信的好詞佳句
1、雪野茫茫的小草,寒冷孤寂中懷抱著“理想”取暖;征途迢迢南飛的大雁,因為“夢想”才不停地往前飛.我的夢想,但只是目前的夢想,就是考上重點.這個理想并非遙遠而不可即,我鍥而不舍地勤勉學習,為了應付目前的挑戰,這最大的挑戰就是戰勝自己.
2、夢想是事業的大門,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這個旅程的盡頭,就有成功在等待著,來慶祝我努力的結果.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我毫不懈怠,因為我知道:沒有理想等于沒有靈魂.我要證明我擁有理想,擁有靈魂.我的理想,是重點.我不質疑自己的能力,我要超越自我,實現夢想.
3、夢想是一個深淵,從跳下那一刻起,就逼迫你奮力搏擊.要么,大鵬展翅,扶搖而上;要么,石沉淵底,再無聲響……而我,則選擇前者,我會努力奮斗,向自己的夢想一步步邁進!
4、每個人都有理想,但要讓這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關鍵還要看自己.在失敗中振作,在振作中奮發,在奮發中取勝,這才是我們要的精神.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塌實的學習,一定會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5、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就像天空中的繁星,看不盡,數不完.我的夢想是長大當一名天文學家,去探尋宇宙中的奧秘.每到夏天的夜晚,我都坐在院中看星星,認星星.”
6、夢想是春泥中蠢蠢欲動的種子對參天大樹的向往,夢想是夏雨后含苞欲放的蓓蕾對眾芳競妍的期待,夢想是秋風里默默醞釀的果實對圓潤甜美的盼望,夢想是冬雪下蟄伏搏動的生靈對和風艷陽的憧憬……
7、夢想是什么?是虛無漂渺的天上的街市.也許它本身就很可笑,本身就不可能實現,但是在一個孩子的稚嫩的心田里,在一顆天真的純潔的童心面前,夢想是快樂、幸福和美好,是一種向往.
8、夢想之所以美妙是因為它遠遠地高于現實.夢想之所以誘人是因為它吸引我們堅持不懈地去努力追求.通過努力能夠實現的夢想,我們稱之為理想.夢想若太不切合實際就會流于空想.因此,夢想之花要植根于現實的土壤里,并且悉心培育,才可能結出成功的碩果.年青時的夢想往往因虛幻飄渺而缺少現實的根基,最終因為無本之木而枯萎.
9、年少時,我們都曾有過一些美妙、綺麗而又略顯天真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像河流邊那些五光十色的鵝卵石.我們都曾陶醉于那些絢麗的顏色中.漸漸地,我們長大了,目光由腳邊的鵝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頭,屹立著一座雄偉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們把它稱之為——理想.一個最美的字眼!
5.描寫信件的詞語
隴頭音信
苞苴竿牘
堆案盈幾
付諸洪喬
黃耳傳書
書不盡言
停云落月
魚傳尺素
斷羽絕鱗
河魚天雁
鴻斷魚沉
寄雁傳書
目斷鱗鴻
雁去魚來
雁素魚箋
音問兩絕
魚腸尺素
魚腸雁足
魚沉雁杳
魚封雁帖
魚箋雁書
魚書雁帖
咫尺之書
蜂媒蝶使
拜手稽首
平安家書
鴻雁傳書
6.關于寫信的成語有哪些
1、苞苴竿牘[bāo jū gān dú]: 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
指行賄請托。 出處:《莊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2、書不盡言[shū bù jìn yán]: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后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出處:《易·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3、魚傳尺素[yú chuán chǐ sù]: 指傳遞書信。
出處: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4、寄雁傳書[jì yàn chuán shū]:指傳遞書信。 出處:宋·黃庭堅《寄黃幾復》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5、上書言事[shàng shū yán shì]:指向朝廷書面提出對國家大事的看法或建議。現多指向上級寫信提建議或意見。
出處:《資治通鑒·漢紀十》:“臨菑人主父偃、嚴安,無終人徐樂,皆上書言事。”。
7.描寫寫信的詩句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瑯玕影。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李白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向子諲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陸游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
香箋小字寄行云。纖腰非學楚,寬帶為思君。晁補之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云中尺素書。李白
8.描寫寫信的詩句
落花時 納蘭容若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
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
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瑯玕影。
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李白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
李璟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
向子諲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晏幾道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陸游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
柳永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香箋小字寄行云。
纖腰非學楚,寬帶為思君。晁補之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云中尺素書。
李白。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