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風流佳句只為錢塘蘇小小 錢塘蘇小小 更值一年秋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多少風流佳句只為錢塘蘇小小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錢塘蘇小小 更值一年秋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多少風流佳句,只為錢塘蘇小小!!
蘇小小,相傳南齊時錢塘名伎,年方十九妙齡,長得玲瓏秀美、氣韻非常,不期巧遇少年阮郎,一見傾心。蘇小小便以詩賦志,一首《同心歌》,表達對阮郎的一片真情: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但卻遭到阮家的阻擾,有情人終不能再相見。而小小至此不再動心與人,整日思情郁郁,不久咯血而死,終葬于西湖之畔。
蘇小小那一襲掩映在湖光山色里的柔弱身影,是深藏于中國文人心中不愿醒來的夢;那種頗有哲理感的超逸,成為中國文人心頭一幅秘藏的圣符,那一咯鮮血潑染的紅顏,成了超脫于世俗之上的唯美化身。故歷代文人騷客賦詩者眾多,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李賀《蘇小小墓》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元遺山《題蘇小像》
槐蔭庭院宜清晝,簾卷香風透。
美人圖畫阿誰留,都是宣和名筆內家收。
鶯鶯燕燕分飛后,粉淺梨花瘦。
只除蘇小不風流,斜插一枝萱草鳳釵頭。
權德輿《蘇小小墓》
萬古荒墳在,悠然我獨尋。
寂寥紅粉盡,冥寞黃泉深。
蔓草映寒水,空郊曖夕陰。
風流有佳句,吟眺一傷心。
溫庭筠《蘇小小歌》
買蓮莫破券,買酒莫解金。
酒里春容抱離恨, 水中蓮子懷芳心。
吳宮女兒腰似束,家在錢唐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風,門前春水年年綠。
司馬槱《黃金縷》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
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
望斷行云無覓處,夢回明月生南浦。
徐渭《蘇小小墓》
一抔蘇小是耶非,繡口花腮爛舞衣。
自古佳人難再得,從今比翼罷雙飛。
薤邊露眼啼痕淺,松下同心結帶稀。
恨不顛狂如大阮,欠將一曲慟兵閨。
袁宏道《西陵橋》
西陵橋,水長生。松葉細如針,不肯結羅帶。
鶯如衫,燕如釵,油壁車,斫為柴。
青驄馬,自西來。
昨日樹頭花,今朝陌上土。
恨血與啼魂,一半逐風雨。
朱彝尊《蘇小小墓》
小溪澄,小橋橫,小小墳前松柏聲。
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時,香車油壁輕。
溪流飛遍紅襟鳥,橋頭生遍紅心草。
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驄不忍行。
沈原理《蘇小小歌》
歌聲引回波,舞衣散秋影。
夢斷別青樓,千秋香骨冷。
青銅鏡里雙飛鸞,饑烏吊月啼勾欄。
風吹野火火不滅,山妖笑入狐貍穴。
西陵墓下錢塘潮,潮來潮去夕復朝。
墓前楊柳不堪折,春風自綰同心結。
莊著《嘆蘇小小》
以卿之才,十倍于常人。
然只諳風月,不諳當時者,亦非奇女子。
西泠橋下水悠悠,卻認浮名阮大舟!
誤把青驄當寶騎,可憐不解識驊騮。
來源:儒風大家
蘇小小的故事誰知道?
蘇小小家先世曾為東晉官,從江南姑蘇流落到錢塘后靠祖產經營,成了當地較為殷實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這么個女兒,十分寵愛,因她長的嬌小,所以叫小小。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謝世,于是變賣家產,帶著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橋畔。她們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樓里,每日靠積蓄生活,盡情享受于山水之間。因她玲瓏秀美,氣韻非常,在她的車后總有許多風流倜儻的少年。沒有父母的管束,蘇小小也樂得和文人雅士們來往,常在她的小樓里以詩會友,她的門前總是車來車往,蘇小小成了錢塘一帶有名的詩妓。 有一天蘇小小在游玩之時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兩人一見傾心,阮郁到蘇小小家拜訪,受到美人的禮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蘇小小從此與阮郁形影不離,每日共同游山玩水。可是阮郁的父親聽說他在錢塘整日與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氣,把他逼回了金陵(今南京)。蘇小小整日企盼,卻不見情人回來,終于病倒了。 幸好她還不是愛鉆牛角尖的人,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進屋來,陪蘇小小聊天,她漸漸恢復了車馬盈門的往日生活。 在一個晴朗的秋天,在湖濱她見到一位模樣酷似阮郁的人,卻衣著儉樸,神情沮喪,聞訊后才知此人叫鮑仁,因盤纏不夠而無法趕考。她覺得此人氣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動提出為提供錢物上的幫助。鮑仁感激不盡,滿懷抱負地奔赴考場。 當時的上江觀察使孟浪因公事來到錢塘,身為官員不好登蘇小小之門,于是派人請她來府中,沒想到蘇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幾次方來,孟浪決定難為她一下,于是指著庭外一株梅花讓她做詩,蘇小小從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孟浪贊佩不已。 佳人薄命,蘇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這時鮑仁已金榜題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時順道經過蘇小小家,卻趕上她的葬禮,鮑仁撫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有關于蘇小小的詩句
1. 描寫“蘇小小”的詩詞有哪些
1、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于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夢斷彩云無覓處,夜涼明月生南浦。
2、袁宏道《西陵橋》
西陵橋,水長生。松葉細如針,不肯結羅帶。鶯如衫,燕如釵,油壁車,斫為柴。 青驄馬,自西來。昨日樹頭花,今朝陌上土。恨血與啼魂,一半逐風雨。
3、徐渭《蘇小小墓》詩:
一抔蘇小是耶非,繡口花腮爛舞衣。
自古佳人難再得,從今比翼罷雙飛。
薤邊露眼啼痕淺,松下同心結帶稀。
恨不顛狂如大阮,欠將一曲慟兵閨。
4、朱彝尊《蘇小小墓》
小溪澄,小橋橫,小小墳前松柏聲。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時,香車油壁輕。 溪流飛遍紅襟鳥,橋頭生遍紅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驄不忍行。
5、元遺山《題蘇小像》
槐蔭庭院宜清晝,簾卷香風透。美人圖畫阿誰留,都是宣和名筆內家收。 鶯鶯燕燕分飛后,粉淺梨花瘦。只除蘇小不風流,斜插一枝萱草鳳釵頭。
6、沈原理《蘇小小歌》
歌聲引回波,舞衣散秋影。夢斷別青樓,千秋香骨冷。青銅鏡里雙飛鸞,饑烏吊月啼勾欄。風吹野火火不滅,山妖笑入狐貍穴。西陵墓下錢塘潮,潮來潮去夕復朝。墓前楊柳不堪折,春風自綰同心結。
蘇小小(479年-約502年),南朝齊時期著名歌伎、錢塘第一名伎,常坐油壁車。歷代文人多有傳頌,唐朝的白居易、李賀,明朝的張岱,近現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寫過關于蘇小小的詩文。有文學家認為蘇小小是“中國版的茶花女”。
蘇小小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但不幸幼年時父母雙亡,寄住在錢塘西泠橋畔的姨母家。她雖身為歌妓,卻很知自愛,不隨波逐流。蘇小小十分喜愛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輛油壁車,遍游湖畔山間。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郁,一見鐘情,結成良緣。但不久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來催歸。阮郁別后毫無音訊。蘇小小情意難忘,時時思念。
蘇小小同情書生鮑仁的貧困遭遇,慷慨解囊,資助他上京赴試。后蘇小小受人陷害入獄,身染重病,臨終前,姬向身邊侍候的人囑咐道:“我別無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應試登第的鮑仁后來遵照蘇小小“埋骨西泠”的遺愿,就出資在西泠橋畔擇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題“錢塘蘇小小之墓”。
蘇小小的故事,最早出現于《玉臺新詠》,而《樂府廣題》也有相關記載。相傳其人為南齊名妓,貌美艷麗,且聰慧多才。歷史上一些地方史志和傳奇、戲曲將蘇小小進一步演繹成個性豐滿的形象。
2. 關于蘇小小的詩
溫庭筠《蘇小小歌》買蓮莫破券,買酒莫解金。
酒里春容抱離恨,水中蓮子懷芳心。吳宮女兒腰似束,家在錢唐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風,門前春水年年綠。南朝民歌《蘇小小歌》“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
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蘇小小 (這首詩當非蘇小小所作。
原題為《蘇小小歌》,為南朝民歌,始載于《玉臺新詠》,作者已無可考。李賀《蘇小小墓》詩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沈原理《蘇小小歌》歌聲引回波,舞衣散秋影。夢斷別青樓,千秋香骨冷。
青銅鏡里雙飛鸞,饑烏吊月啼勾欄。風吹野火火不滅,山妖笑入狐貍穴。
西陵墓下錢塘潮,潮來潮去夕復朝。墓前楊柳不堪折,春風自綰同心結。
元遺山《題蘇小像》槐蔭庭院宜清晝,簾卷香風透。美人圖畫阿誰留,都是宣和名筆內家收。
鶯鶯燕燕分飛后,粉淺梨花瘦。只除蘇小不風流,斜插一枝萱草鳳釵頭。
袁宏道《西陵橋》西陵橋,水長生。松葉細如針,不肯結羅帶。
鶯如衫,燕如釵,油壁車,斫為柴。 青驄馬,自西來。
昨日樹頭花,今朝陌上土。恨血與啼魂,一半逐風雨徐渭《蘇小小墓》詩一抔蘇小是耶非,繡口花腮爛舞衣。
自古佳人難再得,從今比翼罷雙飛。薤邊露眼啼痕淺,松下同心結帶稀。
恨不顛狂如大阮,欠將一曲慟兵閨。朱彝尊《蘇小小墓》小溪澄,小橋橫,小小墳前松柏聲。
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時,香車油壁輕。 溪流飛遍紅襟鳥,橋頭生遍紅心草。
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驄不忍行.可見蘇小小在各位文人雅士中的影響很大.雖然她是個妓女,可她卻流芳百世,并能記得了她的美.也許在人們心中,蘇小小早就成為了善美的化身.吾早年曾讀蘇小小事于今古奇觀,幾番淚下.比及那些阿諛邀寵之須眉,小小強萬倍.常念:油壁車,夕相待,西泠下,風吹雨。莊著《嘆蘇小小》序以卿之才,十倍于常人。
然只諳風月,不諳當時者,亦非奇女子。西泠橋下水悠悠,卻認浮名阮大舟!誤把青驄當寶騎,可憐不解識驊騮。
司馬槱《黃金縷》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夢斷彩云無覓處,夜涼明月生南浦。
張振華《詠蘇小小》湖山此地曾埋玉 ,花月其人可鑄金,慕才亭邊慕才人,小小佳人小小情。
3. 寫蘇小小的詩詞
1、《雜歌謠辭·蘇小小歌》
唐·張祜
車輪不可遮,馬足不可絆。長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新人千里去,故人。
2、《菩薩蠻 蘇小小像》
元·邵亨貞
錢唐回首春狼藉。湖山依舊橫金碧。何處是兒家。粉墻楊柳斜。佳期難暗。
3、《蘇小小墓》
唐·李賀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
4、《雜歌謠辭·蘇小小歌》
唐·溫庭筠
買蓮莫破券,買酒莫解金。 酒里春容抱離恨,水中蓮子懷芳心。 。
5、《蘇小小墓》
唐·權德輿
萬古荒墳在,悠然我獨尋。寂寥紅粉盡,冥寞黃泉深。蔓草映寒水,空郊。
6、《蘇小小墓》
唐·羅隱
魂兮檇李城,猶未有人耕。好月當年事,殘花觸處情。向誰曾艷冶,隨分。
7、《虞美人 題蘇小小圖》婉約詩
元·元好問
桐陰別院宜清晝。入坐春山秀。美人圖子阿誰留。都是宣和名筆內家收。
8、《梅花引·蘇小小墓》
清·朱彝尊
小溪澄,小橋橫,小小墳前松柏聲。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時,香車油。
9、《蘇小小墓》
宋·林景熙
歌扇風流憶舊家,一丘落月幾啼鴉。芳魂不肯為黃土,猶幻燕支半樹花。
10、《嘉禾八詠·蘇小小墓》
宋·陸蒙老
瑤臺歸去鶴空還,一曲霓裳落世間。秋雨幾番黃葉落,朝云應欠到香山。
11、《蘇小小墓》
宋·王镃
同心難結繡云長,紅玉沉泥草亦香。嬌魄年年寒食節,定應湖上作鴛鴦。
12、《蘇小小墓》
宋·張伯玉
小小仙蹤去不還,空標遺冢落人間。錢塘門地家何在,回首臨平隔斷山。
13、《嘉禾百詠·蘇小小墓》
宋·張堯同
泉下骨應朽,幽魂獨未消。幾番清夜月,孤影度南橋。
4. 蘇小小一生有哪些詩句
有關詩詞
為《蘇小小歌》 “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蘇小小
(這首詩當非蘇小小所作。原題為《蘇小小歌》,為南朝民歌,始載于《玉臺新詠》,作者已無可考。)
《蘇小小墓》詩 后世鴻儒大雅亦頗有感觸,有詩為證:李賀《蘇小小墓》詩: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久相待。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沈原理《蘇小小歌》 歌聲引回波,舞衣散秋影。夢斷別青樓,千秋香骨冷。青銅鏡里雙飛鸞,饑烏吊月啼勾欄。風吹野火火不滅,山妖笑入狐貍穴。西陵墓下錢塘潮,潮來潮去夕復朝。墓前楊柳不堪折,春風自綰同心結。
蘇小小
元遺山《題蘇小像》 槐蔭庭院宜清晝,簾卷香風透。美人圖畫阿誰留,都是宣和名筆內家收。
鶯鶯燕燕分飛后,粉淺梨花瘦。只除蘇小不風流,斜插一枝萱草鳳釵頭。
袁宏道《西陵橋》 西陵橋,水長生。松葉細如針,不肯結羅帶。鶯如衫,燕如釵,油壁車,斫為柴。
青驄馬,自西來。昨日樹頭花,今朝陌上土。恨血與啼魂,一半逐風雨
徐渭《蘇小小墓》詩 一抔蘇小是耶非,繡口花腮爛舞衣。
自古佳人難再得,從今比翼罷雙飛。
薤邊露眼啼痕淺,松下同心結帶稀。
恨不顛狂如大阮,欠將一曲慟兵閨。
朱彝尊《蘇小小墓》 小溪澄,小橋橫,小小墳前松柏聲。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時,香車油壁輕。
溪流飛遍紅襟鳥,橋頭生遍紅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驄不忍行.
可見蘇小小在各位文人雅士中的影響很大.雖然她是個妓女,可她卻流芳百世,并能記得了她的美.也許在人們心中,蘇小小早就成為了善美的化身.
吾早年曾讀蘇小小事于今古奇觀,幾番淚下.比及那些阿諛邀寵之須眉,小小強萬倍.常念:油壁車,夕相待,西泠下,風吹雨。
莊著《嘆蘇小小》 序:
以卿之才,十倍于常人。然只諳風月,不諳當時者,亦非奇女子。
西泠橋下水悠悠,卻認浮名阮大舟!
誤把青驄當寶騎,可憐不解識驊騮。
5. 詩人用來描繪蘇小小的詩句有哪些
李賀《蘇小小墓》詩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溫庭筠《蘇小小歌》
買蓮莫破券,買酒莫解金。酒里春容抱離恨,
水中蓮子懷芳心。吳宮女兒腰似束,家在錢唐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風,門前春水年年綠。
權德輿《蘇小小墓》
萬古荒墳在,悠然我獨尋。寂寥紅粉盡,冥寞黃泉深。
蔓草映寒水,空郊曖夕陰。風流有佳句,吟眺一傷心。
6. 描寫錢塘名妓蘇小小的詩句
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蘇小小 (這首詩當非蘇小小所作。原題為《蘇小小歌》,為南朝民歌,始載于《玉臺新詠》,作者已無可考。)
后世鴻儒大雅亦頗有感觸,有詩為證:李賀《蘇小小墓》詩: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久相待。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沈原理《蘇小小歌》:
歌聲引回波,舞衣散秋影。夢斷別青樓,千秋香骨冷。青銅鏡里雙飛鸞,饑烏吊月啼勾欄。風吹野火火不滅,山妖笑入狐貍穴。西陵墓下錢塘潮,潮來潮去夕復朝。墓前楊柳不堪折,春風自綰同心結。
【康樂齋雜說】“蘇小小”有二
蘇小小,歷來在中國文壇上是個有著深遠影響的才女,錢塘即今浙江杭州人,是個有名的歌妓,色藝俱佳,與其同時期的大文人們大多與她有往來,因而名噪當時。但蘇小小這個人物,古時所傳不同時期有兩個蘇小小,俱錢塘倡人。現將這兩個蘇小小分開來談。
一是南朝齊時期著名歌伎,常坐油壁車丶在西湖邊游玩。
這個蘇小小,即當是中國文壇上最具影響者,歷代文人多有傳頌,唐朝的白居易、李賀,明朝的張岱,近現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寫過關于蘇小小的詩文。有文學家認為蘇小小是 “中國版的茶花女”。據歷代文人們記載,大概是說:
蘇小小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但不幸幼年時父母雙亡,寄住在錢塘西泠(即西陵)橋畔的姨母家。她雖身為歌伎,卻很知自愛,不隨波逐流。蘇小小十分喜愛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輛油壁車,遍游湖畔山間。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郁,一見鐘情,結成良緣。但不久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來催歸。阮郁別后毫無音訊。蘇小小情意難忘,時時思念。
蘇小小同情書生鮑仁的貧困遭遇,慷慨解囊,資助他上京赴試。后蘇小小受人陷害入獄,身染重病,臨終前,向身邊侍候的人囑咐道:“我別無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應試登第的鮑仁后來遵照蘇小小“埋骨西泠”的遺愿,就出資在西泠橋畔擇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題 “錢塘蘇小小之墓”。今杭州西湖邊之蘇小小墓,乃鮑仁當年所造。
但細考古籍,蘇小小其名最早出自《樂府廣題》。古樂府歌中有《錢塘蘇小小歌》,后來的文人亦多有記載。《樂府廣題》中說:蘇小小屬錢塘人,是南齊時很有名的一個娼妓,而所傳《蘇小小歌》詩的內容,是寫蘇小小和她心愛的郎君相約在西陵松柏下互傾情愫之事。現將所見之《蘇小小歌》丶《樂府廣題》及歷代文人所記之蘇小小文,備錄于此: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八五《雜歌謠辭?〈蘇小小歌〉詩:“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題解》:“一曰《錢塘蘇小小歌》。《樂府廣題》曰:蘇小小,錢塘名倡也,蓋南齊時人。西陵在錢塘江之西,歌云 ‘西陵松柏下’ 是也 。”
明?張岱《西湖夢尋》卷三《西湖中路·蘇小小墓》:“蘇小小者,南齊時錢塘名妓也,貌絕青樓,才空士類,當時莫不艷稱。以年少早卒,葬于西泠之塢,芳魂不歿,往往花間出現。”又卷一《西湖北路》:“西泠橋,一名西陵,或曰:即蘇小小結同心處也。及見方子公詩有云:‘……‘陵’ 作 ‘泠’。”又卷三《西湖中路?蘇小小墓》:“蘇小小者,……以年少早卒,葬于西泠之塢,……蘇小小墓,在今西泠。” 西泠,即 “西陵”。
清?曾益《溫飛卿詩集箋注》卷二《蘇小小歌》詩題清·顧予咸補注:“《樂府廣題》:蘇小小,錢唐名倡也,蓋南齊時人。《吳地記》:‘嘉興縣有晉伎蘇小小墓’。” 康按:晉伎,當系作者誤記!
另一個蘇小小,亦錢塘人,相傳是南宋時期人。
清?趙翼《陔馀叢考?兩蘇小小》云:“南齊有錢塘妓蘇小小,見郭茂倩《樂府解題》。南宋人,為太學生趙不敏所眷,不敏命其弟娶其妹名小小者,見《武林舊事》。”
明?朗瑛《七修類稿?辯證九?蘇小小考》一文中對兩個蘇小小辯證頗詳,全文如下:
蘇小小有二人,皆錢塘名娼:一南齊人,郭茂倩所編《樂府解題》下已注明矣,故古辭有《蘇小小歌》,及白樂天、劉夢得詩稱之者;《春渚紀聞》所載司馬才仲事,并是南齊之蘇小小也。一是宋人,乃見于《武林紀事》,其書無刻板,其事隱微,今錄以明之。
蘇小小,錢塘名娼也,容色俊麗,頗工詩詞,其姊名盼奴,與太學生趙不敏相與甚洽,款遇二年。不敏日益貧,盼奴周給之,使篤于業,遂棲南省,得官授襄陽府司戶,盼奴未能落籍,不能偕行。不敏赴官三載,想念成疾而卒。有祿俸余資,囑其弟趙院判分作二分,一以與弟,一命送盼奴。為言盼奴有妹小小,俊秀善吟,可謀致之,佳偶也。院判如言至錢塘,有宗人為錢塘倅,托召盼奴領其物。倅為召之,有蒼頭至云:“盼奴于一月前已抱疾歿,小小亦為于潛縣官絹事系廳監。”倅遂呼小小出,詰之曰:“于潛官絹,汝誘商人一百疋,何以償之?”小小回覆:“此亡姊盼奴之事,乞賜周旋,非惟小小感生成之恩,盼奴在泉下亦不忘也。”倅喜其言語婉順,因問汝識襄陽趙司戶耶?小小曰:“趙司戶未仕之日,姊盼奴周給,后中科授官去久,盼奴想念,因是致疾不起而卒。”倅曰:“趙司戶亦謝世矣,遣人附一緘及余物一罨外,有伊弟院判一緘付爾開之。”小小自謂不識院判何人,乃拆書,惟一詩曰:“昔時名妓鎮東吳,不戀黃金只好書;借問錢塘蘇小小;風流還似大蘇無?”小小默然。倅令和之,辭不能,倅強之,責以官絹罪名,不得已和云:“君往襄江妾住吳,無情人寄有情書;當年若也來相訪,還有于潛絹事無?”倅大喜,盡以所寄與之,力為作主,命小小歸院判,與偕老焉。
據此,曰太學、曰錢塘,詩曰還“似大蘇無”,則可知矣。又有元遺山所作《虞美人》長短句云:“槐陰別院宜清晝,人坐春風秀,美人圖子阿誰留,都是宣和名筆內家收。鶯鶯燕燕分飛后,粉淡梨花瘦,只除蘇小不風流,斜插一枝萱草鳳釵頭。”此詞既說鶯鶯燕燕之后,此蓋是趙司戶小小也。今人止知是蘇小小,不知是何時人,《輟耕》既備載數事,辯以為南齊人矣,又不知有宋蘇小小,故復載虞美人之詞也。一本小小又作小娟,蓋抄之者之誤,殊不觀所寄之詩,若是小娟則音拗矣,何不另換一句,況又有《虞美人》之詞可證。
《春渚紀聞》又載:小小之墓,在錢塘縣廨舍之后,故古辭有“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樹下”之句。此則南齊小小之墓,必在西湖上西陵橋,故油壁車之事,俱在湖上,若以托才仲之夢有“妾本錢塘江上住”之句,即云在江干,差矣。元人張元弼有《蘇小小墓》詩云:“香骨沉埋縣治前,西陵魂夢隔風煙;好花好月年年在,潮落潮生更可憐。”注:墳在嘉興縣前,今為民家所占。既曰縣治,又曰西陵,亦不知而渾言,此必宋小小墳耳。何也,趙不敏乃吳人,安知不住嘉興?院判既取小小,而終老可知矣。此特光弼不知有二而差言。予既辨其人,復辨其墓,以正《輟耕》之不足。
? ? 康按:朗瑛此文,亦見清?蟲天子《中國香艷全書》第九集卷二《蘇小小考》。
她生前默默無聞,死后200年,成為最“幸福”的女人,千年不衰
她是南朝一個默默無聞的女人,熱情奔放,才華橫溢,于史無征,身世難考。
死后兩百年,她火了,成為無數詩人們的夢中女神。
唐朝時期,她是詩人們筆下多情堅貞的錢塘名妓。
唐朝之后,她從癡情的錢塘美人演變成為為才貌雙全的一代女神。
她是中國古典文學中一個經典形象。
她的名字叫蘇小小。
“千載芳名留古跡 六朝韻事著西泠,湖山此地曾埋玉,歲月其人可鑄金”,去過杭州西湖 旅游 的朋友都知道,西湖西泠橋畔有一個著名景點——蘇小小墓。
導游們會告訴游客,這個墓埋葬的是錢塘名妓蘇小小,蘇小小是中國古代非常有名的才女。
導游們這話對也不對,蘇小小確實是一個非常有名、非常有才的大才女,可她是不是名妓就值得商榷了。
蘇小小出生年月不祥,出生地不祥,生平事跡不詳,因為正史中沒有記載她的事跡。
蘇小小最早出現在《玉臺新詠》中。
《玉臺新詠》是南朝著名文學家徐陵在梁武帝蕭衍時期 (502年至549年在位) 編纂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漢朝到梁朝769首詩。
此書收錄的詩大多都是男女閨情之作,文詞纖巧綺艷,最有名的就是《孔雀東南飛》。
因為此書,這種詩風被稱為玉臺體。
在《玉臺新詠》中收錄了一首《錢塘蘇小詩》
此詩為錢塘才女蘇小小 (蘇小小是后來演變而來的名字,為行文方便,本文全部以蘇小小稱呼) 所寫,是一首典型的少女和情郎約會的詩。
詩大意為:詩人蘇小小乘坐一輛油壁香車,她的情郎騎著青驄馬赴會,兩人在西陵的松柏下,海誓山盟,永結同心,白頭到老。
這首詩語言樸實,熱情奔放,意境唯美。
詩中營造的男女幽會、樹下定情,與南朝時期倡導的個性解放、個性覺醒高度契合,升華成為一個文化現象。
這就是蘇小小的全部記載,從《玉臺新詠》中記載來看,我們只知道她是一個生活在錢塘情竇初開的女子。
有人說她是南齊人。
南齊是南朝劉宋權臣蕭道成所建,是南朝第二個王朝 (宋齊梁陳) ,享國只有23年 (479年至502年) 。
南齊只是她人生中一段很短暫的時光。準確來說,蘇小小是東晉人或者南朝人。
除此之外,她的身份信息再無任何記載。
從蘇小小乘坐的油壁車來看,她是一個達官貴人的女兒,那時候等級森嚴,什么人坐什么車,都有講究,能坐油壁車的人非富即貴。
《南齊書·鄱陽王鏘傳》記載:
當時南齊宗室鄱陽王蕭鏘 (齊高帝蕭道成之子,南齊宰相) 乘坐的車就是油壁車。
因此,蘇小小的身份絕對不簡單。
不過《玉臺新詠》并沒有記載蘇小小的身份,作者徐陵甚至不清楚這首詩是否真是蘇小小所寫,只是以無名氏署名。
關于蘇小小的情郎身份也沒有任何信息。
兩人最后有沒有在一起,書中也沒有直言。
總之,蘇小小在 歷史 上并沒有留下太多痕跡, 歷史 只記住了她這首詩。
說實話,像蘇小小這樣的詩人不知道還有多少,她本人又沒有什么事跡,正史不記載她再正常不過了。
此后,蘇小小沉寂了兩百多年,這首《錢塘蘇小詩》也并不太出名。
直到唐代宗大歷年間 (766年至779年) 前后,蘇小小才重回人們視線。
當時正處于中唐時期,唐朝自安史之亂后,由盛轉衰,盛世不再,唐朝詩壇興起了一股學習南朝詩風的熱潮。
當時以大歷十才子 (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夏侯審) 為代表的詩人們寫了很多幽清細微、柔美雕琢,纖巧綺艷,與南朝詩風比較類似的詩。
此外,像皮日休、李商隱、陸龜蒙、權德輿也寫了很多玉臺體。
于是,《玉臺新詠》又被人翻了出來,蘇小小和她的《錢塘蘇小詩》開始被人注意。
而后,唐朝詩人韓翃寫了一首《送王少府歸杭州》其中有一句:
從此,蘇小小開始成為錢塘才女的象征。
元和八年 (813年) ,李賀游歷吳越,來到了杭州。
此時的李賀仕途進展不順,家道中落,發妻病逝,心情非常苦悶。
當他騎著瘦馬,經過杭州,望著西陵壘壘荒丘,松柏郁郁蔥蔥。
不知為何,李賀忽然莫名心酸,他想起了蘇小小的那首詩。
他好像看見了蘇小小坐著油壁車,等待那個騎著青驄馬的情郎。
李賀詩興大發寫下一首《蘇小小歌》:
(正是這首《蘇小小歌》,才有了蘇小小這個名字的誕生)
這首詩如夢如幻,既描寫了一段美麗炫彩的愛情,又寫盡了有情人不能長相廝守的凄苦。
后來,李賀又在七夕節寫下一首《七夕》:
元和十一年 (816年) ,李賀不幸病逝。
斯人已逝,詩文揚名,李賀為蘇小小寫的《蘇小小歌》和《七夕》流傳非常廣,人們紛紛為李賀在詩中傾注的 情感 而感動。
錢塘才女蘇小小更是成為人們心目中最好的女神。這樣的才女正是詩人失意時最好的 情感 寄托。
誰不想自己的妻子像蘇小小這樣對自己一往情深,癡心不改,還這么有才呢?
于是,因為李賀,蘇小小火了,火爆整個大唐文壇。
不過,此時的蘇小小在詩人筆下,只是一個才女,而不是一個名妓。
直到后來,開始有人在詩中隱晦地表明蘇小小就是錢塘名妓。
比如柳中庸曾寫了一首《幽院早春》: 欲尋蘇小小,何處覓錢塘。
還有著名詩人杜牧寫了一首《自宣城赴官上京》: 謝公城畔溪驚夢,蘇小門前柳拂頭。
長慶二年 (882年) ,著名詩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
他寫了一首《余杭形勝》,其中有句, 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 。
白居易不僅在詩中隱晦地表明蘇小小是錢塘名妓,而且他還生怕別人看不懂,還在“教妓樓新道姓蘇”一句后加上批注:
自此之后,白居易一發不可收拾,又寫了五首詩,提到了蘇小小 (白居易是提及蘇小小次數最多的詩人) 。
比如,《聞歌妓唱嚴郎中詩因以絕句寄之嚴前為郡守》: 但是人家有遺愛,就中蘇小感恩多。
再比如《和春深二十首·二十》: 杭州蘇小小,人道最夭斜。
比如《杭州春望》: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比如《楊柳枝八首》 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
官方認證,最為致命。
經過白居易的認證,蘇小小徹底成為了錢塘名妓,后來更是成為了中國古代十大名妓之一。
自古詩人多風流,名妓、名酒、名景,是他們的最愛。
蘇小小長什么樣已經不重要了,蘇小小又沒有畫像,古代也沒照片,所有人都不知道她相貌如何。
重要的是,蘇小小有才,生活所處的錢塘又是名勝風景之地,千年文化古城,再配上錢塘名妓的名頭,蘇小小徹底火了。
實際上,蘇小小和杭州的關系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密切。
蘇小小死后埋在了嘉興,而不是杭州。
但是,白居易說了,杭州的蘇小小墓就是她的墓。
有了白居易的考證,所有人都當真了。
忽然爆火的蘇小小讓后世文人們陷入一場狂歡。
從此,詩人們一寫名妓就想到了蘇小小,或者說在他們筆下,蘇小小就是名妓代名詞。
劉禹錫、張祜、徐凝、杜牧、李商隱、羅隱、溫庭筠、等眾多知名詩人都跑到杭州去找蘇小小的墓,寫詩紀念這位夢中情人。
到了宋朝,蘇小小熱度不減。
詞人張先寫詞一首《夢仙游·江東蘇小》,聲稱自己夢見了蘇小小。
歐陽修不甘示弱,俺也是,寫下一首《漁家傲》。
此后,像晏幾道、賀鑄、周邦彥、周密、張炎等一眾宋朝詞人都曾寫詩吟唱蘇小小。
最勁爆的還是司馬光的侄子司馬槱。
他聲稱,自己在錢塘驛館夢見了蘇小小的鬼魂,倆人情投意合,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兒。
司馬槱得意洋洋,填詞一首,紀念此事。
司馬槱還表示,自己死后打算娶蘇小小為妻,果然不久之后,司馬槱就病逝了,活生生上演了一出人鬼情未了。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深信不疑:將此事寫進了《書司馬槱事》,也不知道張耒是不是當時就在房外觀戰,寫得那叫一個栩栩如生,親臨其境。
蘇門四學士另外一人秦觀就不爽了,司馬槱憑什么能遇見蘇小小?
他跑到錢塘驛館住下,也聲稱自己和蘇小小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蘇小小還給他唱曲了。
宋朝之后蘇小小依舊非常火爆。
關漢卿、白樸、張可久這些元朝大文豪都寫了很多作品,紀念蘇小小。
尤其是白樸的《蘇小小月夜錢塘夢》,蘇小小開始成仙了。
到了明清時期,隨著小說的興起,蘇小小的形象越來越多。
比如,明朝張岱在《西湖夢尋》中把蘇小小寫成了一個花仙,姜南的《蓉塘詩話》更是把蘇小小寫成了一個神通廣大,文采橫溢,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的神仙。
清朝康熙年間,一個署名吳墨浪子的小說家,根據宋、元、明的各種傳說,演繹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蘇小小父母早亡,被迫流落青樓,住在西泠橋畔。
蘇小小才色雙絕,成為錢塘名妓。
可蘇小小酷愛西湖山水,無拘無束、活潑愛動。
她讓人造了一輛油壁車,整天游山玩水。
一天,她遇見了騎著青驄馬的少年郎阮郁,兩人一見鐘情,在賈姨娘的幫助下,結為情侶。
可阮郁的父親是當朝宰相,他根本就不容許自己的兒子娶一個青樓女子為妻。
因此,他設計將阮郁騙回了金陵 (即南京) 。
阮郁和蘇小小的戀情無疾而終。
后來,蘇小小在石屋山中遇見一個落魄書生鮑仁。
蘇小小慧眼識才,一眼就看出鮑仁是個人才。
蘇小小出了一大筆錢,資助鮑仁赴京趕考。
果然,鮑仁沒有辜負蘇小小對他的信任,成功考取功名,出任滑州刺史。
當他趕回杭州報恩時,蘇小小卻不幸病亡,鮑仁只好將她西湖西泠橋畔。
實際上,這個故事漏洞百出。
首先,蘇小小如果是錢塘名妓,就算她再有錢,也不能坐油壁車。
其次,蘇小小生活的年代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和察舉制,而不是科舉制,像鮑仁這樣的寒門子弟想做官,得由地方豪門或者官員舉薦,而不是進京趕考。
最后,現在經過 歷史 學家考證, 歷史 上真實的蘇小小墳墓在嘉興,而不是在杭州,杭州蘇小小墓,埋葬的并不是蘇小小。
實際上,吳墨浪子這個故事里的蘇小小只不過是一些失意舉子幻想出來的一個有錢任性,才色雙絕,又有識人之明,能幫助自己科舉有成的女神形象而已。
或者說,這幫舉子夢想中,又想得到蘇小小一樣的女神,還想在蘇小小的幫助下,成就功名。
自此之后,后來又出現了很多蘇小小的文學作品,戲劇、小說、甚至影視劇,不過大多都萬變不離其宗。
從唐朝開始,蘇小小就成為文人墨客們幻想的對象。
思念自己的愛妻,蘇小小就是深情的女子;
想邂逅一段浪漫,蘇小小就是才貌雙全的錢塘名妓;
想自己能得到別人賞識,蘇小小就是有錢的伯樂。
所有人,從來都沒有真正考究蘇小小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他們也不會在意,把一個官宦之女說成錢塘名妓是不是一種人格侮辱。
蘇小小是文人墨客們的夢中女神,更是他們的工具。
只是隨著千百年來這些知名詩人的傳播,真實的蘇小小已經被 歷史 所掩埋;留傳下下來的蘇小小成為了很多人想象中的名妓。
如果真實的蘇小小泉下有知,她愿意看到這一幕嗎? 她愿意自己從一個名門閨秀變成一個名滿天下的錢塘名妓嗎?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