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詩人有哪些(兩晉著名詩人)
兩晉時期的著名詩人
1、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2、魏文帝曹丕,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
曹丕在位期間,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于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3、曹植,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一說鄄城),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
4、孔融,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并稱。漢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后兼領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后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5、劉楨,字公干,東漢末年東平寧陽(今山東寧陽縣泗店鎮古城村)人,東漢名士、詩人。他的祖父劉梁,官至尚書令,其人博學有才,警悟辯捷,以文學見貴。
東漢建安年間,劉楨被曹操召為丞相掾屬,與魏文帝兄弟幾人頗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視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勞役,后又免罪署為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 (217),劉楨與陳琳、徐干、應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4卷,《毛詩義問》10卷,皆已佚。明代張溥輯有《劉公干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曹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曹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曹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孔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劉楨
兩晉詩壇的文人代表
西晉詩壇以陸機、潘岳為代表,講究形式,描寫繁復,辭采華麗,詩風繁縟。左思的《詠史》詩,喊出了寒士的不平,在當時獨樹一幟。郭璞的《游仙詩》借游仙寫其坎壈之懷,文采富艷。東晉詩壇被玄風籠罩,以王羲之、孫綽、許詢為代表的玄言詩人,作品缺少詩意,“理過其辭,淡乎寡味”,雖在當時被視為正宗,卻無生命力。東晉末年的偉大詩人陶淵明,開創了描寫田園生活的風氣,成為魏晉古樸詩風的集大成者。
晉朝大文人有哪幾個
1、王羲之。書圣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被譽為“書圣”,與其子王獻之合稱“二王”。
2、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晉陵無錫人(今江蘇省無錫市)。東晉杰出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因為他有對文學和繪畫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們稱他為畫絕、文絕和癡絕。
3、謝道韞。字令姜,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
4、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
5、陶淵明。別名陶元亮,陶潛,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最喜歡的花是菊花,他也是田園詩派創始人,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文學史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
魏晉南北朝最著名的詩人有哪些?
魏晉時期最值得稱道者一是建安詩人,一是正始詩人,一是太康詩人,一是大詩人陶淵明。
漢魏易代之際,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于是在漢獻帝建安年間(196~220)產生了一批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核心,“七子”(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干、阮瑀、應玚)為羽冀的“建安詩人”,他們關切現實,慷慨有志,繼承了漢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寫下了一大批具有高度現實性和飽滿感情的作品,其風格被后人譽為“建安風骨”。建安風骨的特點及產生背景正如《文心雕龍·時序》所評:“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比绮懿?155~220:的《蒿里行》寫討伐袁紹之戰,《苦寒行》寫東征高干,都寫出了事件的紹過,戰爭的殘酷,人民的苦難,被后人譽為“漢末實錄,真詩史也”(鐘惺《古詩歸》)。而曹操的《短歌行》、《角雖壽》,曹植的《贈白馬王彪》、《雜詩》等,又都抒發了作者真切復雜的思想感情,不愧為優秀的言志抒情之作。特別是曹植(192~232)的《贈白馬王彪》,剖析了在皇室內部殘酷斗爭中的悲憤心情,更是一篇寫實與抒情相結合的佳作。曹植特別擅長五言,他在曹操“清峻”、“通亻兌”的基礎上更注重“騁詞”和“華靡”,因而使五言詩更趨于繁榮。而曹丕(187~226)的《燕歌行》則是有史可查的第一首完整的文人七言詩。
晉朝有哪些著名詩人
晉代是一個亂世,在文學上往往與魏朝同說.最著名的是"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他們的詩歌描寫社會動亂的現實,抒發建功立業的抱負,形成了"慷慨任氣"的時代風格,被后世稱為"建安風骨".
著名的詩人有:陳琳《飲馬長城窟》 王粲《七哀詩》和《登樓賦》
阮籍 《詠懷詩》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左思《詠史》(注:他構思10年,成《三都賦》,一時竟相傳,有“洛陽紙貴”之譽)
葛洪《西京雜記》 陶淵明(我國文學史上偉大詩人之一,有田園詩人之稱)《歸園田居》、《詠荊軻》,《讀山海經》,《桃花源記》
謝靈運(我國詩史上第一個大量創作山水詩的作家)《登池上樓》。
我就知道這些了,希望可以幫上忙了。
晉朝有名的詩人和詩詞
1、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問我為什么能這樣,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2、雜詩
東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人生在世就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人生歷盡了艱難,人們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樣子了。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呢?
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一起暢飲。美好的青春歲月一旦過去便不會再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努力奮斗,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
3、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魏晉: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譯文:夜里睡不著覺,起床坐著彈琴。月光照在薄帷上,清風吹著我的衣襟。孤鴻(天鵝)在野外哀號,飛翔盤旋著的鳥在北林鳴叫。這時徘徊會看到些什么呢?不過是獨自傷心罷了。
4、歲暮
晉朝:謝靈運
殷憂不能寐,苦此夜難頹。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運往無淹物,年逝覺已催。
譯文:我懷著深重的憂慮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內心備受煎熬,長夜漫漫無盡頭,天明遲遲盼不來,不堪忍受啊。
明月照在積雪上,北風猛烈而且凄厲。沒有永久的事物,都會隨時間的消逝而亡。一年將要過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無情的催逼。
5、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晉代:嵇康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譯文:我們的部隊于蘭圃休息,在青草豐茂的山坡喂馬,在水邊的原野用石彈(磻)打鳥,在長河里釣魚。一邊目送著南歸的鴻雁,一邊信手揮彈五弦琴。一舉一動都悠然自得。對大自然的奧妙之道能夠心領神會,十分快樂!
不禁贊賞《莊子》中那位漁翁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捕魚工具)的風神。(以上幾句委婉地勸諭其兄歸隱田園,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放棄軍旅生活。)同心同德的郢人已經死了,這些話跟誰多說了都沒用。
兩晉詩人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兩晉著名詩人、兩晉詩人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