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多少閑狐兔 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
大家好,關于人間多少閑狐兔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陳維崧醉落魄詠鷹原詞注釋翻譯賞析 醉落魄詠鷹原文介紹
1、【原文】:
醉落魄?詠鷹①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②,風低削碎中原路③。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④。男兒身手和誰賭⑤?老來猛氣還軒舉⑥,人間多少閑狐兔⑦!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⑧。
2、【注釋】
①本詞借詠鷹抒壯懷,言其欲像雄鷹搏擊狐兔一樣,消除惡人、小人,聲色俱厲,可見作者在郁悶中進發之憤慨。詞大概作于作者旅寓河南期間。②堵:座,一般為用于墻的量詞,詞中形容山高。③風低削碎中原路:形容鷹在廣闊平原上迅疾低飛。削碎:劃破。④略記尋呼處:略:大略,約略。尋呼處:行獵地方。尋呼:即呼鷹逐獸。杜甫《壯游》:“呼鷹皂櫪林,逐獸云雪岡。”⑤身手:指才能、本領。和誰賭:沒有機會與別人比高低。 ⑥軒舉:意氣飛揚。 ⑦閑狐兔:奸佞小、惡人的代稱。⑧汝:指鷹。
3、【翻譯】
幾座山巒險峻肅殺,在廣闊平原上秋風迅猛急速地掠過大地。天空澄清靜謐古今不變。醉酣敞開貂裘,約略記得當年打獵時呼鷹逐獸的事情。
男兒的空有一身武功絕技來和誰一爭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氣飛揚,因為人間還有多少狐兔啊!月黑天的時候,正是鷹出獵的時機,在這樣的時刻,我特別想你!
4、【賞析】:
詞人陳維松是在清初開一代風氣的大家,他的詞作壯彩英思,具有蹈揚湖海的氣勢。《醉落魄。詠鷹》是他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這首詞的背景依然是北方中原大地的秋天,在襯維松的詞中,北方的秋景最能與他本人氣質中發揚蹈厲的氣象相合,因此,詞人在這個背景中的詞作,往往極富特色。詞的前兩句僅僅用十一個字,即勾勒出了深秋開闊而蒼涼的圖景,描繪出雄勁勇猛的獵鷹形象。疏疏的幾座山峰能使大地的氣象更為空曠蕭條,一個寒字渲染出瑟瑟秋意。掠過大地疾飛的鷹帶來一陣勁風,銳利雄姿頓時躍然紙上。接著一句“秋空一碧無古今”卻在情景上陡然一轉,驟然改變了前兩句中略帶蕭颯和冷厲的的氣氛,把一片高朗遼遠的景象帶入詞境,使醉后袒開貂袍豪氣干云的作者與這一片廣袤的原野蒼穹以及“無古今”的悠長歲月融合在一起,更顯示出詞人蒼勁雄放的詞作風彩。然而,這一幅高昂挺拔的途徑卻在上片的結句上緊轉直下——“略記尋呼處”,原來,這不過是詞人對當年景象依稀的回憶,那只威猛飛揚的鷹并不存在與眼前的現實中,詞人不能不感嘆時光的流逝,豪情中滲透的是無法掩飾的悲涼。
下片的情緒直承上片的氣氛,詞人贊嘆男兒矯健的身手和不減當年的昂揚勇烈精神,但是男兒的身手猛氣卻找不到用武之地,詞人從黨內年高拔啊的追憶中醒來,人世的現實又回到了他的眼前。
詞人憤怒與“人間多少閑狐兔”——那些制造人間不平的小人正在為非作歹,于是在有如沙黃月黑,狐兔橫行之際的世道上,詞人呼喚著猛鷹來懲治這些丑惡,也就是在呼喚著人間的正義。可是,不能否認的是,詞人寄絕大希望的鷹只存在與詞人的想象中,“此際偏思汝”的一個思字,說明了這只鷹的非現實性,因此,不論詞人對男兒身手好奇,獵鷹的威武勇猛表現的多么淋漓飛揚,在詞中呈現的顯示狀況荏苒是沙黃月黑,狐兔橫行,而詞人呼喚的正氣還只是一片虛空中,未見降臨。因此這首雄奇壯浪的詞章固然“聲色俱厲,較杜陵”安得爾輩開其群,驅出六合梟鸞分“之句更為激烈”(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但他所隱伏的,仍然是詞人難以追尋人間真正勇烈與正義的悲愁憤慨。
人間多少閑狐兔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首古詩鑒賞
醉落魄·詠鷹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下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獨行芽落葉,閑坐數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男兒身手和誰賭”表達了自己的牢騷不平,出語豪邁、悲憤,且精警犀利.“和誰賭”暗藏了懷瑜握瑾而不見用的抑郁寡歡.“老來猛氣還軒舉”則表達了自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決心.“人間多少閑狐兔”,交代了詞人發憤圖強的原因:因為人間尚有很多的惡人、小人,在侵凌著正義和善良.展現了詞人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人生理想.末尾兩個句子,“此際偏思汝”有言外意,即“此際誰知我”,就是說,在這樣落寞的時候,又有誰能欣賞“我”呢?雖有落寞不得志之意,但更是抒發自己疾惡如仇、懲奸除弊的人格風范與人生理想.
“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這句話怎么解釋?
“人間多少閑狐兔”,交代了詞人發憤圖強的原因。“閑狐兔”其實是奸佞小、惡人的代稱。因為人間尚有很多的惡人、小人,在侵凌著正義和善良,所以“我”寢食難安,立志要像雄鷹搏擊狐兔一樣,去懲奸除弊,還人間以公道。這就是詞人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人生理想。下闋末尾兩個句子,用荒莽的景象收束全篇,于奔放之余作含蓄的曲折,呼應篇首的“寒山”二字。月黑沙黃,正是鷹出獵的時機,在這樣的時刻,“我”是特別地想你,渴望能像你一樣搏擊于寥廓的天宇。著一“偏”字,可見出此人對鷹的喜愛。“此際偏思汝”有言外意,即“此際誰知我”,就是說,在這樣落寞的時候,又有誰能欣賞“我”呢?在陳的不少詞作中,鷹的形象多是志存高遠、銳意進取的詞人自我形象的化身。
陳維崧被譽為清初詞壇第一人,生于明天啟五年(西元1625)十二月初六,字其年,號迦陵。“維崧”一名出自《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于天”,是國運長存,子孫賢惠之意。因家學淵源,他自幼聰慧,才思敏捷,10歲時即能代父援筆作序,倚馬千言,瑰瑋奇麗,令同行與長輩折腰。少年時拜當時文壇巨擘吳偉業、陳子龍為師。其詩流麗風化,語多涉六朝初唐之習俗;其詞風格雄壯,因身處明清易代之際,故詞多家國之憂,波瀾壯闊。
這首詞大概寫于他流寓河南之時。全詞慷慨悲壯,抒發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憂憤。詞的上闋詠物而抒懷,即先以粗獷的筆墨刻畫了蒼鷹的高傲、威武的形象;接著由鷹及人,寫到自己對往事的追憶。詞人善用襯托的筆法,前兩句不著一"鷹"字,但卻使我們分明感覺到鷹在低飛、在盤旋的矯健、剛勁的姿態。“寒山”“秋風”“碧空”為雄鷹翱翔提供了一個廣袤、遼遠的天地。“寒”字寫出秋山之肅殺。“幾堵”,意為“幾座”,突出山巒之高峻。“低”字寫秋風之勁。“削碎”,是用夸張筆法突顯風的猛烈。這“風”何以如此迅猛急速?原來是雄鷹在平原上高速低飛而激起的,這就從一個側面寫出鷹的凌厲激蕩之勢。凝望鷹的剛毅奔放的身姿,詞人就不禁要心潮澎湃了:“我,能像這自由翱翔的鷹一樣擁有廣袤的天空嗎?”緊接著的一句“秋空一碧無今古”,既寫秋空之澄澈靜謐,又揭示了詞人心潮之澎湃跌宕。“無今古”,即不分今古,古今同一。無論歷史風云如何變幻,而此時頭頂上的深邃的“秋空”仍是靜止不變的。江山亙古如斯,而人呢,卻是華年難駐。那些個流走的日子中,依稀清晰的怕就是“醉袒貂裘”的出獵場面。“略”是“大略”“約略”之意。約略記得當年打獵時呼鷹逐獸的事情。杜甫《壯游》詩中云:“呼鷹皂櫪林,逐獸云雪岡。”渴望浴血疆場、殺敵報國的雄心徒成空夢,那只好在游獵的追逐中找到一點精神的寄托了:這才是古今詩家醉中的愁、醉中的怨。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