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描寫欒城的詩詞有哪些 描寫欒樹的詩句古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歷代描寫欒城的詩詞有哪些,以及描寫欒樹的詩句古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蘇東坡在惠州寫的著名詩句
1. 蘇東坡關于惠州的詩句
蘇東坡關于惠州的詩句 1.蘇東坡在惠州寫的詩句
詩句原文: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蜑雨愁黃昏。
長條半落荔支浦,臥樹獨秀桄榔園。豈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艷排冬溫。
松風亭下荊棘里,兩株玉蕊明朝暾。海南仙云嬌墮砌,月下縞衣來扣門。
酒醒夢覺起繞樹,妙意有在終無言。先生獨飲勿嘆息,幸有落月窺清樽。
白話譯文:
往年我到過春風嶺上淮南村,殘梅凄涼令人傷心斷魂。豈料我流落天涯,在這松風亭下又重睹它的芳容;在這愁人的黃昏里,在這蠻荒的凄風苦雨中。荔枝浦里果葉已半落,唯留長條默默沉思更寂寞。那繁茂的桄榔園中,依然樹色秀麗,枝斜木臥。
她的綠葉閃爍著點點幽光,難道是想挽留這夜色誘人的微明?我只恐她花容冷艷,會懾退這南國冬天的溫馨。在這松風亭下,在荒雜的荊棘叢里,兩株寒梅俏然開放,花蕊潔白如玉似冰。朝輝映耀它的艷容,顯得分外明麗晶瑩。
莫不是海南嬌娜神女駕著仙云,深夜降臨在寂靜階庭?聽,正是這位白衣仙子,正在月下輕輕敲門。我酣夢已覺酒也醒,起身徘徊梅樹邊;花姿在目,妙意存心,然而唯有長嘆,終無一言。花兒說,先生還自飲美酒,不要再為我連連嘆息;幸好在你清清的酒杯里還有探看你的天邊落月。
出處: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一說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是蘇軾于紹圣元年(1094)六十歲時在惠州貶所寫的詩。這年六月,蘇軾在南遷途中再次接到謫令,責授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八月,再貶寧遠軍節度副使,仍惠州安置。十月三日,終于到達惠州貶所。
最初寓居合江樓,十八日遷居嘉祐寺(見《后集》卷五《遷居》詩序)。
松風亭在嘉祐寺側近,蘇軾《松風亭記》說:“仰望亭宇,尚在木末。”又《題嘉祐寺》說:“始寓嘉祐寺松風亭,杖履所及,雞犬皆相識?!笔峭づc寺都在半山坡上。這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詩人興會濃厚,寫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2.蘇東坡寫過哪些有關惠州的詩句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據元代龍輔《女紅余志》記載,惠州有一溫姓女子名超超,到了十五歲都不肯嫁人。當聽說東坡到了惠州,才歡喜地說:“這才是我的夫婿?!碧焯炫腔苍谔K軾的窗外聽他吟詩作賦。后來,蘇軾發覺超超對自己的仰慕之情,恐有不便之處,就匆匆離開了惠州。
數年后他故地重游,聽人說超超已死,葬在沙地里,悚然動容,為她寫了首《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3.蘇東坡在惠州曾吟過什么詩,要一首出名一點的,完整的
蘇東坡有一首[卜算子]詞,詞是這樣寫的: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一首小詞的背后,藏著大文豪蘇東坡的一個引人入勝的緋聞故事! 緋聞故事有三種不同的版本: 第一種版本:緋聞女主角是一位王姓女子。
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卷16記載:蘇東坡謫居黃州時寫了這首[卜算子]詞,一般讀者都不明白講的什么。一個叫張文潛的人繼蘇東坡之后也貶官黃州,經過調查,得知這首詞背后故事的來龍去脈。
可惜的是,吳曾并沒有把故事的來龍去脈寫出來,只說了句“其屬意蓋為王氏女子也”。 第二種版本:緋聞女主角是一個鄰家女子。
宋人袁文《甕牖閑評》卷五記載:蘇東坡謫居黃州,鄰家有個聰明伶俐的女子,每天傍晚都會跑到蘇東坡窗外聽他讀書。后來,她的家人要將她嫁人,商議婚事,女子竟然開出這樣的條件:“得要讀書有東坡先生那么多的人才可以?!?/p>
結果,沒有一個符合她心意的,因此沒等到嫁人就抑郁而死了。宋人李如篪《東園叢說》卷下的記載,時間情節都跟《甕牖閑評》均有不同:蘇軾還沒有參加進士考試的時候,夜間讀書,一個鄰近富豪人家的女子經常前去偷聽。
一天晚上,終于鼓起勇氣,跑去找蘇軾,主動投懷送抱。蘇軾沒有接受,相約考中進士之后再娶她為妻。
可是真的中了進士之后,蘇軾卻娶了別的仕宦人家的小姐。過了很多年,蘇軾去了解那女子嫁給什么人了,得知她一直信守諾言,沒等出嫁就死了。
蘇軾因此寫了這首[卜算子]詞。 第三種版本:緋聞女主角是惠州溫都監的女兒。
宋人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四記載了作者從一個叫王夢得的人那里聽來的故事:蘇東坡這首詞不是作于黃州,而是作于惠州白鶴觀。當時惠州姓溫的兵馬都監(相當于今天的地區軍分區司令)的女兒,長得漂亮,十六歲了還不肯嫁人。
聽說蘇東坡到了惠州,高興地對人說:“他是我的丈夫?!泵刻煲估?,悄悄跑到窗外徘徊,聽蘇東坡讀書吟詩。
蘇東坡發覺了,推窗察看,她就翻過圍墻逃走。蘇東坡找到她家了解情況,她的父親就告訴蘇東坡女兒的想法。
蘇東坡跟他說,要給介紹一個姓王的男子作為夫婿。沒過多久,蘇東坡就被繼續流放到海南島,這門婚事便沒能介紹成功。
溫氏女子也很快病死了,她的家人把她埋葬在河邊沙灘旁。等蘇東坡回到惠州,得知女子已經死去,心中惆悵,于是寫下了這一首詞。
元人陳明秀《東坡詩話錄》、明代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四都有相同的記載,后者并且指出,溫都監女兒名超超。著名文學評論家李卓吾曾經發出過如下一番感慨:溫超超獨具慧眼,知道蘇東坡不是凡人,知道蘇東坡之外沒有人配得上自己,因此寧死不愿居住人世間。
蘇東坡想要把她許配給王姓男子,她一定是寧死不嫁的。因為,她的心里只有東坡先生,沒有王家后生。
也有人認為這詞是影射刺時之作,沒有女子,無關風月,不是緋聞。當然,還有一些人是上述說法一概不相信的,認為它只是宋人作詞的一般套路:心中有所感觸,聊以抒發寂寞之情。
孰是孰非,難以定論,也不必非有定論。我以為,文學作品,附麗一點美麗的傳說,可以豐富作品的含義,給閱讀者增添些許趣味,肯定不是什么壞事。
作為喜愛蘇東坡詩文、同情蘇東坡遭遇的后世讀者,他于漂泊天涯之際,有一位妙齡女子欣賞他,愛慕他,也可以感到一點兒欣慰。誰規定了白發紅顏不能心相印、情相許的?假如真的有過一位溫超超,她實在是一位至純至美的女子,惹人憐愛;她的敢于沖破世俗觀念,大膽表達心中所愛,令人肅然起敬;她的不幸夭折,不由人不扼腕嘆息,感慨良多。
4.關于描寫惠州的詩句
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冷。
紹圣元年十一月,蘇東坡住在惠州水東的嘉佑寺,當他看到 松風亭下盛開的梅花,禁不住寫下了他的第一首梅花詩:《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 盛開》: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
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延蟲雨 愁黃昏。?
長條半落荔支浦,臥樹獨秀桄榔園。?
豈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艷排冬溫。?
松風亭下荊棘里,兩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嬌墮砌,月下縞衣來扣門。?
酒醒夢覺起繞樹,妙意有在終無言。?
先生獨飲勿嘆息,幸有落月窺清尊。
關于雁門關詩句古詩
1. 關于雁門關詩句
關于雁門關詩句 1. 描寫雁門關的詩句有哪些
1,將軍出紫塞,冒頓在烏貪。
笳喧雁門北,陣翼龍城南。雕弓夜宛轉,鐵騎曉參驔。
應須駐白日,為待戰方酣?!鲎蕴拼罕R照鄰《戰城南》白話文釋義:將軍騎馬出了紫塞長城,去與駐扎在烏貪的冒頓作戰。
兩軍在雁門關的北面發起了戰爭,我軍與敵軍在城南布下了陣勢。戰爭一夜未停,戰士們的雕弓發出的鳴聲抑揚動聽,鐵騎的奔跑聲到次日天亮還未斷絕。
戰士們晚上浴血奮戰,白天本應駐地休息,但他們并未停下來,只等作戰勝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覺。2,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出自唐代:李賀《雁門太守行》白話文釋義: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秋色里,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士鮮血凝成暗紫。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3,苦竹嶺頭秋月輝,苦竹南枝鷓鴣飛。嫁得燕山胡雁婿,欲銜我向雁門歸。
——出自唐代:李白《山鷓鴣詞》白話文釋義:苦竹嶺頭秋月皎潔,滿地青輝,苦竹朝南枝頭搖曳,鷓鴣飛翔。一只小鷓鴣嫁給了北京的大雁,那大雁正準備銜著鷓鴣飛向雁門關的老家。
4,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將代馬獵秋田。
——出自唐代:崔顥《雁門胡人歌》白話文釋義:雁門郡東接古代燕國,郡內高山峻嶺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邊境附近。你看,一個胡人解開獵鷹腳上的繩索,讓它飛出去追捕鳥雀,自己則騎著當地產的駿馬馳騁在遼闊的秋原上,四處游獵。
5,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遙見胡地獵,鞴馬宿嚴霜。
——出自唐代:王昌齡《塞下曲·秋風夜渡河》白話文釋義:秋風在夜晚暗暗吹過邊塞的河流,吹過雁門的桑田,邊地一片蕭瑟。遠遠地能夠看見胡地有人在打獵,雖說還不是秋天,邊塞卻已經十分寒冷,戰士們只能在嚴霜中風餐露宿。
2. 有關雁門關的詩詞句
1,《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清代 屈大均記燒燭、雁門高處。
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
譯文:還記得,當初你我于冬日在雁門關中夜宿。那時候,大雪飛舞,厚厚的積雪將全城都給封住,天上是厚厚的陰云,讓人辨不清方面,使人迷路。
在火爐中添上滿滿的煤炭,你我穿著貂皮大衣圍著火爐在深夜里談話。2,《古離別》南北朝 江淹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
黃云蔽千里,游子何時還。譯文:心愛的人要到雁門關外很遠的地方去了,我們只有無奈地道別。
天上的黃云遮蔽了千里,地上的塵埃與黃云相接,天空也暗了下來,到遠方去的游子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啊。3,《從軍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雁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譯文: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
邊塞古城,雁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4,《涼州詞二首》唐代 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云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里,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5,《雁門太守行》 唐代 李賀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譯文: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
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3. 關于雁門關的詩句
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送薛承矩秩滿北游(劉長卿)
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
古風其六(李白)
代馬不思越。
越禽不戀燕。
情性有所習。
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
今戍龍庭前。
驚沙亂海日。
飛雪迷胡天。
蟣虱生虎鹖。
心魂逐旌旃。
苦戰功不賞。
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李白)
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云。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
疇昔在嵩陽,同衾臥羲皇。綠蘿笑簪紱,丹壑賤巖廊。
晚途各分析,乘興任所適。仆在雁門關,君為峨眉客。
心懸萬里外,影滯兩鄉隔。長劍復歸來,相逢洛陽陌。
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煩。迷津覺路失,托勢隨風翻。
以茲謝朝列,長嘯歸故園。故園恣閑逸,求古散縹帙。
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畢。人生信多故,世事豈惟一。
念此憂如焚,悵然若有失。聞君臥石門,宿昔契彌敦。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高風起遐曠,幽人跡復存。
松風清瑤瑟,溪月湛芳樽。安居偶佳賞,丹心期此論。
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屈大均)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嗪缭S,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云中道上作(施肩吾)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云中郡,今日無云空見沙。
雁門關野望(許棠)
高關閑獨望,望久轉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盡春。
河遙分斷野,樹亂起飛塵。時見東來騎,心知近別秦。
阮郎歸 獨木橋體(元好問)
別郎容易見郎難。千山復萬山。楊花簾幕晚風間。愁眉澹澹山。光祿塞,雁門關。望夫元有山。當時只合鎖雕鞍。山頭不放山。
4. 描寫雁門關的詩句
謁楊無敵祠
[宋]蘇轍
行祠寂寞寄關門,野草猶知避血痕。
一敗可憐非戰罪,大剛嗟獨畏人言。
馳驅本為中原用,常享能令異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隱,誅彤聊足慰忠魂。
[注釋]蘇轍(1039-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歷官秘書省校書郎、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永州、岳州、許州。自號潁濱遺老。文學上很有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為文以策論見長。工詩,亦能詞,著有《欒城集》等百卷。死后謚文定。
李牧祠
[宋]司馬光
椎牛晌壯士,拔距養奇才。
敵帳方驚避,秦金已暗來。
旌旗移幕府,荊剌蔓叢臺。
部曲依稀在,猶能話郭開。
[注釋] 司馬光(1019-1086),字公實,號迂叟。原籍山西夏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溫國公,謚文正。他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鑒》。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讓、剛正不阿。從小有“司馬光砸缸救人”的美傳,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
5. 形容雁門關的詩句有哪些
1、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云蔽千里,游子何時還。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愿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豆烹x別》南北朝:江淹
2、高關閑獨望,望久轉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盡春。 河遙分斷野,樹亂起飛塵。時見東來騎,心知近別秦?!堆汩T關野望》唐代:許棠
3、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情性有所習。土風固其然。昔別雁門關。今戍龍庭前。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蟣虱生虎蟣。心魂逐旌旃。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豆棚L五十九首》唐代:李白
4、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云中郡,今日無云空見沙。——《云中道上作》唐代:施肩吾
5、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送薛承矩秩滿北游》唐代:劉長卿
6. 描寫雁門關的詩詞
雁門太守行
作者:李賀 朝代:唐 體裁:樂府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雁門胡人歌
作者:崔顥 朝代:唐 體裁:樂府
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 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將代馬獵秋田。
山頭野火寒多燒,雨里孤峰濕作煙。 聞道遼西無斗戰,時時醉向酒家眠。
相和歌辭·雁門太守行
作者:張祜 朝代:唐 體裁:樂府
城頭月沒霜如水,趚趚蹋沙人似鬼。燈前拭淚試香裘, 長引一聲殘漏子。
駝囊瀉酒酒一杯,前頭啑血心不回。 寄語年少妻莫哀,魚金虎竹天上來,雁門山邊骨成灰。
阮郎歸 獨木橋體
作者:元好問 朝代:金 體裁:詞
別郎容易見郎難。千山復萬山。楊花簾幕晚風間。愁眉澹澹山。
光祿塞,雁門關。望夫元有山。當時只合鎖雕鞍。山頭不放山。
云中道上作
作者:施肩吾 朝代:唐 體裁:七絕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云中郡,今日無云空見沙。
送薛承矩秩滿北游
作者:劉長卿 朝代:唐 體裁:五律
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
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
古風其六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體裁:五古
代馬不思越。 越禽不戀燕。 情性有所習。 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 今戍龍庭前。 驚沙亂海日。 飛雪迷胡天。 蟣虱生虎鹖。 心魂逐旌旃。 苦戰功不賞。 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
雁門關外
作者:元好問 朝代:金
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處不桑麻。 重關獨居千尋嶺,深夏猶飛六出花。 云暗白楊連馬邑,天圍青冢渺龍沙。 憑高吊古情無盡,空對西風數去鴉。
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
作者:屈大均 朝代:清 體裁:詞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 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 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出自《蝶戀花·春景》。
蝶戀花·春景
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譯文: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怛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墻外的行人都可聽見。慢慢地,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這首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依據《全宋詞》所載的順序,此篇當于蘇軾被貶任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時所作。
這首詞將傷春之情表達得既深情纏綿又空靈蘊藉,情景交融,哀婉動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稱贊道:“‘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這個評價是中肯的。
蘇軾除寫豪放風格的詞以外,還寫了大量的婉約詞??墒菂s總被“無情”所惱。這正說明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忘情于現實世界。他在這首詞中所流露出的傷感,正是基于對現實人生的熱愛。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唐宋八大家經典詩詞歌賦,例舉多于8則,余在此有禮了。
韓愈——尊儒反佛為題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嘲諷社會現狀為題材的雜文有《雜說》《獲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驢》《永某氏之鼠》《臨江之麋》,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永州八記》。其中包括《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
宋朝
歐陽修——《醉翁亭記》,《鳴蟬賦》《秋聲賦》《與高司諫(jiàn)書》《朋黨論》《伶官傳序》《賣油翁》
蘇洵——《六國論》《衡論》《辨奸論》《管仲論》《權書》等。
蘇軾——《水調歌頭》,《浣溪沙》,《江城子》《蝶戀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平王論》《留侯論》《石鐘山記》等。
蘇轍——《欒(luán)城集》84卷,《欒城應詔集》12卷。
曾鞏——《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傷仲永》《答司馬諫議書》 采納我好嗎??~~(ㄒoㄒ)//
關于雁門關的古詩有哪些?
1. 關于雁門關的古詩句
關于雁門關的古詩句 1.關于雁門關的詩句
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ㄩT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送薛承矩秩滿北游(劉長卿)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
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
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古風其六(李白)代馬不思越。
越禽不戀燕。情性有所習。
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
今戍龍庭前。驚沙亂海日。
飛雪迷胡天。蟣虱生虎鹖。
心魂逐旌旃??鄳鸸Σ毁p。
忠誠難可宣。誰憐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李白)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云。
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疇昔在嵩陽,同衾臥羲皇。
綠蘿笑簪紱,丹壑賤巖廊。晚途各分析,乘興任所適。
仆在雁門關,君為峨眉客。心懸萬里外,影滯兩鄉隔。
長劍復歸來,相逢洛陽陌。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煩。
迷津覺路失,托勢隨風翻。以茲謝朝列,長嘯歸故園。
故園恣閑逸,求古散縹帙。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畢。
人生信多故,世事豈惟一。念此憂如焚,悵然若有失。
聞君臥石門,宿昔契彌敦。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
高風起遐曠,幽人跡復存。松風清瑤瑟,溪月湛芳樽。
安居偶佳賞,丹心期此論。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屈大均)記燒燭、雁門高處。
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
苦寒如許,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
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云中道上作(施肩吾)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昔時聞有云中郡,今日無云空見沙。
雁門關野望(許棠)高關閑獨望,望久轉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盡春。
河遙分斷野,樹亂起飛塵。時見東來騎,心知近別秦。
阮郎歸 獨木橋體(元好問)別郎容易見郎難。千山復萬山。
楊花簾幕晚風間。愁眉澹澹山。
光祿塞,雁門關。望夫元有山。
當時只合鎖雕鞍。山頭不放山。
2.描寫雁門關的詩句有哪些
1、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
黃云蔽千里,游子何時還。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
愿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
——《古離別》南北朝:江淹 2、高關閑獨望,望久轉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盡春。
河遙分斷野,樹亂起飛塵。時見東來騎,心知近別秦。
——《雁門關野望》唐代:許棠 3、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
情性有所習。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今戍龍庭前。
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
蟣虱生虎蟣。心魂逐旌旃。
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
——《古風五十九首》唐代:李白 4、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云中郡,今日無云空見沙。
——《云中道上作》唐代:施肩吾 5、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
——《送薛承矩秩滿北游》唐代:劉長卿。
3.描寫雁門關的詩句有哪些
1、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云蔽千里,游子何時還。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愿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豆烹x別》南北朝:江淹
2、高關閑獨望,望久轉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盡春。 河遙分斷野,樹亂起飛塵。時見東來騎,心知近別秦?!堆汩T關野望》唐代:許棠
3、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情性有所習。土風固其然。昔別雁門關。今戍龍庭前。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蟣虱生虎蟣。心魂逐旌旃。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古風五十九首》唐代:李白
4、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云中郡,今日無云空見沙?!对浦械郎献鳌诽拼菏┘缥?/p>
5、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送薛承矩秩滿北游》唐代:劉長卿
4.描寫雁門關的古詩句
雁門太守行
作者:李賀 朝代:唐 體裁:樂府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雁門胡人歌
作者:崔顥 朝代:唐 體裁:樂府
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 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將代馬獵秋田。
山頭野火寒多燒,雨里孤峰濕作煙。 聞道遼西無斗戰,時時醉向酒家眠。
相和歌辭·雁門太守行
作者:張祜 朝代:唐 體裁:樂府
城頭月沒霜如水,趚趚蹋沙人似鬼。燈前拭淚試香裘, 長引一聲殘漏子。
駝囊瀉酒酒一杯,前頭啑血心不回。 寄語年少妻莫哀,魚金虎竹天上來,雁門山邊骨成灰。
阮郎歸 獨木橋體
作者:元好問 朝代:金 體裁:詞
別郎容易見郎難。千山復萬山。楊花簾幕晚風間。愁眉澹澹山。
光祿塞,雁門關。望夫元有山。當時只合鎖雕鞍。山頭不放山。
云中道上作
作者:施肩吾 朝代:唐 體裁:七絕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云中郡,今日無云空見沙。
送薛承矩秩滿北游
作者:劉長卿 朝代:唐 體裁:五律
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
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
古風其六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體裁:五古
代馬不思越。 越禽不戀燕。 情性有所習。 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 今戍龍庭前。 驚沙亂海日。 飛雪迷胡天。 蟣虱生虎鹖。 心魂逐旌旃。 苦戰功不賞。 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
雁門關外
作者:元好問 朝代:金
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處不桑麻。 重關獨居千尋嶺,深夏猶飛六出花。 云暗白楊連馬邑,天圍青冢渺龍沙。 憑高吊古情無盡,空對西風數去鴉。
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
作者:屈大均 朝代:清 體裁:詞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嗪缭S,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5.描寫雁門關的詩句
謁楊無敵祠[宋]蘇轍行祠寂寞寄關門,野草猶知避血痕。
一敗可憐非戰罪,大剛嗟獨畏人言。馳驅本為中原用,常享能令異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隱,誅彤聊足慰忠魂。[注釋]蘇轍(1039-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歷官秘書省校書郎、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
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永州、岳州、許州。自號潁濱遺老。
文學上很有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為文以策論見長。
工詩,亦能詞,著有《欒城集》等百卷。死后謚文定。
李牧祠[宋]司馬光椎牛晌壯士,拔距養奇才。敵帳方驚避,秦金已暗來。
旌旗移幕府,荊剌蔓叢臺。部曲依稀在,猶能話郭開。
[注釋] 司馬光(1019-1086),字公實,號迂叟。原籍山西夏縣。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溫國公,謚文正。他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鑒》。
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讓、剛正不阿。從小有“司馬光砸缸救人”的美傳,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
6.形容雁門關的詩句
關于雁門關的古詩:
送薛承矩秩滿北游(劉長卿)
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
云中道上作(施肩吾)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云中郡,今日無云空見沙。
雁門關野望(許棠)
高關閑獨望,望久轉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盡春。
河遙分斷野,樹亂起飛塵。時見東來騎,心知近別秦。
望采納
7.關于雁門關的詩句
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送薛承矩秩滿北游(劉長卿)
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
古風其六(李白)
代馬不思越。
越禽不戀燕。
情性有所習。
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
今戍龍庭前。
驚沙亂海日。
飛雪迷胡天。
蟣虱生虎鹖。
心魂逐旌旃。
苦戰功不賞。
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李白)
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云。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
疇昔在嵩陽,同衾臥羲皇。綠蘿笑簪紱,丹壑賤巖廊。
晚途各分析,乘興任所適。仆在雁門關,君為峨眉客。
心懸萬里外,影滯兩鄉隔。長劍復歸來,相逢洛陽陌。
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煩。迷津覺路失,托勢隨風翻。
以茲謝朝列,長嘯歸故園。故園恣閑逸,求古散縹帙。
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畢。人生信多故,世事豈惟一。
念此憂如焚,悵然若有失。聞君臥石門,宿昔契彌敦。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高風起遐曠,幽人跡復存。
松風清瑤瑟,溪月湛芳樽。安居偶佳賞,丹心期此論。
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屈大均)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嗪缭S,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云中道上作(施肩吾)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云中郡,今日無云空見沙。
雁門關野望(許棠)
高關閑獨望,望久轉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盡春。
河遙分斷野,樹亂起飛塵。時見東來騎,心知近別秦。
阮郎歸 獨木橋體(元好問)
別郎容易見郎難。千山復萬山。楊花簾幕晚風間。愁眉澹澹山。光祿塞,雁門關。望夫元有山。當時只合鎖雕鞍。山頭不放山。
杜荀鶴《宿欒城驛卻寄常山張書記》原文及翻譯賞析
宿欒城驛卻寄常山張書記原文:
一更更盡到三更,吟破離心句不成。數樹秋風滿庭月,憶君時復下階行。 詩詞作品: 宿欒城驛卻寄常山張書記 詩詞作者:【 唐代 】 杜荀鶴
歷代描寫欒城的詩詞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描寫欒樹的詩句古詩、歷代描寫欒城的詩詞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