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古詩有多少個字 滿江紅 古詩文網
很多朋友對于滿江紅古詩有多少個字和滿江紅 古詩文網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岳飛的《滿江紅》全文
《滿江紅·怒發沖冠》全文如下: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首詞是出自于宋代抗金將領岳飛的詞作。此詞上闕抒寫作者對中原重陷敵手的悲憤,對局勢前功盡棄的痛惜,表達了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愿;下闕抒寫作者對民族敵人的深仇大恨,對祖國統一的殷切愿望,對國家朝廷的赤膽忠誠。
全詞情調激昂,慷慨壯烈,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質,表現了作者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白話譯文】
我怒發沖冠登高倚欄桿,一場瀟瀟細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壯懷激烈,三十年勛業如今成塵土,征戰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御著一輛輛戰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營壘。壯志同仇餓吃敵軍的肉,笑談蔑敵渴飲敵軍的血。我要從頭徹底地收復舊日河山,再回京闕向皇帝報捷。
擴展資料:
開頭五句,起勢突兀,破空而來。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燒,不可阻遏。作者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的,這是他的理想與現實發生尖銳激烈的矛盾的結果。他面對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氣憤填膺。
岳飛之怒,是金兵侵擾中原,燒殺虜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飛之嘯,是無路請纓,報國無門的忠憤之嘯;岳飛之懷,是殺敵為國的宏大理想和豪壯襟懷。這幾句一氣貫注,生動地描繪了一位忠臣義士和憂國憂民的英雄形象。
接著四句激勵自己,不要輕易虛度這壯年光陰,爭取早日完成抗金大業。這既是岳飛的自勉之辭,也是對抗金將士的鼓勵和鞭策。
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詞里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顯示了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它作為愛國將領的抒懷之作,情調激昂,慷慨壯烈,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敢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神威,從而成為反侵略戰爭的名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滿江紅·怒發沖冠
蘇軾的滿江紅共有多少字,不算標點
不算標題,標點總共93個字。
滿江紅·懷子由作
北宋·蘇軾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
宦游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
孤負當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
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
一樽酒,黃河側。
無限事,從頭說。
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
衣上舊痕余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
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滿江紅·懷子由作》,是由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蘇軾所寫的一首詞作。“元祐六年辛未(一〇九一)八月,作于東京赴潁州軍事知州途中”(《蘇軾詞編年校注》中冊第六九六頁《滿江紅·懷子由作》)。“(元祐)六年,召為吏部尚書,未至。以弟轍除右丞,改翰林承旨。轍辭右丞,欲與兄同備從官,不聽。軾在翰林數月,復以讒請外,乃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潁州”(《宋史·蘇軾傳》)。細細地品讀詞意,此詞當為懷念胞弟,追感前約之負,厭于官場傾軋,企盼歸隱休閑之樂而作。
滿江紅詩詞?
滿江紅
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柳永《滿江紅》詩詞
滿江紅
作者: 柳永
萬恨千愁,將年少、衷腸牽系。殘夢斷、酒醒孤館,夜長無味。可惜許枕前多少意,到如今兩總無終始。獨自個、贏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傷感,將何計。空只恁,厭厭地。無人處思量,幾度垂淚。不會得都來些子事,甚恁底死難拚棄。待到頭、終久問伊看,如何是。
滿江紅 岳飛一共有多少個字?
《滿江紅》(岳飛)一共有93個字。
一、原文:
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二、白話譯文:
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三、出處:《岳武穆遺文》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岳飛 (1103-1141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術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后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后衛,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
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術,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岳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余,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游寇”,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四月,岳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飛又敗金兵于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率軍鎮壓了楊么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占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今武昌)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滿江紅》創作的具體時間應該是在岳飛入獄前不久。詞中有多處可以用來證明這一觀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這兩句歷來是考證《滿江紅》作者問題最為關鍵的內容,但幾乎所有的解釋都不夠準確。
認為《滿江紅》是岳飛所作的,都把時間定于岳飛第一次北伐,即岳飛30歲出頭時。如鄧廣銘先生就持此說。?
二、作者簡介:
岳飛(1103—1142),南宋抗金將領。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官至樞密副使,封武昌郡開國公。以不附和議,被秦檜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獄。孝宗時追謚武穆,寧宗時追封鄂王,理宗時改謚忠武。《宋史》有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岳武穆集》十卷,不傳。明徐階編《岳武穆遺文》一卷。《全宋詞》錄其詞三首。
三、作品賞析:
此詞上片寫作者悲憤中原重陷敵手,痛惜前功盡棄的局面,也表達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愿。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詞里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顯示了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它作為愛國將領的抒懷之作,情調激昂,慷慨壯烈,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甘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神威,從而成為反侵略戰爭的名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滿江紅·怒發沖冠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