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nèi)容

白居易望到杭州早春的哪些景 白居易描寫杭州

藏匿2023-01-07 07:10詩詞98

很多朋友對于白居易望到杭州早春的哪些景和白居易描寫杭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句詩是描繪哪個地方的早春美景?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描繪的是浙江杭州西湖早春美景,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白話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注釋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筑。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不久。

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說“云腳低”。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

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里指低垂的云。

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zhuǎn)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筑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cè)重禽鳥。

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淺草:淺淺的青草。

才能:剛夠上。

沒(mò):遮沒,蓋沒。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陰:同“蔭”,指樹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賞析

這是一首描繪西湖美景的名篇。這詩處處扣緊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詩的首聯(lián)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tài)天容。

頷聯(lián)從靜到動,從全景的寫意到細節(jié)的工筆。先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皫滋帯倍郑串嫵鳅L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tài)?!罢l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xiàn)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并使讀者由此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

頸聯(lián)寫俯察所見花草。這一聯(lián)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

尾聯(lián)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臥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xiàn),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體現(xiàn)出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是當?shù)闷鹨陨显u語的。

內(nèi)容中心

此詩通過寫西湖早春明媚風光的描繪,抒發(fā)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悅和對錢塘湖風景的喜愛,更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全詩對仗精工,語言淺近,用詞準確,氣質(zhì)清新,成為歷代吟詠西湖的名篇。

創(chuàng)作背景

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唐穆宗時期)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寶歷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時期)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寫于長慶三、四年(公元823、824年)間的春天。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并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錢塘湖春行》一詩中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錢唐湖春行》描述的景物有早鶯、暖樹、新燕、水面、綠楊陰、云腳、春泥、亂花、淺草。

【作品簡介】

《錢唐湖春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描寫杭州西湖的七律。此詩通過對西湖早春明媚風光的描繪,抒發(fā)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悅和對西湖風景的喜愛,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全詩結(jié)構(gòu)謹嚴,銜接自然,對仗精工,語言清新,堪稱吟詠西湖的名篇佳作。

【原文】

《錢唐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舉目遠眺,但見水面漲平,白云低垂。

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好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白居易寫初春西湖的詩句有哪些

1. 白居易寫的關(guān)于初春西湖的詩句

白居易寫的關(guān)于初春西湖的詩句 1.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的詩句

《錢塘湖春行》唐代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話譯文: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擴展資料

作品賞析

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guān)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詩的首聯(lián)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出一種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tài)天容。

頷聯(lián)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zhuǎn)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筑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

“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tài)。“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xiàn)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并使讀者由此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頸聯(lián)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jié),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么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lián)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

這兩聯(lián)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xiàn)鶯燕新來的動態(tài);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準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錢塘湖春行

2.白居易初春西湖的詩句

白居易描寫初春西湖的名詩就是《錢塘湖春行》,全詩如下: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鑒賞:《錢塘湖春行》生動地描繪了白居易初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贊歌。全詩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初春美景給游人帶來的喜悅之情。尤其是中間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寫出了自然美景給予人的感受。如不說綠草如茵,而說“淺草才能沒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從結(jié)構(gòu)上看,從描寫孤山寺一帶景色到描寫白沙堤一帶景色,中間的轉(zhuǎn)換不露痕跡,銜接非常自然。

3.白居易的什么寫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圖你認為其中最能表現(xiàn)初春景象的詩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注釋 選自《白氏長慶集》。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陳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

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筑。

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潮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平了湖岸。初:副詞,剛剛。

云腳低:指云層低垂,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

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多見于降雨或雨初停時。 4、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

鶯:黃鸝,鳴聲婉轉(zhuǎn)動聽。 5、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

6、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7、啄:銜取。

燕子銜泥筑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

側(cè)重禽鳥。 8、暖樹:向陽的樹。

9、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的。

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淺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剛夠上。

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側(cè)重花草。 10、行不足:百游不厭。

11、陰:同“蔭”,指樹陰。 12、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huán)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jié)束,以“最愛”直抒深情。

13、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 14、沒(mò):隱沒。

15、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16、不足:不夠。

全詩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早春美景給游人帶來的喜悅之情。

尤其是中間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寫出了自然美景給予人的感受。如不說綠草如茵,而說“淺草才能沒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從結(jié)構(gòu)上看,從描寫孤山寺一帶景色到描寫白沙堤一帶景色,中間的轉(zhuǎn)換不露痕跡,銜接非常自然。 譯文 走在西湖邊。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湖水漲潮時剛好與堤齊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只早出的黃鶯爭著飛上向陽的樹,不知誰家新來的燕子正銜著春泥在筑巢。

一些多彩繽紛的春花(野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愛漫步在西湖東邊欣賞美景,欣賞得不夠,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斷橋白沙堤。

賞析 《錢塘湖春行》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贊歌。詩的首聯(lián)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

又給讀者以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tài)天容。

頷聯(lián)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zhuǎn)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筑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寫出了初春的生機。

“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tài)?!罢l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xiàn)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并使讀者由此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

頸聯(lián)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jié),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紅開遍。

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么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

這一聯(lián)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這兩聯(lián)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xiàn)鶯燕新來的動態(tài);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

這就準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于他寫出了季節(jié)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

《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lián)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尾聯(lián)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

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臥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

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集中飽滿的感受給讀者無盡的回味。

中國歷史上,在天堂杭州當剌史的可以說是不乏名人,不過,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兩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蘇東坡了。他們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緬懷的政績,而且也流傳下來許多描寫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詩詞文章與傳聞軼事,所以又有人們。

4.白居易寫的關(guān)于西湖的詩句

1、《春題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3、《答客問杭州》

白居易

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唐瀉綠油。

大屋檐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4、《西湖留別》

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5、《杭州回舫》

白居易

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6、《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白居易

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棕櫚葉戰(zhàn)水風涼。

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7、《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5.白居易描寫西湖的詩句有哪些

1. 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2.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3.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唐代:白居易

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zhàn)水風涼。

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譯文:

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聽完高僧佛經(jīng)講解劃船回去。

因為盧橘飽含雨水,所以其果實沉重而低垂,棕櫚的葉子隨著清風的吹動相互擊打著。

湖上的水氣迷蒙,微波動蕩,水天一色, 望湖上瓊樓珠殿,參差不去,倒映在夕陽下。

回到對岸,請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萊宮一樣,坐落在水中央。

《杭州回舫》

唐代:白居易

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譯文:

自從告別杭州的好山好水之后,我酒喝得少了,詩也懶得寫了,我想將我的這些心意放在槳上,告訴西湖的風和西湖的月亮。

《春題湖上》

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譯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風景畫,三面群山環(huán)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鏡。群峰上,松樹密密麻麻排滿山面,千山萬峰顯得一派蒼翠。一輪圓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顆明珠,晶瑩透亮,跳蕩懸浮。

早稻初生,似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上面鋪滿厚厚的絲絨線頭;蒲葉披風,像少女身上飄曳的羅帶群幅。一幅格調(diào)清新的山水畫圖展現(xiàn)眼前,詩人不由發(fā)出對西湖風光的贊美。春色如此秀麗,作者不愿離開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這風景如畫的西湖。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wǎng):

白居易描寫"錢塘湖春天美景"的詩有哪些?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云低垂,秀色無邊。

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賞析:

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guān)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結(jié)構(gòu)

首聯(lián)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一句是初春作者游行的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初平”,春水初漲,遠望與岸齊平?!霸颇_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云幕構(gòu)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

白居易描寫西湖早春的詩句

1. 關(guān)于白居易早春的詩句

關(guān)于白居易早春的詩句 1.【有描寫早春的詩嗎白居易的詩句】

早春: 早春贈軍事薛判官 【唐】杜牧 雪后新正半,春來四刻長. 晴梅朱粉艷,嫩水碧羅光. 弦管開雙調(diào),花鈿坐兩行. 唯君莫惜醉,認取少年場. 長安早春旅懷 【唐】白居易 軒車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簾愁,日暮青山望鄉(xiāng)泣. 風吹新綠草牙坼,雨灑輕黃柳條濕. 此生知負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 【唐】白居易 老更驚年改,閑先覺日長. 晴薰榆莢黑,春染柳梢黃. 雪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 低平穩(wěn)船舫,輕暖好衣裳.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 春銷不得處,唯有鬢邊霜.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釋,景和風復暄. 滿庭田地濕,薺葉生墻根. 官舍悄無事,日西斜掩門. 不開莊老卷,欲與何人言. 早春即事 【唐】白居易 眼重朝眠足,頭輕宿酒醒. 陽光滿前戶,雪水半中庭. 物變隨天氣,春生逐地形. 北檐梅晚白,東岸柳先青. 蔥壟抽羊角,松巢墮鶴翎. 老來詩更拙,吟罷少人聽. 曲江早春 【唐】白居易 曲江柳條漸無力,杏園伯勞初有聲. 可憐春淺游人少,好傍池邊下馬行. 溪中早春 【唐】白居易 南山雪未盡,陰嶺留殘白. 西澗冰已銷,春溜含新碧. 東風來幾日,蟄動萌草坼. 潛知陽和功,一日不虛擲. 愛此天氣暖,來拂溪邊石. 一坐欲忘歸,暮禽聲嘖嘖. 蓬蒿隔桑棗,隱映煙火夕. 歸來問夜餐,家人烹薺麥. 早春 【唐】暢諸 獻歲春猶淺,園林未盡開.雪和新雨落,風帶舊寒來. 聽鳥聞歸雁,看花識早梅.生涯知幾日,更被一年催. 早春 【唐】儲嗣宗 野樹花初發(fā),空山獨見時. 踟躕歷陽道,鄉(xiāng)思滿南枝. 早春曲 【唐】戴叔倫 青樓昨夜東風轉(zhuǎn),錦帳凝寒覺春淺. 垂楊搖絲鶯亂啼,裊裊煙光不堪翦. 博山吹云龍腦香,銅壺滴愁更漏長. 玉頰啼紅夢初醒,羞見青鸞鏡中影. 儂家少年愛游逸,萬里輪蹄去無跡. 朱顏未衰消息稀,腸斷天涯草空碧. 早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唐】杜甫 力疾坐清曉,來時悲早春.轉(zhuǎn)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 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望鄉(xiāng)應未已,四海尚風塵. 早春 【唐】方干 運行元化不參差,四極中華共一時. 正氣才隨灰律變,殘寒便被柳條欺. 冰融大澤朝陽覺,草綠陳根夜雨知. 不信風光疾于箭,年來年去變霜髭. 早春 【唐】來鵠 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偏憎楊柳難鈐轄,又惹東風意緒來. 早春寄王漢陽 【唐】李白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昨夜東風入武陽,陌頭楊柳黃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預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 早春夜望 【唐】李端 舊雪逐泥沙,新雷發(fā)草芽.曉霜應傍鬢,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歸與故國賒.不勞報春盡,從此惜年華. 早春微雨 【唐】李山甫 怪來鶯蝶似凝愁,不覺看花暫濕頭. 疏影未藏千里樹,遠陰微翳萬家樓. 青羅舞袖紛紛轉(zhuǎn),紅臉啼珠旋旋收. 歲旱且須教濟物,為霖何事愛風流. 早春 【唐】李中 一種和風至,千花未放妍. 草心并柳眼,長是被恩先. 早春 【唐】劉長卿 微雨夜來歇,江南春色回.本驚時不住,還恐老相催. 人好千場醉,花無百日開.豈堪滄海畔,為客十年來. 早春 【唐】劉威 曉來庭戶外,草樹似依依.一夜東風起,萬山春色歸. 冰消泉派動,日暖露珠晞.已醞看花酒,嬌鶯莫預飛. 幽院早春 【唐】柳中庸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黃.隔簾春雨細,高枕曉鶯長. 無事含閑夢,多情識異香.欲尋蘇小小,何處覓錢塘. 早春 【唐】陸龜蒙 雨冷唯添暑,煙初不著春. 數(shù)枝花颣小,愁殺扈芳人. 早春巴陵道中 【唐】羅隱 遠雪亭亭望未銷,岳陽春淺似相饒. 短蘆冒土初生筍,高柳偷風已弄條. 波泛洞庭猵獺健,谷連荊楚鬼神妖. 中流菱唱泊何處,一只畫船蘭作橈. 松江早春 【唐】皮日休 松陵清凈雪消初,見底新安恐未如. 穩(wěn)憑船舷無一事,分明數(shù)得鲙殘魚. 早春殘雪 【唐】裴虔余 霽日雕瓊彩,幽庭減夜寒.梅飄余片積,日墮晚光殘. 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蘭.陰林披霧縠,小沼破冰盤. 曲檻霜凝砌,疏篁玉碎竿.已聞三徑好,猶可訪袁安. 早春行 【唐】王維 紫梅發(fā)初遍,黃鳥歌猶澀. 誰家折楊女,弄春如不及. 愛水看妝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風吹散,衣愁露沾濕. 玉閨青門里,日落香車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憶君長入夢,歸晚更生疑. 不及紅檐燕,雙棲綠草時. 早春西園 【唐】王周 引步攜筇竹,西園小徑通.雪(奇支)梅蒂綠,春入杏梢紅. 靜意崖穿溜,孤愁笛破空.如何將此景,收拾向圖中. 三堂早春 【唐】韋莊 獨倚危樓四望遙,杏花春陌馬聲驕. 池邊冰刃暖初落,山上雪棱寒未銷. 溪送綠波穿郡宅,日移紅影度村橋. 主人年少多情味,笑換金龜解珥貂. 早春對雨 【唐】羊士諤 南館垂楊早,東風細雨頻.輕寒消玉斝,幽賞滯朱輪.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國春.含情非遲客,懸榻但生塵. 早春錢塘湖晚眺 【唐】張祜 落日下林坂,撫襟睇前蹤.輕澌流回浦,殘雪明高峰. 仰視天宇曠,俯登云樹重.聊當問真界,昨夜西巒鐘. 早春山行 【唐】于武陵 江草暖初綠,雁行皆北飛.異鄉(xiāng)那久客,野鳥尚思歸. 十載過如夢,素心應已違.行行家漸遠,更苦得書稀. 早春閑游 【唐】張籍 年長身多病,獨宜作冷官.從來閑坐慣,漸覺出門難. 樹影新猶薄,池光晚尚寒.遙聞有花發(fā),騎馬暫行看. 早春 【唐】周樸 良夜歲應足,嚴風為變春. 遍回寒作暖,通改舊成新. 秀樹因馨雨,融冰雨泛蘋. 韶光不偏黨,積漸煦疲民. 早春 【宋】。

2.白居易春天的詩

殘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殘鶯三四聲,景遲風慢暮春情。

日西無事墻陰下,閑踏宮花獨自行。

負春

【唐】白居易

病來道士教調(diào)氣,老去山僧勸坐禪。

孤負春風楊柳曲,去年斷酒到今年。

玩迎春花贈楊郎中

【唐】白居易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憑君與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

【唐】白居易

洛陽陌上少交親,履道城邊欲暮春。

崔在吳興元在越,出門騎馬覓何人。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

春銷不得處,唯有鬢邊霜。

早春獨登天宮閣

【唐】白居易

天宮日暖閣門開,獨上迎春飲一杯。

無限游人遙怪我,緣何最老最先來?

春池上戲贈李郎中

【唐】白居易

滿池春水何人愛,唯我回看指似君。

直似(扌妥)藍新汁色,與君南宅染羅裙。

春詞

【唐】白居易

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

斜倚欄干臂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

春風

【唐】白居易

春風先發(fā)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為我來。

春老

【唐】白居易

欲隨年少強游春,自覺風光不屬身。

歌舞屏風花障上,幾時曾畫白頭人?

春眠

【唐】白居易

枕低被暖身安穩(wěn),日照房門帳未開。

還有少年春氣味,時時暫到夢中來。

春題華陽觀

【唐】白居易

帝子吹簫逐鳳凰,空留仙洞號華陽。

落花何處堪惆悵,頭白宮人掃影堂。

春雪過皇甫家

【唐】白居易

晚來籃輿雪中回,喜遇君家門正開。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詩談笑自將來。

答春

【唐】白居易

草煙低重水花明,從道風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鄉(xiāng)無此斷腸聲。

代春贈

【唐】白居易

山吐晴嵐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黃。

但知莫作江西意,風景何曾異帝鄉(xiāng)?

和友人洛中春感

【唐】白居易

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

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江南春

【唐】白居易

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消不得。

洛陽春

【唐】白居易

洛陽陌上春長在,昔別今來二十年。

唯覓少年心不得,其余萬事盡依然。

強起迎春戲寄思黯

【唐】白居易

杖策人扶廢病身,晴和強起一迎春。

他時蹇跛縱行得,笑殺平原樓上人。

曲江早春

【唐】白居易

曲江柳條漸無力,杏園伯勞初有聲。

可憐春淺游人少,好傍池邊下馬行。

傷春詞

【唐】白居易

深淺檐花千萬枝,碧紗窗外囀黃鸝。

殘妝含淚下簾坐,盡日傷春春不知。

送春

【唐】白居易

銀花鑿落從君勸,金屑琵琶為我彈。

不獨送春兼送老,更嘗一酌更聽看。

東城春意

【唐】白居易

風軟云不動,郡城東北隅。

晚來春澹澹,天氣似京都。

弦管隨宜有,杯觴不道無。

其如親故遠,無可共歡娛。

病中早春

【唐】白居易

今朝枕上覺頭輕,強起階前試腳行。

膻膩斷來無氣力,風痰惱得少心情。

暖銷霜瓦津初合,寒減冰渠凍不成。

唯有愁人鬢間雪,不隨春盡逐春生。

長安早春旅懷

【唐】白居易

軒車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簾愁,日暮青山望鄉(xiāng)泣。

風吹新綠草牙坼,雨灑輕黃柳條濕。

此生知負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3.白居易描寫春天的詩

一、憶江南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二、春詞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

斜倚欄干背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

譯文

低低的花和綠樹掩映下的小樓,將點點愁帶入了少女的眉心。

斜靠著欄桿背向鸚鵡,思忖著為什么不再回過頭來?

三、春題湖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譯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風景畫,三面群山環(huán)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鏡。群峰上,松樹密密麻麻排滿山面,千山萬峰顯得一派蒼翠。一輪圓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顆明珠,晶瑩透亮,跳蕩懸浮。

早稻初生,似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上面鋪滿厚厚的絲絨線頭;蒲葉披風,像少女身上飄曳的羅帶群幅。一幅格調(diào)清新的山水畫圖展現(xiàn)眼前,人不由發(fā)出對西湖風光的贊美。春色如此秀麗,作者不愿離開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這風景如畫的西湖。

四、杭州春望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譯文

杭州城外望海樓披著明麗的朝霞,走在護江堤上踏著松軟的白沙。呼嘯的錢塘濤聲春夜傳入伍員廟,嬌嫩的綠柳春色包蘊在蘇小小家。

紅袖少女夸耀杭綾柿蒂織工好,青旗門前爭買美酒飲“梨花”。是誰開辟了通向湖心孤山的道路?長滿青草的小道像少女的綠色裙腰彎彎斜斜。

五、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4.白居易初春西湖的詩句

白居易描寫初春西湖的名詩就是《錢塘湖春行》,全詩如下: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鑒賞:《錢塘湖春行》生動地描繪了白居易初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贊歌。全詩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初春美景給游人帶來的喜悅之情。尤其是中間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寫出了自然美景給予人的感受。如不說綠草如茵,而說“淺草才能沒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從結(jié)構(gòu)上看,從描寫孤山寺一帶景色到描寫白沙堤一帶景色,中間的轉(zhuǎn)換不露痕跡,銜接非常自然。

5.有關(guān)早春的詩句

風吹新綠草牙坼,雨灑輕黃柳條濕——長安早春旅懷(白居易)

滿庭田地濕,薺葉生墻根滿庭田地濕,——早春(白居易)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唐·杜甫《登樓》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仆躐{《春晴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6.關(guān)于“早春”的古詩

1,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2,滿庭田地濕,薺葉生墻根滿庭田地濕,——白居易《早春》

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4,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5,春風雙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舟》

6,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7,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8,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游園不值》具有一定的敘事性,詩中描寫了春季的一天,詩人望著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興致勃發(fā),想到朋友家的園子里暢游一番。到了朋友的住處,園門外的空地上長滿了青苔,主人大概是愛惜這青苔,擔心被客人的木屐齒踩壞,所以客人小心地走過青苔,到了柴門前,輕輕地敲了很久,也沒有人出來開門。但從那一枝探出墻外的杏花來看,園中此時應是姹紫嫣紅、春色滿園了。詩中的第三句是作者的聯(lián)想與猜測,第四句則是畫龍點睛,是神來之筆,給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白居易寫西湖初春的詩句

1. 白居易寫的關(guān)于西湖的詩句

白居易寫的關(guān)于西湖的詩句 1.誰知道幾首白居易寫的關(guān)于西湖的詩詞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白居易柳湖松島蓮花寺, 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 栟櫚葉戰(zhàn)水風涼。煙波淡蕩搖空碧, 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 蓬萊宮在海中央。長慶二年(822)秋至四年夏,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

政事之余,他常喜歡到佛寺里聽聽僧侶講經(jīng)。這首詩便是寫他與“諸客”聽講歸來時的感受。

作品生動地描繪了孤山寺的秀美,風景中處處點染著詩人的喜悅之情。“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柳湖,即西湖,因湖上垂柳掩映,故云;松島,即孤山,因山矗立湖中,故稱:蓮花寺,即孤山寺,湖中蓮花盛開,因而以之形容其美;道場,僧侶誦經(jīng)禮拜之處,即佛殿。這兩句,雖然僅是對“西湖晚歸”的一個交代,但在寫法上卻很見技巧。

試以現(xiàn)代的電影攝影手法作比,先是全景:波光漪漣的柳湖。然后鏡頭向前推近:映出松島、蓮花寺。

最后是兩個分鏡頭:湖上,天近傍晚,撐船人正搖動“歸橈”,準備接客歸去;寺中,詩人正和“諸客”走出道場,準備“晚歸”。這種寫法,層次分明,主從有序,給人以清晰明快之感。

其次,這兩句五處用了富有特征性的修飾詞語和“借代”之法,從而增加了景物的質(zhì)感和特征,寫出了詩人對它的喜悅之情。試想,如果直說“西湖孤山山上寺,晚動歸舟出廟堂”,這就索然無味,不能寫出孤山寺的特色及詩人的喜悅之情。

詩貴別趣,意忌直出,沒有詩人的這種精心安排和恰當修飾,就不會使人讀之如身臨其境的。上二句,從大處寫起,由景到人;下二句,是從小處著筆,由人觀景。

“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zhàn)水風涼”,就是寫詩人歸路所見。盧橘即批杷,栟櫚即棕櫚。

批杷碩果累累,金實翠葉,本來就多么令人喜愛,山雨過后,清香四溢,連果枝都被壓得低垂下來;一個“重”字,寫出了詩人對它的多少喜悅之情!棕櫚樹高葉大,儼若涼扇遮徑,雨后清風,闊葉顫動,似乎它也感到了水風的清爽。一個“涼”字,透出詩人多少快感!好的畫境,首先要看它能否表現(xiàn)出典型的物象;好的詩情,首先要看它能否把作者的精神融于畫境。

這兩句,可以說是美景爽情的融冶,詩情畫意的結(jié)合,似情似景,難解難分。詩人移步登舟,船行湖上,這時的情景是:在寬闊的湖面上,輕輕的寒煙似有似無,藍藍的湖波共長天一色,所以說“煙波淡蕩搖空碧。”

“淡蕩”二字,使人如泛仙槎,如升青冥,寫出了清爽閑適之情。回望孤山寺:“樓殿參差倚夕陽”,“參差”二字,寫出了隨山勢高下而建筑的宇觀樓殿的特有景色,從而使人想到檐牙錯落、各抱地勢的瑰麗情景;加之夕陽晚照,紅磚綠瓦,金光明滅,真是佛地宛如仙境,因而詩人發(fā)出由衷的感慨:“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p>

——落筆到“回望孤山贈諸客”的題旨,作品便戛然而止。蓬萊,神話中海上的仙山,而孤山寺中又有蓬萊閣,兩者渾然一體,不著痕跡,更增加了韻外味,弦外音,使孤山寺的詩情畫境久久縈繞于讀者的腦際。

這首詩,短短八句,句句寫景,句句含情,讀后如隨詩人游蹤,在我們面前展現(xiàn)出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畫圖。它宛如一篇優(yōu)美的游記,更配有鏗鏘的韻致,蕩起喜悅的心聲,如畫卷在目,如樂章在耳,給人以情景水乳交融的快感。

(唐)白居易《春題湖上》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詩。作者于唐穆宗李恒長慶二年(822)七月,除杭州刺史,十月到任,至長慶四年五月底離杭赴洛陽任所。

此詩即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詩的前三聯(lián)繪景,尾聯(lián)抒情,全詩則情景交融,物我劃一。

首句鳥瞰西湖春日景色,謂其“似畫圖”。作者以具有如此濃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兒入詩,并非偶然。

在孩童時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為之欣喜,其對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見一斑。此詩不僅是白居易山水詩中的佳構(gòu),亦是歷代描寫西湖詩中的名篇之一。

“亂峰”以下三句,具體描繪如畫之景∶群山環(huán)繞,參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裝點著山巒,如重重疊疊的翡翠,皎潔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顆閃光的珍珠,這是多么誘人的美景呵!然而詩的旨趣并沒有凝滯在范山模水的層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筆舌轉(zhuǎn)到對農(nóng)作物的體察上。在山水詩中嵌入農(nóng)事,弄不好會雅俗相悖,很不協(xié)調(diào),而白居易卻別出心裁地把農(nóng)事詩化了━━早稻猶碧毯上抽出的線頭、新蒲象青羅裙上的飄帶。

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僅體現(xiàn)出作者對湖區(qū)人民的關(guān)懷,使讀者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正是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體恤民瘼,浚井供飲,把杭州變成了人間天堂,從而銘戢其德惠。同時,在詩的寫作上也是一種變格、一種可貴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繪西湖的另一名篇《錢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穎,語言益見精妙。

這首詩的結(jié)構(gòu)曲折委婉,別有情致,特別是最后兩句“以不舍意作結(jié),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保ā短扑卧姶肌罚┠敲雌洹把酝庥嗲椤笔鞘裁茨兀窟@得聯(lián)系作者的有關(guān)行跡和創(chuàng)作來探尋。

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長安任中書舍人。面。

2.白居易描寫“西湖”的詩是什么

1、白居易描寫“西湖”的詩有兩首,分別是:《錢塘湖春行》《春題湖上》

(1)《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春題湖上》

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譯文:

(1)《錢塘湖春行》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春題湖上》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風景畫,三面群山環(huán)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鏡。群峰上,松樹密密麻麻排滿山面。

千山萬峰顯得一派蒼翠。一輪圓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顆明珠,晶瑩透亮,跳蕩懸浮。

早稻初生,似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上面鋪滿厚厚的絲絨線頭;蒲葉披風,像少女身上飄曳的羅帶群幅。一幅格調(diào)清新的山水畫圖展現(xiàn)眼前,詩人不由發(fā)出對西湖風光的贊美。

春色如此秀麗,作者不愿離開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這風景如畫的西湖。

3.白居易寫的關(guān)于西湖的詩句

1、《春題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3、《答客問杭州》

白居易

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唐瀉綠油。

大屋檐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4、《西湖留別》

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5、《杭州回舫》

白居易

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6、《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白居易

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棕櫚葉戰(zhàn)水風涼。

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7、《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4.誰知道幾首白居易寫的關(guān)于西湖的詩詞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白居易 柳湖松島蓮花寺, 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 栟櫚葉戰(zhàn)水風涼。 煙波淡蕩搖空碧, 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 蓬萊宮在海中央。 長慶二年(822)秋至四年夏,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

政事之余,他常喜歡到佛寺里聽聽僧侶講經(jīng)。這首詩便是寫他與“諸客”聽講歸來時的感受。

作品生動地描繪了孤山寺的秀美,風景中處處點染著詩人的喜悅之情。 “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柳湖,即西湖,因湖上垂柳掩映,故云;松島,即孤山,因山矗立湖中,故稱:蓮花寺,即孤山寺,湖中蓮花盛開,因而以之形容其美;道場,僧侶誦經(jīng)禮拜之處,即佛殿。這兩句,雖然僅是對“西湖晚歸”的一個交代,但在寫法上卻很見技巧。

試以現(xiàn)代的電影攝影手法作比,先是全景:波光漪漣的柳湖。然后鏡頭向前推近:映出松島、蓮花寺。

最后是兩個分鏡頭:湖上,天近傍晚,撐船人正搖動“歸橈”,準備接客歸去;寺中,詩人正和“諸客”走出道場,準備“晚歸”。這種寫法,層次分明,主從有序,給人以清晰明快之感。

其次,這兩句五處用了富有特征性的修飾詞語和“借代”之法,從而增加了景物的質(zhì)感和特征,寫出了詩人對它的喜悅之情。試想,如果直說“西湖孤山山上寺,晚動歸舟出廟堂”,這就索然無味,不能寫出孤山寺的特色及詩人的喜悅之情。

詩貴別趣,意忌直出,沒有詩人的這種精心安排和恰當修飾,就不會使人讀之如身臨其境的。 上二句,從大處寫起,由景到人;下二句,是從小處著筆,由人觀景。

“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zhàn)水風涼”,就是寫詩人歸路所見。盧橘即批杷,栟櫚即棕櫚。

批杷碩果累累,金實翠葉,本來就多么令人喜愛,山雨過后,清香四溢,連果枝都被壓得低垂下來;一個“重”字,寫出了詩人對它的多少喜悅之情!棕櫚樹高葉大,儼若涼扇遮徑,雨后清風,闊葉顫動,似乎它也感到了水風的清爽。一個“涼”字,透出詩人多少快感!好的畫境,首先要看它能否表現(xiàn)出典型的物象;好的詩情,首先要看它能否把作者的精神融于畫境。

這兩句,可以說是美景爽情的融冶,詩情畫意的結(jié)合,似情似景,難解難分。 詩人移步登舟,船行湖上,這時的情景是:在寬闊的湖面上,輕輕的寒煙似有似無,藍藍的湖波共長天一色,所以說“煙波淡蕩搖空碧。”

“淡蕩”二字,使人如泛仙槎,如升青冥,寫出了清爽閑適之情?;赝律剿拢骸皹堑顓⒉钜邢﹃枴?,“參差”二字,寫出了隨山勢高下而建筑的宇觀樓殿的特有景色,從而使人想到檐牙錯落、各抱地勢的瑰麗情景;加之夕陽晚照,紅磚綠瓦,金光明滅,真是佛地宛如仙境,因而詩人發(fā)出由衷的感慨:“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p>

——落筆到“回望孤山贈諸客”的題旨,作品便戛然而止。蓬萊,神話中海上的仙山,而孤山寺中又有蓬萊閣,兩者渾然一體,不著痕跡,更增加了韻外味,弦外音,使孤山寺的詩情畫境久久縈繞于讀者的腦際。

這首詩,短短八句,句句寫景,句句含情,讀后如隨詩人游蹤,在我們面前展現(xiàn)出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畫圖。它宛如一篇優(yōu)美的游記,更配有鏗鏘的韻致,蕩起喜悅的心聲,如畫卷在目,如樂章在耳,給人以情景水乳交融的快感。

(唐)白居易《春題湖上》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詩。作者于唐穆宗李恒長慶二年(822)七月,除杭州刺史,十月到任,至長慶四年五月底離杭赴洛陽任所。

此詩即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 詩的前三聯(lián)繪景,尾聯(lián)抒情,全詩則情景交融,物我劃一。

首句鳥瞰西湖春日景色,謂其“似畫圖”。作者以具有如此濃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兒入詩,并非偶然。

在孩童時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為之欣喜,其對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見一斑。此詩不僅是白居易山水詩中的佳構(gòu),亦是歷代描寫西湖詩中的名篇之一。

“亂峰”以下三句,具體描繪如畫之景∶群山環(huán)繞,參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裝點著山巒,如重重疊疊的翡翠,皎潔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顆閃光的珍珠,這是多么誘人的美景呵!然而詩的旨趣并沒有凝滯在范山模水的層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筆舌轉(zhuǎn)到對農(nóng)作物的體察上。在山水詩中嵌入農(nóng)事,弄不好會雅俗相悖,很不協(xié)調(diào),而白居易卻別出心裁地把農(nóng)事詩化了━━早稻猶碧毯上抽出的線頭、新蒲象青羅裙上的飄帶。

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僅體現(xiàn)出作者對湖區(qū)人民的關(guān)懷,使讀者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正是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體恤民瘼,浚井供飲,把杭州變成了人間天堂,從而銘戢其德惠。同時,在詩的寫作上也是一種變格、一種可貴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繪西湖的另一名篇《錢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穎,語言益見精妙。

這首詩的結(jié)構(gòu)曲折委婉,別有情致,特別是最后兩句“以不舍意作結(jié),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保ā短扑卧姶肌罚┠敲雌洹把酝庥嗲椤笔鞘裁茨兀窟@得聯(lián)系作者的有關(guān)行跡和創(chuàng)作來探尋。

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長安任中。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8228.html

“白居易望到杭州早春的哪些景 白居易描寫杭州” 的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有多少詩文(陶淵明的詩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陶淵明有多少詩文(陶淵明的詩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勌諟Y明有多少詩文,以及陶淵明的詩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陶淵明現(xiàn)存有多少首詩?自傳散文有《 》表達歸隱決心的辭賦是《》 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后人編為《陶淵明集》。自傳散文有《桃花源記(并詩)》《晉故征西大將軍長...

唐代有哪些(唐代有哪些樂舞思想談?wù)勀銓@些樂舞思想的看法)

唐代有哪些(唐代有哪些樂舞思想談?wù)勀銓@些樂舞思想的看法)

很多朋友對于唐代有哪些和唐代有哪些樂舞思想談?wù)勀銓@些樂舞思想的看法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唐代有哪些詩人 詩人,通過詩歌創(chuàng)作、吟詠抒發(fā)激情,通過詩歌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詩歌傳頌人間真善美。那么,唐代有哪些詩人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唐代有...

欲識愁多少(欲識愁多少包含了哪幾層情感)

欲識愁多少(欲識愁多少包含了哪幾層情感)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欲識愁多少,以及欲識愁多少包含了哪幾層情感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夜入瞿唐峽的尾聯(lián)與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何異同? 夜入瞿唐峽的結(jié)尾“欲識愁多少,高于滟滪堆?!迸c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

王昌齡是哪里(王昌齡是誰)

王昌齡是哪里(王昌齡是誰)

大家好,關(guān)于王昌齡是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王昌齡是誰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王昌齡的名人簡介有哪些? 王昌齡(?~約758)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杰出詩人。他早年曾漫游西北邊塞...

有關(guān)蘇的詩句有哪些(與蘇有關(guān)的詩詞)

有關(guān)蘇的詩句有哪些(與蘇有關(guān)的詩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有關(guān)蘇的詩句有哪些,以及與蘇有關(guān)的詩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含有蘇字的詩句 1. 關(guān)于姓蘇字的詩句 2. 關(guān)于蘇字的詩句 關(guān)于姓蘇字的詩句 1.關(guān)于蘇字的詩句 張繼 楓橋...

含有雨香的詩句有哪些(含有雨香的詩句有哪些呢)

含有雨香的詩句有哪些(含有雨香的詩句有哪些呢)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労杏晗愕脑娋溆心男?,以及含有雨香的詩句有哪些呢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含有雨的詩句有哪些 答:含有雨的詩句1、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2、西原驛路掛城頭,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試看汾水上,白云猶似漢時秋?——岑參《虢...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鑒賞(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怎么解釋)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鑒賞(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怎么解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勔箒盹L雨聲花落知多少鑒賞,以及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怎么解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賞析“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賞析這首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

屈原寫的哪些詩(屈原寫的哪些詩是最短的?)

屈原寫的哪些詩(屈原寫的哪些詩是最短的?)

大家好,關(guān)于屈原寫的哪些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屈原寫的哪些詩是最短的?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屈原的詩有哪些 屈原的主要詩篇有《離騷》、《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遠游》、《卜居》和《漁父...

陸游山西村在哪里(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

陸游山西村在哪里(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陸游山西村在哪里,以及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游山西村,中,山重水覆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山是哪個地方? 以下信息由星藍海學習網(wǎng)提供:這首詩是蟄居山陰老家農(nóng)村時所作。生動地描畫出一幅...

李頎的詩有多少首(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

李頎的詩有多少首(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李頎的詩有多少首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詩人李欣寫的所有詩.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