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寫的詩有哪些 無名氏寫的雜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無名氏寫的詩有哪些,以及無名氏寫的雜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詩人無名氏是誰啊?
無名氏是一批作詩而未留名的詩人的統稱。
無名氏寫的詩,內容大多數是寫夫婦之間或朋友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出及時行樂的思想。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
無名氏源于古代或民間、不知由誰創作的文學、音樂作品會以佚名為作者名稱。在漢語中,常用張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虛烏有等暫時用作為無名氏的名字。
無名氏的詩詞全集
《陶淵明傳》、 《歧路亡羊》 、《任元受事母盡孝》、 《習慣說》 、《司馬光砸缸》、 《九方皋相馬》 《蛙與牛斗》 、《余音繞梁》、《江南》《長歌行》、《別詩》、《步出城東門》、《刺巴郡守詩》。
無名氏的《全唐詩》內容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彼岸花開開彼岸,斷腸草愁愁斷腸。奈何橋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獰o名氏的《全唐詩》。
意思大概是:
彼岸花只開在彼岸(傳說彼岸花是通往死亡路上開的花),所以稱彼岸。彼岸花。花與葉永遠不相見,是說兩個有情人無法在一起。
斷腸草(一種毒草) 人們想一個人、一個東西、一個地點的時候,愁腸滿結,所以叫愁斷腸。沒有用了毒草的本來意思。用了思念使人愁斷腸的意思。
奈何橋前面我們都無可奈何。(傳說人死了,過了奈何橋,就會遇見孟婆,喝了孟婆湯,就忘記前世的事情) 意思講死了以后誰也不記得誰。
三生石前面定下了三生三世的緣分。(人死后,走過黃泉路,到了奈何橋,就會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橋邊,張望著紅塵中那些準備喝孟婆湯、輪回投胎的人們。 傳說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樣。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輪回,緣起緣滅,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 ) 意思就是說 如果真的有緣,來世定能再見。這是刻在三生石上的緣分。
與本詩有關的故事:
三生石前定三生
彼岸花,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以前有兩個人名字分別叫做彼和岸,上天規定他們兩個永不能相見。他們心心相惜,互相傾慕,終于有一天,他們不顧上天的規定,偷偷相見。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見面后,彼發現岸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樣發現彼是個英俊瀟灑的青年,他們一見如故,心生愛念,便結下了百年之好,決定生生世世永遠廝守在一起。
結果是注定的,因為違反天條,這段感情最終被無情的扼殺了。天庭降下懲罰,給他們兩個下了一個狠毒無比的詛咒,既然他們不顧天條要私會,便讓他們變成一株花的花朵和葉子,只是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見葉,葉生不見花,生生世世,花葉兩相錯。
傳說輪回無數后,有一天佛來到這里,看見地上一株花氣度非凡,妖紅似火,佛便來到它前面仔細觀看,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奧秘。佛既不悲傷,也不憤怒,他突然仰天長笑三聲,伸手把這花從地上給拔了出來。佛把花放在手里,感慨的說道:“前世你們相念不得相見,無數輪回后,相愛不得廝守,所謂分分合合不過是緣生緣滅,你身上有天庭的詛咒,讓你們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我不能幫你解開這狠毒的咒語,便帶你去那彼岸,讓你在那花開遍野吧。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過地府里的三途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濕了衣服,而那里正放著佛帶著的這株紅花,等佛來到彼岸解開衣服包著的花再看時,發現火紅的花朵已經變做純白,佛沉思片刻,大笑云:大喜不若大悲,銘記不如忘記,是是非非,怎么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佛將這花種在彼岸,叫它曼馱羅花,又因其在彼岸,叫它彼岸花。
可是佛不知道,他在三途河上,被河水褪色得花把所有得紅色滴在了河水里,終日哀號不斷,令人聞之哀傷,地藏菩薩神通非常,得知曼馱羅已生,便來到河邊,拿出一粒種子丟進河里,不一會,一朵紅艷更勝之前的花朵從水中長出,地藏將它拿到手里,嘆到:你脫身而去,得大自在,為何要把這無邊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無邊的地獄里呢?我讓你做個接引使者,指引他們走向輪回,就記住你這一個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馱羅,就叫你曼沙珠華吧。
從此,天下間就有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個長在彼岸,一個生在三途河邊。話說又過了很多年,天下有兩個很相愛的人,可是有一年,男的在出外辦事的時候不幸遇難了,他來到三途河邊,看見滿眼的血紅,心里哀傷無比,他痛哭道:“我不要輪回,我要回去找我的妻子,她還在家里等我?!彼沧驳膩淼矫掀胚@里,喝下忘情湯前,他問孟婆,為何天下諸般,最后這湯獨要人忘情。孟婆笑而不語,只是要他快喝,他呆呆的看著湯,說:“人都要忘情,我偏不忘,輪回后,我要去找我的妻子?!?/p>
男人的妻子得知他的死訊后,悲痛絕倫,幾度尋死都被男子的家人救了下來,最后女子答應不再輕生,但是要終生守寡。男子的家人一來看她性格剛烈,怕舊事重提,又要徒惹她傷心,二來念她有心,便暫時答應了她,等她情緒穩定后再勸她改嫁不遲。就這樣,女人便在男子家繼續住了下來,靠縫補為生。
又說這男子輪回后,還真重新生在他和女子一起生活的小鎮里,光陰飛逝,不知不覺二十年過去了,一天他出門經過女子守寡的門前,感覺到心里怪怪的,便停下來看了一眼,這一看不要緊,剛好被女子迎面看見。輪回后,這男子的相貌氣質均已完全變了,可是女子一看見他,眼淚就嘩嘩的流了下來,她走到男子面前,說了一句:“你來找我了?!北慊璧乖诘亍D凶右豢匆粋€素不相識的老女人倒在自己面前,趕忙嚇的逃離了那個地方。
后來這個女的重病不起,到死前翻來覆去的說什么,但是聲音太小,沒有人聽清楚過,所以也沒有在意,這女子最后滴下兩行血淚,一命嗚呼了。女子來到地府,看見孟婆,突然很輕的問她:“老婆婆,以前是不是有個男子在這里告訴你,他不會忘記我,一定會回來找我?”孟婆點點頭。女子心疼非常,哽咽道:“那為何他回來卻不肯認我,哪怕他跟我說句話,在我臨死前來看看我也好呀。”孟婆拍拍她的肩膀,說:“你們很相愛,我很欣賞你們的勇氣,這樣吧,二十年后答案來臨那一刻,我答應讓你看看,只是這之前你無法轉世,要在這里受苦二十年,你愿意嗎?”女子說:“我愿意,不看見那個答案,我放不下對他的愛,即使投胎轉世,也要心痛一世?!边@女子于是被孟婆安排給彼岸花鋤草,其實本無草可鋤,但是女子的眼里滿岸是草,鋤了又生,永遠鋤不完,就這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中國古代無名氏寫的詩有哪些?
江南(漢無名氏)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古詩十九首(漢無名氏)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蘭若生春陽(漢無名氏)
蘭若生春陽,
涉冬猶盛滋。
愿言追昔愛,
情款感四時。
美人在云端,
天路隔無期。
夜光照玄陰,
長嘆戀所思。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
古詩十九首(漢無名氏)
回車駕言邁,
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
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
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
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
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
榮名以為寶。
長歌行(漢無名氏)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古樂府(漢無名氏)
蘭草自然香,
生于大道旁。
要鐮八九月,
俱在束薪中。
別詩(漢無名氏)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辰。
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乖離,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
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
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
請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絲竹厲清聲,慷慨有余哀。
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歸。
俯仰內傷心,淚下不可揮。
愿為雙黃鵠,送子俱遠飛。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燭燭晨明月,馥馥秋蘭芳。
芬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
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
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
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古詩十九首(漢無名氏)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陌上桑(漢無名氏)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薄傲_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p>
步出城東門(漢無名氏)
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
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梁。
愿為雙黃鵠,高飛還故鄉。
《惜時》古詩 無名氏
《惜時》
無名氏
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
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
三春: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
譯文:三春時節花開正艷,若要求學必須趁著年輕.再美麗的花也會有凋謝的時候,人生匆匆容顏易老,應當珍惜時間勤奮學習.
古詩19首由漢無名氏作
《古詩十九首》
梁代蕭統《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十九首五言詩。它們不是一人一時之作,也不是一個有機構成的組詩。
“古詩”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詩。約在魏末晉初,流傳著一批魏、晉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詩,既無題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詩,具有獨特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被統稱為“古詩”。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游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蛟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保ā墩f詩□語》)晉、宋時,這批“古詩”被奉為五言詩的一種典范。西晉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東晉陶淵明、宋代鮑照等,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到了梁代,劉勰《文心雕龍》、鐘嶸《詩品》更從理論上總結評論了“古詩”的藝術特點和價值,探索了它們的作者、時代及源流,并大體確定它們是漢代作品。同時,蕭統《文選》,以及陳代徐陵《玉臺新詠》又從詩歌分類上確定了“古詩”的范圍:凡無明確題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稱“雜詩”,無名氏者為“古詩”。因此,梁、陳以后,“古詩”已形成一個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它與兩漢樂府歌辭并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并且發展為泛指具有“古詩”藝術特點的一種詩體。而《古詩十九首》便在文學史上占有“古詩”代表作的地位,這一標題也就成為一個專題名稱。
明·無名氏 ,所作全部詩詞
《山歌》明 無名氏
不寫新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
才名少與斗山齊,三考中書日已西?;厥紫娼翰菥G,鷓鴣啼罷子規啼。
《京師人為嚴嵩語》明 無名氏
可笑嚴介溪,金銀如山積,刀鋸信手施。嘗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
《磻溪歌》 明 無名氏
短桿長線守磻溪,這個機關那個知。只釣當朝君與相,何嘗意在水中魚。
《桃話冷落》 明 無名氏
桃花冷落被風飄,飄落殘花過小橋。
橋下金魚雙戲水,水邊小鳥理新毛。
毛衣未濕黃梅雨,雨滴江梨分外嬌。
嬌姿常伴垂楊柳,柳外雙飛紫燕高。
高閣佳人吹玉笛,笛邊鸞線掛絲絳。
絳絲玲瓏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兩岸風帆穩,穩坐舟中且慢搖。
搖入西河天將晚,晚窗寂寞嘆無聊。
聊推紗窗觀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門借問天臺路,路過小橋有斷橋,橋邊種碧桃。
明無名氏的話,應該是有很多的,也不盡是同一個人。我所知道的有關明代無名氏的詩詞就這幾首。希望對你有幫助。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