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幾葉蕭蕭雨,落葉蕭蕭何似我
大家好,關于何處幾葉蕭蕭雨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落葉蕭蕭何似我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飲水詞》全文
《飲水詞》
【唐】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譯文:更深燭盡,燭光暗淡,畫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終于進入了夢鄉,夢中是我久別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時,江南雨季,我獨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著船外那蕭蕭的夜雨盡情的吹奏,時而聽見橋上驛亭邊人語,操著那久違的鄉音,訴說著難忘的故事。
擴展資料:
皇甫松代表作有《采蓮子二首》、《怨回紇歌》、《浪淘沙二首》等,其中以《采蓮子二首》的藝術成就最為杰出。
第一首詩中寫一采蓮少女因“貪戲采蓮遲”,傍晚了還在船頭弄水,而且還“更脫紅裙裹鴨兒”(脫下紅裙子將小鴨子裹起來),將女孩兒的活潑頑皮和憐物愛人之情狀描摹得歷歷如畫,極其生動逼真。
第二首寫少女貪看“湖光滟滟”入了迷,索性讓船隨風飄蕩,還時而興起“無端隔水拋蓮子”,但發現有人偷看后羞澀惶恐了老半天(“遙被人知半日羞”),那姿態真是讓人又憐又愛。《夢江南二首》寫燈下月夜遙憶江南生活情景。
何處幾葉瀟瀟雨
玉連環影
年代:【清】 作者:【納蘭性德】
何處幾葉蕭蕭雨。濕盡檐花,花底人無語。掩屏山,玉爐寒。誰見兩眉愁聚倚闌干。
哪里來的凄冷細雨,將屋檐下的花都沾濕了,花下的女子沉靜無語。(走進屋子,)掩上屏風,玉爐仍舊是寒冷的。誰見到她倚著欄桿雙眉緊蹙。
何處幾葉蕭蕭雨。濕盡檐花,花底人無語。掩屏山,玉爐寒。誰見兩眉愁聚倚闌干。 孰曉深意?
深情女子思念久久不歸(或征戰沙場,或考取功名)的丈情人吧. 或許已是初秋,蕭蕭暮雨滴打幾葉芭蕉,雨滴滑落,濕透檐底嬌花,玉人只是憔悴無語!愁云掩映群山,昔日溫馨的火爐如今卻見了紅銹,逼人的寒氣叫人怎能靠近?清眉緊鎖,懶倚小窗,獨自飲愁,有誰能知曉?或許只有情人知,而你為何卻遲遲不歸?
《飲水詞》全文。
《飲水詞》全文:
玉池潄液自芳鮮,記得當初病渴年。
抒井只應供爨用,不須全是鳳門泉。
《飲水詞》是清初詞人納蘭性德詞作的一本詞集。《飲水詞》的名字由來為南宋岳珂《桯史·記龍眠海會圖》“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納蘭由此命名自己的詞集為《飲水詞》。
作品介紹
”朱祖謀云:"八百年來無此作者" ,潭獻云"以成容若之貴……,而作詞皆幽艷哀斷,所謂別有懷抱者也",當時盛傳,“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因為納蘭性德的生活面比較窄的緣故,《飲水詞》在內容上也主要是悼亡、恨別、男女情思、與友人贈答酬唱等幾個方面,詞作基本上不涉及到社會政治生活。
其悼亡之作主要表達的是追念亡妻盧氏之情,寫的真切感人。納蘭還曾出使邊陲,親嘗過遠離家鄉的離情別緒,因此恨別也成為《飲水詞》的一個重要內容。《飲水詞》中大都是真情之作,納蘭本人是主張“詩乃真聲,性情之事也”。而他的詞作也正是他這種主張的具體實踐。
《飲水詞》在語言特色上追求的是“天然去雕飾”,即不過分追求辭藻,他主張自由抒寫性情,反對雕琢矯飾。納蘭反對雕飾,并不是不重視錘煉,而是主張不露斧鑿之痕,藝術上錘煉到歸于自然的程度。
何處幾葉蕭蕭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落葉蕭蕭何似我、何處幾葉蕭蕭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