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韓琦如何寫花(韓琦點絳唇病起儼嚴)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點絳唇韓琦如何寫花,以及韓琦點絳唇病起儼嚴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學詞點滴003:步韻《點絳唇》及其感想
納蘭老師 說:“我寫了幾年了,經常玩步韻,就好像是穿越時空,跟古人對話,對著對著,說不定就來了靈感。”
詩歌群里,看詩兄詩姐們,常用“原玉”這個詞,起先似懂非懂,如今查了一下。君子如玉,可見玉是中國人眼中的珍品,典雅高貴,把原作稱為“原玉”是一種敬稱,所謂“拋磚引玉”則是一種謙稱。
古人風雅,相互唱和,常用“和韻”。和韻有三種,一為“依韻”,就是新詞的韻腳字與原玉在同一部韻,現在我知道,當初我填馮延巳《點絳唇》的二首都屬于依韻,韻腳用的都是四部韻;二為“步韻”,即每句的韻腳字都與原玉一模一樣,且次序相同。步韻又稱“次韻”。步韻填詞時,稱原玉為“例詞”。三為“用韻”,韻腳字與原玉一樣,但次序不與原玉完全一致。
(次韻例詞馮延巳《點絳唇·蔭綠圍紅》)
馮延巳《點絳唇·蔭綠圍紅》原玉:
(次韻例詞蘇軾《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
蘇軾《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原玉:
“觀”字在第七部,有平仄兩韻,作“建筑”義為仄聲,作“看”解為平聲,例詞詞譜注為仄聲,可見是道觀的意思。步韻填詞時不可錯用為看之“觀”。
(次韻例詞韓琦《點絳唇·病起懨懨》)
韓琦《點絳唇·病起懨懨》原玉:
通過這次步韻練習,我有一個深切的體會。約束和自由是一對辯證法,當沒有韻腳限制的時候,可以說茫然無頭緒,一旦將韻腳限定在例詞中的字,借助于固定的韻腳字,構思一個特定場景確定立意,反而容易了。就像互聯網的信息鋪天蓋地,我們很容易被信息的海洋吞沒,我們很難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既無功又浪費時間。所以,步韻提高了填詞的效率。相應地,我在填詞時,首先把所有的韻腳字放在一起多看幾遍,思考如何用這些字為韻腳,構思出一個特定的場景,然后再動手填詞,自我感覺似乎整體感也有所提高。
實踐證明, 納蘭老師 的建議確為經驗之談,言之成理,行之有效。步韻,確實是填詞的入門功夫。
點絳唇韓琦閱讀答案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什么感情
這首詞抒寫詩人寒夜中的一種閑適、恬淡而又略略感到凄惻、悲涼的情懷。全詞語言明快,意境深遠,讀者不僅能真切地看到詩人當年生活的情景,而且能窺見當時詩人的心境。
上片寫詩人所處的特定環境:一彎新月高高掛在寒夜的天空,江水靜靜地奔流,北斗星低垂著仿佛要銜住那高高的山峰。短短十一個字就包含著五個意象:月──夜──江──山──斗(北斗星),而且把每個意象的靜態、動態都形象地表現出來:“夜寒”、“江靜”、“月娟娟”、山脊銜著星斗。“山銜斗”中的“銜”字用得十分富有表現力,它把北斗低垂,幾與山接的視覺印象一語中的地活畫出來,而且把山峰與北斗“銜接”的具體情狀描繪得無比確切:突起的山峰有如吻喙,北斗斗杓有如器皿,山峰接北斗有如吻喙啄器皿,比擬十分精當新穎。在這樣的夜晚誰都會心旌搖搖、思緒繚繞的,更何況是深情易感的詩人,于是“起來搔首”徘徊則是自然的了。當搔首徘徊之際,忽然發現梅花的枝影映在窗上。疏影橫斜,本是梅樹梅枝的典型姿態。這里一“橫”一“瘦”就把梅花的神韻突現于紙上了。詩人這里雖系寫景,也未嘗沒有包含著某種寄托或自況,橫窗的梅影是高潔的象征,詩人自己亦是如梅般地潔身自好。“瘦”字此處用的極好,既把梅花人格化,又寫出它(也就是詩人自己)不諛不阿的堅貞硬挺精神──耿直的傲骨。如果把“搔首”和“瘦”聯系起來,更能看出詩人在“梅影”上的寄托,“搔首”乃有煩惱、牢騷。因搔首而瘦乃是自然之事。一語雙關,多層涵意,真乃詩人巧思妙筆。
下片即在上片寫景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抒發胸臆。“好個霜天”是對上片的一句感嘆式的總括,又是下片抒情的開啟:霜天冷落,友朋云散,把酒傳杯的手,也只得閑擱起來了,心境的蒼涼由此可見一斑。聯系乃父的政治遭遇,是否也有這樣深層次的寄托:新政的襲來有如霜天冷峭,一般有抱負有作為者也只得將滿腹經綸閑置一旁了。聯系后面三句,這種解釋便顯得更加合理:“亂鴉”當指那些黨同伐異的政客,在他們啼噪一番之后,“歸去來”的心情就更加迫切、濃重了。詩人寫得極為含蓄,借用身邊景,眼前事貼切而又隱括地托出一番含而不露的心事。“濃于酒”三字寫的極為輕松、隨便,卻蘊藏著嚴峻的政治內涵,酒是苦悶的麻醉劑,人在飲酒之后可以暫時忘卻心中的不快,此處說“歸興濃于酒”就是意味著歸隱的意念即使在酒醉之際仍然非常清醒。詩人與現實政治決裂的決心可以說達到了極其堅定的程度。意近旨遠,言淺寓深,這首詞的魅力就在于此。
【點絳唇】倚臥無眠(韓琦體)
? ? ? ? ? ? ? ? ? ? ? 文/馮素萍
倚臥無眠,入凄清宵夜聲聲漏。枕幃還瘦。怎個眉間皺。
心去當年,容顏鏡中花秀。情初竇。恨難回舊。由任寒涼透。
點絳唇,詞牌名。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上依雙調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后段五句四仄韻韓琦體。
點絳唇 韓琦 翻譯
《點絳唇·病起懨懨》是宋代大臣韓琦的詞作。此詞通過對作者剛剛病愈后徘徊香徑時所見所感的描述,抒發了作者悼惜春光將盡殘花凋落、感傷年華流逝與懷人不見的惘悵和哀愁之情。全詞由落花而傷春,由傷春而懷人,暗寄時事身世之慨,筆鋒婉妙,情韻幽深。
詞句注釋:
⑴點絳唇:詞牌名。《清真集》入“仙呂調”,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異,今京劇中猶常用之。雙調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后片四仄韻。
⑵懨懨: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一本作“厭厭”。
⑶砌:臺階。
⑷武陵:這里指武陵溪,語出陶淵明《桃花源記》。回睇:轉眼而望。[3] [4]
白話譯文:
大病初起,精神困倦,畫堂里落花滿地,使我平添了幾許愁緒。凋零的花瓣在空中飛舞,墜落到石階上,如簌簌而落的胭脂淚,讓人心碎。
春天匆匆而逝,人也別離,與誰在花前共舞?愁緒如海,無邊無際。轉首回望那駐春藏人的好地方,而人在千里之外,只有碧波依舊濃翠。[3]
希望對你的問題有幫助,有問題歡迎追問哈~
求《點絳唇·蘭花》的翻譯謝謝
譯文:
春寒料峭之時,蘭花便在松竹林中怡然大方地競相開放了。
蘭花葉長而尖,紛披四散,好象是女人的頭發一樣;而花莖上盛開的蘭花,恰如鳳簪一樣,斜插在密發當中。
蘭花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在百花未放之前,便第一個吹奏起春天的樂章。
蘭花之香靜而遠,細而長,當眾花在國人面前爭媚獻寵之時,它并不同俗桃粗李一樣,而是先于桃李而開花了。
原文如下:
瀟灑寒林,玉叢遙映松篁底。
鳳簪斜倚,笑傲東風里。
一種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風細,國人爭媚,不數桃和李。
《點絳唇·蘭花》賞析
這首《點絳唇》詠蘭花詞,上片是寫蘭花生長的環境和不同凡俗的志趣。蘭花舉止自然,不逞芳姿,幽葩葉底,孤潔自好,雖被高林遮掩,卻有詩人低首。詞的下片,詞人以充滿詩意的哲理議論,充分肯定蘭花的自身價值。
早在古希臘時,曾流傳著一個優美的神話故事,說是司愛司美的女神維納斯,因其愛人外出遠行,在送別時她的熱淚滴灑在泥土上,第二年早春于灑淚處便發芽開花,即為蘭花。難怪中外人們普遍喜愛蘭花,原來它是人類美好愛情的象征。
關于點絳唇韓琦如何寫花和韓琦點絳唇病起儼嚴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