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銅瓶無可浸,幾日銅瓶無可浸,賺他饑蝶入窗來
很多朋友對于幾日銅瓶無可浸和幾日銅瓶無可浸,賺他饑蝶入窗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桂香吹過中秋了,菊傍重陽未肯開.幾日銅瓶無可浸,賺他饑蝶入窗來.
八月的的桂香仿佛帶走了中秋節,而九月的菊花卻還沒有為臨近的重陽節開放,幾天來花瓶空空,還騙得蝴蝶撲到屋里來.
許棐 《秋齋即事》賞析
桂香吹過中秋了,菊傍重陽未肯開。
幾日銅瓶無可浸,賺他饑蝶入窗來。
-----許棐
“秋齋”,秋日的房舍;“即事”,就眼前事物抒感;《秋齋即事》,寫秋日居處之所見所感。它以平淡的筆觸,渲染出一種寂寥的氛圍,襯托出詩人內心的無聊與不平之意。
前兩句先寫秋齋外自然景色,寓空寂之感。但詩人并未直截了當地點破詩意。他只是講: 桂花芳香與中秋佳節相與逝去。“桂香”的記憶或許仍在心頭殘留幾分,不過真“桂香”畢竟早已于時空中“吹過”,難于尋覓,這就更令詩人悵然若失了。此時正近重陽,根據經驗,該是“園菊抱黃華”(江總《衡州九日詩》)之日,大可與中秋時飄香之金桂比美。更使人向往的是古來相傳的習俗:“九月九日采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初學記》);“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西京雜記》)。魏人鐘會《菊花賦》描寫過:“何秋菊之奇兮,獨華茂乎凝霜。……于是季秋初月,九日數并,置酒華堂,高會娛情,百卉雕瘁,芳菊始榮,紛葩曄曄,或黃或青。”可見重陽菊盛,該是賞心悅目、盡興娛情的良辰美景。但詩人此刻的“即事”竟是“菊傍重陽未肯開”。這菊花不知為何耍性子,明明已近重陽佳節卻甘于寂寞而不肯“秋耀金華”(左貴嬪《菊花頌》)。但愿它不是故意作弄詩人。不過“未肯開”三字說明它的固執,詩人對此,無可奈何。
秋齋之外的環境既如此清寂,那么秋齋之內又如何?室內可寫之物甚多,但詩人目光為何唯獨注視著“銅瓶”呢?因此瓶乃花瓶,與花有關。“銅瓶”昔日當有過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際遇,春蘭秋菊曾為它裝點。但今日重陽它卻孑然一身,空空如也,“幾日”而“無可浸”,其凄清冷落之情,不言而喻,于是過渡到末句。“賺”者,誑騙之意。蝴蝶本是“秋園花落盡,芳菊數來歸”(徐昉《賦得蝶依草應令詩》)的,此稱“饑蝶”,可知是無菊可餐之蝶。盡管齋內花瓶本空,但它仍引誘饑不可耐之蝶“入窗來”。人之“饑”是真,蝶之“饑”是幻,這里真幻交融,人蝶相映,人的心緒借蝶的感受以表出之,把詩人內心煩悶無聊之感寫到了極點,充分體現了宋詩的特色。詩人這種心情,無疑是對現實不滿的一種折光。
此詩把感情抒寫得曲折有致,似淡而濃。語言通俗易懂,又不乏煉字工夫,諸如“肯”、“賺”、“饑”,皆生動傳神。沈德潛《說詩晬語》曰:“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主,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許棐此詩庶幾近之。
秋齋即事詩歌鑒賞
1、秋齋即事詩歌原文:
桂香吹過中秋了,菊傍重陽未肯開。幾日銅瓶無可浸,賺他饑蝶入窗來。
2、此詩作者許棐fěi(?~1249)字忱夫,海鹽人(今屬浙江)。約宋理宗寶慶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隱于秦溪,筑小莊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號曰梅屋。四壁儲書數千卷,中懸白居易、蘇軾二像而尊崇之。許棐著作頗多,有《梅屋詩稿》一卷,《融春小綴》一卷,《梅屋三藁》一卷,《梅屋四藁》一卷,《雜著》一卷,《樵談》一卷,《獻丑集》一卷。既然喜歡白居易、蘇軾的文風,那必然是文字通俗易懂,詩文中必然潤含禪意,因為白、蘇二人都是學佛之人。
3、了解了詩作者的詩詞風格與推崇禪意的價值取向,再來理解本詩的含義。
3.1此詩字面意思:桂花的香氣已經吹過了(桂花通常每年9~10月開花),而中秋也度過了,但在瀕臨九九重陽的時節,菊花確不肯開放。這些天來銅制花瓶盡管沒有鮮花可插也還是浸滿了清水,要騙取那饑餓的蝴蝶飛入窗內。
3.2詩人所題秋齋即事,就是在秋日的書齋即興應景而做的詩句,是詩人清寂生活的寫照。詩人遠離科舉、俗務,詩書自娛,每日里面對四壁的書卷,雖然在內心里了悟這書香的花樣繁美,但也有萬卷讀過而期望更近一分秋色收獲的心態,這秋天香花交繼的自然現象也是詩人文心嬗變的印象。學問有所成,確無所用,如銅瓶無花可插,是寂寞也是悲哀。但詩人的內心卻并不枯寂,洋溢著對生活的渴望,對美的感召,即使是清水一捧,也自信會讓饑餓的蝴蝶入我圈套。詩人在秋日的書齋里,看聞繁花交接,靜待著那花中傲霜而開的君子菊花的開放。這是修心養性的禪功,也是詩人鮮活精神的體現。 詩人書齋號為梅屋,他必然是欽佩梅花斗雪的氣節。秋天來了,冬天也不遠了。在封建社會不為統治者所用的詩人,在此梅屋里的對世態炎涼的感悟與遺世獨立的情懷,在這首詩里表露無遺。
3.3以禪悟的境界解釋此詩含義,桂香、菊花、中秋、重陽都是天地大道的消息,唯有通達的人能夠覺照。萬物與我一體,詩人的心神就是那清水的銅瓶,張揚著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豪邁,必定要網絡那些饑餓的蝴蝶、有緣的眾生而度化之。
4、詩的語言是隱晦的,詩人的境界與生活的時代也太久遠了。我們很難還原其本意,但讀詩歌要讀那意境,意會于心,當下體用就好~
秋齋即事古詩文的翻譯
秋齋即事
許棐(宋)
桂香吹過中秋了,菊傍重陽未肯開。
幾日銅瓶無可浸,賺他饑蝶入窗來。
桂花的香氣已經吹過了(桂花通常每年9~10月開花),而中秋也度過了,但在瀕臨九九重陽的時節,菊花確不肯開放。這些天來銅制花瓶盡管沒有鮮花可插也還是浸滿了清水,要騙取那饑餓的蝴蝶飛入窗內。
今日銅瓶無可浸,賺他饑蝶入窗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并指出它們表現出怎樣的語
小題1:詩人把花開花落和季節聯系起來,以花開來標志季節和節日;八月的桂香仿佛帶走了中秋節,而九月的菊花卻還沒有為臨近的重陽節開放(3分),表現了詩人寂寞清冷的心緒。 小題2:后兩句的意思是:幾天來花瓶空空,還騙得蝴蝶撲到屋里來。(3分)自嘲。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 小題1:
幾日銅瓶無可浸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幾日銅瓶無可浸,賺他饑蝶入窗來、幾日銅瓶無可浸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