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臺歌的作者是誰,登幽州臺歌的作者是誰用拼音帶出來
很多朋友對于登幽州臺歌的作者是誰和登幽州臺歌的作者是誰用拼音帶出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登幽州臺歌作者簡介 登幽州臺歌作者介紹
1、《登幽州臺歌》作者:陳子昂。
2、陳子昂(658/659/661年—699/700/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
3、陳子昂青少年時輕財好施,慷慨任俠,文明元年(684年)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女皇武則天重視,授麟臺正字。后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曾因“逆黨”反對武后而株連下獄。曾兩度從軍邊塞,對邊防事務頗有遠見。圣歷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陳子昂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羅織罪名,加以迫害,最終冤死獄中。
4、陳子昂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和組詩《感遇詩三十八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1960年中華書局出版《陳子昂集校注》。
登幽州臺歌選自哪里
《登幽州臺歌》選自《陳伯玉集》,作者是陳子昂。此詩是一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陳子昂青少年時輕財好施,慷慨任俠,文明初(684年)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女皇武則天重視,授麟臺正字。
登幽州臺歌作者是誰 登幽州臺歌作者簡介
1、登幽州臺歌作者:陳子昂。
2、陳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
3、陳子昂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
《登幽州臺歌》作者是誰
《登幽州臺歌》這首短詩,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那么《登幽州臺歌》作者是誰?請看下文。
1、 《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創作的詩歌。這是一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
2、 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會意義。
3、 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采納,并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
關于《登幽州臺歌》作者是誰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登幽州臺歌作者簡介
人物平生:
陳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陳子昂幼而聰穎,少而任俠,后因擊劍傷人,始棄武從文。
陳子昂青少年時輕財好施,24歲舉進士。后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曾因“逆黨”反對武后而株連下獄。
陳子昂在26歲、36歲時兩度從軍邊塞,對邊防事務頗有遠見。38歲時,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陳子昂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羅織罪名,加以迫害,最終冤死獄中,年僅四十一歲。
擴展資料
摔琴軼事:
西市,唐朝長安最大的交易場地,陳子昂見到一位胡人標價百萬在賣胡琴,當時的權貴富豪紛紛圍觀,無人敢開口說話,陳子昂擠進人群,出千卷絲綢買下了胡琴,并高聲說道次日大宴權貴富豪。
第二日,捧著琴的陳子昂高聲說道:”我陳子昂自幼刻苦讀書,經史子集爛熟在心,詩詞歌賦,長文短句,件件做得用心,但我卻處處遭人冷遇。今日借摔琴之由讓眾位讀一讀我的詩文,這才是我的真正目的……”說完就把琴摔成三段,然后將詩文發給與會者。
陳子昂從此名聲大噪。名流富豪莫不以與其相交為榮,第三次科舉高居榜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陳子昂
關于登幽州臺歌的作者是誰和登幽州臺歌的作者是誰用拼音帶出來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