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數莖白發什么意思,偶有幾莖白發 心情微近中年意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心事數莖白發什么意思,以及偶有幾莖白發 心情微近中年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高分求李煜的經典的詞,
【九月十日偶書】
李煜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飗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安仁卻自驚。
【玉樓春】
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云閑,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秋鶯】
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病起題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強名。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更漏子】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幃垂,夢長君不知。
【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李煜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挽辭】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悼詩】
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感懷】
李煜
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書靈筵手巾】
李煜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書琵琶背】
李煜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縷絳。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懷】
李煜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病中書事】
李煜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靜居唯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賜宮人慶奴】
李煜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拂人頭。
【題金樓子后】
李煜
牙簽萬軸里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不于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句】
李煜
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
鶯狂應有恨,蝶舞已無多。(《落花》)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詠扇》)
病態如衰弱,厭厭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顏一病難牽復,曉殿君臨頗自羞。
冷笑秦皇經遠略,靜憐姬滿苦時巡。
鬢從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以下《翰府名談》)
萬古到頭歸一死,醉鄉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滿百,剛作千年畫。(《野客叢談》)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錄碎事》)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以下《孔帖》)
凝珠滿露枝。
游飏日已西,肅穆寒初至。
九重開扇鵠,四牖炳燈魚。
忌觴無算酌。
傾碗更為壽,深卮遞酬賓。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相留醉(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一斛珠】
李煜
晚妝初過,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
笑向檀郎唾。
【浣溪沙】
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浣溪沙】
轉燭飄蓬一夢歸,
欲尋陳跡悵人非,
天教心愿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
蔭花樓閣謾斜暉,
登臨不惜更沾衣。
【菩薩蠻】
李煜
花明月黯籠輕霧,
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
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
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
教君恣意憐。
【臨江仙】
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
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破陣子】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望江南】
李煜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滾輕塵,
忙殺看花人!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望江南】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三臺令】
李煜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采桑子】
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皴,
回首邊頭,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李煜
風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
強垂煙穗拂人頭。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襟香。
瓊窗□(原缺)夢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阮郎歸】
呈鄭王十二弟
李煜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采桑子】
李煜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搗練子令】
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
李煜
云鬢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干?
【漁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漁父】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蝶戀花】
李煜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子夜歌】
李煜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菩薩蠻】
李煜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菩薩蠻】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菩薩蠻】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喜遷鶯】
李煜
曉月墜,宿云微,
無語枕邊倚。
夢回芳草思依依,
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
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
留待舞人歸。
酷似里的詩句..有誰知道全詩是什么
fēng qiáo yè bó
楓橋夜泊
táng zhāng jì
【唐】 張繼
yuè luò wū tí shuāng mǎn tiān,
月落烏啼霜滿天,
jiāng fēng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江楓漁火對愁眠。
gū sū chéng wài hán shān sì,
姑蘇城外寒山寺,
yè bàn zhōng shēng dào kè chuán。
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文解釋】
在叫月落、烏啼的地方,茫茫夜色中似乎彌漫著滿天的霜華,對面岸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夜半時分,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鐘聲,悠悠然飄蕩到了客船。
【詞語解釋】
江楓:一般都解釋成江邊的楓樹。又有人認為“江楓”指寒山寺旁邊的兩座橋“江村橋”和“楓橋”的名稱。
姑蘇:蘇州的別稱。
寒山寺: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傳說因唐代詩僧寒山、拾得住過而得名。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或謂“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可備一說。
【詩文賞析】
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后世典范的藝術境界。
[編輯本段]【作者】
張繼
〔唐〕(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懿孫,襄州(在今湖北省襄陽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肅宗至德初前后在世。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與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進士。嘗佐鎮戎軍幕府,又為鹽鐵判官。大歷末,入內為檢校祠部員外郎。又分掌財賦于洪州。后來夫婦俱歿于其地。繼詩以楓橋夜泊一首最著名,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高仲武評張繼的詩:「事理雙切」,「比興深矣」,「不雕而自飾,豐姿清迥,有道者風。」他的詩不但「有道者風」,也頗有「禪味」,這是當時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風氣,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無一般仕宦者的官僚習氣,曾作感懷詩:「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他不逢迎權貴,與當時同是進士出身的詩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時有往來。
張繼流傳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詩收錄一卷,然僅《楓橋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游覽勝地。
還有以下詩篇。
郢州西樓吟
連山盡塞水縈回,山上戍門臨水開。
珠欄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鱗自相向。
昔人受險閉層城,今人復愛閑江清。
沙洲楓岸無來客,草綠花開山鳥鳴。
登丹陽樓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還。
迢遞高樓上,蕭疏涼野間。
暮晴依遠水,秋興屬連山。
浮客時相見,霜雕朱翠顏。
春夜皇甫冉宅歡宴
流落時相見,悲歡共此情。
興因尊酒洽,愁為故人輕。
暗滴花垂露,斜輝月過城。
那知橫吹笛,江外作邊聲。
會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寂寂訟庭幽,森森戟戶秋。
山光隱危堞,湖色上高樓。
禹穴探書罷,天臺作賦游。
云浮將越客,歲晚共淹留。
題嚴陵釣臺
舊隱人如在,清風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釣石俯春流。
鳥向喬枝聚,魚依淺瀨游。
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鉤。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銜獺?
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洛陽作
洛陽天子縣,金谷石崇鄉。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
書成休逐客,賦罷遂為郎。
貧賤非吾事,西游思自強。
晚次淮陽
微涼風葉下,楚俗轉清閑。
候館臨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漸近,露濕雁初還。
浮客了無定,萍流淮海間。
送竇十九判官使江南
游客淹星紀,裁詩煉土風。
今看乘傳去,那與問津同。
南郡迎徐子,臨川謁謝公。
思歸一惆悵,于越古亭中。
酬張二十員外
前國子博士竇叔向
故交日零落,心賞寄何人。
幸與馮唐遇,心同跡復親。
語言未終夕,離別又傷春。
結念湓城下,聞猿詩興新。
江上送客游廬山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并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佳句向誰傳。
會稽郡樓雪霽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樓望霽華。
夏禹壇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飄紗。
簾櫳向晚寒風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數處微明銷不盡,湖山清映越人家。
馮翊西樓
城上西樓倚暮天,樓中歸望正凄然。
近郭亂山橫古渡,野莊喬木帶新煙。
北風吹雁聲能苦,遠客辭家月再圓。
陶令好文常對酒,相招那惜醉為眠。
送鄒判官往陳留
齊宋傷心地,頻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
國使乘軺去,諸藩擁節迎。
深仁荷君子,薄賦恤黎氓。
火燎原猶熱,波搖海未平。
應將否泰理,一問魯諸生。
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
東越秋城夜,西人白發年。
寒城警刁斗,孤憤抱龍泉。
鳳輦棲岐下,鯨波斗洛川。
量空海陵粟,賜乏水衡錢。
投閣嗤揚子,飛書代魯連。
蒼蒼不可問,余亦賦思玄。
感懷
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
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
長相思
遼陽望河縣,白首無由見。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奉寄皇甫補缺
京口情人別久,楊州估客來疏。
潮至潯陽回去,相思無處通書。
楓橋夜泊
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閶門即事
耕夫召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安公房問法
流連一日復一日,世事何時是了時。
試向東林問禪伯,遣將心地學琉璃。
上清詞
紫陽宮女捧丹砂,王母令過漢帝家。
春風不肯停仙馭,卻向蓬萊看杏花。
送顧況泗上覲叔父
吳鄉歲貢足嘉賓,后進之中見此人。
別業更臨洙泗上,擬將書卷對殘春。
留別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雙鬢老江云。
南行更入山深淺,岐路悠悠水自分。
送張中丞歸使幕
獨受主恩歸,當朝似者稀。
玉壺分御酒,金殿賜春衣。
拂席流鶯醉,鳴鞭駿馬肥。
滿臺簪白筆,捧手戀清輝。
華州夜宴庾侍御宅
世故他年別,心期此夜同。
千峰孤燭外,片雨一更中。
酒客逢山簡,詩人得謝公。
自憐驅匹馬,拂曙向關東。
贈章八元
相見談經史,江樓坐夜闌。
風聲吹戶響,燈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盡,時危出處難。
衰年逢二妙,亦得悶懷寬。
城西虎跑寺
石勢虎蹲伏,山形龍屈盤。
寺開梁殿閣,墳掩晉衣冠。
出澗泉聲細,斜陽塔影寒。
近城多戰鼓,棲息此中安。
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
開甕臘酒熟,主人心賞同。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更喜宣城印,朝廷與謝公。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
黃閣開幃幄,丹墀拜冕旒。
位高湯左相,權總漢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趙北憂。
雙旌過易水,千騎入幽州。
寒草連天暮,邊風動地愁。
無因隨遠道,結束配吳鉤。
重經巴丘
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酒腸俱逐洞庭寬。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夢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風回首淚闌干。
九日巴丘楊公臺上宴集
凄凄霜日上高臺,水國秋涼客思哀。
萬疊銀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鴻來。
誰家搗練孤城暮,何處題衣遠信回。
江漢路長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懷開。
游靈巖
靈巖有路入煙霞,臺殿高低釋子家。
風滿迥廊飄墜葉,水流絕澗泛秋花。
青松閱世風霜古,翠竹題詩歲月賒。
誰謂無生真可學,山中亦自有年華。
河間獻王墓
漢家宗室獨稱賢,遺事閑中見舊編。
偶過河間尋往跡,卻憐荒冢帶寒煙。
頻求千古書連帙,獨對三雍策幾篇。
雅樂未興人已逝,雄歌依舊大風傳。
秋日道中
齊魯西風草樹秋,川原高下過東州。
道邊白鶴來華表,陌上蒼麟臥古丘。
九曲半應非禹跡,三山何處是仙州。
徑行俯仰成今古,卻憶當年賦遠游。
華清宮
天寶承平奈樂何,華清宮殿郁嵯峨。
朝元閣峻臨秦嶺,羯鼓樓高俯渭河。
玉樹長飄云外曲,霓裳閑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溫泉水,嗚咽聲中感慨多。
春申君祠
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陰陰石泉水。
日暮江南無主人,彌令過客思公子。
蕭條寒景傍山村,寂寞誰知楚相尊。
當時珠履三千客,趙使懷慚不敢言。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
人日兼春日,長懷復短懷。
遙知雙彩勝,并在一金釵。
寄鄭員外
經月愁聞雨,新年苦憶君。
何時共登眺,整屐待晴云。
飲李十二宅
重門敞春夕,燈燭靄余輝。
醉我百尊酒,留連夜未歸。
山家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歸山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金谷園
彩樓歌館正融融,一騎星飛錦帳空。
老盡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鳥怨東風。
郵亭
云淡山橫日欲斜,郵亭下馬對殘花。
自從身逐征西府,每到開時不在家。
宿白馬寺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明德宮
碧瓦朱楹白晝閑,金衣寶扇曉風寒。
摩云觀閣高如許,長對河流出斷山。
讀嶧山碑
六國平來四海家,相君當代擅才華。
誰知頌德山頭石,卻予他人戒后車。
[編輯本段]【格律】
七言絕句
[編輯本段]【原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②。
姑蘇城外寒山寺③,夜半鐘聲到客船④。
[編輯本段]【注釋】
①.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此詩題一作《夜泊楓橋》。
②.江楓:水邊的楓樹。漁火:漁船上的燈火。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后人因此詩而將當地一山名為"愁眠"。
③.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傳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④.孟薰:當時僧寺有夜半敲鐘的習慣,也叫"無常鐘"。歐陽修《六一詩話》曾云:"詩人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語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說者亦云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庚溪詩話》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蘇,每三鼓盡,四鼓初,即諸寺鐘皆鳴,想自唐時已然也。后觀于鵠詩云:'定知別后家中伴,遙聽緱山半夜鐘。'白樂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后。'溫庭筠云:'悠然旅榜頻回首,無復松窗半夜鐘。'則前人言之,不獨張繼也。"宋人孫覿絕句《過楓橋寺》:"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詩藪》云:"張繼'夜半鐘聲到客船',談者紛紛,皆為昔人愚弄。詩流借景立言,唯在聲律之調,興象之合,區區事實,彼豈暇計?無論夜半是非,即鐘聲聞否,未可知也"。《唐詩摘鈔》:"夜半鐘聲,或謂其誤,或謂此地故有半夜鐘,俱非解人。要之,詩人興象所至,不可執著。必曰執著者,則'晨鐘云外濕','鐘聲和白云','落葉滿疏鐘'皆不可通矣。"
[編輯本段]【鑒賞】
這首七絕,是大歷詩歌中最著名之作。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前二句既描寫了秋夜江邊之景,又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后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夜行無月,本難見物,而漁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闐寂之時,卻聞烏啼鐘鳴,如此明滅對照、無聲與有聲相襯托,景皆為情中之景、聲皆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錯落,渾融幽遠,一縷淡淡的客愁被點染得朦朧雋永,在姑蘇城的夜空中搖曳飄忽,為那里的一橋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風情,吸引著古往今來的尋夢者。全詩以一愁字統起。《唐詩三集合編》:"全篇詩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說出。"《磧砂唐詩》:"'對愁眠'三字為全章關目。明逗一'愁'字,虛寫竟夕光景,輾轉反側之意自見。"《古唐詩合解》:"此詩裝句法最妙,似連而斷,似斷而連。"
[編輯本段]【意思】
月亮已落下,烏鴉不停啼叫,秋霜滿天, 江邊楓樹映襯著船上漁火點點,只剩我獨自對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響的鐘聲悠揚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編輯本段]【賞析】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游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為什么詩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彌漫著滿天霜華。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小結: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鐘聲傳到船上的情景。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后兩句是詩人聽到的,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首詩采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后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編輯本段]【延伸】
鮮為人知的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再泊》 唐代詩人張繼留下的詩并不多,但一首《楓橋夜泊》伴隨蘇州城,伴隨寒山寺流傳千年。張繼重游寒山寺時,又寫了一首《楓橋再泊》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詩文是:“白發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嘗聽半夜鐘。”
詩人張繼
[編輯本段]詩碑《楓橋夜泊》
俞樾《楓橋夜泊》在江南古剎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塊石碑上面鐫著唐代大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塊由清末著名學者俞樾書寫的詩碑,已成為寒山寺中的一絕。
自《楓橋夜泊》問世,歷代文人墨客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據《寒山寺志》載,《楓橋夜泊》詩的第一塊詩碑,為宋代王硅所書。此碑因屢經戰亂,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時,畫家文征明為寒山寺重寫了《楓橋夜泊》詩,刻于石上,這是第二塊《楓橋夜泊》詩碑。此后,寒山寺又數遇大火,文征明手書的詩碑亦漫漶于荒草瓦礫之間,現在嵌于寒山寺碑廊壁間的文征明所書殘碑,僅存“霜、啼、姑、蘇”等數字而已。
文征明《楓橋夜泊》 清末光緒三十二年,江蘇巡撫陳龍重修寒山寺時,有感于滄桑變遷,古碑不存,便請俞樾手書了這第三塊《楓橋夜泊》石碑。其時,俞樾雖已八十六歲高齡,仍以其飽滿的情懷,穩重的章法,渾圓的筆意,揮灑淋漓,一氣呵成。俞樾作書后數十天,便倏然長逝了。
寒山寺的第四塊《楓橋夜泊》詩碑,是一位與唐代張繼同名同姓的書法家所書。據文史專家鄭逸梅老人記述,這位現代張繼,是應著名畫家吳湖帆之約而書古代張繼《楓橋夜泊》詩的。詩后有跋云;“余夙慕寒山寺勝跡,頻年往來吳門,迄末一游。湖帆先生以余名與唐代題《楓橋夜泊》詩者相同,囑書此詩也。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十二月滄州張繼。”現代張繼書古代張繼詩,由刻碑名手黃懷覺刻石,立于寒山寺內,一時傳為佳話。可惜他在書寫《楓橋夜泊》的第二天,便與世長辭了;而他書寫的這塊詩碑,現仍存于寒山寺內。
[編輯本段]歌曲《楓橋夜泊》
中國式的離愁
——寫給2007中國網絡最美的歌曲《楓橋夜泊》
成杰思
一直覺得中國的古詩在寫離愁別緒的時候是最傳神也是最精當的,寥寥數語,往往可以讓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到“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那種難以名狀的愁緒在充盈在字里行間,細細把玩,頓生滿腹感嘆。而張繼的《楓橋夜泊》則更蕭瑟些,在古城蘇州的郊外,聽到洪亮的鐘聲,和間或的烏鴉輕啼,看到的星星點點的漁火和隱藏在夜色里剪影般的楓樹,獨自一人在小船里孤枕難綿,許是思念朋友,許是思念親人,那樣的感覺真的充滿了中國式的悲涼色彩。以這首詩為基礎進行再創作的歌曲有很多,其中最讓大家熟悉的,就是當初唱響大江南北的《濤聲依舊》,在當時掀起了歌壇非常流行的復古風潮,而在春節晚會上毛寧的那一襲白色圍巾,一度成了當年最流行的打扮。但嚴格說來,《濤聲依舊》這首歌只是在歌詞上借鑒了《楓橋夜泊》,個中真義細細品位之余,覺得古詩本身的韻味似乎發揮得還不夠,境界還沒有完全吻合。
由南京藝術學院的孫丁仰慶創作,朱彥清演唱的《楓橋夜泊》是最近以《男生宿舍》為核心影響到的廣大蘇皖網友非常喜歡的一首歌曲,從歌詞到旋律,都非常的有味道而且不落俗套,最關鍵的是,我們在聽的時候,幾乎就會認為這首歌就是當代音樂版的《楓橋夜泊》。但這首歌并沒有把自己的創作時代提前到《濤聲依舊》那種風格時期,而是在歌曲里有機地融進了時下流行的說唱元素,相當具有流行基礎。有人喜歡復古,對說唱部分覺得不是很和諧,但是我個人覺得,不加說唱等流行元素,這首歌就只能是步《濤聲依舊》的后塵,而融合在一起之后,這首歌或許可以跟《千里之外》同處一個序列。
蘇州,真是一個充滿感情色彩的城市,聽著這首歌,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置聲于江南小橋流水的意境里,去尋找在夢里遺失在那里的那份牽掛,也許當你走在橋頭,遠處的鐘聲傳來,一陣輕風吹落幾片楓葉,落到一叢稀疏的蘭草里,空氣里漂浮著清涼憂傷的芬芳,你會突然覺得一切恍若隔世,你會突然想起一個人的影子,在你的心里,像橋下流水一樣蕩出層層漣漪。這就是離愁,沒有眼淚卻可以讓你心碎的中國式離愁。
希望大家都來支持充滿了古典文化韻味的《楓橋夜泊》,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網絡上流傳的很多都是像這樣嘗試著對傳統文學文化進行再創作的歌曲,而不是那些歌詞粗淺得像在打嗝的馬路歌曲,那也許就會說明網絡文化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一起加油吧!
下載:
《楓橋夜泊》
詞/曲/RAP:孫丁仰沁
演唱:朱彥清
秋落殘陽夢離別
問琴聲悠悠
前世滄桑卻不忘
愛會永久
相見在橋頭
白駒過隙又一生
醒來痕夢已過
曾許享受人生煙火
楓葉已落
遙望無人橋頭
浪跡天涯
尋找鐘聲敲響的中轉
你在遠方是否會唱起
那首古老的離歌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燕飛南闕春又來
人去不復還
一生天涯別兩端
秋葉離寒
落淚人間溫暖
身在異鄉分彼岸
來世楓橋相伴
夢醒秋去紅葉滿山
又到客船
用情難離聚散
浪跡天涯
尋找鐘聲敲響的中轉
你在遠方是否會唱起
那首古老的離歌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RAP)記得小時候我有時貪玩什么都不懂
媽媽總會告訴我說人還學會等候
有點難吃不透
但我想我應該能夠
張繼的詩句也許是那個時候才會有
想起那一天在楓橋見你雨還下著
讓我相信愛情理想生命都會永久
恍惚間睡夢中
又看見那塊石頭
刻著楓橋夜泊一生相守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很久以前
離散的人
突然相見今生緣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徑無人自還。 作者是誰?
開元樂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
據說李煜42歲(公元978年)的大年初一,聽到窗外鑼鼓震天的喜慶祝福之聲,有感而發,取出筆墨,寫下這首《開元樂》。這首詩非常有特色,對仗工整自不必說。每句二四對應,四句一氣呵成,因“心事”而念“生涯”,因念“生涯”而覓“空山”,因“空山有雪”“野路無人”而自還。詞人的心路走了一個循環,由擺脫現實的悲慘到追求理想的隱遁境界,由隱遁境界的孤寂難捺又回到殘酷的現實。“心事”是全詩的詩眼,這種“心事”是極端矛盾的,是擺脫現實而不能,追求理想而不得的無奈與不甘。
縱觀李煜詞,直感動人,意寡情稠是他最大特色。如寫歌女“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一斛珠》)“丁香顆”喻女子牙之細白,“櫻桃”喻女子口之紅小,已是絕妙,一“引”一“破”捕捉了瞬間的美感。如思上汴京的七弟李從善“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清平樂》)點明時令,抒寫離恨,毫不矯情,先情后景,“如雪亂”的比喻既寫出了落梅之多,聯系下句的“拂”字,又寫出了落梅的動態,“拂了一身還滿”可見詞人站立之久,落花之多,愁情之濃,情景交融。
清代納蘭性德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的確,李煜之詞“詞中有畫,畫中含情”,獨特而耐人尋味。
唐詩中的六言絕句名篇
古詩詞中的絕句根據每句字數,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但從唐詩來看,六言絕句不乏名篇。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唐詩中的六言絕句名篇,歡迎大家參考!
唐詩中的六言絕句名篇1
春景
作者:李白
門對鶴溪流水,云連雁宕仙家。
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
自適
作者:王維
山南結其蔽廬,林下返吾初服。
寧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滿腹。
春眠
作者: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尤眠。
山行
作者:杜牧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橋東。
短發瀟瀟暮雨,長襟落落秋風。
答樂天臨都驛見贈
作者:劉禹錫
北固山邊波浪,東都城里風塵。
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
感懷
作者:劉長卿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
望月
作者:王昌齡
聽月樓高太清,南山對戶分明。
昨夜姮娥現影,嫣然笑里傳聲。
歸山作
作者:顧況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過山農家
作者: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開元樂
作者:李煜
心事數徑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
[ 唐詩中的六言絕句名篇 ]相關文章:
1.古詩詞名篇名句選摘
2.唐詩經典勵志名句
3.唐詩宋詞名句之最
4.愛情唐詩宋詞經典名句
5.古文中的'養生詩句
6.詩經中的愛情名句
7.詩詞名句中的愛情精選
8.周代詩經中的名句
9.古詩中的離情別緒名詩名句
10.白居易詩詞中的名句
唐詩中的六言絕句名篇2
1、題西太一宮壁
宋·王安石
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2、春眠
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3、山行
唐·杜牧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橋東。
短發瀟瀟暮雨,長襟落落秋風。
4、尋張逸人山居
唐·劉長卿
危石才通鳥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
5、開元樂
五代·李煜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
6、答樂天臨都驛見贈
唐·劉禹錫
北固山邊波浪,東都城里風塵。
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
7、煙雨
唐·韋應物
煙雨湖光軟漾,空濛山色生奇。
憶自段家橋水,流連不覺遄飛。
8、自適
唐·王維
山南結其蔽廬,林下返吾初服。
寧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滿腹。
唐·李白
9、春景
門對鶴溪流水,云連雁宕仙家。
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
10、夏景
唐·李白
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
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
唐詩中的六言絕句名篇3
1、秋景
唐·李白
昨夜西風忽轉,驚看雁度平林。
詩興正當幽寂,推敲韻落寒幀。
2、冬景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
3、剡山夜月
唐·朱放
月在沃洲山上,人歸剡縣溪邊。
漠漠黃花覆水,時時白鷺驚船。
4、過山農家
唐·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5、歸山
唐·張繼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6、答樂天臨都驛見贈
唐·劉禹錫
北固山邊波浪,東都城里風塵。
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
7、三臺
唐·王建
青草湖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
萬里三湘客到,有風有雨人行。
8、題王晉卿山水
宋·蘇軾
老去君空見畫,夢中我亦曾游。
桃花縱落誰見?水到人間伏流。
9、田園樂七首·其三
唐·王維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10、田園樂七首·其四
唐·王維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唐詩中的六言絕句名篇4
1、田園樂七首·其六
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2、江南
唐·王建
青草池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
萬里湘江客到,有風有雨人行。
3、山寺秋齋
唐·張仲素
水落溪流淺淺,寺秋山靄蒼蒼。
樹色尤含殘雨,鐘聲遠帶斜陽。
4、村居
唐·岑參
夾岸人家臨鏡,孤村燈火懸星。
喬木千枝鷺下,深潭百尺龍吟。
5、惠崇蘆雁
宋·蘇軾
惠崇煙雨蘆雁,坐我瀟湘洞庭。
欲買扁舟歸去,故人云是丹青。
6、鉛山立春
宋·朱熹
行盡風林雪徑,依然水館山村。
卻是春風有腳,今朝先到柴門。
7、擬田園樂
宋·彭汝礪
買田何須近郭,作屋卻要依山。
青松共我縱始,白鳥隨人去還。
8、無題
宋·楊簡
凈幾橫琴曉寒,梅花落在弦間。
我欲清吟無句,轉煩門外青山。
9、溪村
宋·朱繼芳
雨洗山光綠凈,波涵天影請空。
草際自浮鵝鴨,柳陰分坐兒童。
10、山居詩之一
明·憨山大師
松下數椽茅屋,眼前四面青山。
日月升沉不住,白云來去常閑。
11、山居詩之二
明·憨山大師
門前青山朵朵,窗前黃葉蕭蕭。
獨坐了無言說,四看妄念全消。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這首詩是誰寫的,一說是張繼的《歸山》,又
您說的是顧況的 歸山作
下面這2首有不一樣的,您仔細看看
歸山(張繼)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開元樂(李煜)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