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蘇軾出自哪里,鷓鴣天譯文蘇軾
大家好,關于鷓鴣天蘇軾出自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鷓鴣天譯文蘇軾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蘇軾 《鷓鴣天》
是不是下面的這首.........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賞析】
這首詞作于元豐六年(1083年),時蘇軾在黃州。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后的農村小景。
上闕寫景。開首“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連用林、山、竹、墻、蟬、草、池塘七種典型意象描寫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給人以密不透風之感。最后以“翻空白鳥”與“照水紅蕖”相對,一個訴諸視覺:“時時現”;一個訴諸嗅覺:“細細香”。充滿了詩情畫意。
下闕寫散步。江村小景繪好之后,視角則陡然一轉,步入畫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通過作者的外部形象顯示其內心世界。最后兩句乃點睛之筆,“殷勤”二字是擬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詞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涼”則又更進一層,超出世表。
鷓鴣天古詩作者是誰
樓主,你對照一下看是哪一首鷓鴣天:
1.【宋】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2.【宋】夏竦《鷓鴣天·鎮日無心掃黛眉》
3.【宋】宋祁《鷓鴣天·畫轂雕鞍狹路逢》
4.【宋】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5.【宋】秦觀《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6.【宋】晏幾道《鷓鴣天·一醉醒來春又殘》
7.【宋】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8.【宋】晏幾道《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
9.【宋】晏幾道《鷓鴣天·斗鴨池南夜不歸》
10.【宋】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11.【宋】晏幾道《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
12.【宋】黃庭堅《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
13.【宋】賀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14.【宋】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
15.【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16.【宋】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17.【宋】聶勝瓊《鷓鴣天·別情》
18.【宋】陸游《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
19.【宋】姜夔《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
20.【宋】辛棄疾《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誰寫的?是出自哪里
1、“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出自北宋蘇軾的《鷓鴣天》。它的意思是——昨天晚上的雨非常地下到深夜,今天又是涼爽的一天。
2、附原文: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譯文】
茂林的盡頭露出秀麗的青山,扶疏的竹影遮住了圍墻,蟬聲嘈雜衰草長滿小小的池塘,翻騰翱翔在空中的白鳥時隱時見,映照在水面的粉紅荷花散發著微微的清香。
在鄉村的野外,古老的城旁,我拄著藜杖慢步徘徊,轉瞬已是夕陽時分。昨夜三更的時候下過一陣霖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清涼了。
【說明】
此詞為東坡貶謫黃州時所作,是他當時鄉間幽居生活的寫照。這首詞先寫作者游賞時所見村景,接著才點明詞中所寫之游賞和游賞所見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發自己雨后得新涼的喜悅。這種寫法,避免了平鋪直敘,讀來婉轉蘊藉,回味無窮。
【賞析】
這首詞作于元豐六年(1083年),時蘇軾在黃州。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后的農村小景。
上闕寫景。開首“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連用林、山、竹、墻、蟬、草、池塘七種典型意象描寫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給人以密不透風之感。最后以“翻空白鳥”與“照水紅蕖”相對,一個訴諸視覺:"時時現";一個訴諸嗅覺:“細細香”。充滿了詩情畫意。
下闕寫散步。江村小景繪好之后,視角則陡然一轉,步入畫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通過作者的外部形象顯示其內心世界。最后兩句乃點睛之筆,“殷勤”二字是擬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詞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涼”則又更進一層,超出世表。
3、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鷓鴣天是誰寫的?
①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
②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為“引子”,多用于傳奇劇的結尾處。
一、《鷓鴣天?時謫黃州》?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1,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現2,照水紅蕖細細香。
鄰舍外,古城旁3。杖藜徐步轉斜陽4。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5。
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詞牌釋義
〔題考〕 【填詞名解】:“[鷓鴣天],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采鄭嵎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卑代p鴣為樂謂名,許渾【聽歌鷓鴣】詩:“南國多倩多艷詞,鷓鴣清怨繞梁飛?!编嵐取具w客】詩:“舞夜聞橫笛,可堪吹鷓鴣?”又【宋史 樂志】引姜夔言:“今大樂外,有曰夏笛鷓鴣,沈滯郁抑,失之太濁?!惫竖p鴣似為一種笙笛類之樂調,詞名或與[瑞鷓鴣]同取義于此。至元馬臻詩:“春回苜蓿地,笛怨鷓鴣天”;則似已指詞調矣。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