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多少恨閱讀答案,望江南 多少恨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望江南多少恨閱讀答案,以及望江南 多少恨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老師作業 這首詩 什么意思 翻譯
李煜《虞美人》賞析
【古詩今譯】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樓上昨天夜里又刮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朱紅的顏色已經改變。若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賞析一】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絕命詞了。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于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并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范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賞析二】
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傳誦不衰的著名詩篇。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春花秋月”這些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想的事物卻使李煜倍添煩惱,他劈頭怨問蒼天: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呢?一語讀來,令人不勝好奇。但只要我們設身處地去想象詞人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一個處于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這些美好的事物只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昔對比,徒生傷感。問天天不語,轉而自問,“往事知多少。”“往事”當指往昔為人君時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來,為什么人生的春天卻一去不復返呢?“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東風”帶來春的訊息,卻引起詞人“不堪回首”的嗟嘆,“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讓我們來想象:夜闌人靜,明月曉風,幽囚在小樓中的不眠之人,不由憑欄遠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頭,又有誰能忍受這其中的況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無奈、哀痛的感情!東風又入,可見春花秋月沒有了結,還要繼續;而自己仍須茍延殘喘,歷盡苦痛折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國”的倒裝。“不堪回首”,但畢竟回首了。回首處“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想象中,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嘆惋的口氣,傳達出無限悵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結構上是頗具匠心的。幾度運用兩相對比和隔句呼應,反復強調自然界的輪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暫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兩句春花秋月的無休無止和人間事的一去難返對比;三四兩句“又東風”和“故國不堪回首”對比;五六兩句“應猶在”和“改”對比。“又東風”、“應猶在”又呼應“何時了”;“不堪回首”、“朱顏改”又呼應“往事”。如此對比和回環,形象逼真地傳達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
最后,詞人的滿腔幽憤再難控制,匯成了曠世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愁,可謂“前有古人,后有來者”。劉禹錫《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些詩句或失之于輕描淡寫,或失之于直露,都沒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得打動人心,所謂“真傷心人語”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漲溢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舍晝夜,無盡東流。形式上,九個字平仄交替,讀來亦如滿江春水起伏連綿,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達出來了。以這樣聲情并茂的詞句作結,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書頁,讀者似也被這無盡的哀思所淹沒了。
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結構精妙,語言清新;詞雖短小,余味無窮。難怪王國維有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人而已。”(《人間詞話》刪稿之四○)
[ 賞析]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后一個君主,史稱“李后主”、“唐后主”。這首詞是李煜對自己身世和遭遇的感嘆,訴說自己人生的無奈和痛苦。
這首詞是李煜囚居汴京時所作。當時李煜由南唐國君一下子變為宋朝的囚犯,不僅僅失去了居高無上的皇帝的地位和權力,更殘酷的是也失去了最起碼的人身自由。殘酷的現實使他“日夕以淚洗面”,這使他產生了特有的悲與愁。這首詞傾瀉的就是作者的懷念亡國之痛,哀嘆朱顏已改的情懷。
“春花秋月”和小樓“東風”原本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可在李煜的筆下寓意卻變了,一個“何時了”,一個“又”,把原本令人向往和盼望的良辰美景和春天醉人的信息變得蒙上了一層凄苦和哀愁,究其緣由,那就是越是這良辰美景越是容易觸發起作者的懷舊情結和思念故國的傷痛。“故國不堪回首”,連回憶一下故國的過去都“不堪”又怎能愿意見這年年如是的春花秋月和報春的東風呢。每輪回一次,那就意味著又被囚禁了一年哪。這與李煜當時所處的境遇是分不開的。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發前人未所發之愁。以水喻愁,一句巧妙的比喻,貼切生動地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體化了,將那看不見莫不著的愁思變成了有形的、永無止境的一江春水,創造了意想不到的的藝術效果,這也成了李煜詞的主要特點,對后人的影響很大。作品通篇一氣盤旋,曲折動蕩,如泣如訴,動人心魄。
全詞寫的是亡國之痛,抒的是念國之情,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結構精妙,語言深沉。盡管詞作篇幅短小,但余味無窮,能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堪稱為婉約派作品之絕。
學習目標 感受李煜詞中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鑒賞李煜詞的深遠的意境美和真摯的情感美
理解李煜詞“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
學習重點:理解李煜詞“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
學習難點:鑒賞李煜詞的深遠的意境美和真摯的情感美
一、作者介紹及其詞作
李煜,史稱南唐后主。是五代是最有成就的詞人。其前半生豪華奢侈,所寫詞多表現宮廷、男女和離愁別緒。亡國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其創作轉向孤寂悲涼,多寫故國之思、亡國之恨。本詞表達了對故國的深切懷念,相傳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詞,李煜被宋太宗賜毒酒而死,所以也就成了他的絕命詞。
“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玉樓春 (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 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云間, 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 醉拍闌干情未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 待踏馬蹄清夜月。
這是李煜身為南唐后主時的作品。該詞用淡筆素描的手法,抒發了李煜在豪華富麗的宮廷里享受美滿、歡樂、浪漫生活的愉悅心境。
早期詞作代表:
《相見歡(烏夜啼)》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首詞,表面寫離愁,而實際上仍是表達自己亡國去鄉之恨。
后期詞作代表:《虞美人》
二、誦 讀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 為何希望它早點結束?
名雖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在對生命已經絕望之時,“春花秋月”是對他的一種諷刺,讓他覺得厭煩,所以,“問”在情理之中。
2、請問,文中哪個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明確:愁
3、大家說說李煜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嘆、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鄉之苦
4、作者用了哪些創作手法來寫“愁情”?
虛實結合 (眼前—回憶、想象) 對比
(現在—過去、物—人) 比喻 (滿腔愁緒 —一江春水)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5、比喻、夸張
A、愁思像春水般汪洋恣肆,一瀉千里,愁思多;
B、愁思像春水般晝夜不停,長流不息,無窮無盡, 愁思綿長 。
C、欣賞品味 從修辭、情感等角度賞析名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李煜《相見歡》
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三、歌曲欣賞
四、本詞藝術特色:
1、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2、對比:身份變化導致情感變化
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以下問題: 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是南唐李后主亡國入宋后寫的詞。有人說這是一首極盡繁華之作;有人說這是一段凄涼無限之吟唱。你讀出了什么?
(1)從表面看(特別是后三句),這首詞寫的是對往昔繁華的眷戀,但實際上是表達夢醒后其處境無限凄涼。(2分)
(2)請從藝術手法運用的角度談談你對這首詞的看法。 (4分)
3、反襯手法。作者通篇不對當前處境作正面描寫,而是通過這場繁華生活的夢境進行有力的反襯。夢境越是繁華熱鬧,夢醒后的悲哀便越濃重;對昔日繁華的眷戀越深,今日處境越凄涼。 (藝術手法:反襯或以虛寫實,以樂景襯哀情)
五、作業: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法)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純粹的眼淚。”思考這句話的意味,結合李煜詞內容進行理解,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
寫“愁”的古詩詞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的著名詩歌《宣城謝眺樓餞別校叔云》
如李煜的《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還有李清照的《一剪梅》也表達了離愁: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還有對國家表現的愁,這要數李煜的詞中表現的最多如:
也有表達對愛的情愁 如李之儀的《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如歐陽修的《浪淘沙》: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還有表達人生之愁的:如辛棄疾的《丑奴兒》: 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還有知己難覓之愁:如岳飛的《小重山》: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誰人聽
秦觀的《渙溪沙》中的一句: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川劇與民俗:
川劇產生于18世紀中期,即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它直接繼承和發揚了我國民族戲曲的優秀傳統,經過許多前輩藝人的辛勤勞動,以及成功吸收了古典戲曲的昆腔、弋陽腔、梆子腔和皮黃四大聲腔和本地區的民間燈戲精華,在這些戲曲流入四川以后,受到四川地方語言及民間音樂的影響并相結合,經過長期的改造、演變過程,這才形成一個具有豐富內涵、以及具有獨特藝術風格和濃郁四川地方色彩的地方劇種。
真正把川劇的幾種聲腔形式結合起來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各大城市建立了茶館的時期,它為川劇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由于有了固定的演出場所---茶館,這一市民固定的娛樂場所,從客觀上為川劇提供了理想的場所和較好的物質條件。而且不僅是這些專業的班子,老百姓也喜歡參與進來,這種業余的表演,四川稱為“玩友”或“圍鼓”,是老百姓重要的文娛活動方式,這為川劇的發展提供了可貴的群眾基礎。
川劇是一種以音樂、舞蹈、念白作為表現手段,以寫意為主,虛實結合的表演藝術,它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間,展現了廣闊的內容
川劇的濃郁生活氣息,四川人幽默詼諧的民俗,使川劇喜劇劇目非常豐富,這不但使川劇本身非常吸引人,而且還被許多兄弟藝術或兄弟劇種借鑒,入夏夢主演的《搶新郎》、韓非主演的《喬老爺上轎》、張君秋主演的京劇《望江亭》、金采風主演的越劇《碧玉簪》、木偶藝術片《一只鞋》,都取自川劇優秀傳統劇目,還有許多與其相關的,如近年的電視片《傻兒師長》、《傻兒軍長》等。
川劇的劇裝非常精彩,著裝是以聞名中外的蜀繡制作,金絲銀線,繪龍描鳳,繡禽刺獸,百花簇擁,巧奪天工,光彩奪目。頭飾精致復雜,美不勝收
川劇用四川方言念唱,有濃愈的巴蜀音樂特色、民俗風情特色和文化傳統特色。其表演藝術細膩,技術要求嚴格,語言幽默風趣,而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任何一種傳統文化藝術要保留、生存、發展,都必須要遵循繼承中創新的規律。從戲劇文化角度看,川劇是一個四川化的戲曲劇種;從地域文化角度看,川劇是一種戲曲化的地方文化;而從劇目形態及其不同時代特征看,川劇不僅繼承了戲曲母體的遺產,更富有大量表現自身生命活力和體現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現代創造與發展。川劇作為一個以表演為中心的地方戲曲劇種,是巴蜀人民情感、觀點、興趣等審美意識的物態化。
作為構成一種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的元素或一個地區文化的標志的東西,通常是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形成的,與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也具有非常恒定 很難受外界影響而驟然變化或消失的力量。
《望江南》閱讀理解
王琪,字君玉,華陽(今四川雙流)人。進士及第,曾任江都主簿。仁宗嘉之,命試學士院,授大理評事、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知制誥。嘉佑中,守平江府。數臨東南諸州,政尚簡靜。以禮部侍郎致仕,年七十二卒。《宋史》附傳王珪。著有《謫仙長短句》,已佚。《全宋詞》錄其詞十一首。
望江南
江南月,清夜滿西樓。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天上共悠悠。
王琪的這首詠月詞,借景抒懷,托物言情:夜月的圓缺不休,象征人事的聚散無常;嫦娥的形象寄寓深沉而痛切的離愁,寫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全詞寫景生動,體物精微,意境悠遠,含蓄蘊藉。
(1 2):“江南月,清夜滿西樓”,寫一個天朗氣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灑滿了西樓。
(3 4 ):“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月升月落,月圓月缺,不知重復了多少次。上句寫天上月,云堆散開之時,圓月如冰鑒(鏡)高懸天宇;下句寫江中月,浪花綻放深處,缺月似玉鉤沉落江心。前句“鑒”寫月圓,后句“鉤”寫月缺;“冰吐鑒”、“玉沉鉤”,句式新穎別致。本應是“冰鑒”、“玉鉤”為詞,作者以動詞“吐”、“沉”隔開名詞詞組“冰鑒”、“玉鉤”,這樣冰、玉狀月色的皎潔;鑒、鉤描明月的形態,不僅句式有頓挫峭撥之妙,而且詞意上也頗具匠心。
(5 )句“圓缺幾時休”,既承接收攏了前兩句,又以月圓月缺何時了的感慨,十分自然地開啟了下片。
(6 7)句“星漢迥,風露入新秋”,寫斗轉星移,銀河迢迢,不覺又是金風玉露的新秋。
(8 9)“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月中丹桂四時不謝,雖然它不會因秋而凋零;但月中嫦娥離群索居,在無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體驗到了離別的痛苦。素娥,嫦娥之別稱。丹桂,神話傳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斫之,樹創隨合(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
(10)句“天上共悠悠”,道出了人間離人和天上嫦娥,都為月缺人分離、月圓人未圓而黯然神傷。悠悠,憂思綿遠的樣子。一個“共”字,收到了“一石擊雙鳥”的藝術效果。
這首詠月詞,留給讀者的回味是深長悠遠的。那清麗瀟灑、簡約含蓄的風致,確乎是人們難以忘懷的。
溫庭筠的《望江南》詩句賞析題及答案(還要寫范仲淹的漁家傲,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李清照的武陵春
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漁家傲》中表現國家貧弱時代,將帥和士兵們的共同悲哀的句子是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2.選出對這首詞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詞的上片各句圍繞著“異”字,寫出西北邊塞地區到了秋天,風景與中原不同之處。
B.“衡陽雁去無留意”寫出將士們為了守邊殺敵,不留意雁去南歸。
C.“四面邊聲連角起”中的“邊聲”指的是邊塞上引起人們悲秋之情的笛聲、馬聲、號角聲等。
D.“燕然未勒歸無計”一句引用典故來抒發報國之志,寫出了作者為國立功的遠大抱負。
3.“將軍白發征夫淚”中的“將軍”是作者的自稱嗎?是
4.將“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擴寫為百字左右寫景的文字。
5.用“/”劃分下面詩句的誦讀節奏。
長煙/落日/孤城閉
6.對本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寫出了我國北方秋季的景物特點,從詞中的“塞下”、“霜”等詞語可以看出。
B.“衡陽雁去”是“說大雁向衡陽飛去”而不是“大雁向衡陽飛走了”。
C.這首詞既表達將士的愛國之心,又流露出思念親人和家鄉的感情。
D.這首詞感情悲觀而消極,表達了鮮明的反戰,厭戰情緒。
⑻上闋“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異”字表現了邊陲之地的孤寂荒涼的特點。
⑼請談談你對“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一句的理解。
⑽“濁酒一杯家萬里”一句蘊含了戍邊將士的什么感情?
⑾“燕然未勒”的意思是什么?其中的“勒”字是什么意思?
答案:B,D
9, 表現了作者壯志難酬、思念家鄉的情感。
10. 答:無比思念遙遠的家鄉而不能歸,借酒澆愁的痛苦心情
11. 答:邊患未平,功業未成。“勒”字是“刻石記功”的意思。
■ 夢江南(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⑴詞中“獨”字寫出思婦的孤單身影,“倚”字寫出思婦久久等待的神態。
⑵寫等待時間之長的短語是過盡千帆,刻畫思婦綿綿不絕的離愁別恨的詞句是
⑶詞中寫景的句子是:
⑷全詞點明主旨的一句是:
⑸聯系全詞,說說“過盡千帆皆不是”這一句包含了倚樓人怎樣的感情?
答案:2.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3. 斜暉脈脈水悠悠
4. 腸斷白蘋洲。
5. 包含了倚樓人思念、等待、渴盼、失望等復雜的情感。
(一)(10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9、“鬢微霜,又何妨”一句的修辭手法是什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4分)
10、“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4分)
11、本詞中運用了不少典故,試說說下列典故表達了什么意思?(2分)
“遣馮唐”:
6.根據提示,默寫詩句。(4分)
①《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表達自己報效國家的宏愿和偉大氣魄的句子:
②《武陵春》中表達作者晚年生活的磨難和內心的悲觀的句子:
③《望江南》中描寫主人公登樓遠眺,卻又一再失望的句子是:
④《破陣子》中描寫戰斗場面的句子是:
二、古詩文名句填空(12分)
1、溫庭筠在《望江南》中傾訴了“過盡干帆皆不是, ”的綿綿情意;辛棄疾在《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中表達了“ ,贏得生前身后名”的報國豪情。
2、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 ”;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 ”。
3、《漢樂府?長歌行》告誡我們“少壯不努力, ”;趙翼在《論詩》中鼓勵我們“ ,各領風騷數百年”。
4、我國把端午節定為法定節假日,說明了對傳統節日的重視。請寫出與傳統節日(中秋)有關的古詩詞名句:“ , 。”(寫出連續的兩句)
5、濁酒一杯家萬里, 。 6、 ,欲語淚先流。
7、馬作的盧飛快, 。
8、足蒸暑土氣, 。
5.對《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這首詞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醉里挑燈看劍”,詞人在酒醉之后還撥亮燈火端詳寶劍,這表明詞人在刀光劍影中抗敵衛國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種樂器:“翻”,演奏。
C.“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該句是說英雄騎著快如的盧的良馬,用著很有力量的弓,飛馳戰場,英勇殺敵。
D.“了卻君王天下事”,這是詞人無奈心情的體現,意思是不再理會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6.對《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這首詞題為“壯詞”,的確是名副其實的,壯就壯在詞中抗金部隊的壯盛軍容、豪邁意志;壯就壯在道出了詞人的一顆壯心。
B.“沙場秋點兵”五個字,使人感受了戰場氣氛,又看到了雄壯威武的陣容:“點兵”二字也透出戰事即將開始之意。
C.結句“可憐白發生”,筆鋒陡轉,使感情從最高點一下跌落下來,盡吐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
D.這首詞首句和后兩句寫實,中間三句寫夢,上闋與下闋之間沒有一個明顯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瀉而下,打破了常規的分闋寫法。
(四)讀《漁家傲 秋思》,完成25--27題。(6分)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25.上片中“塞下秋來風景異”的“異”字表現了邊陲之地的 。(1分)
26.從“長煙落日”,你想到了哪兩句詩?(1分)
27.上下片分別以什么表達方式為主?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7.根據要求填空。(5分)
⑴ 《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運用了《三國志》中的典故的詞句是:“ , , 。”
⑵ 辛棄疾《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充分表達作者作戰目的和理想的句子是:“ ,
(3)古人說“愁”有長度,李煜說:“ , 。”“愁”還有重量,李清照的愁是:“只恐 , 。”
⑷《陳涉世家》中最能體現陳勝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
1、填空。(6分)
(1) ,弓如霹靂弦驚。(2) 過盡千帆皆不是, 。
(3) 塞下秋來風景異, 。(4)持節云中, 。
(5) 《破陣子》中表明作者殺敵報國愿望的詩句是 , ;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復習整理
一、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字義。
1發閭左適戍漁陽 2為天下唱
3固以怪之矣 4將軍身被堅執銳
5故不錯意也 6倉鷹擊于殿上
7欲信大義于天下 8自董卓已來
9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10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11必能裨補闕漏
二、 下列加橫線的詞語古今義差別較大,請寫出古義。
1今亡亦死 2卒中往往語
3又間令吳廣
三、 下列加橫線的詞語都屬詞類活用,請寫出意思。
1天下苦秦久矣 2忿恚尉
四、 一詞多義,你能寫出意思嗎。
1將 項燕為楚將 上使外將兵
2故 扶蘇以數諫故 廣故數言欲亡
3次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4書 乃丹書帛曰 得魚腹中書
5為 若為傭耕 為天下唱
士卒多為用者 為壇而盟
6之 輟耕之壟上 悵恨久之
楚人憐之
7以 以大易小 徒以有先生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五、 翻譯句子或短語。
(一) 陳涉世家
1嘗與人傭耕 2輟耕之壟上
3悵恨久之 4比次當行
5死國可乎 6經數諫故
7上使外將兵 8誠以吾眾
9宜多應者 10乃丹書帛曰
11之次所旁叢祠中 12指目
13多為用者 14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15為壇而盟 16行收兵
17比至陳 18身披堅執銳
19刑其長吏
(二) 唐雎不辱使命
1加惠 2易安陵
3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4請廣于君
5豈直 6怫然
8布衣 9庸夫
10士 11懷怒未發,休 降于天
12縞素 13秦王色撓
14長跪而謝之 15諭
六、 按課文填空或默寫。
1、 過盡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濁酒一杯家萬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鬢微霜,又何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馬作的盧飛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足蒸暑土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寫出你最喜歡的我國古代的一個風流人物的詩文名句,并說說其中蘊含的情懷。
詩文名句: 。(2分)
蘊含的情懷:
。(2分)
8、“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請你向大家推薦一位我國當代的風流人物,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4分)
1.《漁家傲·秋思》中:表現邊地荒涼的句子是
2.抒發征夫戍守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的眷念之情(表達主旨)的詩句是
3.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抒寫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壯心不已的詩句是:
4.抒寫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將魏尚,戍邊抗敵的渴望的詩句是:
5.抒發主人公殺敵為國,守衛邊疆的坦蕩胸懷和豪情壯志的詩句是:
6.李清照《武陵春》
以淚代語述說不幸的是
出奇創意表現愁緒的句子是
7.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1.具體描述軍營生活的是
2.描寫戰斗場面的是
3.抒發詞人一生中的事業與抱負,并發盡無盡感嘆的句子是:
8.《望江南》描寫的是什么內容?
9.在《武陵春》中詞人是怎樣表現愁苦之情的?
10.《武陵春》“聞說” “也擬”
“只恐”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感情變化過程?
11.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此句運用比喻,化虛為實,巧妙地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使愁有了重量,寫出了作者的無奈和沉重的愁思。
12.《漁家傲》所寫的塞下風景“異”在哪里?
13.《漁家傲》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4.《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親射虎”的典故表達什么意思?
15.《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遣馮唐”的典故表達什么意思?
16. 《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射天狼”的典故表達什么意思?
17.辛棄疾說自己寫《破陣子》是“賦壯詞”,是結合作品加以解釋。
18.寫出《詞五首》中寫酒的句子,再寫出一些寫酒的詩句。
【基礎練習】
一、給加粗的字注音。
筠( ) 倚( ) 斜暉( ) 脈脈( )
貂裘( ) 麾下炙( ) 舴艋( )
二、填空。
1.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
2.過盡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
3.持節云中,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欲語淚先流。
5.了卻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釋加粗字。
1.老夫聊發少年狂( ) 2.會挽雕弓如滿月( )
3.燕然未勒歸無計( ) 4.獨倚望江樓( )
5.斜暉脈脈水悠悠( ) 6.了卻君王天下事( )
【綜合練習】
四、閱讀理解。
1.《望江南》是一首________的詞。“望江南”是________詞的開頭兩句寫閨中女子登樓盼望心上人歸來的急切神態。“獨倚”二字讓人想像出她________、________(填兩個成語)的形象。
2.《漁家傲》的下片說盡了作者矛盾繁雜的心情,這個矛盾是什么?
3.《破陣子》一詞中現實與夢境交融,其中寫現實的詞句是________。詞句________有力表現了報國有志志不伸的悲憤。
4.請談談你對《武陵春》中“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句的理解。
【探究練習】
將《望江南》改寫成散文,極力鋪陳思婦的內心活動,表現美好的情感。
25 詞五首
一、yun yǐ huī mò diāo qiú huī zhì zé měnɡ 二、(略)
三、1.姑且 2.定將 3.在碑上刻字 4.靠 5.含情凝視,情意綿綿的樣子 6.了結,把事情做完
四、1.描寫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詞牌名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2.希望建功立業的主觀愿望和不可能“勒燕然”的客觀現實的矛盾。 3.醉里挑燈看劍 可憐白發生 4.人們總是把愁怨比作連綿不斷的流水,比作斬盡還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卻另尋了個新思路,說:自己的愁重得連船都承載不動。
詞五首·自學評估
達標訓練
1.《望江南》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________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詞中表現女主人公從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變化過程與內心的痛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漁家傲·秋思》作者是________朝文學家________(姓名)。詞中統領全部景物特點、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獵》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姓名)字________,號________,與________并稱“三蘇”。“江城子”是________,________是詞的題目。詞中借用典故,表達希望朝廷能夠重用他,給他機會去建功立業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武陵春》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姓名),號________。詞中敘述詞人哀傷的原因和哀傷的程度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作者是________朝愛國詞人________(姓名),字________,號________,與________并稱“蘇辛”。下闋中表達詞人要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復失地的大業的遠大理想的詩句是:________。
能力提高
1.簡要說說《武陵春》中詞人是如何表現愁苦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述《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中引用“親射虎”“遣馮唐”“射天狼”等典故分別表達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回答問題。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1)上闋一、二句寫了“我”的哪些活動?夢見了什么?(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沙場秋點兵”一句中哪個詞用得好?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闋中哪些句子寫戰爭的畫面?哪些句子寫了作者統一祖國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為什么會發出“可憐白發生”的慨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是詞人的好友陳亮,該怎樣勸慰一下“可憐白發生”的辛棄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達標訓練】
1.晚唐 溫庭筠 花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2.宋 范仲淹 寒下秋來風景異
3.宋 蘇軾 子瞻 東坡居士 蘇洵 蘇轍 詞牌名 密州出獵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4.宋 李清照 易安居士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5.宋 辛棄疾 幼安 稼軒 蘇軾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能力提高】
1.作者先利用“日晚倦梳頭”和“欲語淚先流”兩個外在的行為具體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濃重的哀愁。這哀愁濃重到使她無心梳妝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能觸摸。然后“只恐雙溪舴蜢舟,載不動許多愁”兩句將看不見、摸不著的哀愁,比作可承載、可觸摸的實體,說自己的愁重得連船都載不動。
2.引“親射虎”典故,詞人的意思是他要像當年的孫權那樣挽弓馬前射虎,突出表現了他雖年紀已經不小,但仍有著少年的狂氣。引“遣馮唐”典故,詞人以魏尚自喻,表達了希望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引“射天狼”典故,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業的決心。
3.(1)寫了挑燈看劍、聽吹角的活動。夢見了自己已經置身于抗敵的前線。
(2)對偶。突出表現了雄壯的軍營,表現了將軍及戰士們高昂的戰斗情緒。
(3)“秋”字用得好。寫出了肅殺的氣氛和作戰的季節。
(4)“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寫戰爭畫面。“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表現了作者統一祖國的愿望。
(5)作者一生抗金收復失地,連夢中也不忘抗金的戰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無能,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當看到兩鬢新生的白發時,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壯志,只能在沉醉后馳騁沙場,心中不由涌起壯志未酬的悲情。
(6)略
詞五首·同步訓練
1.給加粗的字注音。
(1)斜暉脈脈( ) (2)白蘋洲( )
(3)人不寐( ) (4)右擎蒼( )
(5)錦帽貂裘( ) (6)鬢微霜( )
(7)舴艋舟( ) (8)麾下炙( )
2.解釋下列加粗字。
(1)老夫聊發少年狂( ) (2)千騎卷平岡( )
(3)會挽雕弓如滿月( ) (4)也擬泛輕舟( )
(5)五十弦翻外聲( ) (6)馬作的盧飛快( )
3.默寫。
(1)過盡千帆皆不是,________。
(2)________,燕然未勒歸無計。
(3)千嶂里,________。
(4)________,將軍白發征夫淚。
(5)為報傾城隨太守,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7)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
(8)________,載不動許多愁。
(9)馬作的盧飛快,________。
(10)________,贏得生前身后名。
(一)課內閱讀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江城子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寧,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4.溫庭筠的《望江南》描寫的是什么內容,請根據你的理解談談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怎樣的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漁家傲》一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江城子》一詞描寫了打獵的場面,抒發詞人怎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你談談對“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一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破陣子》一詞中描寫將士酒足飯飽后列隊布陣場面和描寫殘酷戰斗氣氛的語句分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破陣子》一詞的最后一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武陵春》上片的哪句詩表明季節是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日晚倦梳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由“也擬泛輕舟”可聯想到詞人《如夢令》中寫泛舟的詞句是什么?《武陵春》中作者泛舟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單咪我~~
望江南(作者李煜)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分析
望江南》兩首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
【題解】:
這兩首詞為后主亡國歸宋之作,前篇追念昔時故國繁盛景象,后篇抒發今日亡國凄清境況。《望江南》原名《謝秋娘》,乃唐李德裕謝秋娘所作。白居易作詞調根據詞末句“能不憶江南”改名《憶江南》,溫庭筠又易其名作《望江南》,李煜詞中《望江南》、《望江梅》為同一詞調。本調正體為單調二十七字,至宋始有雙調。李煜兩首《望江南》風格和內容接近,因此有人認為這兩首詞實屬兩個聯章。
【句解】: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開篇直抒胸臆,“多少恨!”下筆突兀,令人不覺一驚,“昨夜夢魂中”詞人滿腔悲恨都源自昨夜夢一場。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仿佛昨日還在上苑中游玩,游園盛景分明還歷歷在目:南唐上苑,繁花似錦,鳳輿鸞架,車蓋相連,前后連綿數里,好一派熱鬧繁華的景象啊。“還似”引出夢境,“車如流水馬如龍”
為唐蘇頤《夜宴安樂公主新宅》詩中原句,出自《后漢書·皇后記》“馬后詔: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后主完全襲用,一字不改,卻也妥帖自然,不著痕跡。
花月正春風。
春風和煦,月明如水,如此花好月圓之夜,大家游興甚酣,又怎忍馬上散去呢?“花月”、“春風”間著一“正”字,不僅道出時值游玩的黃金季節,而且暗示此時亦是游人興致淋漓的時刻。一句景語結詞,無形中又將游樂推向高潮。全詞至此嘎然而止。讀者心中的期待在這個陡然收煞的結尾中突然落空。回歸開篇,原來起句中作者用力道出的恨竟隱藏于這樣一片繁華景色中。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斷臉復橫頤,寫眼淚縱橫交流貌,頤,指臉頰。此句與前首起句看似形式相同,其實結構大有不同,前首恨由夢生,而“多少淚,斷臉復橫頤。”完全從正面刻畫描寫,無盡的淚水縱橫交流于臉頰,“復”字更加突出淚水連綿不絕的樣子。詞人極度傷心無處排遣,惟有日日以淚洗面。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鳳笙,相傳蕭史、弄玉夫婦吹蕭,蕭聲引動鳳,后人便以“鳳”字形容笙蕭,比喻笙蕭之美好。心中的痛楚能夠向誰訴說呢,和著眼淚不說也罷,鳳蕭聲聲,如怨如訴,留淚傷情之時還是不要吹的好,這樣只能令心中的悲痛愈發加重。“莫將”、“休向”看似告戒他人的語氣,實則是詞人自己警戒自己。
腸斷更無疑。
若真是要和淚說,淚時吹,那定是斷腸無疑的啊!詞人心中不住地勸慰自己,可是真的能說服么?唐圭璋在《唐宋詞簡釋》中道:“‘斷腸’一句,承上說明心中悲哀,更見人間歡樂,于己無分,而茍延殘喘,亦無多日,真傷心垂絕之音也”。
【評解】:
第一首詞憶舊,全篇著眼于一個字“恨”,用“多少恨”引領全篇,從“還似”以下皆言夢境,不著力寫恨之如何,盡言昔日之歡樂熱鬧,于是今日的痛苦凄涼,自不待言。末句以景結詞,夢境就此收束,似乎預示等待詞人的,是夢醒后加倍的痛楚,詞頓時由字面的鮮亮,跌入余音的無盡深沉之中。
第二首同樣寫悲痛,筆法完全不同,詞人直接由淚入手,極盡描摹,斷臉橫頤,儼然在目。隨后卻作勸慰語,心事不必再說,鳳笙不必再吹,無窮難言之隱,直欲含淚而吞。“斷腸”一句,直截了當,詞人終于將極度悲痛失聲傾訴。劉永濟于《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提道:“昔人謂后主亡國后之詞,乃以血寫成者,言其語語真切,出自肺腑之言也。”實乃貼切。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