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神仙的詩句有哪些,關于神仙的古詩詞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關于神仙的詩句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關于神仙的古詩詞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神仙”的詩詞有哪些?
1、《長歌行》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桃李務青春,誰能貰白日。
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金石猶銷鑠,風霜無久質。
畏落日月后,強歡歌與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2、《風入松·危樓古鏡影猶寒》宋代·張炎
危樓古鏡影猶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識東西晉,想如今、也夢邯鄲。縹緲神仙海上,飄零圖
畫人間。
寶光丹氣共回環。水弱小舟閑。秋風難老三珠樹,尚依依、脆管清彈。說與霓裳莫舞,銀橋不
到深山。
3、《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宋代·陸游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4、《念奴嬌·天南地北》元代:施耐庵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
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
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5、《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代·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描寫神仙的詩句
描寫神仙的詩句有:
1、燕鴻過后春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2、看盡巴山看蜀山。子規江上過春殘。慣眠古驛常安枕,熟聽陽關不慘顏。慵服氣,懶燒丹。不妨青鬢戲人間。秘傳一字神仙訣,說與君知只是頑。
3、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冉冉年華留不住。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4、八蠻朝鳳闕,四境絕狼煙。太平無事,超烘聚哨效梨園。笛弄昆侖上品,篩動云陽妙選,畫鼓可人憐。亂撒真珠迸,點滴雨聲喧。韻堪聽,聲不俗,駐云軒。諧音節奏,分明花里遇神仙。到處朝山拜岳,長是爭籌賭賽,四海把名傳。幸遇知音聽,一曲贊堯天。
5、鶴算遺芳績世傳。武夷來作散神仙。柳營隱隱兵戎整,蘭砌詵詵子舍賢。傾柏酒,爇沉煙。殷勤起舞祝長年。行須一札飛鴉詔,促綴銀班侍九天。
6、織女初秋渡鵲河。逾旬蟾苑聘嫦娥。蓬萊仙子今宵降,前后神仙引從多。餐玉蕊,撫云璈。壽筵戲彩捧金荷。黃金照社三兒貴,他日潘輿侍綺羅。
7、月屬重三,蓂開二六,于門車馬駢闐。彩麟高設,金鴨噴祥煙。試問誰來瑞世,人都道、蓬島神仙。非凡子,年才志學,勛業已精專。坐聯。湯餅客,傾銀注玉,盛展華筵。羨巍冠初冠,氣宇飄然。底用遐齡頻祝,但愿雙親未老,富貴雙全。功名事,吾家舊物,早共復青氈。
8、曲水蘭亭,陪宴后、又還三日。最好是,風檐月觀,墮紅堆碧。喬木故家今有數,太平人物年幾百。看扶藜、行處亂花飛,神仙宅。天地外,逍遙客。談笑里,文章伯。是富貴淵明,洞天彭澤。老鶴蹁躚摩漢翮,靈龜燕息支床力。看一時、長傍壽星邊,天南極。
關于神仙的詩句
1. 關于神仙的詩句
關于神仙的詩句 1. 描寫仙人的詩句
風吹仙袂飄飄舉。
——長恨歌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賦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莊子《逍遙游》
“或者聳身入云,無翅而飛;或者駕龍乘云,上造天階;或者化為鳥獸,浮游青云;或者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氣,辟谷茹芝;或者出入世間而人不識,或者隱其身而莫能見。”
--《神仙傳》
2. 形容神仙的詩詞
《仙人》
年代: 唐 作者: 李賀
彈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云。
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
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
神仙
作者:張彪 (唐代)
神仙可學無,百歲名大約。天地何蒼茫,人間半哀樂。
浮生亮多惑,善事翻為惡。爭先等馳驅,中路苦瘦弱。
長老思養壽,后生笑寂寞。五谷非長年,四氣乃靈藥。
列子何必待,吾心滿寥廓。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晝升天成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貴起來。
出處:漢·應劭《風俗通·正失》:“俗說淮南王安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鴻寶苑秘》枕中之書,鑄成黃白,白日升天。”
餐葩飲露 吞食百花,吸飲露水。形容超塵脫俗的神仙生活。
出處:漢·劉向《列仙傳·赤將子輿》:“子輿拔俗,餐葩飲露。”
二仙傳道 兩位神仙共同傳授道法。比喻兩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傳道去罷!’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訖。”
鴻衣羽裳 以羽毛為衣裳。指神仙的衣著。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二》:“巖堂之內,每時見神人往還矣,蓋鴻衣羽裳之士,練精餌食之夫耳。”
呼風喚雨 舊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偉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動勢力猖獗。
出處:宋·孫覿《罨溪行》:“罨畫溪頭烏鳥樂,呼風喚雨不能休。”
壺里乾坤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壺中日月”。
出處:明·朱有燉《神仙會》第一折:“羅浮道士誰同流,草衣木食輕諸侯,世間甲子管不得,壺里乾坤只自由。”
壺天日月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壺中日月”。
出處:金·長筌子《西江月》詞:“返照壺天日月,休言塵世風波。”
閬苑瓊樓 閬:空曠,寬闊;瓊:赤色玉。廣大的園林,華美的樓閣。傳說中的神仙住處。也指皇帝貴族的宮苑。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一回:“里面閬苑瓊樓,奇花異草,奧妙非常。”
料事如神 料:預料。預料事情象神仙一樣準確。形容預料事情非常準確。
出處:宋·楊萬里《提刑徽猷檢正王公墓志銘》:“公器識宏深,襟度寬博,議論施加人數等,料事如神,物無遁情。”
鸞姿鳳態 比喻神仙的儀態。
出處:《云笈七簽》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鸞姿鳳態,眇映云松者,有韋法昭、司馬子微、郭崇真。”
人間天上 人世社會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極美好的處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處:唐·崔顥《七夕詞》:“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神仙中人 ①指神采、儀態、服飾、舉止不同凡俗的人。②指像神仙一般自在快活之人。
通真達靈 與神仙交往。
出處:《云笈七簽》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門發精,耳目玄徹,通真達靈。”
吸風飲露 道家及詩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絕食五谷。
出處:《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風飲露。”
仙山瓊閣 仙山:指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瓊閣:精美的樓閣。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現在也比喻虛無縹緲的美妙幻境。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瑤臺銀闕 裝飾華麗的樓臺宮闕。多指神仙居處。
月下老人 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簡稱“月老”。
出處:唐·李復言《續幽怪錄》記載傳說故事:唐朝的韋固路過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檢一本書。詢問后,知道老人是專管人間婚姻的神,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
珠箔銀屏 箔:簾子;屏:屏風。珠綴的簾子,銀制的屏風。多形容神仙洞府陳設華美。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詩:“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過海,獨自顯神通。”
3. 描寫仙人的古詩詞
仙人_作者:李賀 (唐代)彈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云。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
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 《飲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無題 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有所思】 李白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東隅。 海寒多天風,白波連山倒蓬壺。
長鯨噴涌不可涉,撫心茫茫淚如珠。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 李白 仙游渡潁水,訪隱同元君。 忽遺蒼生望,獨與洪崖群。
卜地初晦跡,興言且成文。 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遙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欽清芬。
舉跡倚松石,談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鳥,拂衣棲江濆。
4. 描寫“神仙”的詩詞有哪些
1、《長歌行》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桃李務青春,誰能貰白日。
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金石猶銷鑠,風霜無久質。
畏落日月后,強歡歌與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2、《風入松·危樓古鏡影猶寒》宋代·張炎
危樓古鏡影猶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識東西晉,想如今、也夢邯鄲。縹緲神仙海上,飄零圖
畫人間。
寶光丹氣共回環。水弱小舟閑。秋風難老三珠樹,尚依依、脆管清彈。說與霓裳莫舞,銀橋不
到深山。
3、《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宋代·陸游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4、《念奴嬌·天南地北》元代:施耐庵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
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
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5、《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代·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5. 關于仙人的詩句
《古詩十九首》
年代: 漢 作者: 漢無名氏
生年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
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
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
難可與等期。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西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桃花庵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6. 形容“神仙”的句子有哪些
1、服食求神仙——漢 漢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2、鳳樓十二神仙宅——宋 柳永 《玉樓春》3、世人都曉神仙好——清 曹雪芹 《好了歌》4、世人都曉神仙好——清 曹雪芹 《好了歌》5、世人都曉神仙好——清 曹雪芹 《好了歌》6、世人都曉神仙好——清 曹雪芹 《好了歌》7、春深雨過西湖好百卉爭妍蝶亂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間水闊風高揚管弦——宋 歐陽修 《采桑子·春深雨過西湖好》8、燕鴻過后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宋 晏殊《玉樓春》9、中堂舞神仙——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10、鳳樓十二神仙宅——宋 柳永 《玉樓春》11、神仙一曲漁家傲——宋 晏殊 《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12、聞琴解佩神仙侶——宋 歐陽修 《玉樓春》13、似與神仙——宋 李之儀 《蝶戀花·玉骨冰肌天所賦》14、再送神仙須愛護——宋 李之儀 《蝶戀花·玉骨冰肌天所賦》15、姚家別有神仙品——宋 張孝祥 《鷓鴣天·可意黃花人不知》16、不肯作神仙——宋 朱敦儒 《臨江仙·生長西都逢化日》17、個中自是神仙住——宋 朱敦儒 《鷓鴣天·通處靈犀一點真》18、神仙說——宋 李彌遜 《水調歌頭·清夜月當午》19、已聞水部神仙語——宋 曹勛 《鷓鴣天·雪后疏香一兩枝》20、更於何處覓神仙——宋 史浩 《浣溪沙》。
7. 歷代想做神仙的詩
詩仙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
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 “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
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涂令李陽冰,后卒于當涂,葬龍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愿,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
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象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
《夢游天姥吟留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
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
為中華詩壇第一人。詩圣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盛唐大詩人,號稱“詩圣”。
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
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
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愿做自我犧牲。綜觀杜甫一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
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郁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
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
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后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
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后。
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范圍。
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1962年,杜甫誕生1250周年時,世界和平理事會把杜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詩魔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
關于神仙有關的詩句
1.關于仙人的詩句
《古詩十九首》
年代: 漢 作者: 漢無名氏
生年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
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
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
難可與等期。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西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桃花庵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2.與仙有關的詩句
楊師道
滄池流稍潔,仙掌露方漙。 【初秋夜坐應詔】
唐
無名氏
丹灶猶存鼎,仙花發故園。 【湯周山】
靈一
石室初①投宿,仙翁喜暫②容。 【宿天柱觀】
皎然
靈山游汗漫,仙石過莓苔。 【憶天臺】
虛中
岳信僧傳去,仙①香鶴帶歸。 【寄華山司空圖二首 其一】
馬懷素
御旗橫日道,仙塔儼云莊。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馬戴
一去何時見,仙家日月長。 【送王道士】
默坐樹陰下,仙經橫石床。 【謁仙觀二首 其二】
樵人應滿郭,仙鳥幾巢林。 【集宿姚侍御宅懷永樂宰殷侍御】
元稹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詠廿四氣詩 霜降九月中】
文衛羅新壙①,仙娥掩暝山。 【恭王故太妃挽歌詞二首 其二】
方干
更憐三五夕,仙桂滿輪芳。 【新月】
瑞草秋風起,仙階夜月明。 【夜聽步虛】
閑尋采藥處,仙路漸分明。 【山中即事】
王良士
仙來紅燭下,花發彩毫端。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
王維
當作遼城鶴,仙歌使爾聞。 【送張道士歸山】
韋莊
莫戀爐邊醉,仙宮待侍郎。 【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
韋承慶
藹藹瑤山滿,仙歌始樂風。 【寒食應制】
令狐楚
仙吏秦城別,新詩鄂渚來。 【鄂州使至竇七副使中丞(《王》作「竇鞏中丞副使」)見示與元(《王》此下有「稹」字)相公獻酬之什鄙人(《王》作「余頃」)任戶部尚書時(《王》作「日」)中丞是當司員外郎每示(《王》作「有」)篇章多相唱和今因題四韻以寄所懷】
盧綸
羽衣風淅淅,仙貌玉棱棱。 【送道士郤彝素歸內道場】
司空曙
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便。 【衛明府寄枇杷葉以詩荅】
白元鑒
靈山實秀德,仙圣杳難親。 【大滌洞】
白居易
仙去逍遙境,詩留窈窕章。 【昭德皇后挽歌詞】
莫學長生去,仙方誤殺君。 【勸酒十四首 不如來飲酒七首 其五】
劉長卿
道書堆玉案,仙帔疊青霞。 【尋洪尊師不遇】
劉憲
畫橋飛渡水,仙閣涌臨①虛。 【侍宴長寧公主東莊】
玄游乘落暉,仙宇藹霏微。 【奉和幸白鹿觀應制】
劉禹錫
仙院御溝東,今來事不同。 【經東都安國觀九仙公主(一作九公子)舊院作】
寶歷方無限,仙期忽有涯。 【敬宗睿武昭憫孝皇帝挽歌三首 其一】
水榭芝蘭室,仙舟魚鳥情。 【和重題】
仙子東南秀,泠然善馭風。 【尋汪道士不遇】
呂巖
姹女住瑤臺,仙花滿地開。 【五言 其六】
孫欣
仙闈井初鑿,靈液沁①成泉。 【奉試冷井詩】
孫逖
仙穴尋遺跡,輕舟愛水鄉。 【尋龍湍】
朱灣
仙家自有月,莫嘆夕陽西。 【重陽日陪韋卿宴】
權德輿
絕澗漱①冰碧,仙壇挹顥清。 【春游茅山酬杜評事見寄】
權德輿
仙馭何由見,耘田鳥自飛。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詞三首 其三】
仙馭三清遠,行宮萬象新。 【順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 其二】
羊士諤
仙郎佐氏①謀,廷議寵元侯。 【送張郎中副使自南省赴鳳翔府幕】
許渾
仙署淹①清景,雪華松桂陰。 【和畢員外雪中見寄】
瑞花瓊樹合,仙草玉苗深。 【蒙河南劉大夫見示與吏部張公喜雪酬唱輒敢攀和】
許彬
主人曾已許,仙客偶相逢。 【酬簡寂熊尊師以趙員外廬山草堂見借】
齊己
欲問淮王信,仙都即帝鄉。 【送徐秀才之吳】
仙掌峰前得,何當此見遺。 【謝人惠紫栗拄杖】
仙洞誰傳與,松房自鏈成。 【謝人惠丹藥】
仙山足鸞鳳,歸去自同群。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 病起見閑云】
錦江增古翠,仙掌減元精①。 【因覽支使孫中丞看可準大師詩序有寄】
仙子弄瑤琴,仙山松①月深。 【聽李尊師彈琴】
明年窺日窟,仙桂露霏微。 【依韻酬謝尊師見贈二首(師欲調舉) 其二】
嚴維
小嶺路難近,仙郎此夕過。 【同韓(一作韋)員外宿云門寺】
3.形容“神仙”的詩詞有哪些
1、《仙人》
年代: 唐 作者: 李賀
彈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云。
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
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
2、《神仙》
作者:張彪 (唐代)
神仙可學無,百歲名大約。
天地何蒼茫,人間半哀樂。
浮生亮多惑,善事翻為惡。
爭先等馳驅,中路苦瘦弱。
長老思養壽,后生笑寂寞。
五谷非長年,四氣乃靈藥。
列子何必待,吾心滿寥廓。
1、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一回:“里面閬苑瓊樓,奇花異草,奧妙非常。”
2、宋·楊萬里《提刑徽猷檢正王公墓志銘》:“公器識宏深,襟度寬博,議論施加人數等,料事如神,物無遁情。”
3、《云笈七簽》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鸞姿鳳態,眇映云松者,有韋法昭、司馬子微、郭崇真。”
4、《云笈七簽》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門發精,耳目玄徹,通真達靈。”
4.關于神話故事的古詩
嫦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讀《山海經》陶淵明〔晉〕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李憑箜篌引
唐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夔州歌十絕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
瞿塘兩崖
【唐】杜甫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巫山高
【唐】陳陶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賜瑤姬。
花宮磊砢楚宮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無雙怨三峽,春風幾夢襄王獵。
青鸞不在懶吹簫,斑竹題詩寄江妾。
飄飖絲散巴子天,苔裳玉轡紅霞幡。
歸時白帝掩青瑣,瓊枝草草遺湘煙。
2.詞
念奴嬌
【宋】曹冠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
巨石巉巖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
十二靈峰,云階月地,中有巫山女。
須臾變化,陽臺朝暮云雨。
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
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
仙女恥求媒,況神清直,豈可輕誣污。
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關于仙人的詩句
1.描寫仙人的詩句
風吹仙袂飄飄舉。
——長恨歌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賦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莊子《逍遙游》
“或者聳身入云,無翅而飛;或者駕龍乘云,上造天階;或者化為鳥獸,浮游青云;或者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氣,辟谷茹芝;或者出入世間而人不識,或者隱其身而莫能見。”
--《神仙傳》
2.關于仙人的詩句
《古詩十九首》
年代: 漢 作者: 漢無名氏
生年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
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
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
難可與等期。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西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桃花庵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3.描寫仙人的句子有哪些
1.他身穿一件佛頭青錦袍,腰間綁著一根蒼藍虎紋紳帶,如瀑墨發無風自舞,一雙清澈的眸子寒意末到眼底,身子略顯消瘦。衣袂飄飄,清冷的背影仿佛與天地相融,似已把自己的心肺、身心,都縫入茫茫蒼穹,唯有寒風朔朔攀附著天際流入更深遠的世界。
2.他著著一件暗藍色素面綢衫,腰間系著一根墨黑色蟠離紋束帶,一頭長若流水的發絲,有著一雙深沉睿智的眼眸。博愛天下,唯天下而存,不為世事動容,不為疾苦寒心,永遠留守著一身清冽的寒氣,好似靈魂裹上厚重的雪裝,不透一絲溫潤。雙眼似乎早已洞悉一切,只能孤自遠離……
3.只一眼,便難以忘懷。遠處那踱步而來的男子一襲白袍,身姿飄渺,墨發三千,流瀉在肩頭,微微閃著光澤。面如冠玉,卻透著疏離,讓人驚為天人,即便是靜靜的站在那里,也生出一股清冷卓然,多看一眼都是褻瀆。黑眸深邃如一潭古泉,望著那雙眼,便周身無力,邁不出步子。這便是神仙嗎?即使美貌傾城也不敢生出褻玩之心,只能卑微的仰視,如同仰視那輪明月般。
4.風吹仙袂飄飄舉。
5.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6.“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
7.“或者聳身入云,無翅而飛;或者駕龍乘云,上造天階;或者化為鳥獸,浮游青云;或者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氣,辟谷茹芝;或者出入世間而人不識,或者隱其身而莫能見。”
8.他的容貌如同白駒過隙一般,任女子與他相比也顯得無地自容。
9.他舉手投足都透著一股股仙氣,一揮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
11.萬物見了他也要低頭,他的美麗已經超過常人,他的話語一出,如同圣母般和藹。
12.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任何人的想法,一揮手便知道世間的一切事物,是神仙般的存在。
13.深知人間疾苦,他為世人脫離苦海,你不用說他都懂,是仙人一樣的存在。
14.翠衣薄紗如花艷,柳眉鳳眼俏佳人 身材裊裊婷婷,凹凸有致酥胸俏臀;發流散如瀑,纖腰一束,玉腿輕分; 五官玲瓏精美,面似桃花,珠圓玉潤; 皮膚粉膩如雪,冰肌玉骨,軟語嬌音;只須俏目一回眸,那鮮花便綻放萬紫千紅; 只須丹唇稍開啟,那黃鶯便婉轉珠玉佳音;只須蠻腰輕搖曳,那翠柳便飄拂春風幾度;天地造化美女如此,實乃天上人間、艷動鬼神、獨一無二、性感嬌美、俏麗風流,一等一的美女麗人嬌娃仙子也! 霞裙月帔-以云霞為裙,明月為披肩。
15.折纖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輕紗。眸含春水清波流盼,頭上倭墮髻斜插一根鏤空金簪,綴著點點紫玉,流蘇灑在青絲上。香嬌玉嫩秀靨艷比花嬌,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一顰一笑動人心魂。
4.描寫仙人的詩句有那些
仙人_
作者:李賀 (唐代)
彈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云。
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
《飲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斗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5.描寫“仙人”的古詩詞
1.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代:李賀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2.仙人篇
魏晉:曹植
仙人攬六箸,對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韓終與王喬,要我于天衢。
萬里不足步,輕舉凌太虛。
飛騰逾景云,高風吹我軀。
回駕觀紫微,與帝合靈符。
閶闔正嵯峨,雙闕萬丈余。
玉樹扶道生,白虎夾門樞。
驅風游四海,東過王母廬。
俯觀五岳間,人生如寄居。
潛光養羽翼,進趣且徐徐。
不見昔軒轅,升龍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與爾長相須。
3.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4.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5.生年不滿百
兩漢:佚名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6.描寫“神仙”的詩詞有哪些
1、《長歌行》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桃李務青春,誰能貰白日。
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金石猶銷鑠,風霜無久質。
畏落日月后,強歡歌與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2、《風入松·危樓古鏡影猶寒》宋代·張炎
危樓古鏡影猶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識東西晉,想如今、也夢邯鄲。縹緲神仙海上,飄零圖
畫人間。
寶光丹氣共回環。水弱小舟閑。秋風難老三珠樹,尚依依、脆管清彈。說與霓裳莫舞,銀橋不
到深山。
3、《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宋代·陸游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4、《念奴嬌·天南地北》元代:施耐庵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
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
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5、《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代·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