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寫了了多少詩,宋之問的名詩
很多朋友對于宋之問寫了了多少詩和宋之問的名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宋之問有哪些代表作品?
宋之問的代表作品有:《渡漢江》《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
擴展資料:
一、宋之問簡介:
之問(約656 —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并稱“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當時掌握實權的是武則天,富有才學的宋之問深得賞識,被召入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參軍,永隆元年(681), 與楊炯一起進入崇文館任學士。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二、詩歌評價
他的主要功績和沈佺期一樣,在創作實踐中使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并創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作為詩人,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從《宋之問集》和《全唐詩》所收作品來看,他對當時體裁多能把握,運用熟諳,佳作名句也有可觀。如短歌《冬霄引·贈司馬承楨》訴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勁風。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五言古詩《題張老松樹》喻高潔句:“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七言古詩《明河篇》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向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五言絕句《送杜審言》表離別:“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五言長律《靈隱寺》繪勝景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摯,暢美如畫。宋之問為文賦詩,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他與沈佺期在齊、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創作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加以實踐和總結,使律詩各體制都達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并運用這種形式,寫出了優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2.《江亭晚望》
宋之問
浩渺浸云根,煙嵐出遠村。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斷魂。
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
3.《晚泊湘江》
宋之問
五嶺恓惶客,三湘憔悴顏。
況復秋雨霽,表里見衡山。
路逐鵬南轉,心依雁北還。
唯馀望鄉淚,更染竹成斑。
4.《題大庾嶺北驛》
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5.《度大庾嶺》
宋之問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參考資料:古詩文網
宋之問的詩有哪些
宋之問的經典詩篇有:《息夫人》《渡漢江》《奉和立春日侍宴內出剪彩花應制》《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夏日仙萼亭應制》《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歡字》《奉和圣制閏九月九日登莊嚴總持二寺閣》《麟趾殿侍宴應制》《上陽宮侍宴應制得林字》《幸少林寺應制》《幸岳寺應制》《扈從登封途中作》《扈從登封告成頌》《松山嶺應制》《緱山廟》《奉和梁王宴龍泓應教得微字》《壽陽王花燭圖(一作沈佺期詩)》
《江南曲》《牛女(一作沈佺期詩)》《冬夜寓直麟閣(一作王維詩)》《登禪定寺閣(一作登總持寺閣)》《陸渾山莊》《藍田山莊》《春日山家(一作春泉洗藥)》《春日宴宋主簿山亭得寒字》《江亭晚望》《秋晚游普耀寺》《答李司戶夔》《寄天臺司馬道士》《使往天平軍馬約與陳子昂新鄉為期》《過函谷關》《送朔方何侍郎》《送田道士使蜀投龍》《送許州宋司馬赴任》《送趙司馬赴蜀州》《送永昌蕭贊府》《送李侍御》《餞湖州薛司馬》《送杜審言》
《送武進鄭明府》《送姚侍御出使江東》《留別之望舍弟》《漢江宴別》《初發荊府贈長史》《晚泊湘江》《過蠻洞》《經梧州》
宋之問的詩
宋之問的詩有:《渡漢江》、《陸渾山莊》、《藍田山莊》、《江亭晚望》等。
一、《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二、《陸渾山莊》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三、《藍田山莊》
宦游非吏隱,心事好幽偏。
考室先依地,為農且用天。
輞川朝伐木,藍水暮澆田。
獨與秦山老,相歡春酒前。
四、《江亭晚望》
浩渺浸云根,煙嵐出遠村。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斷魂。
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
宋之問(約656年-約712年),字延清,名少連,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并稱“沈宋”,仙宗十友之一。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宋之問進士及第,當時掌握實權的是武則天,富有才學的宋之問深得賞識,被召入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參軍,永隆元年(681年),與楊炯一起進入崇文館任學士。
后因為依附于武后媚臣張易之,中宗復位后將其貶謫外地。其詩作風格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摯,暢美如畫,代表作有:《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被編入《宋之問集》。
宋之問寫了了多少詩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宋之問的名詩、宋之問寫了了多少詩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