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行杜甫為什么哭(天邊行杜甫翻譯)
很多朋友對于天邊行杜甫為什么哭和天邊行杜甫翻譯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天邊行》古詩賞析
《天邊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隴右河源不種田,
胡騎羌兵入巴蜀。洪濤滔天風拔木,前飛禿鹙后鴻鵠。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相關閱讀:胡笳十八拍。第一拍
漢室將衰兮四夷不賓,動干戈兮征戰頻。
哀哀父母生育我,見離亂兮當此辰。紗窗對鏡未經事,
將謂珠簾能蔽身。一朝胡騎入中國,蒼黃處處逢胡人。
忽將薄命委鋒鏑,可惜紅顏隨虜塵。
杜甫的天邊行中表達了詩人那些情感
《天邊行》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9卷第29首。此詩描述了一幅戰亂中人民顛沛流離的生活場景。當時吐蕃犯境,隴右失守,被戰爭波及的民眾背井離鄉,骨肉分離。年逾五旬的詩人在感慨自己回天乏力之余,亦唯有臨江而泣矣。
此詩當作于公元七六四年(唐代宗廣德二年),當時杜甫復自梓州來閬州,擬由嘉陵江入長江出峽。此詩為杜甫重到閬州時作。
此詩描述了一幅戰亂中人民顛沛流離的生活場景。當時吐蕃犯境,隴右失守,被戰爭波及的民眾背井離鄉,骨肉分離。年逾五旬的詩人在感慨自己回天乏力之余,亦唯有臨江而泣矣。
詩歌鑒賞杜甫天邊行頸聯描繪一幅怎樣的場景
《天邊行》__杜甫
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
隴右河源不種田,胡騎羌兵入巴蜀。
洪濤滔天風拔木,前飛禿鹙后鴻鵠。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
此詩描述了一幅戰亂中人民顛沛流離的生活場景。當時吐蕃犯境,隴右失守,被戰爭波及的民眾背井離鄉,骨肉分離。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