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詩歌題目行路難的意思,行路難的詩意是什么
很多朋友對于如何理解詩歌題目行路難的意思和行路難的詩意是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行路難內容理解
行路難內容理解
1. 主旨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李白這組《行路難》詩主要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懷,這里選的是第一首,抒寫了詩人人生道路上的迷茫、苦悶的心態及對人生理想追求的精神,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詩以“行路難”比喻世道險阻,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他并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仍盼著總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了他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
2. 結構
詩以敘事開篇,漸而過渡到抒情。開頭以極為夸張的筆法領起,寫“金樽酒”,“玉盤珍羞”,仿佛在營造歡樂的宴飲氣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轉直下,忽說“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這樣強烈的反差,襯出詩人內心的悲苦。當精神苦悶的時候,美味佳釀也難以下咽。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為:“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李白顯然化用了這一詩句,不過增加了“對比度”,以樂景寫哀,強化了哀的程度。那么,詩人的悲哀到底是因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朧的,充滿“詩意”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是一種憂來無端的惆悵,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迷惘。詩人以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世途的艱難,寓含著無限的悲慨。現實之路雖然坎坷險阻,但夢還在,理想還在。詩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樣,八十歲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樣,夢見自己乘舟到“日邊”,有為于當世。但理想和現實是有距離的.,理想不能征服現實,現實也不肯認同理想。這樣的痛苦交織于詩人心中,他終于發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嘆。詩的結尾,在沉郁中振起,堅定了“長風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滄海揚帆的勇氣。就整體而言,這首詩起伏跌宕,曲徑通幽。前四句寫面對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悶心情。五六兩句揭示自己雖然竭盡全力尋找出路,但阻礙重重,好像到處被冰雪隔絕。七八兩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像呂尚、伊尹那樣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來四個短句,抒發了自己在尋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急切的心情。最后兩句表達作者決心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實現遠大抱負的信心。全詩感情跌蕩起伏,感人至深。
李白《行路難》賞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的意思是什么
意: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引申為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理想施展抱負,雖然苦悶但不失去信心,給人以激勵。
行路難
唐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注釋:
《行路難》:古樂府《雜曲歌辭》名其內容多敘寫社會道途艱難和離別悲傷。垂釣碧溪:《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呂尚年老垂釣于渭水邊,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夢日:傳說伊尹在將受到成湯的征聘時,夢見乘船經過日月邊。長風破浪:《宋書·宗愨傳》說,宗愨的叔父問他志向是什么,宗愨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后人用“乘風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負。
簡析:
《行路難》李白原作三首,這是第一首,作于天寶三年(744),李白遭受讒毀而被排擠出長安時寫的。詩中抒寫了他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憤激情緒;但仍盼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了他對人生前途的樂觀豪邁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
《行路難》的意思是什么?
《行路難》的意思:?金樽斟滿清酒,一杯要十千錢,玉盤里擺滿珍美的菜肴價值萬錢。面對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劍來,四處看看,心中一片茫然。想渡過黃河,卻被堅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卻被滿山的白雪阻攔。閑暇時坐在溪邊垂釣,忽然又夢見乘船從白日邊經過。行路艱難,行路艱難,岔路這么多,今后要去哪?總會有乘風破浪的那一天,掛起高帆渡過茫茫大海。
寫作背景:天寶元年(772),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可是入京后,卻沒被皇帝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行路難》即作于被迫離開長安時,感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懷著“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他二十四歲“辭親遠游”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因為他傲岸奔放,蔑視權貴,不容于朝。天寶三年,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行路難三首(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如何理解詩歌題目行路難的意思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行路難的詩意是什么、如何理解詩歌題目行路難的意思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