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nèi)容

快哉亭記多少字,廣州快哉亭記讀后感

白衣折扇2023-01-22 11:00歷史28

大家好,關(guān)于快哉亭記多少字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廣州快哉亭記讀后感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黃州快哉亭記

張懷民建造的

介紹快哉亭的由來,以及景觀。在快哉亭發(fā)生或的事,最后作者的感嘆。

快哉是蘇撤的兄弟子瞻為該亭取的名。

贊揚他不因為被貶官而感到憂患。

本文以"快哉"統(tǒng)攬全篇,繪景狀物,磅礴雄偉,自由奔放;引典況今,疏蕩酣暢,境界高曠;抒情寫意,暢達明快,平易自然。情,景,事,理渾然一體,物之“快”、景之“快”,全賴于人之“快”、情之“快”。

《黃州快哉亭記》原文及翻譯

《黃州快哉亭記》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記敘文,緊緊圍繞“快哉”二字來作文章,也是就建亭者的用意,來加以發(fā)揮的。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淼摹饵S州快哉亭記》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黃州快哉亭記》

作者: 蘇轍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云開闔。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shù):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于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粗體文字下面有“詞語辨音”]

(本文現(xiàn)已被編入高中語文教材)

注音

沅(yuán)沔(miǎn)子瞻(zhān)東西一舍(shè)風開云闔(hé)舟楫(jí)變化倏(shū)忽草木行(háng)列皆可指數(shù)(shǔ)睥(pì)睨(nì)騁(chěng)騖(wù)颯(sà)然而風何與(yù)焉會(kuài)計蓬戶甕(wèng)牖(yǒu)濯(zhuó)長江之清流,揖(yī)西山之白云

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shēng)者

【注釋】

【江出西陵】江,長江。出,流出。西陵,西陵峽,又名夷陵峽,長江三峽之一,在湖北宜昌西北。

【始】才

【奔放肆大】奔放,水勢疾迅。肆大,水流闊大。肆,極,甚。

【南合沅、湘,北合漢沔(miǎn)】沅,沅水(也稱沅江)。湘,湘江。兩水都在長江南岸,流入洞庭湖,注入長江。漢沔,就是漢水。漢水源出陜西寧羌,初名漾水,東流經(jīng)沔縣南,稱沔水,又東經(jīng)褒城,納褒水,始稱漢水。漢水在長江北岸。

【益張】更加盛大。張,大。

【赤壁】赤鼻磯,在現(xiàn)在湖北黃岡城外,蘇轍誤以為周瑜破曹操處。

【浸(jìn)灌】浸,灌,意思都是“注”。此處指水勢浩大。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清河,縣名,現(xiàn)在河北清河。張君夢得,張夢得,字懷民,蘇軾友人。齊安,宋代黃岡為黃州齊按郡,因稱。謫,貶官。居,居住。

【即】就著,依著。

【勝】勝景,美景。

【亭之所見】在亭上能夠看到的(范圍)。所見,所看到的景象。

【一舍(shè)】三十里。古代行軍每天走三十里宿營,叫做“一舍”。

【風云開闔(hé)】風云變化。意思是風云有時出現(xiàn),有時消失。開,開啟。闔,閉合。

【倏忽】頃刻之間,一瞬間,指時間短。

【動心駭目】猶言“驚心動魄”。這是指景色變化萬端,能使見者心驚,并不是說景色可怕。這里動和駭是使動用法。解釋為:使……驚動,使……驚駭

【不可久視】這是說,以前沒有亭子,無休息之地,不能長久地欣賞。

【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現(xiàn)在卻可以在亭中的幾旁席上賞玩這些景色。幾,小桌,茶幾。

【舉目而足】抬起眼來就可以看個夠。

【草木行列】草木成行成列,形容草木繁榮。

【指數(shù)】一一指點。

【長洲】江中長條形的沙洲或江岸。

【故城之墟】舊日城郭的遺址。故城,指隋朝以前的黃州城(唐朝把縣城遷移了)。墟,舊有的建筑物已被毀平而尚留有遺跡的空地。

【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曹操(字孟德)、孫權(quán)(字仲謀)所傲視的地方。睥睨,斜視的樣子,引申為傲視。赤壁之戰(zhàn)時,曹操、孫權(quán)都有氣吞對方的氣概。

【周瑜、陸遜之所騁騖(chěngwù)】周瑜、陸遜均為三國時東吳的重要將領(lǐng)。周瑜、陸遜活躍的地方。周瑜曾破曹操于赤壁,陸遜曾襲關(guān)羽于荊州,敗劉備于夷陵,破魏將曹休于皖城。騁騖,猶言“馳馬”,形容他們馳騁疆場。

【稱快世俗】使世俗之人稱快。稱快為使動用法,使……稱快。

【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宋玉有《風賦》,諷楚襄王之驕奢。楚襄王,即楚頃襄王,名橫,楚懷王之子。宋玉、景差都是楚襄王之侍臣。蘭臺宮,遺址在現(xiàn)在湖北鐘祥東。從,使……從。

【快哉此風】特殊句式,主謂倒裝,應(yīng)為“此風快哉”,解釋為這風多么讓人感到暢快啊!

【當】迎接

【蓋有諷焉】大概有諷諫的意味在里頭。諷,諷喻。宋玉作《風賦》,諷楚襄王之驕奢。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人有遇不遇之變】人有遇時和不遇時的不同時候。遇,指機遇好,被重用。

【與(yù)】參與,引申為有何關(guān)系。

【使其中不自得】使,假使。中,內(nèi)心,心中。自得,自己感到舒適、自在。

【病】憂愁,怨恨。

【以物傷性】因外物(指環(huán)境)而傷害天性(本性)。

【適】往,去。

【患】憂愁。

【竊會(kuài)計之余功】竊,偷得,這里即“利用”之意。會計,指征收錢谷、管理財務(wù)行政等事務(wù)。余功,公事之余。

【自放】自適,放情。放,縱。

【蓬戶甕牖】蓬戶,用蓬草編門。甕牖,用破甕做窗。蓬、甕,名詞作動詞。

【濯】洗滌。

【揖】拱手行禮。這里的意思是面對(西山白云)。

【自適】自求安適。適,閑適。

【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此,指“連山絕壑,長林古木”等快哉亭上所見景物。騷人思士,指心中有憂思的人。勝,承受,禁(jīn)得起。

【烏睹其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這是暢快的呢!烏……哉,哪里……呢。烏,哪里。

【趙郡】蘇轍先世為趙郡欒城(今河北趙縣)人

【朔】夏歷每月初一。

【望】每月月圓時,即十五。

【晦】夏歷每月最后一天。

【譯文】

長江出了西陵峽,才進入平地,水勢奔騰浩蕩。南邊與沅水、湘水合流,北邊與漢水匯聚,水勢顯得更加壯闊。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滾滾,就像是無際的海洋。清河張夢得,貶官后居住在齊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來觀賞長江的勝景。我的哥哥子瞻給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長江南北上百里、東西三十里。波濤洶涌,風云時而出現(xiàn),時而消失。在白天,船只在亭前往來如梭;在夜間,水中生物在亭下的江水中悲聲長嘯。景物變化萬端,驚心動魄,不能長久地欣賞。現(xiàn)在我能在小桌旁邊的座位上欣賞這些景色,抬起眼來就足夠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見)山脈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煙消云散,陽光普照,捕魚、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數(shù)清。這就是把亭子稱為“快哉”的原因。至于長江岸邊古城的廢墟,是曹操、孫權(quán)傲視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陸遜馳騁戰(zhàn)場的地方,那些流傳下來的風范和事跡,也足夠讓世俗之人稱快。

從前,楚襄王讓宋玉、景差跟隨著游蘭臺宮。一陣風吹來,颯颯作響,楚王敞開衣襟,迎著風,說:“這風多么使人快樂啊!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說:“這只是大王的雄風,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話在這兒大概有諷喻的意味吧。風并沒有雄雌的區(qū)別,而人有生得逢時,生不逢時的不同。楚王感到快樂的原因,而百姓感到憂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們的境遇不同,跟風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沒有憂愁?假使胸懷坦蕩,不因為外物而傷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會不感到快樂呢?(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內(nèi)心不能自得其樂,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憂愁呢?如果他心情開朗,不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而傷害自己的情緒,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整天愉快呢?)

現(xiàn)在,張夢得不因為被貶官而感到憂愁,利用征收錢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釋放自己的身心,這是他心中應(yīng)該有超過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編門,以破瓦罐做窗,都沒有覺得不快樂,更何況在清澈的長江中洗滌,面對著西山的白云,盡享耳目的美景來自求安適呢?如果不是這樣,連綿的峰巒,深陡的溝壑,遼闊的森林,參天的古木,清風拂搖,明月高照,這些都會成為詩人游子感到悲傷憔悴而不能忍受的原因,哪里看得出這是暢快的呢!

元豐六年十一月初一,趙郡蘇轍記。

【賞析】

蘇轍(1039-1112),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佑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fù)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蘇轍的散文《黃州快哉亭記》,因其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歷來被人推崇備至,公認是一篇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緊密結(jié)合并融為一體的好文章。最能體現(xiàn)蘇轍為文紆徐(從容緩慢)條暢(通暢而有條理)、汪洋(氣度寬宏)澹泊(不追求名利)的風格,就同他的.為人一樣。這篇文章由寫景敘事入手,而后轉(zhuǎn)入議論。條理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過渡自然,不露痕跡。寫景,能曲肖其景,但又不實不死,做到情景俱出,境界深遠,讓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敘事,能于簡要之中插入閑情,磊落跌宕,分外遠致。這篇文章最杰出的地方,還在于它的議論。文章就同樣的“風”,因帝王、庶人生活、思想之不同而感覺殊異的事實,得出“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的結(jié)論。立論正確,論證有力,結(jié)論無可辯駁,令人信服。“論如析薪,貴能破理”。(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要能破理,立論首先要正確,要“貴是而不務(wù)華”。(漢·王充《論衡·自紀》)《黃州快哉亭記》以人對外物的感受是千差萬別、因人而異的事實立論,這無疑是正確的。立論“貴是”,就要貴在正確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要能破理,在論證過程中還應(yīng)做到,所“考引事實”必須“不使差忒”。(宋·洪邁《容齋隨筆》)蘇轍在文章中征引楚襄王蘭臺披襟當風故事,作為論證的例子,故事的出處在宋玉的《風賦》(見·梁·蕭統(tǒng)《昭明文選》),確鑿無誤,足可傳信。最難能的是,這篇文章的議論始終帶著情韻,故雖有一股憤懣不平之氣貫注其間,卻不顯出傖父面目。“風無雄雌之異……而風何與焉?”“連山絕壑……烏睹其為快也哉!”等等議論就是。這些議論都近乎于言情,近乎于繪景,顯得情韻十足,無絲毫議論常有的逼人氣勢。唯其如此,文章紆徐條暢,汪洋澹泊的總體風格,也就不致因這些議論而遭受貶斥。

本文通過記敘取名為“快哉亭”的原因,借題發(fā)揮,勸慰在謫居生活的張夢得和蘇軾,“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當時蘇轍也在貶中,寫作此文,亦有自 慰之意。[1]

作者在本文中暢言“快哉”二字,不僅因為快哉亭所處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曠神怡,而且因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傷性”,則無論處于什么環(huán)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間”而獨得其快。文章清新開闊,氣勢奔逸,將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熔于一爐,借用典故并加以發(fā)揮,把快意之情寫得淋漓盡致。

作者借物抒懷,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遠離塵世、自尋其樂,而在以曠達之情來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們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無往不自得,表達了自己超然物外,“不以物而傷性”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也應(yīng)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含有不平之氣。

黃州快哉亭記原文及翻譯

黃州快哉亭記原文及翻譯如下:

黃州快哉亭記原文

【作者】蘇轍 【朝代】宋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云開闔。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shù)。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

至于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黃州快哉亭記翻譯:

長江出了西陵峽,才進入平地,水勢奔騰浩蕩。南邊與沅水、湘水合流,北邊與漢水匯聚,水勢顯得更加壯闊。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滾滾,如同大海一樣。清河張夢得,被貶官后居住在齊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來觀賞長江的勝景。我的哥哥子瞻給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長江南北上百里、東西三十里。波濤洶涌,風云變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來往出沒;在夜間,魚龍在亭下的江水中悲聲長嘯。景物變化很快,令人驚心駭目,不能長久地欣賞。能夠在幾案旁邊欣賞這些景色,抬起眼來就足夠看了。

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見)山脈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煙消云散,陽光普照,捕魚、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數(shù)清。這就是把亭子稱為“快哉”的原因。到了長江岸邊古城的廢墟,是曹操、孫權(quán)傲視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陸遜馳騁戰(zhàn)場的地方,那些流傳下來的風范和事跡,也足夠讓世俗之人稱快。

從前,楚襄王讓宋玉、景差跟隨著游蘭臺宮。一陣風吹來,颯颯作響,楚王敞開衣襟,迎著風,說:“這風多么暢快啊!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說:“這只是大王的雄風罷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話在這兒大概有諷喻的意味吧。風并沒有雄雌的區(qū)別,而人有生得逢時,生不逢時的不同。

楚王感到快樂的原因,而百姓感到憂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們的境遇不同,跟風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沒有憂愁?假使胸懷坦蕩,不因為外物而傷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會不感到快樂呢?

(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內(nèi)心不能自得其樂,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憂愁呢?如果他心情開朗,不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而傷害自己的情緒,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整天愉快呢?)

張夢得不把被貶官而作為憂愁,利用征收錢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釋放自己的身心,這是他心中應(yīng)該有超過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編門,以破瓦罐做窗,都沒有覺得不快樂,更何況在清澈的長江中洗滌,面對著西山的白云,盡享耳目的美景來自求安適呢?

如果不是這樣,連綿的峰巒,深陡的溝壑,遼闊的森林,參天的古木,清風拂搖,明月高照,這些都是傷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傷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這是暢快的呢!

元豐六年十一月初一,趙郡蘇轍記。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古文賞析

《黃州快哉亭記》借物抒懷,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遠離塵世、自尋其樂,而在以曠達之情來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們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無往不自得,表達了自己超然物外,“不以物而傷性”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也應(yīng)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含有不平之氣。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古文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黃州快哉亭記

作者:蘇轍

江出西陵①,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北合漢沔③,其勢益張④。至于赤壁之下⑤,波流浸灌⑥,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⑦,即其廬之西南為亭⑧,以覽觀江流之勝⑨,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蓋亭之所見⑩,南北百里,東西一舍⑾。濤瀾洶涌,風云開闔⑿。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⒀,動心駭目⒁,不可久視⒂。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⒃,舉目而足⒄。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⒅,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shù)⒆: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于長洲之濱⒇,故城之墟(21),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22),周瑜、陸遜之所馳騖(23),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24)。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25),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26)。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27);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28)?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29),將何往而非病(30)?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31),將何適而非快(32)?今張君不以謫為患(33),竊會計之余功(34),而自放山水之間(35),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36),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37),揖西山之白云(38),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39)!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40),烏睹其為快也哉(41)!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注釋】

①江出西陵:江,長江。出,流出。西陵,西陵峽,又名夷陵峽,長江三峽之一,在湖北宜昌西北。

②奔放肆大:奔放,水勢疾迅。肆大,水流闊大。肆,極,甚。

③南合沅、湘,北合漢沔(miǎn)〕沅,沅水(也稱沅江)。湘,湘江。兩水都在長江南岸,流入洞庭湖,注入長江。漢沔,就是漢水。漢水源出陜西寧羌,初名漾水,東流經(jīng)沔縣南,稱沔水,又東經(jīng)褒城,納褒水,始稱漢水。漢水在長江北岸。

④益張:更加盛大。張,大。

⑤赤壁:赤壁磯,在現(xiàn)在湖北黃岡城外,蘇轍誤以為周瑜破曹操處。

⑥浸(jìn)灌〕浸,灌,意思都是“注”。此處指水勢浩大。

⑦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清河,縣名,現(xiàn)在河北清河。張君夢得,張夢得,字懷民,蘇軾友人。齊安,宋代黃岡為黃州齊按郡,因稱。

⑧即:就著,依著。

⑨勝:勝景,美景。

⑩亭之所見:在亭上能夠看到的(范圍)。

⑾一舍(shè):三十里。古代行軍每天走三十里宿營,叫做“一舍”。

⑿風云開闔(hé):風云變化。意思是風云有時出現(xiàn),有時消失。開,顯現(xiàn)。闔,閉藏、消失。

⒀倏忽〕頃刻之間,指時間短。

⒁動心駭目:猶言“驚心駭目”。這是說景色變化萬端,能使見者心驚,并不是說景色可怕。

⒂不可久視:這是說,以前沒有亭子,無休息之地,不能長久地欣賞。

⒃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現(xiàn)在卻可以在亭中的幾旁席上賞玩這些景色。幾,小桌。

⒄舉目而足:抬起眼來就看個夠。

⒅草木行列:草木成行成列。

⒆指數(shù):用手指點著數(shù)清數(shù)目。

⒇長洲:江中長條形的沙洲或江岸。

(21)故城之墟:舊日城郭的遺址。故城,指隋朝以前的黃州城(唐朝把縣城遷移了)。墟,舊有的建筑物已被毀平而尚留有遺跡的空地。

(22)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曹操(字孟德)、孫權(quán)(字仲謀)所傲視的地方。睥睨,斜視的樣子,引申為傲視。赤壁之戰(zhàn)時,曹操、孫權(quán)都有氣吞對方的氣概。

(23)周瑜、陸遜之所騁騖(chěngwù):周瑜、陸遜活躍的地方。周瑜曾破曹操于赤壁,陸遜曾襲關(guān)羽于荊州,敗劉備于夷陵,破魏將曹休于皖城。騁騖,猶言“馳馬”,形容馳騁疆場。

(24)稱快世俗:使世俗之人稱快。

(25)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宋玉有《風賦》,諷楚襄王之驕奢。楚襄王,即楚頃襄王,名橫,楚懷王之子。宋玉、景差都是楚襄王之侍臣。蘭臺宮,遺址在現(xiàn)在湖北鐘祥東。

(26)蓋有諷焉:大概有諷刺的意味在里頭。諷,諷刺。宋玉作《風賦》,諷楚襄王之驕奢。

(27)人有遇不遇之變:人有遇時和不遇時的不同時候。遇,指機遇好,被重用。

(28)與(yù):參與,引申為有何關(guān)系。

(29)使其中不自得:使,假使。中,內(nèi)心,心中。自得,自己感到舒適、自在。

(30)病:憂愁,怨恨。

(31)以物傷性:因外物(指環(huán)境)而傷害天性(本性)。

(32)適:往,去。

(33)患:憂愁。

(34)竊會(kuài)計之余功〕竊,偷得,這里即“利用”之意。會計,指征收錢谷、管理財務(wù)行政等事物。余功,公事之余。

(35)自放:自適,放情。放,縱。

(36)蓬戶甕牖:蓬戶,用蓬草編的門。甕牖,用破甕做的窗。

(37)濯:洗滌。

(38)揖:拱手行禮。這里的意思是面對(西山白云)。

(39)自適:自求安適。適,閑適。

(40)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此,指“連山絕壑,長林古木”等快哉亭上所見景物。騷人思士,指心中有憂思的人。勝,承受,禁(jīn)得起。

(41)烏睹其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這些是暢快的呢!烏,哪里。

【譯文】

長江出了西陵峽,開始進入平地,水勢奔騰浩蕩。南邊與沅水、湘水合流,北邊與漢水匯聚,水勢顯得更加壯闊。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滾滾,就像是無際的海洋。清河張夢得,貶官后居住在齊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來觀賞長江的勝景。我的哥哥子瞻給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長江南北上百里、東西三十里.波濤洶涌,風云時而出現(xiàn),時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來如梭;夜間,魚龍在亭下悲聲嚎叫。景物變化萬端,驚心動魄,不能長久地欣賞。現(xiàn)在我能在亭中的小桌旁席上賞玩這些景色,抬起眼來就足夠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見)山脈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煙云消散,陽光普照,捕魚、打柴的村民的房舍,可以一一指點。這就是把亭子稱為“快哉”的原因。至于沙洲的.岸邊,古城的廢墟,是曹操、孫權(quán)所傲視之處,是周瑜、陸遜率兵馳騁的地方,那些流傳下來的風范和事跡也足夠用來使世俗之人稱快。

從前,楚襄王讓宋玉、景差跟隨著游蘭臺宮。一陣風吹來,颯颯作響, 楚王敞開衣襟,迎著風,說:“這風多么使人快樂啊!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說:“這只是大王的雄風,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話在這兒大概有諷喻的意味吧。風并沒有雄雌的區(qū)別,而人有是否受到賞識的不同。楚王感到快樂的原因,而百姓感到憂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們的境遇不同,跟風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沒有憂愁?假使胸懷坦蕩,不因為外物而傷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jīng)]有快樂呢?(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內(nèi)心不能自得其樂,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憂愁呢?如果他心情開朗,不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而傷害自己的情緒,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整天愉快呢?)現(xiàn)在,張夢得不因為被貶官而感到憂愁,利用征收錢谷的公事之余,自適山水之間,這是他心中應(yīng)該有超過常人的地方。如果是用蓬草編門,以破瓦片做窗,都沒有什么不快樂,更何況在清澈的長江中洗滌,面對著西山的白云,盡享耳目的美景來自求安適呢?如果不是這樣,連綿的峰巒,深陡的溝壑,遼闊的森林,參天的古木,清風拂搖,明月高照,這些都會成為失意文人感到悲傷憔悴以至不能禁得起的景物,哪里看得出這是暢快的呢!

元豐六年十一月初一,趙郡蘇轍記載。

黃州快哉亭記的文言文翻譯

《黃州快哉亭記》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記敘文,緊緊圍繞“快哉”二字來作文章,也是就建亭者的用意,來加以發(fā)揮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黃州快哉亭記的文言文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云開闔。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shù)。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于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翻譯/譯文

長江流出西陵峽,才進入平地,水勢奔騰闊大。從南邊與沅水、湘水匯聚,向北邊與漢水匯聚,水勢顯得更加盛大。流到赤壁之下,江波水流水勢浩大,如同大海一樣。清河張夢得,被貶官后居住在齊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來觀賞長江的美景。我的哥哥子瞻給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長江南北上百里、東西三十里。波濤洶涌,風云變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來往出沒;在夜間,魚龍在亭下的江水中悲聲長嘯。景物變化很快,猶言驚心動魄,不能長久地欣賞。能夠在幾案旁邊欣賞這些景色,抬起眼來就足夠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見)山脈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煙消云散,陽光普照,捕魚、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指點。這就是把亭子稱為“快哉”的原因。到了長江岸邊古城的廢墟,是曹操、孫權(quán)傲視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陸遜馳騁戰(zhàn)場的地方,那些流傳下來的風范和事跡,也足夠讓世俗之人稱快。

從前,楚襄王讓宋玉、景差跟隨著游蘭臺宮。一陣風吹來,颯颯作響,楚王敞開衣襟,迎著風,說:“這風多么暢快啊!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說:“這只是大王的雄風罷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話在這兒大概有諷諫的意味吧。風并沒有雄雌的區(qū)別,而人有生得逢時,生不逢時的不同。楚王感到快樂的原因,而百姓感到憂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們的境遇不同,跟風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沒有憂愁?假使胸懷坦蕩,不因為外物而傷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會不感到快樂呢?(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內(nèi)心不能自得其樂,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憂愁呢?如果他心情開朗,不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而傷害自己的情緒,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整天愉快呢?)

張夢得不把被貶官而作為憂愁,利用征收錢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釋放自己的身心,這是他心中應(yīng)該有超過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編門,以破瓦罐做窗,都沒有覺得不快樂,更何況在清澈的長江中洗滌,面對著西山的白云,盡享耳目的美景來自求安適呢?如果不是這樣,連綿的峰巒,深陡的溝壑,遼闊的森林,參天的古木,清風拂搖,明月高照,這些都是傷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傷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這是暢快的呢!

元豐六年十一月初一,趙郡蘇轍記。

注釋

江:長江。

西陵:西陵峽,又名夷陵峽,長江三峽之一,在湖北宜昌西北。

始:才

奔放:水勢疾迅。

肆大:水流闊大。肆,極,甚。

沅:沅水(也稱沅江)。湘:湘江。兩水都在長江南岸,流入洞庭湖,注入長江。

漢沔(miǎn):就是漢水。漢水源出陜西寧羌,初名漾水,東流經(jīng)沔縣南,稱沔水,又東經(jīng)褒城,納褒水,始稱漢水。漢水在長江北岸。

益張:更加盛大。張,大。

赤壁:赤鼻磯,現(xiàn)湖北黃岡城外,蘇轍誤以為周瑜破曹操處。

浸灌:浸,灌,意思都是“注”。此處指水勢浩大。

清河:縣名,現(xiàn)河北清河。

張君夢得:張夢得,字懷民,蘇軾友人。

謫:貶官。

齊安:宋代黃岡為黃州齊按郡,因稱。

即:就著,依著。

勝:勝景,美景。

亭之所見:在亭上能夠看到的(范圍)。所見,所看到的景象。

一舍(shè):三十里。古代行軍每天走三十里宿營,叫做“一舍”。

風云開闔(hé):風云變化。意思是風云有時出現(xiàn),有時消失。開,開啟。闔,閉合。

倏(shū)忽:頃刻之間,一瞬間,指時間短。

動心駭目:猶言“驚心動魄”。這是指景色變化萬端,能使見者心驚,并不是說景色可怕。這里動和駭是使動用法。解釋為:使······驚動,使······驚駭。

不可久視:這是說,以前沒有亭子,無休息之地,不能長久地欣賞。

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可以在亭中的幾旁席上賞玩這些景色。幾,小桌,茶幾。

舉目而足:抬起眼來就可以看個夠。

草木行列:草木成行成列非常茂盛,形容草木繁榮。

指數(shù):名詞作狀語,用手指清點。

長洲:江中長條形的沙洲或江岸。

故城之墟:舊日城郭的遺址。故城,指隋朝以前的黃州城(唐朝把縣城遷移了)。墟,舊有的建筑物已被毀平而尚留有遺跡的空地。

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曹操(字孟德)、孫權(quán)(字仲謀)所傲視的地方。睥睨,斜視的樣子,引申為傲視。赤壁之戰(zhàn)時,曹操、孫權(quán)都有氣吞對方的氣概。

周瑜、陸遜之所騁騖(chěng wù):周瑜、陸遜均為三國時東吳的重要將領(lǐng)。周瑜、陸遜活躍的地方。周瑜曾破曹操于赤壁,陸遜曾襲關(guān)羽于荊州,敗劉備于夷陵,破魏將曹休于皖城。騁騖,猶言“馳馬”,形容他們馳騁疆場。

稱快世俗:使世俗之人稱快。稱快為使動用法,使······稱快。

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宋玉有《風賦》,諷楚襄王之驕奢。楚襄王,即楚頃襄王,名橫,楚懷王之子。宋玉、景差都是楚襄王之侍臣。蘭臺宮,遺址在湖北鐘祥東。從,使……從。

披:敞開。

當:迎接。

快哉,此風:即“此風快哉”,解釋為這風多么讓人感到暢快啊!

蓋有諷焉:大概有諷諫的意味在里頭。諷,諷喻。宋玉作《風賦》,諷楚襄王之驕奢。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人有遇不遇之變:人有遇時和不遇時的不同時候。遇,指機遇好,被重用。

與(yù):參與,引申為有何關(guān)系。

使:假使。

中:內(nèi)心,心中。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自在。

以物傷性:因外物(指環(huán)境)而影響天性(本性)。

適:往,去。

患:憂愁。

竊:偷得,這里即“利用”之意。

會計:指征收錢谷、管理財務(wù)行政等事務(wù)。

余功:公事之余。

自放:自適,放情。放,縱。

蓬戶:用蓬草編門。

甕牖:用破甕做窗。

濯:洗滌。

揖(yī):拱手行禮。這里的意思是面對(西山白云)。

勝:承受。

自適:自求安適。適,閑適。

烏:哪里。

朔:夏歷每月初一。

趙郡:蘇轍先世為趙郡欒城(今河北趙縣)人。

賞析/鑒賞

這篇文章作于被貶官期間,那時他在政治上處于逆境。但他和其兄一樣,具有一種曠達的情懷,故一篇之中而“快”字七出,極寫其觀賞形勝與覽古之決,抒發(fā)其不以個人得失為懷的思想感情,道出了人生的一條哲理:心中坦然,無往不快。文章擒住題面“快哉”二字,暢加洗發(fā),風格雄放而雅致,筆勢纖徐而楊達,敘議結(jié)合,清景交融。

全文分作三段:先敘張夢得建享之事,再釋“快哉亭”命名之由,后就“快哉”二字暢發(fā)議論,稱贊張夢得情懷之坦然。

文章開篇以敘事兼描述之筆,寫出了江水的浩瀚雄偉。題目是《黃州快哉亭記》,而文章卻劈頭出一“江”字,這與題面有何關(guān)涉,快哉亭建在黃州,而黃州瀕臨大江;那么,為要寫亭,先寫其江,由大江而引出亭來,這樣開頭,自然穩(wěn)妥。此其一。其二,建亭的目的。在于覽觀江流勝景,既然如此,文章自然要從江水寫起,用重筆寫出江水的壯觀。倘非如此,“覽勝”一事,便無從可言,那么,快哉亭的建筑也就失去了意義。其三,文章先出一“江”字,接著運用鋪陳的手法,不借筆墨,一連數(shù)語,始言其流“奔放肆大”,繼曰其勢“益張”,末道“波流浸灌,與海淚若”:凡作三層,寫出水勢的三變,而且愈變愈大。這樣寫,一是為后文蓄勢,欲使其精神倍出;二是為快哉亭描繪出一個闊大雄偉的背景,以使得小巧玲瓏的亭臺與雄渾壯關(guān)的長江成一鮮明的對照,收到相映成趣的藝術(shù)效果,文章開篇,頓覺其氣勢奔放。接下去文章以敘事入題。首提建事之人——“清河張君夢得”,次敘建亭背景——“滴居齊安”,再述亭之修建及其所在——“即其廬之西南為亭”,再言建亭目的——“以覽觀江流之勝”,后點為事命名之人——“余兄子瞻”,末出亭名——“快哉”。事名最后點出,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這樣寫,在內(nèi)容上起到了強調(diào)、突出的作用。在結(jié)構(gòu)上,為了能使其與下文銜接緊密。作者敘事簡練,層次井然。“滴居”二字為后文伏筆,更是章法上的嚴謹之處。

接著,文章用一表述原因的虛詞,“蓋”字緊承上文,寫出第二段。此段又分兩幅排寫,解釋亭以“快哉”為名的原由。先寫登臨亭子之所見令人“快哉”。“南北百里,東西一舍。”這兩句是總寫,說明在亭子中極目四望,能望見十分開闊的地面,為下文具體寫景設(shè)下了廣大的'天地。“濤瀾洶涌,風云開闔”,寫江流的氣勢。波浪洶涌固已壯麗,而時隱時現(xiàn)、變幻不定的風云更是雄奇。接著用整齊的對偶句有聲有色地描繪了江上白充黑夜的奇景,舟揖之出沒,似耳聞魚龍之悲嘯。這種景象瞬息萬變,令作者感到休目驚心,因而“不可久視”。這段描寫,將景色的奇幻和壯觀寫得淋漓盡致。“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為過渡句,既將文章引向深人,下文的“西望武昌諸山”即從“舉目”遠視而來,而“玩”、“足”兩字又自然地流露出得亭之喜,“快哉”之由,照應(yīng)了題意。從“西望”開始由寫江水轉(zhuǎn)人寫山岡,也即將視線從江面轉(zhuǎn)至岸上。岸上風光寫得明麗清晰,岡陵、草木、云煙、日色、屋舍,盡收眼底,歷歷如畫。江山形勝,對此水色山光,登臨者誰都“快哉”于心。文章到此,水到渠成地把快哉亭命名之由點了出來。然而這只是將亭子取名為“快哉”的一個原因。接著再敘述憑吊此地的三國遺跡也足以使人稱快。“至于”以下四句,追溯了赤壁大戰(zhàn)的情景,筆墨極其簡省卻又搖曳生姿。“脾院”本是斜視的樣子,可引申為傲視,這就傳神地描繪出當時曹操、孫權(quán)氣吞對方的氣概。“騁騖”,猶言馳騁、疾馳,形容來往活躍,形象地再現(xiàn)了周瑜、陸遜在戰(zhàn)場上爭勝角逐的情景。說明憑吊歷史遺跡,感染古人的流風余韻也足以使世俗之人稱快,這是將亭子取名為“快哉”的另一個原因。以上兩幅文字,雖同在解釋亭名“快哉”的原因,卻又有著賓主之分:前幅是主,后幅為賓,而且詳主略賓,借賓形主。寫覽觀勝景運用實筆,濃墨里彩,大肆渲染,寫憑吊遺蹤,運用虛筆,輕描淡寫,簡潔勾勒。這樣詳略兼行,虛實并舉,使得文章既在內(nèi)容上突出了重點,又在布局上顯得濃纖得哀,琉密有致,既具整傷之感,還呈活潑之姿。

第三段就“快哉”二字抒發(fā)議論。承接上文的懷古,探求“快哉”兩字的出處,因而自然地引錄了宋玉《風賦》中所寫的有關(guān)故事。這個故事不僅交代了“快哉”兩字的來歷,而且還從宋玉將風分為雌雄,認為楚王的雄風庶人不得與共生發(fā)開去,指出風沒有雌雄之分,而人有遇不遇之別,因此,同樣一陣風吹在楚王身上感到“快哉”,而吹在老百姓身上就感到憂傷了,這是因為各人的情況不同,和風本身無涉。行文至此,極其自然地引向了文章主旨的討論:士處于世,該抱怎樣的態(tài)度。作者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用排比句提出一反一正兩種態(tài)度:一是假如一個人心中沒有自得之樂,那么無論到什么地方,他都不會偷快;一是假如一個人心中坦然自若,不因為外界事物的影響而傷害自己的本性,那么無論到什么地方,他都不會不愉快。接著就以張夢得的具體行為來對后面一種態(tài)度作出肯定。張夢得是蘇軾的摯友,深受蘇軾思想性格的影響。蘇軾在長期的滴居生活中曠達自持,隨遇而安,“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張夢得也“不以謫為患”,他在黃州屈任主簿之類的小官,利用征收錢糧之余暇,放任于山水之間。作者認為張夢得能如此,說明他內(nèi)心有過人之處,并設(shè)想即使讓他住在極其簡陋的用蓬草編門、破甕做窗的屋子里,他也不會有什么不快樂的事。這既照應(yīng)了前面的“何適而非快”,又為下文作鋪墊。“而況乎”兩句夸張地表現(xiàn)了張夢得居住于此的快樂:可用長江清流來洗滌,能與西山白云相對揖,可謂極盡耳目所能取得的樂趣來使自己暢快。文章至此,主旨己顯,并已暗與前文的造亭觀景相呼應(yīng),似乎可以打住了。然而,文情陡起,又生波瀾,用“不然”兩字反面說開去,再深一層說明文章主旨。作者仍由寫景入手,繪出了一幅與前迥異的畫面:連綿不斷的山岡,深不見底的山谷,寬廣的森林,參天的古樹,清風吹動,明月高照。這一切顯得幽凄寂寥,在以謫為患的詩人士大夫看來,當然會觸景生情,黯然神傷。故作者不由得說道:“烏睹其為快也哉!”這句既照應(yīng)了前文的“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又進一步襯托了張夢得“何適而非快”的曠達胸懷,其反潔的語氣發(fā)人深思,言盡而意不盡。結(jié)尾交代寫作的時間及作者。作者的祖先是趙郡欒城人,所以他自稱趙郡蘇轍。

在中國古代,修筑亭臺樓觀時常常要撰寫記文,記述建造、修葺的過程,以及登臨所見和引起的感慨等等。這篇文章就是此類文章的代表作。它在記述了建造亭子的有關(guān)問題之后,即描繪登臨所見的景色并由此而引起感慨,抒發(fā)議論:認為士處于世,應(yīng)像張夢得這樣心中坦然,“何適而非快”,并以此慰勉包括作者自己在內(nèi)的所有被貶的人。文章表面上反映了作者身處逆境的曠達胸懷,實際上也流露出他對政治失意的牢騷和不平。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0411.html

“快哉亭記多少字,廣州快哉亭記讀后感” 的相關(guān)文章

蘇舜欽哪個朝代的詩人(蘇舜欽的詩歌史地位)

蘇舜欽哪個朝代的詩人(蘇舜欽的詩歌史地位)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蘇舜欽哪個朝代的詩人,以及蘇舜欽的詩歌史地位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蘇舜欽的《滄浪亭記》怎么翻 全文 譯文:我因獲罪而被貶為庶人,沒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吳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時值盛夏非常炎熱,土房子...

桑根皮煮茶多少時間(桑葉茶泡幾次水)

桑根皮煮茶多少時間(桑葉茶泡幾次水)

很多朋友對于桑根皮煮茶多少時間和桑葉茶泡幾次水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桑白皮的功效與作用圖片 桑白皮的功效與作用圖片 桑白皮的功效與作用圖片。桑白皮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是桑樹的干燥根皮,也叫作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桑白...

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長(我們一生有多長來不及惆悵)

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長(我們一生有多長來不及惆悵)

今天給各位分享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長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我們一生有多長來不及惆悵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常圓,春色易為老! 這句話什么意思啊? 這一輩子惆悵的感情有多少,月亮不常圓,春天的景色也容易老去。形容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感情容易消...

王安石哪個朝代的(王安石哪個朝代的政治家)

王安石哪個朝代的(王安石哪個朝代的政治家)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王安石哪個朝代的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王安石哪個朝代的政治家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

詩的平仄韻律如何判斷(詩的平仄韻律如何判斷正確)

詩的平仄韻律如何判斷(詩的平仄韻律如何判斷正確)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勗姷钠截祈嵚扇绾闻袛啵约霸姷钠截祈嵚扇绾闻袛嗾_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如何分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gòu)成兩聯(lián)。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由這兩聯(lián)的錯綜變化,可以構(gòu)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其實只...

李宜人名字打多少分(李宜樂名字測試)

李宜人名字打多少分(李宜樂名字測試)

很多朋友對于李宜人名字打多少分和李宜樂名字測試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幫忙給孩子起個名字,姓李,2007年11月15日(農(nóng)歷十月初六)早晨7點50分出生 男孩還是女孩?都給你找出來算了;男名:偉誠 偉:偉大 誠:誠實 明軒 軒:氣度不凡 紹輝 輝:輝...

一共有多少首表示雪的詩(簡單的)(古詩中的雪一般代表什么)

一共有多少首表示雪的詩(簡單的)(古詩中的雪一般代表什么)

大家好,關(guān)于一共有多少首表示雪的詩(簡單的)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古詩中的雪一般代表什么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描寫雪的詩句有哪些? 1、魑魅搏人應(yīng)見慣,總輸他,覆雨翻云手,冰與雪,周旋久。 ――...

如何描寫植物的詩句(關(guān)于植物的詩句怎么寫)

如何描寫植物的詩句(關(guān)于植物的詩句怎么寫)

很多朋友對于如何描寫植物的詩句和關(guān)于植物的詩句怎么寫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植物的詩詞名句 雨后的白蓮卻另有一種風采。蓮葉上水珠滾來滾去,閃閃熠熠,如斷線的珍珠。苞子上清水滴滴,乍開的白蓮,更出脫得晶瑩可愛,銀裝素裹,光明似月。接下來是我給大家...

水經(jīng)注是哪個作者(水經(jīng)注的作者是哪一個)

水經(jīng)注是哪個作者(水經(jīng)注的作者是哪一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勊?jīng)注是哪個作者,以及水經(jīng)注的作者是哪一個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水經(jīng)注的作者是誰 《水經(jīng)注》完成于1400多年以前,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書約一萬余字。《水經(jīng)注》的作者是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的作者 水經(jīng)注的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水...

李煜有多少詞(李煜最有名的一句詞)

李煜有多少詞(李煜最有名的一句詞)

很多朋友對于李煜有多少詞和李煜最有名的一句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后唐主李煜的詞有哪些 后主本有集,已失傳。現(xiàn)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云來...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