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笑林廣記多少篇,笑林廣記完整版在線閱讀

素箋淡墨2023-01-24 12:00歷史103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笑林廣記多少篇,以及笑林廣記完整版在線閱讀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笑林廣記(全本)》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云資源

《笑林廣記》(游戲主人)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1234

書名:笑林廣記

作者:游戲主人

豆瓣評分:7.3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9

頁數:296

內容簡介:

《笑林廣記》內容多采自馮夢龍的《笑府》,是一部集大成的古代笑話集。全書分為12卷,每卷都有一個獨特的主題,如貪吝、世諱、謬誤、閨風等,現世事百態、刺人情冷暖、笑可笑之人。

本書的整理者游戲主人,據傳并非一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他們借由改編、賞玩、補寫各類 笑話,“激乎其中,聊借玩世”。所以,盡管成書于清代文字獄最為嚴酷的乾隆年間,它依然保持了凌厲、尖銳的特色。

此次出版的《笑林廣記》,以清乾隆四十六年金閶書業堂梓行的《新鐫笑林廣記》為底,輔以乾隆五十六年三德堂刊本校對而成。原書827則笑話,全部收錄,無一遺漏。這些笑話,以百字左右的段子為主,語言風趣、文字簡練,讀來仿佛古代微博。

人世難逢開口笑,《笑林廣記》的出現,是對國民幽默性格的總結,也將因自身的豐富、多樣,啟發更多的歡樂制造者,在苦澀日子里,抖出開口笑。

編輯推薦

由游戲主人纂輯的這一版《笑林廣記》,前前后后共描畫了小一百種人物,文字精煉,意蘊悠遠,既是了解中華幽默性格無法繞過的書目,也是段子手的靈感來源、喜劇人的秘密武器。

多年來,因各種原因,原本827則的《笑林廣記》,成書總只有700來條,甚至更少。人們總是好奇,剔掉的那些是什么?人們總想知道,老祖宗還會講哪樣的笑話?

這一次,經各方努力,我們完整保留了《笑林廣記》的所有內容,并以更可靠的乾隆四十六年的刻本為底,逐篇點校整理,加注說明,力求閱讀體驗的原汁原味。

為便于閱讀,我們在排版上也進行了創新,所有條目以少則一兩篇,多則三四篇的數量,完整分布在任何一頁,隨時隨地,隨翻隨讀,不必從左到右,不必由前至后。

襲曼倩之詼諧,學莊周之隱語,清言傾四座,非徒貌晉人之風味,實深有激乎其中,而聊借玩世。這本譏刺與嘲謔共舞,屎尿伴器官齊飛的笑壇奇典,賞玩深味俱佳,不可多得。

作者簡介:

游戲主人

另說游戲道人

似非一人,而是清代一批文人

真實姓名不可考

《笑林廣記》寫的什么?真的是古代段子手的狂歡?

笑林廣記是2010年由重慶圖書館出版的一本書籍,通過一篇篇生動形象的短故事吸引了很多讀者。這本書的內容并不是一個人所編寫的,而是幾代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笑林廣記這本書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了古代人身上發生的故事,這些故事帶給人們原汁原味的笑話體驗,而且剔除了一些不利于健康發展的篇章,所以笑林廣記是一本古代段子手的狂歡。

一、看清本質

笑林廣記里有一則故事講的是老人有三個女婿,大女婿是做裁縫的,二女婿是做銀首飾的,只有三女婿整日無所事事。所以老人就責備三女婿說大女婿是裁縫,想貪多少布匹就可以貪多少布匹,二女婿是銀匠給人打首飾,想貪幾兩銀子就貪幾兩銀子,只有你整天游手好閑。于是三女婿說這有什么,哪天我去做幾把鐵鍬,撬開幾戶有錢人家還不是隨便拿錢,誰還在乎這幾兩幾銀。老人說你這不是做賊嗎?三女婿說他們偷拿別人東西不也是賊的行為嗎?

二、男方搶親

古代結婚中女方家里非常有錢,而男方擔心自己家里窮會被悔親。于是安排人去搶親,結果把小姨子當成新娘給搶出來了。女方著急大喊搶錯了,沒想到小姨子高興的說沒搶錯快走。這個故事雖然短,卻又很多內涵。小姨子這么主動,會不會長的很丑。其次這個男方會將小姨子誤認,是不是因為小姨子的日常服飾在他看來就是結婚的高檔服飾,側面表現男方家里很窮。除此之外,這個背人的不確定是新郎還是新郎的父親。

三、笑林廣記的意義

笑林廣記是作者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刪減編訂而成的,剔除了很多內容不健康或者難以理解的章節,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古代笑話大集。里面的內容也短小精悍,給人無限想象空間。

獨坐書齋手作妻 出自《笑林廣記》哪一篇?

“獨坐書齋手作妻”出自《笑林廣記》卷十一譏諷部“嘲姓倪”篇。

《笑林廣記》共分十二部,每部皆有其獨特主題。一古艷(官職科名等)、二腐流、三術業、四形體、五殊稟(癡呆善忘等)、六閨風、七世諱(幫閑娼優等)、八僧道、九貪吝、十貧窶、十一譏刺、十二謬誤。而這種分類的方式并非絕對的,只是為了整理并將搜集到的資料加以歸類罷了。

擴展資料

《笑林廣記》內容介紹:

據周作人《苦茶庵笑話選》(北新版)考證,本書內容是從馮夢龍《笑府》、李卓吾《笑倒》、石天基《笑得好》另等書中選輯出來的。在本書中大部分作品抓住了生活中某丑惡現象的本質,深入揭露,一針見血。

刻畫人物大多用夸張手法,風趣幽默,結構精巧,具有很強的喜劇效果,這不得不歸功于它們嫻熟的表現手法,即充溢其中的夸張、幽默、滑稽與詼諧等元素。本書題材廣泛,扣緊社會脈動,頗能反映世情,具有振聾發聵的認識價值,值得玩味。

而其中對世態人情的描摹和悖謬言行的譏諷,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特別在現今這個社會里,生活緊張、壓力煩重,若多看些有趣的笑話,令人生多一些歡笑,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笑林廣記

笑林廣記的內容簡介

《笑林廣記》是一部流傳久遠、影響深廣的通俗笑話總集,語言風趣幽默,文字簡練生動,形式短小精悍,堪稱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的曠世奇珍。此書作者署名清代“游戲主人”,但其內容并非一人一世所作,而是廣大勞動者集體智慧的結晶!

《笑林廣記》在編譯過程中,對原書的內容做了精心遴選,保留了其中的10部,在力圖呈現給廣大讀者一席原汁原味的“笑話盛宴”的同時,剔除了一些內容不健康和脫離當時社會背景不易理解的篇章。希望《笑林廣記》能夠讓廣大讀者在緊張忙碌的生活中多一份歡笑,少一份煩惱!

另傳,《笑林廣記》廣為流傳于改革開放前平度市民間,作者系清朝仕途失意文人李笑遠(今屬青島市平度蓼蘭鎮韓丘村)。李笑遠父家富庶,自古書香門第世家,頗具才氣,與同時期鄰村張志,為平度遠近聞名之兩大才子;自古文人相輕,民間兩人斗氣之事亦頗為可樂!李笑遠,才氣逼人,然仕途不平,多次科考均被排擠替下,一氣之下,郁郁家中,大罵天下人,以解不時之氣;縱觀全書,天下人皆被其罵,僅其母未有所提,笑遠曰,母孕十月,以命生余,不可不敬!

故紙堆里的“歡樂喜劇人”——《笑林廣記》(31-40)

(三十一)

《咬飛邊》,這是原文:

這是翻譯:一個窮人在路上遇到一個監生,忽然上去抱住監生咬了他的耳朵一口。監生驚慌地問他為什么咬人,窮人回答說:“我窮到極點了。見到大錠銀子,怎么會不咬些飛邊用用。”

飛邊即碎銀子。因為監生戴瓜皮帽,整個腦袋像個銀錠。這個段子是調侃監生們的狀貌的。編這個段子的人總結了監生的特點,因而拿他們的樣子來開玩笑。當然,也可能又是暗諷例監的。

監生是預備干部,只要通過科舉考試就能當官了。所謂升官發財,只要當了官,就表示能發財,因此把監生們比作大錠銀子是很貼切的。其實作為官員,工資能保證其過上體面的生活的話,是能防止一部分人以權謀財的。但僅僅想靠“高薪養廉”,是行不通的。畢竟人的貪欲是無限的,有些人雖然有著優渥的工資待遇,還是會和比他待遇高一些的人比較,然后說自己很窮很吃虧。因此在保障待遇的同時,應當加大監管和懲處的力度,方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廉潔。然而只靠自上而下的監管和反腐,效果是不會太好的,誰能保證上級就一定是清廉的呢?

呵呵。

(三十二)

這次介紹的是《入場》,例行發原文:

翻譯一下:一個監生參加科舉考試,剛剛從考場出來,與一個熟人相遇了,那人向他作揖行禮,并向路旁的豬屎作揖。監生問:“這樣的臭物,為什么也向他作揖?”熟人回答:“他臭是臭,卻也是從大腸(場)里出來的。”

這段子是調侃監生的,也可能是取笑那些不學無術的監生們寫的爛臭應試文章的。所謂“窮酸秀才”,明清時因為科舉考試考的是八股文,因此培養了一大批只知死讀書的腐儒,離了四書五經,幾乎就啥學問沒有。所以那些沒那么酸腐的文人就喜歡寫些段子編排一下他們。

而應試文章,因為題目體裁限制,而且限定時間,未必能全面考察出一個人的學問,以此取士,是略顯偏頗的。但是這仍不失是一個較為公平的方法。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平時多寫多練,臨考時即使不能發揮完全的實力,大概也不會太差吧。然而總有例外,比如蒲松齡,考了一輩子都沒辦法中舉,只能說他運氣不佳,臨場發揮太差,學問再大,也只能委屈當個白頭秀才了。再比如我,自認平時頗有文采,寫起應試作文卻語言乏味。或許應試文章都是臭豬屎吧。

呵呵。

(三十三)

現在要介紹的笑話是《不往京》。這是個葷段子,未成年人請勿觀看。原文如下:

翻譯一下:一個監生取了妾,叫作“京姐”,他的妻子很嫉妒。監生去找妾,一定會跟妻子說:“京里去。”一天他想往京里去,妻子說:“先在我這關上交了稅再說。”兩人完事后,妻子問:“現在你為什么又不往京里去了!”監生說:“寶貝都沒有一點在肚里,到京里去做什么?”

“珬”音xù,一種寶玉,這里借喻為男子精液。這個段子是在揶揄監生們沒有真才實學,不敢赴京趕考的。在妻子處交稅是指平時考文。監生們考了文后發現肚里沒貨,就自覺打消進京考試的念頭了。

《笑林廣記》里很多笑話都是這種暗諷形式,先設定一個場景和特殊人物,整個故事內容和要諷刺的事基本無關,只在最后一句話隱隱地點出主題。比如前面介紹的《發利市》、《種茄》、《坐監》、《入場》等等都是這種形式,以后也會介紹很多這種類型的諷刺笑話。這是文人的“文罵”,如果腦子不多轉幾個彎,不一定能明白笑點在哪里。我個人認為這是古典諷刺藝術,古典文學里多有此類,比如《西游記》、《鏡花緣》、《濟公全傳》里就有不少這類笑料。

諷刺笑話是用幽默的形式對壞的東西進行揭露和嘲笑,是一種有點辛辣的批評。如果被批評的人缺乏度量,或者權力過大容不得批評,處處設話語雷區,動輒敏感,不許諷刺,那只能顯出被批對象內心極度虛弱缺乏自信而已。試想,若這個世界聽不到諷刺的聲音,豈是真的已臻完美?不過是一些人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罷了。長此以往,難道沒聽說過姬胡嗎?

呵呵。

(三十四)

《書低》。先發原文:

翻譯一下:一個監生租了寺廟里的僧人宿舍讀書,卻每天外出游玩。一天午后回到房間,他叫書僮拿書給他。書僮拿來一本《文選》,他看了看說:“低。”又拿來《漢書》,他看了說:“低。”又拿《史記》,他看后又說:“低。”僧人大為驚訝,說:“這三部書熟讀其中之一,就足以稱為飽學之士,你卻為什么都說低?”監生說:“我要睡,拿書當枕頭而已。”

有人將“生”翻譯為書生,我認為不準確,前后一系列笑話都是講監生的,這個應該也是。《文選》即《昭明文選.》,是南朝梁昭明太子簫統組織編纂的一本詩文選集。《漢書》是東漢班固編寫的西漢史書。《史記》是司馬遷寫的自皇帝到漢武帝太初四年的紀傳體史書。這里是古代的線裝書,三部書都是有些厚的,而監生卻嫌低不夠當枕頭,當是笑果需要,又或是只持了其中一分冊,沒有看過的同志千萬不要以為是薄書呢。

這個段子是諷刺監生只知荒嬉,廢棄學業的;也可能這個監生也是蔭監或例監,不需要依靠讀書求前程,譏刺的是這類人。讀書對一些人來說只是敲門磚,混到了某個學歷后,就把書本內容一丟了事。當然,這是個人選擇,旁人無可置喙。但偏有一種人,自己不讀書也罷,卻莫名地輕視繼續閱讀的人。我就有幸遇到過這類的一些人,他們偶爾讀讀流行雜志、雞湯文集什么的就以為自己牛得不要不要的,知道我讀的書他們聽都沒聽說過后,竟然能反過來譏嘲我,實在匪夷所思。印象最深的一次,有一位四十幾歲高中畢業的,靠讀的黨校混到大專文憑,偶然撞見我在看《資治通鑒》,竟對我輕蔑一笑說:“你讀這種書。”真可謂活久見。我還遇過一個喜讀《故事會》《讀者》之類的文青,她聽說我幾乎不看這類雜志后,竟鄙視我沒文化,實在令人無語。還有好幾個例子懶得列舉了。估計我遇到的這些都是穩定的天才吧。

呵呵。

(三十五)

這次要說的是《監生娘娘》,先發原文:

翻譯:一個監生到城隍廟,廟旁有監生娘娘的供案,上面塑著監生娘娘像。他回去后跟妻子說:“原來我們監生那么尊貴,連你的像,早已都塑在城隍廟里了。”

城隍是我國民間傳說中的地方守護神,相當于人間的縣令。監生娘娘即送子娘娘(不是送子觀音),是我國民間傳說中掌管生育的女神,可以大致等同于現在的國家衛計委主任。這兩個神都是我國的本土神。從行政級別看,監生娘娘是要高于城隍的,但民間往往把監生娘娘安設在城隍廟偏殿,也許是因為男尊女卑思想所致。民間對神祗地位高低認識往往模糊,不會注意這些細節。我還見過把觀音菩薩(副國級)安在土地神(村長)下座的小廟呢。大概村民們把觀音當成女性了。

這個段子是諷刺監生們妄自尊大的。監生不認識監生娘娘,就以為是監生的妻子(娘娘在古白話里指老婆),因此認為他們監生都很尊貴,連監生老婆的像也要塑在城隍廟里呢。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為什么說讀書高呢?是因為讀了書通過科舉考試就可以當官了,當了官就是老爺,當然要比蟻民高等了。監生只是可能成為官員的人,都認為自己很尊貴,連老婆也跟著高貴起來,何況已然入宦的人,哪怕是芝麻綠豆,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比如前面說的《比職》,老百姓要喊縣令作“青天大老爺”,與天比肩了。

古代是官本位,官員權力大地位高是常識。但現在已步入新時代,憲法規定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官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那是不是官員們都認同這一點呢?很可惜不是。現在仍有為數不少的官員骨子里透著當官做老爺的官僚主義思想。這些人自以為口含天憲,對下屬頤指氣使,對群眾官氣熏天;但凡做出一點點成績,就急著向上級表功,逼著要百姓感恩。據說前些年整風了一陣,風氣收斂了不少,然而現在又大有卷土重來,愈刮愈劇的傾向。或許沒有嚴格周密的制度約束,只靠自上而下的階段式整頓,好風氣只能曇花一現罷。

呵呵。

(三十六)

《監生自大》,照例先發原文:

翻譯如下:城里監生和鄉下監生,各自爭論誰更厲害。城里的輕蔑地說:“我們見多識廣,你鄉下人孤陋寡聞。”兩人爭辯不已,因而一同到大街上走走,各自展現自己的見識。他們走到一座大房子門前,門首匾額寫著“大中丞”三個字,城里監生指著匾額倒著念:“這難道不是丞中大?就是一個驗證。”又走到一所房子門前,匾額寫著“大理卿”,鄉下監生將“卿”看作“鄉”(鄉的繁體字)字,連忙也指著它倒著念:“這里是鄉里大了。”兩個人各自沒分出高下來。又來到一間寺廟門前,上邊匾辭是“大士閣”,他們倆彼此心平氣和地說道:“原來是閣(各)士(自)大。”

“大中丞”即御史中丞,相當于現在中央紀檢委員,明清時也用以指代巡撫(相當于現在的省長)。“大理卿”即大理寺卿,古代掌管刑獄的官員,大致相當于現在最高檢察院院長兼司法部長,并有部分最高法院的職能。“大士閣”即觀音廟。

我初次看這個段子時,以為兩個監生是故意讀白字并倒著念,以顯示自己比對方厲害,現在想想,這兩位應該是正宗的蠢材。如果是故意念錯,最后看到大士閣時就不會輕易和好了。這段子就是諷刺監生毫無自知之明,腹中空空卻要學人爭勝的。這不禁讓我聯想到某些“科普人士”,明明不懂科學,偏要學人作科普,結果所普知識漏洞百出,誤導群眾;而又有跳出來糾正的,也是半斤八兩,用偽科學糾正假科普,同樣害人。但是現在的媒體往往喜歡請這些人上臺,也不管他是否靠譜、專業是不是對口,給他安個“專家”名頭就讓他上鏡,可謂播害四海。而做真正科普的,不但鮮人問津,還經常被人嘲笑辱罵。這就是所謂“劣幣驅逐良幣”罷。

呵呵。

(三十七)

這次要說的是《王監生》。原文如下:

翻譯:一個監生姓王,被選拔為知縣,來到任上。到任后第一次視察學校,一個秀才呈上一本《孟子》,監生翻到《梁恵王上》這章講“牽牛”內容部分讀起來,兩人正講論誦讀之時,王知縣忽然問那個“王見之”是什么人,秀才回答說:“這是王誦之的哥哥。”知縣又問那個“王曰”是什么人,秀才回答說:“這個王曰,是叟之的弟弟。”知縣說:“太好了。很高興我王氏一族,都在書上。”

“加納”是指選任當官。明清時吏部每年會從監生中選拔數個品學兼優的人為官,而不需要通過科舉考試。“落”即“到”。“學”即“學校”。“青衿”見《詩經·衛風·子衿》“青青子衿”,指學子所穿青領衣衫,后指代秀才。

這個段子要對《孟子》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看出笑點來。我稍作解析。

《孟子·梁恵王上》載:“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梁恵王坐在朝堂之上,見有人牽著牛從堂門前走過,王看見了,就問:“牽牛去哪兒?”那人回答說:“將送去用于祭祀。”)因此“王見之”不是人名,而是一句話。

“王誦之”是《孟子·公孫丑下》中的話:“他日,見于王,曰:‘王之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為王誦之。王曰:‘此則寡人之罪也。’”(有一天,孟子見到齊王,說:“王任命為縣宰的,我知道有五個人。其中能認識到自己的過錯的,只有孔距心。”他把與孔距心的對話向齊王復述了一遍。齊王說:“這就是我的過錯了。”)

“王曰”在《孟子》一書中經常出現,這里當是指《孟子·梁恵王上》里的“王曰”,就是“王說”的意思,不是人名。

“叟之”許多版本的《笑林廣記》翻譯里都翻譯成“老人”,當然這是不準確的。這個詞見《孟子·梁恵王上》:“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句子較長,下略)”(梁恵王說:“晉國,曾經是全天下最強大的國家,這是您老人家所知道的……”)

所以,“王見之”不是“王誦之”的哥哥,“王曰”也不是 “(王)叟之”的弟弟。這是在諷刺知縣不識經書,被人愚弄了。按照常理,監生能被選拔為官,一定是學識超群之人,怎么會連當時科舉考試必考內容四書之一的《孟子》也讀不懂呢?還好意思問“王見之”“王曰”是誰。那個秀才欺負他不懂,就胡謅說是“王誦之”“叟之”的兄弟。王知縣竟然信以為真,很高興書中有他們姓王的人。為什么說秀才是故意逗他而不是也是個糊涂蛋呢?從他對《孟子》的熟悉程度看,能應聲從書中摘取經文回答提問的,當然不會也是和知縣一樣的庸才了。可以推測,王監生的官應該是買來的。沒文化沒學歷不要緊,蠢材笨蛋不識字也沒關系,只要舍得花錢,官位照樣買到。當了官后,哪個敢說你沒文化?屆時隨便湊幾個字,說這是詩,底下叫好聲一片;真有看出苗頭的,頂多腹誹一下;膽子大得沒邊的也只能像段子里的秀才一樣拐著彎諷刺諷刺,誰敢直接說差?

莫以為清朝是這樣,現在仍如此。報紙新聞上報道的這類事比比皆是,而笑話里那秀才一般的人物,卻日漸稀少了。

呵呵。

(三十八)

《自不識》,照例發原文:

翻譯一下:有一個監生穿著大衣,帶圓帽,在試衣鏡前照來照去,十分得意,指著鏡像對妻子說:“你看鏡中是什么人?”妻子回答:“臭烏龜,虧你做了監生,連自(字)都不認識了!”

這個段子是單純編出來罵監生不識字的。真正寒窗苦讀出來的監生當然不可能不識字,而蔭監、例監中真正文盲的也未必如想象中的多。因此這個笑話除了諷刺監生中的文盲半文盲外,更多的應該是在調侃。比如有監生學藝不精或粗心大意認錯了字、寫了別字,旁人就說這么個段子來取笑他。

如果現在有好詼諧的,遇上有某些被媒體吹出來的“專家”、自吹自擂的“大師”、靠遺傳成就的“作家”之類的犯了常識性的低級錯誤,當眾出了丑,倒是可以套用下這個笑話,將“監生”改換成這類人,狠狠地嘲笑他們一下,也算是正本清源了。雖然刻薄了一些。

呵呵。

(三十九)

《打丁》,這是原文:

這是翻譯:一個人去妓院嫖妓,完事后,妓女牽著他索取報酬,他回答說:“我是秀才,奉朝廷歷來的政策免丁。”一會兒又有一個人來到,也和前一人一樣不肯給錢。妓女問:“為什么?”他回答說:“我是監生啊。”妓女說:“監生又怎么樣?”那人說:“難道不知道監生從來是白丁。”

“打丁”是古代“嫖妓”的俚稱。“生員”即“秀才”。“奉祖制免丁”,見《清史稿?選舉志》:“凡優恤諸生,例免差徭。”明清時考上秀才的人按照政策是免除徭役的。“丁”本意是成年有勞動力的男子,引申為徭役。所以,這個“免丁”的“丁”和“打丁”的“丁”不是一回事。這是秀才在騙妓女,以此賴賬。“白丁”一語雙關,既是指“白白打丁“,又是指“文盲”,和“打丁”當然也不是一回事,這是監生也想吃白食,生造出來的說辭。

這個段子和前一篇《自不識》一樣,就是在諷刺監生沒文化不識字的。秀才為了耍賴,曲解政策,成功騙過了妓女;而監生作為身份較秀才高的人,按政策自然也“免丁”,如果同持此論,也可以不花錢的。但是這位應該是真的“白丁”,沒文化不懂政策,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索性說實話,監生就是“白丁”,直接耍無賴。

現實生活中,一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往往也會迷信中醫、信神拜鬼,所學科學知識一概丟棄,從此意義上看,也可以說“從來是白丁”了。

呵呵。

(四十)

這次要說的是《監生拜父》,原文如下:

翻譯一下:一個人花錢當上了監生,吩咐仆從準備好名帖去拜見父親。仆人說:“父子之間怎么要用名帖,恐怕會被外人議論吧。”監生說:“不對,現在剛剛當上監生,其他人都去拜見,哪有親生父親不去拜見的道理?”仆人說:“那帖子上怎么署名?”監生認真想了想說:“就寫‘眷侍教生’吧。”父親看到名帖,生氣地責罵他,監生說:“稱呼經過我反復思索,十分恰當,你自己不理解。父子是血緣至親,所以用眷字;侍,父親坐著,兒子站著;教,自小由父親延請教師教育我;生,父母生我。”父親越聽越生氣,罵他胡說八道。監生對仆人說:“想來是嫌我太狂妄了,你去另外換個晚生帖來吧。”

“家人”指“仆從”,和現代意義不一樣。古代名帖規矩:姻親之間用“眷”字;侍教生是后輩對前輩的尊稱。父子之間相見哪里需要用名帖?而且監生的帖子自稱不倫不類,哪有對自己用尊稱的?父親看后大怒,他卻曲辭狡辯;最后才說是父親覺得他太狂妄了,要用晚生帖子。這說明監生根本就不是不懂,而是故意為之。因為他捐了個監生,社會地位高了,一只腳踏入了官場,就擺起譜來,對親生父親也擺起官架子打起官腔。

有些人官癮至重,還沒當上官時就已大擺其譜,處處要向官員看齊;一旦混上個芝麻綠豆,除非遇見官大權高的,否則一律頤指氣使。這類人眼里除了官位就是金錢了,沒這兩樣,親爹也沒情面講。然而這種人卻偏偏容易升遷,官運亨通,民憤越大,爬得越快,不知何解。

呵呵。

笑林廣記多少篇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笑林廣記完整版在線閱讀、笑林廣記多少篇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0705.html

分享給朋友:

“笑林廣記多少篇,笑林廣記完整版在線閱讀” 的相關文章

梭韻有哪些字(梭波韻常用字)

梭韻有哪些字(梭波韻常用字)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梭韻有哪些字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梭波韻常用字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詩詞常用字韻表 1、中東韻常用字(ong , eng , ing , iong ,ueng)中、風、夢、松、空、功、通、鐘、終、從、...

屈原的湘君如何讀(屈原的湘君原文及翻譯)

屈原的湘君如何讀(屈原的湘君原文及翻譯)

大家好,關于屈原的湘君如何讀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屈原的湘君原文及翻譯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湘夫人屈原原文加拼音 詩歌簡介《九歌·湘夫人》是《楚辭·九歌》組詩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詩歌。這首...

皇繁體多少擊,繁體字皇怎么寫

皇繁體多少擊,繁體字皇怎么寫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皇繁體多少擊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繁體字皇怎么寫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皇的繁體字 皇拼 音 huáng 部 首 白 筆 畫 9 五 行 水 繁 體 皇 五 筆 RGF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謝紫函多少分的簡單介紹

謝紫函多少分的簡單介紹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謝紫函多少分,以及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姓謝帶紫的女孩名字最高分 謝紫瑩謝紫燃謝紫紅謝紫晨謝紫潔謝紫倩謝紫丹謝紫蕊謝紫攀謝紫斌謝紫涵謝紫瑜謝紫瑜謝紫涵謝紫枚謝紫永謝紫鑫謝紫暢謝紫婷謝紫霞謝紫燕謝紫琨謝...

純熙出自哪里,高純熙是誰呀

純熙出自哪里,高純熙是誰呀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純熙出自哪里,以及高純熙是誰呀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詩經中最唯美的名字 1、子君:“君”用在人名里常形容孩子品德高尚,“子”是一個助詞,;出自《詩經·國風·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綏之。”2、南嘉:“南”字用在人名中,有充滿朝氣、活力之意,“...

千山生太板有哪些花,千山生態板是哪里生產的

千山生太板有哪些花,千山生態板是哪里生產的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千山生太板有哪些花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千山生態板是哪里生產的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千山生態板怎么樣,其材質有哪些? 千山,作為生態板品牌之一,一直一來都是比較受歡迎的。大家在一些常見的建材市場之上應...

愁什么字,愁這個字讀什么

愁什么字,愁這個字讀什么

很多朋友對于愁什么字和愁這個字讀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愁是什么意思 愁字簡介 1、愁的意思是:憂慮、憂傷的情緒。 2、愁(拼音:chóu)是漢語一級通用規范漢字(常用字)。據已有古文字材料,此字最古形體為收錄于《說文解字》中的小篆,古字形從心、...

李嶠的詩哪些 李嶠的詩哪些好聽

李嶠的詩哪些 李嶠的詩哪些好聽

大家好,關于李嶠的詩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李嶠的詩哪些好聽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關于李嶠的古詩 李嶠代表作品:《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嶠。其全文古詩如下: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

庸醫治駝諷刺了什么 庸醫治駝的理解

庸醫治駝諷刺了什么 庸醫治駝的理解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庸醫治駝諷刺了什么,以及庸醫治駝的理解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庸醫治駝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從前有個醫生,自吹能治駝背,有個人信以為真,就請他醫治駝背,結果駝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治斷了氣。...

涼州詞的涼州是哪里 涼州詞中的涼州在哪

涼州詞的涼州是哪里 涼州詞中的涼州在哪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涼州詞的涼州是哪里,以及涼州詞中的涼州在哪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詞中常出現的“涼州”是哪?為何現在沒有城市叫“涼州”? 《涼州詞》我們一定是都聽過學過,但是呢,我們沒有人知道涼州這地方到底在哪里。...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