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砧是什么意思,砧的拼音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疏砧是什么意思,以及砧的拼音是什么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惆悵舊歡如夢什么意思?出自、典故?上下句是什么
何滿子
秋怨
宋
孫洙
悵望浮生急景,凄涼寶瑟余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
黃葉無風自落,秋云不雨常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析]
悲秋詞中佳作。孫詞素以柔婉,凄楚,悲愴著。(按:孫洙者,字巨源,廣陵人,舉進士,元豐中,官翰林學士。)多有傳誦名句。這章是選自清舒夢蘭的《白香詞譜箋》。是《何滿子》中所選的典范。
上闋“悵惘浮生急景”,一“浮”一“急”,鋪墊了下文的感情色彩。“寶瑟余音”,呼應了“凄涼”二字。通篇兩處“悵”字,盡顯愴情,而上闋尤以末句“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為妙。
下闋中“黃葉無風自落,秋云不雨常陰”可謂千古佳句。以兩種自然景物的變化不僅顯出秋天的悲愴之情,“自”字,更寫出了悲傷的不由自主。末句“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可呼應首句“浮生急景”,將一生的悲歡離合演繹得如一幕幕場景,仿佛夢幻的片段浮現,若隱若現。一個“覺來”后的空蕩,將“惆悵”表現地淋漓盡致。
酒令·落霞與孤鶩齊飛的作品注釋
(1)“落霞”句:唐代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晚霞。鶩,鴨,泛指雁之類。
(2)“風急”句:出處不詳,當是唐人詩句。陸游詩“風急江天無過雁,月明庭戶有疏砧”似是反用其意而作。
(3)折足雁:骨牌名。《紅樓夢》程高本這句“一只”作“一枝”,“折足”做“折腳”。以脂硯齋版本為準。
(4)九回腸:曲牌名。原是愁極之詞,出自司馬遷《拜任少卿書》:“腸一日而九回。”
(5)鴻雁來賓:舊時歷書中有此語。來賓,動訊飛來旅宿的意思,出自《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
(6)“榛子”二句:榛樹的果實可食,如栗而小,味亦如栗,又叫榛栗、榛瓤。“榛”與“砧”音同而義異,所以這兩句酒底話說它與搗衣之砧聲無關。這就是酒命規定的以席上果菜(榛瓤)說人事。又《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疏“榛栗”為“婦人之贄”說:“蓋以‘榛’聲近‘砧’,取其虔于事也。”則“榛子”又可暗諧“虔子”,即一片摯誠、忠貞不渝的意思。以搗衣砧聲喻懷人愁緒,前已屢見。末句用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悵望浮生急景,凄涼寶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
【悵望浮生急景,凄涼寶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
河滿子
秋怨
孫洙
[作者生平簡介]
孫洙(1031-1079)字巨源,廣陵(今江蘇揚州)
人。皇祐元年(1049)進士,授秀州法曹。遷集賢校
理、知太常禮院,兼史館檢討、同知諫院。熙寧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豐中官至翰林學士。元豐二
年卒,年四十九。《宋史》、《東都事略》有傳。著有《孫賢良集》,已佚。《全宋詞》錄其詞二首。
【詞義分析】
河
滿
子(秋怨)是首詞。
這首詞是作者在秋夜送別友人的詞,全詞對友感情真摯,和友離別充滿了惆悵之情。
悵望浮生急景,凄涼寶瑟余音:惆悵底想著人生如浮云,來去匆匆之情景,聽見琴瑟之音也是滿耳凄涼。
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和朋友之情非常深厚,怨恨朋友之間的離別,在分別之際,一起登上青山眺望河水。
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眼看著朋友消失在茫茫原野,在靜靜的夜里傳來了零星的聲音。
上篇以情寫景,情景交融。
黃葉無風自落,秋云不雨長陰:滿眼是秋天蕭條景象,黃葉零星飄落,天不下雨卻是陰沉沉的,讓人心情憂郁。
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天若有情天亦老
“是歷來詩人常引用的詩句,出自于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歌曰: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得悲悲切切,感人尤深。也是送客悲悲切切之情。上天要有和我一樣的感情,也會和想我這樣情感衰落,和朋友分別的飄飄蕩蕩的隱隱之恨怎么能禁的住啊。
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憂郁的想起我們以前高興的情景,等我一覺醒來,再到哪里去尋找呢。下篇由秋景來抒情,不忍和朋友離別。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