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晚唐詩人有哪些,唐晚期的詩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唐代晚唐詩人有哪些,以及唐晚期的詩人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詩人各有哪些人?請詳細舉例。
初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四人被稱作“初唐四杰”)、宋之問、陳子昂。
盛唐:李白、杜甫、王維、張九齡、孟浩然、王昌齡、賀知章、王之渙、劉長卿、岑參、高適。
中唐:柳宗元、韓愈、白居易、孟郊、盧綸、李賀、劉禹錫、賈島、韋應物、元稹。
晚唐:李商隱 溫庭筠 杜 牧 陳 陶 馬 戴 杜荀鶴。
拓展資料:
1、初唐四杰是指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四杰齊名,原并非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評其詩。
2、杜甫《戲為六絕句》有“王楊盧駱當時體”句,一般即認為指他們的詩歌而言;但也有認為指文,如清代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謂“此首論四六”;或認為兼指詩文,如劉克莊《后村詩話·續集》論此首時,舉賦、檄、詩等為例。
3、四杰名次,亦記載不一。宋之問《祭杜學士審言文》說,唐開國后“復有王楊盧駱”,并以此次序論列諸人,為現所知最早的材料。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則以駱為首。杜甫詩句“王楊盧駱當時體”,一本作“楊王盧駱”;《舊唐書·裴行儉傳》亦以楊王盧駱為序。
4、四杰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余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王勃明確反對當時“上官體”,“思革其弊”,得到盧照鄰等人的支持(楊炯《王勃集序》)。
晚唐詩人代表人物有哪些?
晚唐詩人中最具代表的詩人有其一是李商隱,其二則是溫庭筠。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詠史詩、詠物詩、無題詩、駢文,無不獨樹一幟。尤其是七言律絕,被認為是杜甫之后,唐代七律發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人,硬是在晚唐詩歌較之前“下降”的關鍵時刻,將唐詩推向了又一個新的高峰。
后者詩歌寫得唯美,詞也非常靚麗,被譽為“花間詞派”的鼻祖,對后代詩人和詞人創作有著很深的影響。
溫庭筠的詩歌以“綺麗”著稱,在他的身上能夠看到傳統意義上的文人,委婉的表現出遠大抱負及悲天憫人的一面。同時對自然景物的偏愛,在他的作品中給人清麗的感覺。溫庭筠用新艷的變法和辭藻描繪出世俗生活,讀完讓人不覺得庸俗。
由于時代的特殊性,晚唐詩人已經失去了盛唐詩人的豪情壯志,更多的是追求出新,同時呼吁社會及朝廷挽回時局的必要性。時代的壓抑感讓當時的文人無法引吭高歌。
但詩歌藝術追求方面更加先進,在美學價值和藝術性方面,他們追求個性解放,在詩歌創作上呈上升態勢,促進了詩歌的發展進程。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著名詩人有哪些?
初唐詩人:駱賓王、王勃、盧照鄰、宋之問、杜審言、楊炯、陳子昂、沈全期、王績、李世民
盛唐詩人:李白、杜甫、張九齡、王維、孟浩然、皇甫冉、王昌齡、賀知章、王之渙、李頎、崔顥、顧況、元結、劉長卿、岑參、邱為、高適、祖詠、王翰、錢起、綦毋潛、常建
中唐詩人:柳宗元、孟郊、韓愈、白居易、盧綸、李賀、李益、劉禹錫、賈島、張繼、韋應物、李坤元、稹張祜、杜秋娘、張 籍、戴叔倫、顧況。
晚唐詩人:李商隱、溫庭筠、杜牧、陳陶、馬戴、杜荀鶴。
擴展資料:
1、初唐詩人的詩歌創作:
初唐詩壇有兩大創作取向:宮廷詩人詩歌的戲樂取向和初唐四杰、陳子昂等人儒家“詩言志”的創作取向,可以把初唐詩人分為二類:一類是圍繞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武則天身邊的宮廷詩人;另一類是與宮廷關系較為疏遠、或者是飄游在山野之中的詩人。詩人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直接影響著他們詩歌創作的取向和詩歌風格的形成。
2、盛唐詩人的詩歌創作:
熱情洋溢、豪邁奔放、具有郁勃濃烈的浪漫氣質,是盛唐詩的主要特征;而即使是恬靜優美之作,也同樣是生氣彌滿、光彩熠熠的。這就是為后人所艷羨的“盛唐之音”。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這個時期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文化藝術取得輝煌的成就,特別是中國古典詩歌處于極盛時期。詩歌創作在唐代已成為社會文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朝廷的科舉制度也由寫論文取士改變為詩賦取士。在流傳下來的文學典籍《全唐詩》中,就輯錄了兩千三百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 唐代詩歌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階段。
晚唐時期的代表詩人有哪些?
此階段的唐朝全面進入衰落時期,唐詩創作也進入一個相對沉寂期。但這一時期仍舊出現了李商隱、杜牧、溫庭筠、韋莊、杜荀鶴等優秀詩人。
自代宗大歷元年,至文宗太和九年為詩歌的中唐時期。中唐時期,唐朝處在由盛轉衰的階段,出現了嚴重的統治危機。
此階段唐詩創作沒有盛唐那種氣象,但中唐在另一方面卻有新的發展。這一時期的著名詩人,包括白居易、元稹、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孟郊、賈島、張籍等人。
唐朝詩人發展
盛唐時期,是唐朝詩歌的成熟發展期,也是唐詩創作最為繁榮的階段。大量優秀詩人和詩篇,呈現噴式增長。具體說來,這一時期的著名詩人包括李白、杜甫、張九齡、王維、孟浩然、王昌齡、賀知章、崔顥、劉長卿、岑參、邱為、高適、王之渙等人。佳作太多,無法一列舉。
初唐時期,大體上泛指唐朝開國到唐玄宗先天元年之前的時期。這段時期內涌現出的著名詩人,有陳子昂、沈佺期、宋之問、初唐四杰中的駱賓王、王勃、楊炯、盧照鄰等。
陳子昂的代表作是《登幽州臺歌》,其中名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意境深邃,感人至深。
晚唐時代詩人有哪些
唐玄宗后期出現的安史之亂(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使唐王朝逐漸沒落。在中晚唐時代,皇帝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已無實權,致使藩鎮割據局面形成。晚唐時代詩人有哪些的呢,下面是我帶來的晚唐時代詩人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四人被稱作“初唐四杰”)、宋之問、陳子昂
盛唐:李白、杜甫、王維、張九齡、孟浩然、王昌齡、賀知章、王之渙、劉長卿、岑參、高適
中唐:柳宗元、韓愈、白居易、孟郊、盧綸、李賀、劉禹錫、賈島、韋應物、元稹
晚唐
李商隱 溫庭筠 杜 牧 陳 陶 馬 戴 杜荀鶴
晚唐時期介紹
唐玄宗后期出現的安史之亂(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使唐王朝逐漸沒落。在中晚唐時代,皇帝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已無實權,致使藩鎮割據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紛紛脫離唐王朝的統治而成為各自獨立的政權。從875年后,唐朝進入了晚唐時代,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后梁建立。晚唐時代結束。從此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歷史沿革
玄宗殆政
唐朝自高祖李淵建立以來一直蓬勃發展,到開元年間,唐朝已進入了全盛時代。但隨著玄宗日益殆于政事,盛唐開始走向衰亡。唐玄宗改元天寶后,志得意滿,決意放縱享樂,從此不問國事。在納楊玉環為貴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八年,使得朝政敗壞。
安史之亂
公元742年,玄宗改元天寶,并先后任命李林甫、楊國忠為相;重用蕃將安祿山等人,兵權旁落,終于導
致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發動叛亂,十五年攻占唐都長安。玄宗撤至四川成都,而太子李亨北走靈武。七月李亨到靈武之后,即位稱帝,改元至德,尊玄宗為太上皇,是為肅宗。自天寶十四年至廣德元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亂"方為平息。前后歷經七年零兩個月,這次叛亂大大削弱了唐王朝的實力,并直接導致了后世的藩鎮割據局面。
藩鎮割據
唐代后期,長年藩鎮割據使唐王朝的統治權力名存實亡。在全國各地,蕃鎮節度使掌有地方政權與大部分
兵權,也大都成為世襲制,不受唐王朝的統治。故而,晚唐的政權主要以平息叛亂為主,而無暇顧及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加之安史之亂的原因,使唐朝的國力每況愈下,一蹶不振。李唐王朝因此再未恢復往日的盛世景象。肅宗(756-762年在位)及其之后的代宗(762-780年在位)、德宗(780-805年)等皆昏庸無能,寵信奸臣,疏遠賢良,致使唐帝國的統治更加惡化,吐蕃、回鶻等外族不斷對唐帝國構成威脅,此時的唐王朝內憂外患重重。
宦官掌權
公元806年,唐憲宗(806年-821年在位)李純即位,在朝臣的幫助下,奪回了由藩鎮割據的淮西等地,
暫時使唐朝恢復統一。但憲宗自認有功,專斷獨行,寵信宦官,最終為宦官所害;之后,宦官的地位甚至與皇帝不相上下,成為了唐帝國的真正掌權者。
唐憲宗為宦官陳宏志所殺;敬宗為宦官劉克明所殺,穆宗和文宗皆為宦官所立。唐文宗即位后,在大和五年(831),曾用宋申錫之謀,欲除去宦官,由于宋用人 不當,為同謀者京兆尹王璠所出賣,結果以失敗告終,宋也貶死開州。
大和九年(835),用李訓、鄭注,謀去宦官,結果反為所敗,宦官仇士良等率兵大殺朝 官,宰相王涯以下朝官六百余人被殺,朝廷上下一片恐慌,朝官人人不能自保,至有不得不入朝時,與家人辭訣。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甘露之變"。 此 后,宦官權勢更盛,文宗形同傀儡,常常泣下沾襟,自嘆"受制于家奴"。以后的歷屆皇帝,均為宦官所控制。
唐武宗時,宦官仇士良致仕前,給他的同黨留下玩弄皇 帝的經驗說:"天子不可令閑暇,暇必觀書,見儒臣,則又納諫,智深慮遠,減玩好,省游幸,吾屬恩且薄而權輕矣。為諸君計,莫若殖財貨,盛鷹馬,日以球獵聲 色蠱其心,極侈靡,使悅不知息,則必斥經術,阇外事,萬機在我,恩澤權力欲焉往哉?"(《新唐書·仇士良傳》)
宦官專權,實是唐王朝衰亡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禍根。
食長生藥
唐憲宗死于公元820年2月,次年,穆宗即位。自穆宗后,唐皇多信服食長生藥,在以后的十代皇帝中,僅因服食丹藥而死的就有三人(共有: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武宗、唐宣宗),更加速了李唐王朝的滅亡速度。
農民起義
唐宣宗之后,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昏君,使唐朝一直走下坡。唐朝后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爆發農民起義,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經過黃巢起義后,把唐朝的基礎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軍也損失過重,所以宰相與宦官爭權不斷。黃巢起義后,唐僖宗在唐末的動亂中死去,由弟唐昭宗繼位。
直至公元874年,黃巢、王仙芝等人起兵反對唐朝,其中有些堅持了十數年之久,沉重的打擊了唐王朝的統治。自此,唐朝被封鎖在一個以長安為中心的小圈子里,唐帝國的統治已岌岌可危。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