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的作品有哪些,韋應物的作者資料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韋應物的作品有哪些,以及韋應物的作者資料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韋應物十首有名的詩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詩人,是山水田園派詩人,他的水詩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
1.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
出自唐·韋應物《閑居寄諸弟》。詩句描寫春日無事、題詩蕉葉的文人情趣。
2.靜隨芳草去,閑逐野云歸。
出自唐·韋應物《晚步吟》。逐,追。詩句描寫遠看芳草、仰觀浮云的文人生活情趣。
3.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出自唐·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漠漠,此指雨霧濃重的樣子。帆來重,指船帆濕雨、船行遲緩。冥冥,昏暗的樣子。鳥去遲,鳥兒高飛,遠看似乎很慢。詩句描寫雨霧濕帆、船行緩慢,夜色蒼茫、歸鳥高飛的景象。“漠漠”與“冥冥”是以疊字修辭法寫景,前者寫水上雨霧迷茫之狀,后者狀暮靄沉沉之景。
4.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出自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去年花開的時候,你與我分別?,F在花又開了,已經分別一年之久。這兩句詩詞,表達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5.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出自唐·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人世間的事情,就像那波濤上的船只,怎么才能停得住呢?這兩句詩詞,是詩人對世事多變的感嘆。
6.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出自唐·韋應物《贈王信御》。此言有超然物外的志向,才會寫出高潔清新風格的詩來。意在強調作品與人品的關系。
7.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出自唐·韋應物《長安遇馮著》。今已春,指又過了一年。此言歲月過去一年,白發就多添幾縷。以生機勃勃的春天反襯日益增添的白發,益發顯出感傷衰老的主旨。
8.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出自唐·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詩句描寫分別十年后故人重逢的喜悅之情及對老境已至的感嘆。
9.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
出自唐·韋應物《任洛陽丞請告一首》。方鑿,指方形的榫眼。揆,度量、考察。性,指事物本性。方形的榫眼安不進圓形的榫頭,筆直的木料做不了車輪。使用木料要根據其各自的用途,違反其本性就得不到好結果。此以做木工活為喻,說明做事要根據事物的規律進行的道理。
10.持索捕風幾時得,將刀斫水幾時斷。
出自唐·韋應物《難言》。拿著繩索去捉風,何時才能抓到?拿著刀去砍水,什么時候才能砍斷。
韋應物介紹及其相關作品
韋應物簡介
韋應物(737~792或793),唐代詩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
自天寶十載(751) 至天寶末,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常出入宮闈,扈從游幸。安史亂起,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
廣德二年(764)前后,為洛陽丞。后因懲辦不法軍吏,被訟于府衙,憤而辭官,閑居東城同德精舍。大歷十年(775)為京兆府功曹參軍,代理高陵宰。十三年,任鄂縣令。
建中二年(781)擢(zhuó)比部員外郎,在長安與暢當、劉太真、李儋、吉中孚等相交游。次年出為滁州刺史。
興元元年 (784)冬罷任,因貧不能歸長安,暫居滁州西澗。
貞元元年(785),為江州刺史。貞元四年,入朝為左司郎中。次年出為蘇州刺史,與顧況、秦系、孟郊、丘丹、皎然等均有唱酬往來。貞元七年退職,寄居蘇州永定寺。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
韋應物青年時代侍衛玄宗,生活不拘小節,豪橫放蕩。中年后久歷州縣地方官吏,目睹百姓疾苦和社會時弊,思想漸趨成熟,成為一個清廉的地方長官。他的詩歌在唐代已有勝譽,白居易《與元九書》云:“近歲韋蘇州歌行才麗之外,頗近興諷。”如《采玉行》、《夏冰歌》、《雜體五首》等詩,揭露王侯貴族的享樂生活,反映采玉、采冰人和寒女的疾苦,可以說是元、白新樂府的新聲。然而韋應物詩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其山水田園詩韋應物簡介,后世將其歸入山水田園詩派。其代表作如《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賦得暮雨送李胄》、《游開元精舍》等,寫景優美自然韋應物簡介,于平淡之中道出人所不易表達的感受。其山水詩中亦不乏雄豪的氣勢,如《西寒山》的“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嵐橫秋塞雄,地束驚流蕩”,則充分顯示了大家手筆和才華,非一般田園詩人所能比。
韋應物的詩歌創作成就最高的是五言古體詩,其風格沖淡閑遠,語言流暢簡潔,在當時及對后世均有較大影響。《四庫全書總目》稱韋應物詩“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謝,故真而不樸,華而不綺”。
韋應物詩中最為人們傳誦的是山水田園詩。后人每以“陶韋”或“王孟韋柳”并稱,把他歸入山水田園詩派。今傳韋應物集有《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10卷本《韋江州集》,清汪立名輯訂兩卷本《韋蘇州詩集》,民國時陶風樓影印南宋劉辰翁校點10卷本《韋蘇州集》。《千唐志齋藏石》有韋應物廣德元年所撰《唐東平郡巨野縣令李璀墓志》,為諸本韋集及《全唐文》所不載,韋應物傳世散文僅此一篇。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孫望《韋應物事跡考述》,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韋應物系年考證》可參看。
韋應物的字、號和代表作分別是什么?
韋應物(737年-791年),字義博,京兆杜陵(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員、詩人,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韋左司”“韋江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
詩歌
《秋夜寄邱員外》《答李瀚》《寄全椒山中道士》《淮上喜會梁州故人》《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長安遇馮著》《夕次盱眙縣》《寺居獨夜寄崔主簿》《東郊》《賦得暮雨送李胄》《寄李儋元錫》《滁州西澗》《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送楊氏女》《調嘯詞 二首》《長安道》《行路難》《橫塘行》《貴游行》《酒肆行》《相逢行》《烏引雛》《鳶奪巢》《燕銜泥》《鼙鼓行》《古劍行》《金谷園歌》《溫泉行》《學仙二首》《廣陵行》《萼綠華歌》《王母歌》《馬明生遇神女歌》《石鼓歌》《寶觀主白鴝鵒歌》《彈棋歌》
散文
《故夫人河南元氏墓志銘》
韋應物的《觀田家》屬于什么韻律?他還有哪些膾炙人口的作品?
《觀田家》屬于五言律詩,除此之外,韋應物還有《《滁州西澗》《長安遇馮著》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觀田家》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佳作,韋應物的詩,時而豪放,時而細膩,時而平和,時而含蓄。這首五言律詩,是韋應物看到農民的疾苦生活,本著同情的態度,通過平實,沒有任何言辭刻意雕飾,的語言,表達出了農家人凄楚的生活。
唐代詩人韋應物
韋應物是唐朝蘇州刺史,也是一位詩人,出生在京兆杜陵的世家大族。年少時輕狂,仗著自己優渥的家世和當著一官半職,非常狂妄自大。玄宗死后,失去了依靠,才明白一切還是要靠自己。于是開始發奮努力學習,改變了自己的頹廢狀態,不僅又做了官,而且在詩歌方面也大有長進,和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孟浩然,柳宗元齊名,成為唐代的杰出詩人。
韋應物的《觀田家》屬于什么韻律?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韋應物是雖然開始學詩的時間比較晚,到了二十多歲才開始苦學,但是憑借著天賦和刻苦鉆研,取得了頗高的成就。這首詩并沒有遵守四句的絕句韻律,也沒有遵守八句律詩的韻律,更沒有遵守近體格律詩的韻律。因此,只是一首沒有遵守任何規則的押韻詩而已。然而,這確實韋應物的詩,達到最高境界的表現。懂得規矩卻又不拘泥于其中,是這首詩最妙的地方。
他還有哪些膾炙人口的作品?
他的《滁州西澗》,估計很多人都能夠背誦得出來,因為這是我們上學時必學的一首詩。《簡盧陟》中的“我有一瓢水,可以慰風塵”,如今已經成為經典金句而廣為使用。當然了,他還有很多的作品,都是經典之作,一直流傳著。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