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千峰入半城寫的是哪里,雪后千峰半入城是什么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雪后千峰入半城寫的是哪里,以及雪后千峰半入城是什么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山郡逢春復乍晴。。。雪后千峰半入城。王士禎這首詩寫的是濟南
初春濟南作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
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在濟南寫的,應該寫的就是濟南。
郭邊萬戶皆臨水寫的是什么地方的東西?
寫的是濟南。
這兩句詩出自清代詩人王士禎的《初春濟南作》。
詩詞正文:
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作者介紹: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山東濟南新城(今淄博市桓臺縣)人。逝世后十年,雍正繼康熙帝位,“禛”字犯御諱,改稱士正;乾隆間,又以“正”字與原名音不相合,詔改士禎,通行數百年。現應復其本字。
家世:
王士禛出生在一個科甲蟬聯、簪纓不絕、詩家輩出的大官僚世家。明朝天啟禮部左侍郎文震孟說:“海內族姓之貴者,莫最于王氏。其望蓋二十有二,咸以分封食采,而太原、瑯琊尤著。若新城之王,固瑯琊之裔也。自北海徙濟南凡十世,躋巍科登仕者代不乏人。
雪后千峰半入城寫的是哪個城市
寫的是濟南。“雪后千峰半入城”詩句出自清代詩人王士禎的《初春濟南作》,所以描寫的是濟南。全詩為: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清·王士禛《初春濟南作》山東濟南初春之景
初春濟南作·王士禛
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此詩作于順治十二年(1655),描寫山東濟南初春之景,突出泉城“一城山色半城湖”(《老殘游記》第二回)的美妙風光。
首句破題。“山郡”即“濟南”,它是清代濟南府治,城郊有千佛山、馬鞍山等,故稱“山郡”。“逢春”指“初春”降臨。“乍晴”,剛晴,一方面寫此日天氣開始晴朗轉暖,一方面又意味在此日之前曾連日雨雪。全詩之景象皆與季節“逢春”及天氣由雨雪轉晴密切相連。此句乃全詩之根基。次句“陂塘分出幾泉清”,正是“山郡逢春復乍晴”的直接結果。由于天氣轉晴暖,“陂(béi)塘”即池塘冰雪消融,化為清澈的泉水汩汩流出。詩人以“幾泉清”的設問句式表現之,含有多處池塘分流出清泉之意。
初春濟南更令人嘆為觀止的奇妙景象,則是“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郭”,外城,“千峰”指濟南城南郊的千佛山。前句是寫濟南“家家泉水”(《老殘游記》第二回)之泉城特色,后句是寫著名的大明湖之奇觀。這兩句大筆如椽,勾勒出濟南的整體風貌,人讀之仿佛于空中鳥瞰,一切盡收眼底。城郭的千萬戶人家門前都有清泉流淌,能享受大自然的如此賜予可謂得天獨厚;而積雪未融的千佛山的諸峰倒映于湖中,“雪后千峰”之潔白與湖水之碧綠相映,格外清麗純凈,更增添了大明湖之美妙。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曾描寫道:“低頭看去,誰知那大明湖業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可視為此詩的注腳。“半入城”三字下得尤妙,化靜為動,使無生命的千佛山具有了靈性,好像千佛山亦羨慕城內之風光而“入城”觀賞,“半入城”又寫出千佛山自身未動,只是以倒影入湖的奇景。
這首七絕純然寫景,不露聲色,但無論是“逢春復乍晴”的好天氣,還是潺潺而流的清泉,以及湖水中倒映的“雪后千峰”等,都包蘊著詩人對濟南初春的審美喜悅,流蕩著一種迷戀的情韻。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