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傳承古典詩詞,我們要如何傳承古詩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傳承古典詩詞,以及我們要如何傳承古詩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現在如何繼承并發展傳統的古詩詞?
現代的我們該如何去繼承并發展古詩詞呢?我想作為一個詩詞的愛好者與臨摹者,本人對詩詞更有一番深切體會,我想簡單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承前啟后”!
承:即傳承,中華文化歷經幾千年文明傳唱至今,可謂是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其中古詩詞更是中華文化藝術瑰寶中的杰出一脈。
前:即前人,古時的文人,從詩經到唐詩再到宋詞,每一個朝代都有其不計其數的名篇佳作流傳至今。詩詞也以其特有的韻律平仄之美,所表達出來的無限情感與寄托之情,更加讓人心曠神怡。時而現實,時而豪放,時而浪漫 ,時而悲壯。從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再到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都是反映當時每一個文人墨客及詩篇的用心及精煉之作。
啟,即啟發領悟與銜接性。古詩詞在千百年來的風雨中留傳至今,自有其強大的生命力,所謂取精華去糟粕,每一物質與精神產物都會在時間的刻度里不斷的進化與升華。能留存下來的自有其存在的價值所在,從不畏時光的沖淡與冼滌。
后,即后人或后來者。這便是發展的關鍵所在。只有在傳承中去發揚其古詩詞的藝術之美,去深切體會古詩詞里的意境之韻,感受古詩詞所帶來文化藝術蘊含。才能讓人去喜愛,去傳承發揚,不管物質追求在所在社會的比重有多大,然而始終占領頭腦的至高點仍然還是需要精神的情感作為依托。而作為文化領域中的古詩詞在其中自有其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
古詩詞是先輩為我們留下的文化瑰寶,我們首先要喜歡這個文化藝術,要培養我們的下一代也喜歡這個文化藝術。只有一代一代人都喜歡,都對她有濃厚的興趣,才能談得上發展壯大。另外,現代人的生活與古代人有很大不同,我們也要與時共進。第一,古詩詞中韻律、對仗必須堅持。第二,我們也要容忍現代人作詩作詞時失聲(沖出平仄)的情況,畢竟現代人發聲與古代不同啊,平仄聲太難掌握了。只有堅持與包容并存,詩詞文化才能更進一步發展的。
詩詞是一種藝術,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藝術,該如何不斷傳承呢?
想要不斷地傳承詩詞文化,我們必須先要了解詩詞的發展史,學習優秀的中華詩詞,然后用心去傳承,去發揚。
一,中華詩詞是一種藝術。
從牙牙學語開始,我就開始學習古詩詞,從唐詩300首再到宋詞元曲。我很幸運能夠從小就汲取詩詞的營養。俗話說得好,學會唐詩300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從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我就已經領會到了詩詞的精妙之處,剛開始只是覺得朗朗上口。到后來上中學,上高中學,到了更多的古詩,絕句,詩賦。才明白詩詞原來是蘊含在心中的一種藝術。
二,詩詞是蘊藏文化的財富。
從人類的發展到現在,為什么我們的文化能夠源遠流長?綿亙不絕呢?其實就是詩詞,文章這些寶貴的文化中,佛藏的財富。讀唐詩300首,讓我了解到了李白那豪爽高傲的性情。白居易平易近人的語言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與實。杜甫的憂國憂民,讓我感受到了戰亂時刻百姓的無奈。唯有詩歌能夠長久流傳,成為我們內心不變的財富。
三,傳承詩詞,我們應該怎么做?
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除了要汲取新時代的新文化之外,也要恪守我們藏在骨子里的使命和擔當,那就是傳承詩詞,發揚詩詞。為了更好地傳承詩詞,我認為我們首先要自身主動的學習詩詞,主動的領略詩詞蘊含的美好,其次應該更深刻的了解詩詞背后所蘊含的歷史和文化。其次就是推廣十次,讓更多的人愛上詩詞,了解十次,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讓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詩詞。傳承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發揚,但是我認為我們有能力也有自信,讓更多人愛上中國詩詞。
如何更好的將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發揚下去?
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們現代人應該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把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發揚下去。第一,在現代教育各個階段的必修課中都加入古典詩詞相關內容,在各年齡團體中舉辦詩詞大賽,提高人們對古典詩詞的興趣。第二,古典詩詞之所以吸引人,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語言美。因此,為了把它傳承下去,僅靠死記硬背是不夠的,還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運用它。例如,在演講中引用詩詞會引起聽眾的共鳴,在文章中引用詩詞會增加內容的豐富性。第三,古典詩詞中描繪了中國壯麗的山河美景,而現代人可以通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護好我們的自然環境,讓我們的后代都可以看到古人描述的優美景色。第三,古典詩詞之所以能夠打動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歌頌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現代社會要求人與人之間真誠、友愛、守信、互幫互助,做到了這些,就能體會到古典詩詞里面展現出來的親情、友情、愛國之情等等,從而更有利于把古典詩詞文化傳承下去。
古代詩人的詩詞是如何存留流傳至今的
大體上,古詩詞傳世靠的是以下幾個手段:
一、刻石。比如各個地方名勝的墻壁、山石,很多都有詩詞家的筆跡。
二、詩集。詩人不一定都是窮困潦倒的,比如晏殊、納蘭容若等,寫的詩詞就自己出詩集了。
三、口傳。就像唱歌不一定要看著歌詞才會唱,可能就是聽別人唱來唱去自己就會了。
四、后人點評整理。比如王國維就最愛干這個事。把詩詞整理到一起,添加自己的感想。
五、國家編撰,推廣,這是最重要的渠道。例如《全唐詩》就是清朝康熙皇帝親自下令由江寧織造曹寅,也就是曹雪芹的爺爺,在明末胡震亨的《唐音統簽》、季振宜的《唐詩》等基礎上編撰而成。康熙皇帝還親自寫作序言。新中國成立后,大量收集整理古代詩詞,同樣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