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nèi)容

如何把握格律詩的粘,格律詩的粘對規(guī)則

疏影橫斜水清淺2023-02-05 07:00歷史40

今天給各位分享如何把握格律詩的粘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格律詩的粘對規(guī)則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律詩平仄的粘對17

律詩的平仄有“粘對”的規(guī)則。

對,就是平對仄,仄對平。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在對句中,平仄是對立的。

五律的“對”,只有兩副對聯(lián)的形式,即: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對”,也只有兩副對聯(lián)的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韻,則首聯(lián)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對立的。由于韻腳的限制,也只能這樣辦。這樣,五律的首聯(lián)成為:

(1)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或者是:

(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聯(lián)成為: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是: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聯(lián)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聯(lián)對句第二字相一致。具體說來,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都是合乎這個規(guī)則的。試看毛主席的《長征》,第二句“水”字仄聲,第三句“嶺”字跟著也是仄聲;第四句“蒙”字平聲,第五句“沙”字跟著也是平聲;第六句“渡”字仄聲,第七句“喜”字跟著也是仄聲。可見粘的規(guī)則是很嚴格的。 粘對的作用,是使聲調(diào)多樣化。如果不“對”,上下兩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兩聯(lián)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對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背誦平仄的歌訣(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誦出來了。

明白了粘對的道理,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長律的平仄。不管長律有多長,也不過是依照粘對的規(guī)則來安排平仄。 違反了粘的規(guī)則,叫做失粘[18];違反了對的規(guī)則,叫做失對。在王維等人的律詩中,由于律詩尚未定型化,還有一些不粘的律詩。例如:

使至塞上(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19]。

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見。至于失對,就更是詩人們所留心避免的了。

格律詩的黏對規(guī)則

上節(jié)課我們學(xué)了近體詩是講究平仄和押韻的,學(xué)了四種基本平仄格式。我們古人寫詩的時候,怎么安排整首詩的平仄?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規(guī)則,讓古人能夠很方便地推導(dǎo)出來一首詩的平仄安排,這個規(guī)則就是黏對規(guī)則。下面就講講什么是黏?什么是對?

近體詩的黏對規(guī)則。

我們的近體詩它是相對古體詩來說的,是唐代發(fā)展并且定型的一種格律詩。這個格律詩講究字數(shù)固定、句數(shù)固定、還有平仄、對仗、押韻。那么每句話一般字數(shù)要么就是五個字,要么就是七個字。每首詩一般都八句,稱為律詩。如果少了四句那就是絕句,超過八句那就是排律,這八句是標準的律詩。

八句的律詩就分了四聯(lián):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每兩句話是一聯(lián)。

第一句、第二句是首聯(lián),

第三句、第四句是頷聯(lián),

第五句、第六句是頸聯(lián),

第七句、第八句是尾聯(lián)。

那么每一聯(lián)里面奇數(shù)的句子就稱作出句。

①細草微風(fēng)岸

③星垂平野闊

⑤名豈文章著

⑦飄飄何所似

每一聯(lián)的偶數(shù)句稱作對句。

②微檣獨夜舟

④月涌大江流

⑥官應(yīng)老病休

⑧天地一沙鷗

在我們的近體詩里面出句、對句,它的平仄要相對也就是要相反。上面這個位置是平,那么下面這一句的相對位置應(yīng)該就是仄。

律詩四種基本句式:

聯(lián):仄仄—平平一仄

? ? ? 平平一仄仄一平

聯(lián):平平一平一仄仄

? ? ? 仄仄一仄一平平

那么上下聯(lián)之間它的平仄要相黏。

黏就是要相同。

各聯(lián)的對句,它要以平聲收尾,也就是說每一聯(lián)的偶數(shù)句,它的最后一個字都應(yīng)該是平聲。

以甲乙丙丁四個基本句式為例。

在首聯(lián)里面,如果出句是甲句式,就是仄仄平平仄,那么它的對句平仄就要和它相反,就應(yīng)該是平平仄仄平。

那么接下來就應(yīng)該是頷聯(lián)

首聯(lián)的對句也就是第二句,頷聯(lián)的出句,也就是第三句,它們的平仄要相同就是黏。我們看第二句,它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第三句應(yīng)該就是平平平仄仄。

有同學(xué)說不是相同嗎?完全相同是不行的。如果完全相同,那就是平平仄仄平。那奇數(shù)句它是不能最后一個字有平聲的,所以它一定要是仄。

那么前面的兩個,我們看第四個字還是仄,但是第三個字我們看它就不能是仄了。它要是平。因為第三個字它本來也是可以靈活的,所以在這里面它是平平平仄仄。

如果要把它寫成平平仄仄仄,那么第四句是第三句的對句,它的平仄和第三句應(yīng)該相反,那就會是仄仄平平平,而一個句子它的最后三個字,連著是三個平聲的話,這在格律詩里面是大忌,就是叫做三平調(diào)。

所以由第四句倒著往上推,第三句的平仄安排,它也不能安排成平平仄仄仄,而只能安排成平平平仄仄。

這個黏我們說要相同,也不是說每個字都要相同,實際上我們說黏和對它主要關(guān)鍵的字眼,我們要看哪個字?要看第二個字。

比如說就同一聯(lián)的出句和對句,我們要看它第二個字,平仄是不是相反,第二個字平仄相反,就基本上達到要求了,否則的話就是失對,為什么要求第二個字?因為第二個字它是節(jié)奏點,二四分明,第二個字它的平仄是不能亂動的,如果是相反,那就是對。

如果是上一聯(lián)對句的第二個字,和下一聯(lián)出句的第二個字,平仄相同了,這就是黏,否則的話就是失黏。

那我們可以看甲乙丙丁這四個基本句式。

乙和丙,它的第二個字是相同的,這是黏。

丙和丁,它的第二個字平仄是相反的,這是對。

所以我們要利用這個黏對規(guī)則,或者說要看一首詩,它是不是符合黏對規(guī)則,首先看它的第二個字,這是針對五言詩這么說的。

如果是針對七言詩,那就主要要看它第四個字是不是符合黏對規(guī)則。

下面我們就利用黏對規(guī)則,來推一下一首詩是怎么做出來的?

律詩四種基本句式

一、首句若為甲句式:仄仄平平仄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

假設(shè)說這首詩的第一句是甲句式,仄仄平平仄,那么我們的第二句也就是這一聯(lián)里面的對句,它的平仄要和第一句相反。應(yīng)該是什么呢?首先我們來看第二個字。

第二個字要相反,那它應(yīng)該就是平。但是這句話它又是偶數(shù)句,它的最后一個字應(yīng)該也是平,因為要押韻,押平聲韻。

那么在四種基本句式里面,我們就可以選,第二個字是平,第五個字也是平,哪一種句式呢?只有乙句式,就是平平仄仄平。

那么接著應(yīng)該往下黏了,黏就是要求第二個字平仄相同。第三句,它的第二個字應(yīng)該安排一個平聲,但是第三句我們說它又是一個奇數(shù)句,它的最后一個字又不能是平聲,應(yīng)該是個仄聲,也就是第二個字是平,第五個字是仄,我們對照一下四種基本句式,應(yīng)該是哪一種?只有丙句式,平平平仄仄。

那丙它再往下對,那就是仄仄仄平平,這個就是丁句式。

那么丁句式再往下黏,就是它的第二個字要和下一句的第二個字平仄相同,但是下一句又是第五句,它的最后一個字應(yīng)該是個仄聲,就是第二個字是仄,第五個字也是仄,只有甲句式仄仄平平仄。

到了第五句,我們看它又是甲了。那么上面四句,我們按照黏對規(guī)則,排出來它是甲乙丙丁。那么很自然我們一下子就會推出來,接下來的三句應(yīng)該就是乙丙丁。

二、首句若為丙句式:平平平仄仄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如果首句,我以丙句式開頭,那么第二句怎么對呢?對相反的,那就只有誰呢,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應(yīng)該和第二句黏,第二個字我們首先要讓它相同,應(yīng)該是仄聲。但第三句應(yīng)該最后一個字也是仄聲,就第二字第五字是仄聲,那是哪句符合呢?就是仄仄平平仄這個甲句式。

那么甲句式和哪個句式是平仄相對的?乙句式。所以上面這四句的格式就是丙丁甲乙。

那么到第五句乙句式應(yīng)該和哪個句式相黏呢?它的第二個字是平,所以第五句的第二個字的平仄應(yīng)該也是平,那么第五句又是一個奇數(shù)句,第五個字應(yīng)該是一個仄聲,所以第二個字平聲,第五個字仄聲,那么它就應(yīng)該是丙句式,平平平仄仄。

這第五句又是丙,那么下面會不會還是丁甲乙呢?用黏對的規(guī)則一推,它還是丁甲乙。

所以這個整首詩如果以丙句式作為首句,它的平仄安排就是丙丁甲乙丙丁甲乙。

那么以甲句式和丙句式開頭,它的首句都是不入韻的,因為它最后一個字是仄聲。

那么如果我們要把平聲的放在首句怎么辦?

三、首句若為乙句式:平平仄仄平

(乙)平平仄仄平,

(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如果把乙句式放在第一句,它就是平平仄仄平。根據(jù)對的規(guī)則,平仄要相反。

是不是應(yīng)該排仄仄平平仄呢?在格律詩里面偶數(shù)句應(yīng)該押平聲韻,它的最后一個字是韻腳字,不能是仄聲,所以和乙句式對的這個句子,它的第五個字應(yīng)該是平聲,而不能是仄聲。但是它的第二個字又根據(jù)對的規(guī)則要相反,原來是個仄聲。只有哪種句式呢,只有丁句式。所以應(yīng)該把丁放在這里,就是仄仄仄平平,而不能是仄仄平平仄。

那么和丁句式相黏,就是第二個字平仄要相同,就是要放一個仄。最后一個字不押韻,要放一個仄。二五都是仄,只有甲句式仄仄平平仄,和甲句式相對的就只有乙句式平平仄仄平。

那么再往下第五句要和第四句相黏,那就是第二個字要是平聲,第五個字應(yīng)該是仄聲。因為是奇數(shù)句不能押韻,只有丙句式就是平平平仄仄,和丙句式相對的就是丁句式仄仄仄平平。

和丁句式相黏的,我們根據(jù)規(guī)則也可以推出來就是甲,那么和甲相對的就是乙。

如果首句是乙句式,那么它的平仄安排就是:乙丁甲乙丙丁甲乙。

我們看到如果首句是一個平聲,那就是入韻了。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簡單地考慮它的對的規(guī)則,還要同時考慮它在偶數(shù)句上是不是放了一個仄聲?堅決不能放仄聲,應(yīng)該放平聲。所以在碰到首句它是平聲的時候,我們要小心往下對的時候不能對錯了。

如果首句是丁句式,那么它的推導(dǎo)和首句是乙句式有點相類似。

我們下面再看一首具體的詩。

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 國 游。

山隨平野盡,江 入 大荒流。

月 下飛天鏡,云生 結(jié) 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這里面有幾個入聲字:國、入、月、結(jié)。

我們看看李白的詩是不是符合我們的粘對規(guī)則和平仄要求。

渡遠仄仄,荊門平平,外仄,它的首句是仄仄平平仄。是甲句式。

馬上就會想到它接下來的平仄安排,格式應(yīng)該是乙丙丁甲乙丙丁。

我們看第二句是不是乙呢?來從平平,楚仄,國入聲字也是個仄,游平聲,所以第二句非常符合平平仄仄平。

那么第三句第四句,我們可以接著自己往下分析。

通過我們本節(jié)內(nèi)容的學(xué)習(xí),只要好好的練,去推導(dǎo),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jù)任何一個基本句式,推導(dǎo)出一首詩平仄安排。但同時你可能又會覺得寫一首律詩太復(fù)雜了,要照顧這么多字的平仄。沒錯,律詩就是這樣,所以作詩才被稱為戴著鐐銬跳舞。到了近現(xiàn)代,寫律詩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和律詩相伴而生的另外一種文學(xué)形式,卻依然受到很多人的歡迎。這種文學(xué)形式就是相比較律詩而言,自由很多的對聯(lián),那么對聯(lián)在平仄安排上有什么要求呢?請看下一講,對聯(lián)的格律馬蹄韻。

律詩中的上下句粘連

律詩的平仄有“粘對”規(guī)則。“對”就是對立,上文已經(jīng)提及,這里不再重復(fù)。“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聯(lián)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與前聯(lián)對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體說來,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這個規(guī)則的。試看詩句《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滕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第二句“水”字仄聲,第三句“嶺”字跟著也是仄聲;第四句“蒙”字平聲,第五句“沙”字跟著也是平聲;第六句“渡”字仄聲,第七句“喜”字跟著也是仄聲。可見“粘”的規(guī)則是很嚴格的。粘對的作用,是使聲調(diào)多樣化。如果不“對”,上下兩句的平仄就雷同;如果不“粘”,前后兩聯(lián)的平仄又雷同了。明白了粘對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背誦平仄的歌訣(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誦出來了。明白了粘對的道理,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長律的平仄。不管長律有多長,也不過是依照粘對的規(guī)則來安排平仄的。違反了粘的規(guī)則,叫做失粘;違反了對的規(guī)則,叫做失對。

近代格律詩平仄粘對等三問題

1、近體詩的相粘、相對、相錯。

近體詩中第一二句、第三四句、第五六句、第七八句都叫做聯(lián)。“對”,是每聯(lián)上下句第一個“雙音步”平仄相反;“粘”,是前聯(lián)的下句和后聯(lián)的上句的第一個“雙音步”平仄相同。“錯”,則是對粘對規(guī)則的補充。

對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完全相對不相錯,比如上句是平平-平-仄仄,那么下句必然是仄仄-仄-平平。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必然是平平-仄仄-平。不但第一個“雙音步”平仄相反,以后的“單音步”和“雙音步”也相反。另一種是第一個“雙音步”相對,后面的相錯。這種情況只會產(chǎn)生在一首詩的第一二句,也就是首句入韻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下句為了要押韻,則是仄仄-仄-平平。即第一個“雙音步”相對,后兩個“步”,正對本應(yīng)該是平平-仄,但為了押韻,要把前步(“雙音步”)與后步(“單音步”)互調(diào),成為仄-平平。還有一種情況是上句是仄仄-仄-平平,下句則為平平-仄仄-平。即第一個“雙音步”相對,后兩個“步”,正對本應(yīng)為平-仄仄,為了押韻要把前步(“單音步”)與后步(“雙音步”)互調(diào),就成為仄-平平。這就是相錯的情形。

粘的情況比對還要簡單。大家記住一個口訣:相粘必相錯。因為粘的上句都是一聯(lián)的下句,那么只有兩種情況,就是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平。同對的規(guī)則一樣,首先滿足第一個“步”,我們上面講過,第一個“步”一定是“雙音步”。對,是第一個雙音步平仄相反,粘,就是第一個雙音步平仄相同。那么,仄仄-仄-平平的下句——也就是下一聯(lián)的上句,前二字就可確認為仄仄,而后三字如果正粘,則亦為仄-平平,但這樣就麻煩了,變成上下句完全一樣了,這是不能允許的,于是要采取相錯的規(guī)則,即變?yōu)槠狡剑疲粋€整句連起來就是仄仄平平仄。而平平-仄仄-平的下句,第一個步既然要相粘,也可確認為平平,后兩步,一個是雙音步,一個是單音步,也當相錯,是為平-仄仄,這樣,與平平-仄仄-平相粘的就是平平-平-仄仄。

綜合相對相錯和相粘相錯的情況,其實就是一句話,上句末字如入韻,下句不管是對還是粘,都須相錯。

2、關(guān)于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詩詞格律很嚴謹,但絕不是一成不變。傳統(tǒng)說詩詞的格律,有一個說法叫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說,對于七言來說,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有變化。如果是五言,則是一、三兩字。由于這種規(guī)律的存在,使得格律既嚴謹,又靈活。

但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句口訣不能包打天下。對于收平聲韻的句子(仄仄)-平平-仄仄-平來說,假如一三五不論,變成仄仄(或平仄)-仄平-仄仄-平,這就犯了孤平,是詩中大忌。傳統(tǒng)認為孤平是指這一句式除了韻腳只有一個平聲字,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實際上,近體詩一句當中,至少需要一個雙平步,沒有雙平步,就可以認為是孤平。孤平一般而言需要補救。補救的方法,就是把仄仄(或平仄)-仄平-仄仄-平變成仄仄(或平仄)-仄-平平-仄平,讓那個孤平后面的仄聲字變成平聲,也就是說,讓雙平步往后挪個一個音位,就樣就成了。

同樣地,(平平)-仄仄-仄-平平這一句,如果按照一三五不論的口訣,第五字的仄似乎可以變成平聲。然而事實上不行。這樣,就形成了三平尾,是近體詩中絕對不能出現(xiàn)的錯誤。而且,出了這個問題,根本無法補救。

另外,如果因為一三五不論,導(dǎo)致了連續(xù)三句以上的開頭第一字都是平聲,則叫做平頭,這也是極大的聲病,萬萬要注意,不可凌犯。

3、對聯(lián)如遇6字、8字,該如何計“對”?依然按“一三五不計、二四六分明”嗎?

是。

七律詩的 “粘、對” 是什么意思?

古體詩里的粘對是詩律術(shù)語。對,取相對之義,指同一聯(lián)內(nèi)對句與出句平仄必須相反相對,即仄對平,平對仄。

粘,取粘連、粘附之義,指后聯(lián)出句與前聯(lián)對句必須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對、粘的標志主要看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二、四、六字平仄是否有誤,最關(guān)鍵位置的五言第二,七言第二、四字平仄務(wù)必分明。

擴展資料:

七言律詩的興起,晚于五言律詩。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齊梁新體詩,定型于初盛唐之間。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杜審言、李嶠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維、李頎、岑參、賈至諸人刻意錘煉,方使它在體制上達到純熟,而崔顥、李白仍有駢散交雜、半古半律之作。

這一時期的七言律詩雖亦有高華秀朗的名篇,但內(nèi)容上絕大多數(shù)屬于奉和應(yīng)制、酬贈,比之五言律詩更見狹窄。同時,盛唐時期李白、王維、高適等詩人的七律,多有失對、失粘、重字之誤。到了杜甫,七言律詩才展示其詩體潛力而打開藝術(shù)天地。

杜甫全面開辟了律詩的境界,時事政論、身世懷抱、風(fēng)土人情、文物古跡,一概熔鑄于精嚴的格律之中,把這一詩體的價值提到了足與古詩、絕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杜甫以下至中唐時期,七言律體未能推陳出新。晚唐時期,七言律詩則打開了新局面。溫庭筠、李商隱、杜牧這幾位七律圣手不僅修整了律詩的形體,而且改造了律詩的氣質(zhì),把律詩藝術(shù)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七言律詩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2403.html

“如何把握格律詩的粘,格律詩的粘對規(guī)則” 的相關(guān)文章

如何判斷平仄(如何判斷平仄聲)

如何判斷平仄(如何判斷平仄聲)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勅绾闻袛嗥截疲约叭绾闻袛嗥截坡晫?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怎樣區(qū)分詩詞中的平仄? 一,如果是在一般情況下,以如今普通話四聲為條件,那么一二聲就是平,三四聲就是仄。如:“嗎”,“麻”。這兩個字,前者第一聲,又稱陰平。后者第二聲,又稱陽平,都為平。“馬”,...

平仄詩有哪些(古詩里的平平仄仄是什么)

平仄詩有哪些(古詩里的平平仄仄是什么)

今天給各位分享平仄詩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古詩里的平平仄仄是什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律詩的平仄格律有哪些? (1)平仄腳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平腳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折腰體折哪里(折腰的折怎么寫)

折腰體折哪里(折腰的折怎么寫)

大家好,關(guān)于折腰體折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折腰的折怎么寫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唐詩折腰句與折腰體有什么不同?該如何理解呢? 有關(guān)折腰體,唐朝并沒清晰的定義。宋人的多種多樣詩話中,亦提及過一說...

律詩如何檢測(檢測詩詞格律檢測)

律詩如何檢測(檢測詩詞格律檢測)

今天給各位分享律詩如何檢測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檢測詩詞格律檢測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仄韻律詩怎么檢測 仄韻律詩是嚴格的格律詩定義來說,只要在平仄關(guān)系上遵從相替、相對、相粘這三個平仄的基本原則,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格律詩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

山坡羊有哪些(山坡羊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山坡羊有哪些(山坡羊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山坡羊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山坡羊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山坡羊·西湖雜詠,這首元曲寫到西湖好處有哪些 作者用種種比喻來襯托出船兒的純真美麗。似仙子般美好的姿態(tài)清新淡雅,如雪般純潔...

現(xiàn)代七律詩如何寫(現(xiàn)代七律詩寫初夏的)

現(xiàn)代七律詩如何寫(現(xiàn)代七律詩寫初夏的)

很多朋友對于現(xiàn)代七律詩如何寫和現(xiàn)代七律詩寫初夏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七律現(xiàn)代詩歌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詩歌吧,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那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七律現(xiàn)代詩歌,歡迎...

如何學(xué)寫古詩(如何學(xué)寫古詩詞入門教程)

如何學(xué)寫古詩(如何學(xué)寫古詩詞入門教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勅绾螌W(xué)寫古詩,以及如何學(xué)寫古詩詞入門教程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怎樣學(xué)習(xí)古詩? 第一 了解古代詩詞的時代背景。古代很多詩詞,都有著比較清晰的時代背景。即使有的詩詞沒有很明顯的時代特征,但是一般可以看出其中的大致年代。我們要學(xué)好古代詩歌,需要對詩歌的時...

玉樓春多少字(玉樓春詩詞鑒賞)

玉樓春多少字(玉樓春詩詞鑒賞)

很多朋友對于玉樓春多少字和玉樓春詩詞鑒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請列舉常用的詞牌名,(和所填字數(shù)) 如夢令33字 相見歡(亦稱烏夜啼)36字 長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點絳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薩蠻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減字木蘭花...

如何寫卜算子(如何寫卜算子格律)

如何寫卜算子(如何寫卜算子格律)

大家好,關(guān)于如何寫卜算子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如何寫卜算子格律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卜算子怎么寫 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

詩詞如何使用平仄(運用平仄的詩詞)

詩詞如何使用平仄(運用平仄的詩詞)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勗娫~如何使用平仄,以及運用平仄的詩詞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如何分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gòu)成兩聯(lián)。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由這兩聯(lián)的錯綜變化,可以構(gòu)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